- 相关推荐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是小编为大专院校的同学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1】
【摘 要】本文根据电工基础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在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专;电工基础;特点;问题;实效性
《电工基础》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模拟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程。
它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电子方面课程的好坏程度。
电工基础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其定理、原理十分抽象,公式繁杂,不易理解,记忆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
这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所以,在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必须对其教学实效性加以探究,以加强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创新意识。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1.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基础知识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都是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最好体现。
在电磁场一部分内容中,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磁力线,磁路与安培准则等等,这些基本概念都十分抽象不易理解。
同时它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磁场的性质及相关内容。
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和数学紧密联系,公式大多比较复杂,逻辑性十分强。
此外电工基础可证中的内容设置具有十分强的整体性。
2.电工基础具有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的特点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都与实际紧密相连,它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素质培养。
特别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的连接方法与测试方法以及各种电子电器仪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对理论中的事物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验证了自己在理论中的学习,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二、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大专职业院校中变学生对于电子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1.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实行精讲多练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授方法就是讲解与联系的双重结合模式,而精讲多练的模式更是受到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青睐。
这主要是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技能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并且其一技能性为主,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多辅以电工技能训练,其中精讲就是对教师最高的要求。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有:(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讲就是要达到语言的简练精准,同时内容全面。
在以精讲为基础的学习中,多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及时巩固。
多练是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
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脑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十分大的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学生一定要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进行练习,同时要确定自己的练习的目的,重点掌握联系中所要使用的方法,保证联系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压实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
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目的。
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观察。
由于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这种抽象化的转化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起到了启发车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十分普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明显。
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更加明了的将一些平面中所不能展现出来的实验以及电路更好的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关的出口。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抽象性的电工原理。
而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且辅以语言讲解,可以将抽像化的事物、原理更加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形象事物,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4.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性课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来讲、听、记的模式。
老师在课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
然后在下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提高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探究意愿。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强化操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一些演示实验所起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电工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
其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所以找到合适的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永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
[2]姚文平,张光华.提高《电工基础》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1).
[3]张科,姚文虎.项目教学法在《生产与经营》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1,(9).
军校士兵大专班“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教学改革【2】
摘 要:“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作为军校“有线通信指挥专业”士兵大专班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们围绕着课程建设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员的教学能力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重点,扎实推进课程的基本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电路;信号与系统;士兵学员;教学改革
“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作为军校“有线通信指挥专业”士兵大专班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该课程是“电路”和“信号与系统”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经过整合和优化后的新课程,我们围绕课程建设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入手,以提高学员的积极性为突破口,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重点,扎实推进“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的基本建设。
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满足少学时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还要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
结合学员的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全新的知情互动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了解学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础
教学目标是使学员在学识、能力与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对学员进行研究,弄清他们的知识基础与水平,了解他们的情感与性格,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士兵学员来自部队,受到过严格的军政训练和部队环境的熏陶,军政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好、服从意识强,这些优势对其学习活动非常有利。
但其对教学不利的因素也很明显。
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
(1)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
士兵学员大多是高中生入伍一段时间后,经过军队考试进入军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
另外,在部队期间,紧张的军政训练也使他们无暇系统地复习文化知识,导致知识基础不扎实。
(2)文化知识水平不齐。
与本科学员相比,少数基础好的士兵学员,学习成绩只能处于中上等水平;而基础差的学员,实际文化知识基础仅相当于初中水平。
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员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进度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颇费心思。
(3)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低。
部分学员由于阅历相对广泛,思想状况趋于复杂,存在难以静心学习的现象;一些学员思维方式趋于定型,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方法不适应教学要求。
二、合理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决定的,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打破“电路”和“信号与系统”两门课程的体系,重新优化组合,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针对学员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以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目标。
1“电路”课程
(1)电路模型、电路定理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包括参考方向,伏安关系,电路等效的概念、叠加定理和替换定理,戴维宁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包括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独立方程数的概念,支路法,网孔法,节点法。
(3)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包括储能元件,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2“信号与系统”课程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描述、分类、运算、分解,系统模型及分类。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卷积积分及主要性质。
(3)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卷积定理,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4)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常系差分方程的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卷积和及其主要性质。
三、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
针对士兵大专学员的培养目标和人才价值取向,采用知情互动教学模式,也即威廉斯创造性教学模式,美国学者威廉斯是创造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在教学的情境中,认知和情意的行为对启发创造潜能有着重大的关系。
教育不仅要侧重认识的能力的培养,还要兼顾情感的发展。
他还认为:缺乏情感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几乎所有的认知行为都会有情意成分,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才有创新思维的涌动。
因此,情和知互动,是创新之源。
教学活动是教员、学员和教学内容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正确把握士兵学员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提升。
1 分析士兵学员的“学”
学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员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才能转化为他们的知识、能力,进而内化为素质。
针对士兵学员存在知识断层的情况,教学中基础知识的铺垫和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和逻辑关系,创造性地重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适时复习和补充,及时弥补学员的知识断层,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反,不管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按部就班的教学,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士兵学员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是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培育良好的学风。
三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再认识教员的“教”
教员作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递者和学员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在“教什么、如何教”方面起主导作用。
因材而施教,是体现教员主导作用的最主要方面,也是对教员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求。
围绕提高学习士兵学员的积极性,包括以下几点认识。
(1)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员学习的自信心。
教员要有爱心和耐心,客观地分析学员的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通过引导、鼓励和表扬,使其树立信心。
这就要求教员在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通过设置适应教学目标,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提升自信心。
(2)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士兵学员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专业基础课程概念抽象深奥,内容繁杂枯燥。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士兵学员的学习兴趣。
(3)增加互动,促进士兵学员的学习。
可以记载学员的学习情况,分析他们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强课后辅导,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建立学习小组,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是否达标的主要形式。
要加强对士兵学员学习过程的考核,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更要重视过程,增大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和比重,以促使他们重视平时学习的各个环节,分散期末考试压力。
在考核方式上,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客观、全面、准确地体现教学效果。
本课程中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60%理论、20%实验和20%论文。
理论主要包括卷面成绩、作业和平时成绩;实验主要包括各个实验模块以及最后测试;论文主要根据各自工作岗位与本课程的联系而撰写的。
五、结语
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了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达到了满足少学时、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切实可行。
只要我们认真把握士兵学员特点,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教学质量就一定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陵顺,晋玉强等军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2):85 - 86
[2]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06
[3]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05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策略】相关文章:
提高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论文10-12
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与改革策略10-06
试析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策略10-05
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策略论文10-09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10-06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策略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策略论文10-09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10-05
关于电工基础实习报告11-25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策略研究的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