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时间:2023-03-22 16:56: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1995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曼瑟尔·奥尔森。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篇1

  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其中的奠基之作。

  一、内容概述

  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集中了主要理论的逻辑证明,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也有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的介绍。

  1.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不同类型的组织被期待增进的利益多数是共同利益。

  2.所有企业对更高价格有共同利益,而对产出有相对抗的利益。每个企业都希望其他企业承担一个较高的价格所需的成本——这里为产出必须减少。防止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过程中下跌的几乎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外部干预(政府价格支持、关税、卡特尔协议等),大型的私人组织要想使其个体成员自愿捐款将是十分困难的,尽管它试图增进的是个体成员的利益。

  3.传统的集团理论:认为私人组织和社团是无处不在的。

  4.小集团: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任何集体物品以外的正面的诱因就会给自己提供集体物品,这是因为某成员发现他从集体物品得到的个人收益超过了一共一定量集体物品的总成本。

  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从“集体物品”(更高价格)得到的收益数量是固定和有限的,使得这类集体物品为“排外的集体物品”。反之,在非市场条件下,当集团扩大时,集体物品的供给会自动扩大,这类物品被称为“相容的集体物品”(政策等)。因此,一个集团的行为是排外的还是相容的取决于集团寻求目标的性质,而不是任何成员的性质。

  6.有三个独立的但是累积的因素使较大的集团不能增进它们自身的利益: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任何个体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越高。规模是决定集团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考察了不同规模的集团,发现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富生命力。

  1.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2.小集团与大集团的不同。3.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社会激励驱使个人为集团利益做贡献,但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是个人的非集体物品。

  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结论是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1.强制成员制和纠察线是工会主义的精华。2.工会增长的理论和实践,帕尔曼“职业意识”理论,本书假设工会政策反映了组织的控制,而不是体力工人中的悲观情绪。3.潜在集团中的封闭式工会和经济自由。4.潜在集团中的政府干预和经济自由,表明了决定是否必须限制经济自由的主要是集体物品或服务的提供,而不是提供这些服务的制度其公共或私人性质以及其他特性。

  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但译者认为作者的理解有许多片面性和错误之处。

  1.经济学家的国家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政府的基本服务只有通过强制才能被提供,本书的前提是组织为获取共同物品或受而工作,国家是组织的一种特殊形态。2.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阶级是以财产关系划分的,为了增进这些利益,他们会动用各种手段,直至暴力。3.马克思理论的逻辑是建立在理性、功利主义的个人行为之上,且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对许多政治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1.压力集团哲学观的“社团国家”概念围绕着代表和管理职能,强调政治组织应该有功能性或职业—行业性,而不是强调其地理范围。2.约翰·R·康芒斯相信经济压力集团比那些以地域代表性为基础的立法机构更代表人民。3.认为集团利益是经济和政治行为的绝对基本决定因素的思想已为许多政治学家所接受。4.流行的压力集团理论自相矛盾,这种无政府主义理论是不充分的,主宰压力集团的“集团理论”至少不适用于大经济集团,因此需要有新理论。

  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提出新压力团理论,说明大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1.大型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认为那些强大的经济游说疏通团体实际上是使其获得力量和支持的组织的副产品,因为它们行使了为集体利益而游说疏通之外的某些职能。

  2.劳工游说疏通团体:工会的政治力量是其非政治活动的副产品。

  3.脑力职业者游说疏通团体:非集体性收益。

  4.“特殊利益”理论和商业游说疏通团体。

  5.政府对政治压力的促进:美国农场主一直未能很好地组织起来。

  6.农场合作社和农场游说疏通团体。

  7.“非经济”游说疏通团体:以社会、政治、宗教、慈善等为目的的团体。

  8.“被遗忘的集团”:农场季节工、白领工人等。

  二、主要论点

  本书的理论出发点紧扣了“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奥尔森教授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个人分享到的份额就越小,所以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通过进一步分析,作者对集体利益作了区分:一种是相容性的(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包容的,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公司在向政府寻求更低的税额及优惠政策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即正和博弈),一种是排他性的(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排斥的,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公司在通过限制产出而追求更高的价格时就是排他的,即零和博弈)。可以据此把它们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他们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不同的,相容性集团更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关于如何解决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奥尔森教授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要求对做出贡献的人给予额外收益,对违背规章制度者进行罚款、通报批评或开除。但奥尔森对组织集体行动并不奢望,因为集团规模大、成员多使得做到“赏罚分明”得花费高额成本,将使之难以为继。

  另外,关于大集团的观点都不适用于小集团,因为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三、一些感触

