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关注老年教师的健康,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诉求,让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下面的是小编分享的与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公文网!
生存现状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有隐忧
工资待遇偏低,家庭负担较重,业余生活单一,西部某省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有隐忧
长期以来,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的条件十分艰苦。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实行了倾斜政策,农村教育在办学硬件设施上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硬件的确“硬”起来了,但农村教育的内涵发展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地方财力不足,“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不能得到完全匹配,更有甚者,以挤压教师编制数量来减少地方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因此,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几乎没有体检、看不起大病。
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低,年轻教师面临着买房、婚嫁等诸多具体问题,年轻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成为了农村教育的无奈现状。
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究竟怎么样?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将S省21个地级市(州)分为四层,根据每层地级市(州)的数量,随机抽取1—2个地市作为样本,抽取了6个地级市,每个地市选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农村学校,共计24所。共向教师发放问卷1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051份。
结果与分析
(一)工资待遇偏低,区域差异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95%的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下,近75%的在2500元以下,近一半的在2001—2500元之间,甚至还有27.7%的教师月均工资在2000元及以下。在访谈中,教师表示近5年自己的工资有小幅度变化,但接近90%的农村教师仍对自己的总体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教师戏称:“现在的教师还不如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每天都在120元以上。”
在12个抽样县内部进行比较: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一位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既与当地绩效工资政策有关,也与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和地缘情况有关。总的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原地方的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更高,其收入水平更高,而丘陵、山区地方的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更低,绩效工资标准也更低。
关于地方政府兑现法定教师待遇的情况,有76.1%的农村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完全兑现或基本兑现”了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但仍有15.7%的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基本没有兑现”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8.2%的农村教师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对于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还应督促落实。
(二)家庭负担较重,身心健康堪忧
调查显示,72.6%的农村教师表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3.3%的教师离异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结合S省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不高的情况,可以看出S省大部分农村教师经济压力较大,生活水平不高。
进一步考察农村教师住房情况,18.1%的农村教师人均住房面积为在19平方米以下(包括10—19平米及10平米以下),18.3%的农村教师无住房。同时,相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虽然教师收入水平要比其他地区农村教师高,但由于城市周边的房价较高,无住房的教师人数反而比其他地区要高。
进一步访谈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村教师有房居住,但大部分房子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福利房,房子户型、结构等均不够科学;比如,D县农村教师住房大多数是过去的小青瓦老房子改造、加固的,多数住房阴暗、潮湿,家居环境很差。还有一部分住房,则是近几年政府为农村教师修建的周转房,它们的面积严格控制在每户40平方米左右。此外,相对于城市学校的住房补贴政策,农村教师既与“房改房”无缘,又无住房补贴,甚至被排除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规定之外。
在座谈中,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对教师们的身心健康表示了担忧。因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有限,除支付水、电等保障正常运转的费用外,学校还要支付教师们的“三险一金”,学校已无财力组织教师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身体病患,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职业病的隐蔽性和长期性,不仅对农村教师的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一位校长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9人,这些同志中长期生病的4人,隔三差五因病请假的在10人左右,其他教师中也有很多都得过咽喉病、颈椎病等职业病,致使学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相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更是长期受到忽视,且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普遍性。一位片区教办负责人反映:他所在辖区有13个农村学校,教职工687人。2014年3月片区组织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三)业余生活单一,人际关系较好
本次调查显示,54.1%的农村教师在业余时间是做家务、带孩子;43.9%的教师是备课改作业,43%的教师是休息娱乐,34%的教师是自学进修。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要么就是帮助家人做家务,要么就是上班工作的延续,比如备课改作业等。即使是休息娱乐,也仅仅是看看电视、聊聊天,娱乐方式相对单调。显然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与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农村学校所在地区常常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无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方式。看书、上网、进行身体锻炼之类的活动很少。
在农村教师的人际关系方面,被问及“您认为所在学校教师的关系如何?”时,有80.1%的教师认为教师间的关系很好或较好,有19.0%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一般,仅有0.6%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不太好。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间保持了良好的同事关系。在与学生关系方面,座谈中不少教师对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感到满意,均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谈到自己曾经教过的最出色学生时,很多教师都表现出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与学生家长关系方面,很多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表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好”或“较好”。
(四)喜欢教师职业,社会地位较高
在问及“您喜欢教师职业吗?”,有60.7%的教师“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教师职业,有29.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为“一般”,仅有9.1%的教师“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教师职业。由此可见,尽管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是喜欢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的,仅有一小部分教师对现在的职业和工作持否定态度。访谈中不少教师坦言:喜欢教师职业还是因为目前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稳定,工作的风险较小。
在回答“您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吗?”,有97.3%的教师认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完全能”或“基本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而“在学校外的群众之间发生争执时,他们会找您评理或解决问题吗?”超过半数(55.3%)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会”或“偶尔会”请他们评理或解决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在周围群众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地位较为满意,也印证了这点。
对策与建议
完善农村教师工薪制度,提升农村教师收入水平
一是核定省级统筹农村教师基本工薪标准。以省级财政统筹为基准,制定全省统一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额度发放标准,健全发放保障机制。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政策要突出重点、加大额度。二是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由财政单列农村教师的津贴补贴支出。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5%左右。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体现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体现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发放对象以非县镇所在地在职教师为主,覆盖退休教师,但额度有所不同。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10年、20年、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
健全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改善农村教师生活环境
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是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二是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
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补发被拖欠的公积金,并适度提高公积金补贴标准。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新教学楼的兴建,可将一些腾出来的教室改建成住房;拍卖撤并学校的全部资产,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合并学校的发展包括住房改善。
中央已经安排基建投资,支持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S省也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了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的住房和配套生活条件并不乐观,水、电、气、网络等存在缺失现象。因此,国家要加大周转宿舍的专项经费统筹力度,省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农村教师住房补助的力度,创新实施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并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的维护和更新纳入统筹保障范围,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实施教师健康行动计划,增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建立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网络,形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提高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其它压力的能力。同时,要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营造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除了是工作场所外,也是教师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有必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教师在校内的工作、学习与休闲活动,使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
关注老年教师的健康,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诉求,让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对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教师基本上是40岁以下的。办好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中坚力量正是这批中青年教师。他们无论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还是身心状态均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时期。如果能让他们感到“满意”,他们将会迸发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有希望的教育。
知识拓展:
主要类型
(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例如,北京太阳谷经济信息中心就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四)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8-20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10-01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5-04
农村教师实习现状调查报告范文07-26
关于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06-29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范本08-06
社会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模板10-04
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04-18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9-30
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