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工作计划5篇【热门】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系管理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1
体系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为确保其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以下是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一、目的与目标
1、目的:通过有计划地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2、目标:
分解并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职责和目标,确保责任到人。
加强管理体系的整合,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二、工作计划
1、质量目标分解与考核
根据《质量手册》和公司组织机构的调整,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和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
制订《质量目标分解、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对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2、内审员培训
加强内审员的培训,提高内审员的审核能力,满足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需要。
内部审核与外部监督审核
制定详细的内部审核计划,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协助完成外部监督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3、持续改进
针对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结合公司组织机构变化和标准要求,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或换版。
总结好的经验,弥补不足,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加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确保目标、指标尽可能量化并可测量。
修订完善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提高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5、管理体系宣贯培训
加强管理体系的宣贯培训,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体系管理意识,确保体系的有效执行。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2
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年度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一、总要求(见下表)
通过考核证实:
a)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b)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改进方向
1、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加强生产设备管理;
3、优化产品工艺方案,加强工艺文件执行力度;
4、产品标识状态管理;
5、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和技能培训。
三、改进措施
1、各部门均应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监督检查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抽查力度,关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加工情况;
3、加强工艺过程工艺文件执行力度,严肃工艺纪律,完善工艺文件;
4、确保产品实现过程中设备状态完好,标识状态完整、准确。
四、责任部门
1、各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编制年度过程监视和测量统计表,完善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质量部负责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各种状态标识;
3、技术部进一步完善工艺文件,对特殊过程制定相关确认准则;
4、综合部负责对原材料库管理以及员工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
5、生产部确保设备状态完好。
五、检查考核
20xx年内由公司管理者代表和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责任人对以上改进计划进行跟踪检查、考核。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3
为了确保组织内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一、目标设定与分解
1. 质量目标设定: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设定年度质量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量化、可达成。
2. 目标分解:将年度质量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权限和义务,确保目标层层落实。
二、制度建设与完善
1. 制度修订: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 文件控制:加强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三、内部审核与持续改进
1. 内部审核计划: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和要求,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审核实施:按照计划组织内部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预防。
3. 管理评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方向。
四、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
1. 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知识、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2. 培训实施:按照计划组织培训,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五、顾客满意与投诉处理
1. 顾客满意调查:定期组织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收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
2. 投诉处理:建立顾客投诉处理机制,对顾客的投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顾客权益得到保障。
六、监督与考核
1. 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部门、各岗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和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2. 绩效考核: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纳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督促和整改。
七、风险管理
1. 风险识别:定期识别和评估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等。
2. 风险控制: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八、总结与改进
1. 年度总结:每年度结束后对体系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向。
2. 持续改进:根据总结评估结果和内外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4
为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促进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我省医疗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分期建设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称"质控中心"),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职责与职能设置
(一)省卫生厅全面负责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统筹协调全省医疗质量控制活动;广东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质控中心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质控中心拟订专业性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和质量信息体系,统筹协调质控中心的质控活动。
省卫生厅加强对全省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是省、部属医院;各市按照全省医疗质量要求,参照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广东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受理申报材料,收集、汇总质控信息,分析全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按不同专业分科或专业技术设置专科质控中心,省卫生厅根据我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公布计划建设的专科或专业质控中心名称。
(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条件:
1、质控中心原则上挂靠在省属、部属三级医疗机构,受省卫生厅委托,负责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并设立由全省若干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质控工作实施专业技术指导;
2、质控中心所挂靠的医疗机构,其相关专业水平应处于全国或全省地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挂靠的医疗机构应为质控中心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及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等支持;
(四)专业质控中心在省卫生厅的组织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全省本专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和质控要求拟订本专业质控规划,并根据规划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性业务指导;
2、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制订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范;
3、负责制定全省本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案,组织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专业质量控制督查和质量评价;负责相关专业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评估工作;
4、对全省本专业医疗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向省卫生厅报告,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5、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6、建立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加强有关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
7、充分发挥本专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
8、承担省卫生厅委托的其他医疗质量管理任务。
(五)质控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书1—2人;质控中心设专家组,成员7—10人,专职、兼职均可,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包括医院管理和临床医学专家,原则上由相关专业的国家、省级学会(分会/组)的委员组成。
(六)质控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组织架构由省卫生厅确认。
三、质控中心申请与确认
根据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规划与年度公布专项建设计划,符合条件单位可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申请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申请表》;
(二)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专业优势、工作设想;
(三)相关技术资料,科技项目、成果、专利及重要论文,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在学术团体任职聘书等复印件。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5
为确保其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一、目的和目标
1、明确体系管理工作的总体目的,如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环境管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等。
2、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确保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职责和角色
1、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体系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角色,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执行。
2、分配特定的任务给相关人员,并设定相应的完成时间和质量标准。
三、体系文件管理和更新
1、审查和更新现有的体系文件,确保其符合最新的标准、法规和客户要求。
2、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新的体系文件或修改现有文件。
四、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
1、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协助外部机构进行认证审核和监督审核,确保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五、持续改进和纠正措施
1、分析和总结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其有效实施并带来预期的结果。
六、培训和宣传
1、组织体系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体系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针对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宣传内容,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七、监控和评估
1、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
八、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1、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
2、定期对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09-03
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融合论文10-05
体系管理工作计划合集8篇10-21
体系工作计划04-01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12-02
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05-2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03-3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10-05
浅议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及体系10-26
生产体系管理求职简历样本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