  由于这本书涉及经济、政治、管理等多个领域,目前自己的学术积淀太浅,许多理论尚不能深入理解,但本书所讲的“搭便车”理论让我很有感触,这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比如大学作业中有许多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其出发点大概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同学感情,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小组人数越多、拖延现象越严重、完成效果越差的情况。如果想要让小组作业更有效率,必须要有人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沟通协调,可最后的作业常是给平均成绩,因此没人愿意挺身而出、做比自己任务范围内更多的事情,这就导致整个作业质量的下降。从个人经验来看,大学作业“小组合作”最佳人数大概是两三人,尽管如此,由于私心和沟通成本,一般也不如做自己作业时的认真程度。这个例子很好地验证了大集团中的理性个体并不会为了集体利益主动采取行动。

  有的老师也许考虑到了这点,决定按照小组成员贡献程度分别给分,这样可以避免某些成员偷懒,这就是奥尔森所倡导的“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但这种“赏罚分明”的机制是通过外力作用、而非集团自身实施的。因为涉及利益分配问题总是会比较棘手,完善制度(应包括对团队规模、伦理、奖惩等的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用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一些网络集体行动现象。在面对某一网络突发事件时,网民常对此群情激奋,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做一个键盘侠,敲几个字表达愤慨之情,只有极少数人会去实地考察,比如网友“超级低俗屠夫”,但他的动机遭到了质疑,因为可能是为了出名而“蹭热点”的,这说明某些集体行动者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个人的名誉声望等,而非真正的集体利益。

  其实,“搭便车”效应无所谓好坏,关键看运用的场合。比如在商业推广中,一些实力比较弱的企业效仿先打响知名度的企业,生产相似产品,对于较弱的企业,这种策略就是有利可图的,但在团队合作中偷懒则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理解并合理运用才是学习理论的真正目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篇2

  网上有许多本电影的解读,其实我看《让子弹飞》就是纯娱乐,感觉挺好玩的,挺有意思。不过,今天在回想前几天看的一些片段,结合最近的一些事情,让我想到了一本书《集体行动的逻辑》,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张牧之如何让鹅城群众拿起武器反抗南国一霸黄四郎,这个片段跟集体行动的逻辑解释是一致的。

  一、鹅城群众的行为。

  《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之前,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譬如,住在同一座楼里的邻居会提供公共通道的照明灯;同一社区的人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支援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二、张牧之小团队的行为。

  小集团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小集团中的人与人之间都互相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之间可以看作是共享了某种“社会规范”,一旦有人破坏了约定,将立刻别人发现。而如果收益是“非对称”的,那么集团中就会出现“少数剥削多数”的情况——占有份额较少的大部分个体“搭便车”,占有份额较多的个体将承担所有的成本。“选择性激励”是一个更一般的情况——如果能够保证群体的收益是对每个人都带来实惠,还怕大家不愿意承担成本吗?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篇3

  组织从何而来,组织又是如何发展的?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答案却似乎有点难以寻觅。经过奥尔森的指引,作为智杖的我,似乎有了一些想法,匆匆记下。

  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提升其内部成员的生产效率。我们定义每个人的生产效率为(总收益 / 总支出)。证明也很简单,每个个体都是理性人,每个理性人都倾向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或者直白点说,好吃懒做(字面定义的“勤奋”与“懒惰”仅仅是人们对时间偏好的差异而已)。所以一个人保留在一个组织中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个组织提高了这个人的生产效率。

  由于作者本人浅薄的见识以及近似文盲般经济学常识,本文将尝试着抛开货币以及消费的概念,完全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组织"的产生以及扩张。既然经济学认定经济的发展短期看消费,长期看生产。因此从生产的角度分析组织变化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组织的出现

  在思考组织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暴力?暴力能够做什么?从生产的角度来讲,暴力是一种将某个人的生产效率(总收益 / 总支出)降至0的能力。因为暴力可以将人打残,致死,没有了产出,效率自然归零。

  因此在没有部落,没有国家,暴力横行的莽荒时代,人类是的生产效率是基本为0的,他们就根本没有动力进行生产工作。因为当理性人面对“失去你的财产”还是“失去你的四肢”时,都能明白,“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就真没了”的道理。理性人生产的财富无法受到保护,最终只会导致无人生产。没有人会在无数次辛苦种了一年粮食之后被人抢走,颗粒无收之后,还有兴趣继续种植粮食。

  这时候,一个神奇的组织出现了,它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这个方式就是,暴力。对外,这个组织使用暴力,保护其组织内部成员的财产不被其他暴力组织侵占;对内,其杜绝内部存在任何其他暴力组织,同样为了保护其内部成员财产。正因为如此,产权制度出现了。组织内部的理性人意识到,生产获得的财产可以被部分的保留下来,人类终于因为有了这种组织的存在,开始有了生产效率。

