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8最新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现在社会中养老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以下的2018最新养老问题调查报告,一起来阅读吧!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农村税费的全面取消、民主自治的深入推进,之前靠地缘、血缘、亲缘、人缘维系的相对紧密的农村社会结构受到了巨大挑战,农村社会关系正在迅速调整变化。
“失位”的乡村干部
乡村干部长期担负着传达政策、分配资源、组织群众的作用。在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前,乡村干部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代表,具有相当大的资源分配和强制权力,并且拥有相对较高的收入,在农村生活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处于农村社会的上层。
当前,各类媒体的快速普及,使法律、政策的传播速度空前加快,村民接受政策和各类信息的来源和渠道空前拓展,致使乡村干部的政策传导作用降到最低。税费取消,加上各类惠农资金直接发放到户,乡村干部实际的资源分配权力也相对缩小。
加上乡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在我们调查的区域里,一般干部工资挣不过小工,收入赶不上种菜,干部地位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特别是村委会直选后,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进一步变化,由村务的领导者转化为村民意愿的执行者,乡镇干部由指导者变为服务者,村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的领域越来越大,乡村干部的地位明显下降,普遍存在失落、茫然。
税费取消后,没有了一年一度的下乡收税讨费,乡村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与村民接触的机会与时间明显减少,村民对乡村干部根本不关心,有的村民和包村干部从来没见过面,连名字都说不上来,更不要说其他乡镇干部了。
“易位”的乡村精英
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家中长辈、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文化人”,在村民纠纷和家族内部冲突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他们的意见就决定着事件的走向,这种靠亲缘关系、经验传授和道德说教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起着社会调节器的作用。
随着生活范围的迅速扩大、生活内容的日渐丰富,靠经验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大多外出打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根本不愿再回到出生的农村,村庄居民老龄化、低文化水平状况日趋严重。
加上农村学校撤并后,教师从普通村庄基本撤出,学龄儿童在长辈陪护下进入城镇读书,农村的文化气息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村中的致富带头人,以及能够维护村民权益的“上访代表”等人,乡村精英由原来的秩序调控者变换为利益代言人,他们一般都有过多年的外出务工经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或者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或者熟悉政策法律,或者敢于直言,在村中拥有较多的话语权,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比普通村民具有更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即使是乡村干部对他们也存在尊重或忌惮心理。
“离位”的亲戚关系
传统中国社会是以血缘远近排序的熟人社会,有着极强的亲疏远近秩序,尤其在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不同人有不同的座位、出不同的份钱。坐首席的是舅舅、姑姑、姨姨等亲属,当前这一次序虽然存在,但已经不太严格,关系较远的亲戚已不太讲究位次,按出钱多少,很多时候排在前面的也变成兄弟、伯叔、同学、战友。
农闲时节“走亲戚”已经成为老年人的旧日回忆,一些往日的至亲也成为偶尔的话题,除直系亲属还保持较为紧密的关系外,其他关系稍远的亲属关系则被很多人遗忘。原来有“姑表亲,代代亲”的说法,当前大多数人除了与父亲的姐妹、母亲兄弟的子女较为亲近外,稍远的亲戚关系除婚丧嫁娶偶有来往,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接触。
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人际关系的地域越来越广阔,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同一个乡镇、同一个县,甚至是同省人之内都有较为明显的亲切感。但在农村,亲缘关系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越年轻表现越明显,80、90后出生的一代,亲戚关系基本上局限在直系血缘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通婚范围的扩大,和计划生育带来的亲属关系简单化,也使亲戚交往的难度和范围进一步缩小。
“换位”的夫妻关系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夫妻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女方地位明显提升,更多地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家庭对外交往的走向。虽然婚姻的支出费用主要由男方支付,并且越来越多,在中部地区或北方地区,农村一桩婚姻支出一般在15万元左右,其中主要是彩礼和结婚所用房屋,彩礼由男方家长支付给女方家长。
近年来,彩礼的数额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最高已经超过10万元,房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年轻一代已经不在农村生活,城里买房已经成为结婚的重要条件。结婚费用往往与男方家庭情况、男女双方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是家庭越困难、文化程度越低的年轻人,结婚费用越高。与此相反的是,妻子在家庭亲友关系处置中,往往处于更主动地位,妻族亲友与家庭关系,往往要优先于夫方亲友,特别是双方父母赡养上,女方父母更容易也更经常得到女儿、女婿的资助。
“错位”的代际关系
传统的中国农村是聚族而居,一大家子,互依互助,父子不分家,三代同住、四世同堂现象相当常见,在土地承包制实行初期,一家人共享土地、牲畜等重要生产资料,组成生产共同体也比较普遍,当前这种现象已经基本消失。
儿子一结婚就分家单过,成为农村生活中的常态。成家后与父母不分家的现象相当罕见,这种情况往往是儿子的经济能力不能自养,要依赖父母的结果。父母抚养子女、资助儿子成家立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往往在步入老年时,很多家庭也被拖入贫困。
年轻一代因为相对紧张的工作、不高的经济收入和相对较高的生活要求,使他们在成家立业后仍然要求父母资助,农村“啃老”现象不断出现和蔓延。外出务工的子女更多地把孩子留给父母抚养,老一代的抚养责任被进一步放大。
另一方面,子女赡养父母责任却在淡化,传统的亲情上的尽忠尽孝的道德约束力越来越小,“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般父母对养老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养老很淡薄,“父母对儿子是大爱无声,儿子对父母是精打细算”,老年人自养时间在延长,子女养老时间日益缩短,很多老年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后主动放弃生活标准,“进入老年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
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照料父母的机会成本日益提高,即使在村,由于分家单过,儿媳与父母、公婆的相互接触较少,感情也相当淡漠,不少家庭由于公婆与媳妇儿子的关系紧张而互不来往。
“移位”的村民关系
传统农村是个人情社会,关系往往要比金钱更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利益原则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重要砝码。以往,村民之间有事大家帮忙,盖房砌墙等生活大事,都是无偿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打欠条,不计利息,不算工钱。
当前,民间借款已经被民间借贷取代,利息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息,关系特殊的,利息是一分(月利1%),比较普遍的是2分利,个别达到3分利甚至更高。无偿劳务已经被有偿劳动代替,以前,一般只有木工、建筑大工等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才赚取工钱,现在几乎所有的民间用工都需要货币支付,工钱一般按日常雇工的平均价格计算。
过去,村民之间相互守望,串门聊天是乡村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平时聚集在大墙下、空地上海阔天空的闲谈,是村中常见的风景,大家“锅底冷热”彼此清楚,大事小情互相明了。现在独门独院、各忙各的,平常交流较少,见面打个招呼、点个头,关系越来越疏远,了解越来越浅,彼此之间照应越来越少。
【最新养老问题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03-17
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03-25
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01-15
年城市养老问题调查报告11-22
农村养老问题调研报告07-04
中国养老问题调研报告范文11-20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12-15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03-2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2017最新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