  这种神奇的组织,就是国家的雏形。

  因此,人类世界出现的第一层组织一定是以暴力为根基但杜绝暴力的组织,这样才是提升其内部成员生产效率最基本的前提。所以第一层的组织无论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最终纷纷演变成了国家。经济学中常常将国家和企业彻底的分开,因为他们认为国家具有暴力的性质,与企业的逐利行为具有本质的差异,但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国家与企业确实完全一样的,都以提高成员生产效率为最终目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在本文中,主要因为作者的智杖属性,我们仅仅讨论组织与个体的生产效率,不讨论具体分配制度, 这个问题太宏大。

  当然,有人假象了一种暴力受到约束但依然无产权的社会。既然无产权,人们生产效率自然降到0,没有人会从事生产。所以其逻辑无法自洽,不得不扩充其条件为:物质条件极度丰富。

  组织之间的关系

  组织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奥尔森描述了组织之间的关系分为对立以及联盟两种。但其实智杖认为组织间还有层级结构,即某些组织产生于其他组织内部。

  在实际环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诞生于国家之内;政治集团诞生在国企政府之间;农民起义诞生在王朝之中......

  同样根据组织的定义,我们不难分析获得上述各种组织为何提升了内部成员的效率:

  企业。

  具有产权之后,部分人能够通过资本,技术,对未来的预测等等能力,提升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因此诞生了企业。企业内部成员不离开,只因为其收入/产出比外面好(有更好的阿拉就跳槽)。

  政治集团。

  官官相护可以减少相护监管,提高收益。

  农民起义。

  国家对农民造成过高的实际负担,理性人尝试在原暴力机关A内部再造暴力机关B。正如同最原始的组织(国家)尝试在动乱中建立秩序一样。B组织同样对内保证和平,对外施以暴力以抵抗原组织A。只要B的人均效率超过A,A内部成员会迅速倾向加入B组织,这也正是为何农民起义往往会迅速扩大蔓延全国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组织的扩张

  组织内成员数量的增加,也就代表了组织的扩张。奥尔森曾指出,小型组织往往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而大型组织中,人们倾向于搭便车,平均生产效率下降。那么此处自然会有个疑问:既然大组织都是小组织扩张而来的,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均生产效率较高的小组织演化成了人均生产效率较低的大组织呢?

  具体来讲:

  是什么推动秦的百姓,支持着秦皇灭了六国?这个过程不仅造成众多理性人的死亡,也致使百姓面临货币,文字,文化上的众多冲突,对所有民众的平均生产效率的降低也是显而易见的。

  是什么推动着小公司的扩张?Google早期就提出了技术上的三驾马车,独领IT风骚十余载,2004年的人均生产效率要显著高于当今2019年的人均生产效率,可为何Google还是变成了坐拥数万人的巨头?

  是的,相信你已经得到了答案。促进组织巨大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分配制度。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史学家比较认可的说法是秦的`军队激励制度保证了官兵有足够的激励制度攻城略地。也就是对立下军功的将士进行充分奖赏,奖赏的来源,自然是被攻占的国家的资源了。

  而公司的扩张,往往是管理层、经理激励制度的结果。领导者手下的员工多了,领导者所属员工产生的总收益就会增加,即使因为员工增多带来的管理不畅致使每个员工效率下降,但总收益增加的事情,是理性人就不会拒绝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分配制度通过将组织内部的某个集体X的生产效率降低,同时提高其内部另一个集体Y的生产效率,以保证Y具有足够的动力进行组织扩张。这个X是被攻占被秦国攻占国的民众,是公司的一线员工,而Y则是秦国的功臣,是公司的领导层。所以马克思说国家是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工具,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可反过来想,X集体的人们不是理性人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六国破,民众面临的选择是生产效率降为0,还是效忠新皇。他们大部分是理性人,所以选择了后者。而前者正因为跳出了理性人的范畴,因此被人们所铭记,我们称之为烈士。

  公司中,底层员工面临的选择是继续忍受公司扩招,生产效率从120%降到119%;或者离开公司,生产效率从120%降到100%,理性人还是会选择前者:继续忍受。

  所以,可以说,任何组织的扩张过程,都是部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以牺牲一部分个体的利益为代价进行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相关文章:

逻辑哲学10-08

逻辑考题(二)10-07

逻辑经典语录11-11

沟通的逻辑与技巧10-05

理性逻辑笔试题10-07

普通逻辑介绍ppt09-30

强者的逻辑经典语录03-29

法哲学逻辑起点10-05

思维逻辑如何提高10-08

逻辑分析法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