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艺术》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
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爱是什么并且如何去爱这个看似简单但大有深意的问题,从“北大包丽被精神控制后自杀案”等等因为不懂爱或没有学会爱而引发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解爱的艺术是多么有必要,它可以让你与你爱的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爱的结合关系。
人类的存在是伴随着孤独感的,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尝试摆脱孤独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替,摆脱孤独感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从而变得多元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建立与自然界的原始联系,让自己融入自然或者与之结合,这就产生了宗教仪式这种强烈的、具有周期性的、刺激性的狂欢,由于这能够使人们在时空上结合并暂时摆脱孤独感,它被所有人推崇和鼓励;另一种方式就是情欲放纵或者饮酒成瘾,在这种狂欢状态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孤独和焦虑,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摆脱它们的方式,一旦孤独感再次涌上大脑,这一类人又开始了刺激神经、麻醉精神的狂欢,一切归于平静后,反而孤独感更甚,因为他们生活混乱,虚度光阴,没有爱,只有放纵。接下来到西方当代社会,随着城邦和国家的建立,统治阶级出现了,人们想要摆脱孤独感的方式就是不做异类,从众且合群,除此之外,保留一点点个性作为生活的自由。中国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往往站在高处的人就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鲜为人理解,所以他们的孤独感是大于一般民众的。到了工业社会,思想家们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人们之间的特殊差异应该得到尊重,遵从民众不再被当做唯一真理,新鲜元素出现在社会——民主、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放眼现代社会,生存似乎变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生存不仅仅包括活着,更重要的是生活,人像机器一样运作着,每天都处于无限的交易之中,人与人的距离感日益增加,“996”的工作状态完全支配大多数的人,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他们的娱乐被限定,短暂的乐趣就是幸福感的来源。但毕竟人不是机器,人需要爱,而这就要求在人和人之间达到真正的结合。
以上所讲到的人的生存就是爱能结合的基础条件,爱就是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的动力与目标,是一种必需品。书中谈到:“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这样的爱是有活力的也是积极的,我们不会见到哪一对情侣是完全相同的,正是因为二人独特的个性,双方才会被彼此吸引,产生爱,通过爱结合在一起,双方才会“主动地站进去”;反之,如果双方为了能保持稳定性,委屈自己适应对方或是凌驾于对方之上,那么这两人都是不完满的,结果就是这份爱会变质,变得被动与消极,两个人都会沦为感情的奴隶。给予是爱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后者则更为重要,因为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产物,给予你所爱的人主动的关心、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尊敬、用行动去了解和深入他(她),加深你们之间的结合,用爱克服孤独感。拥有爱的能力是能够爱人的关键而并非是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伴侣或是朋友的时候,都是冲着“合适”去的,性格合适,家庭条件合适等等,但是合适不该是爱情或友情的前提,而是你们真诚给予、付出后所达到的成就,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去爱,那他的爱就不会被限制于与他各方面匹配和合适的某些人当中,他会有能力爱自己,爱所有的人,爱整个世界。
爱人的能力是随着一个人成长而渐渐习得的,从出生起感受到母亲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包括一种明显的对我们的关心和肯定以及另一种隐藏起来的对生活的爱和生活在人间的幸福),父亲对我们有条件的爱,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会得到来自父亲的赞扬,做的不好会受到来自父亲的批评教育,我们也从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终依恋两者的爱结合,这就说明我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会自主的爱人,而成熟的爱是一种承诺,不是一时的`冲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意志上要有坚定的爱的信念,这样的爱才不会消失,才会永葆青春。
在了解了爱的理论之后,重要的是爱的艺术的实践。爱的艺术同其他的艺术一样,要想掌握它,首先就要有约束感,但不是强迫自己去实践,而是在学习爱的艺术时让自己主动的融入进去,享受它并且接受它,第二,我们需要专注,即使在难以集中精力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使大脑充满觉知和意识,第三,忍耐性,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它并不容易被理解和运用,我们要经受得住这个漫长而缓慢的学习过程,第四,对它保持高度关心,将它列入你的任务清单。同时,爱的艺术的实践需要信念的实践,信念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人具有思想和独立性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念,对所爱的人有信念,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鼓励与认同,信念加固并稳定了爱的城堡,反之,没有信念的人是无法爱人的,他们的思想被权力、金钱、冷漠、无知、犹豫或恐惧侵占,他们和周遭的人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墙壁,无法与之达到爱的结合。除了信念之外,还需要有勇气,要有能够接受风险和心理压力的能力,这就要求先独立,后爱人,因为一个思想和行为独立的人才有承受压力和痛苦的能力,否则,一个只能依附他人而不能给予的人是不会与他人达到爱的结合状态的。
在当今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经济效益先行,要将人放于最高地位上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仍然要呼吁在获取资本利益之前,先确保对人类同胞的爱,要有人类休戚相关共生存的意识。我国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正体现了我国欲同世界人民相结合,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世界和平的伟大目标,这体现出了人类之间同胞的爱,正是爱每个人,爱整个世界,和所有的人结合在一起。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3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感受良多。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孰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2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一、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二、父母与孩子之爱,三、爱的对象,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很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感觉很美,很不一样,但也许作者的思想太深了,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只是一种爱的感觉。过去总是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得两人都很幸福。但是这种迷恋,疯狂的爱,被看作是强烈的爱的象征,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人和女人过去是多么孤独。是的,我们曾经认为爱是无限的,它不需要任何技巧。但结果大多是甜蜜交流的开始只是一种误解,疏远最终只能是短暂的陶醉在离别之后。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我们只是试图解决我们的孤独,这是不持久的。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爱都建立在慈善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都有责任感,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改善他人的生活。这也是爱在圣经里的一种方式:爱别人就像你自己一样。普遍爱的特征是它不是唯一的。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社会的爱,也是对大自然的爱,这是对整个世界的爱。这也有助于了解一些长期忍受“孤独”的孤独者,他们的事业和社会事业。我过去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我觉得我太肤浅了。他们的爱不仅仅是需要为了消除寂寞的玫瑰,一种关心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世界的一种奉献,这是一个伟大的爱,一种普遍的爱,一种消除隔阂来自上帝的爱,一种对上帝的无限的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4
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间,男主角会面临情敌的竞争,女主角会面临男友背叛的危险,当然,虽然过程是曲折辛酸的,但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完美的,男女主角必将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爱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死而无憾。最后,故事完结。
至于爱的艺术和爱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则是呲之以鼻,对于婚后所谓的“三年之痒”更使不屑一顾,因为我认为那是失败者的婚姻,那是一场失败的婚姻,毕竟,在我的认知中,成功的婚姻是不需要保鲜的,我本来认为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即使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只有咸鱼白菜送饭,他们依然是开心幸福的。至于网上教授的让婚后生活保持小浪漫的小贴士,我更是不会相信,因为我觉得每天早上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人一面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小浪漫,有时我甚至会有如此念头:那男的做那么多的无聊的事去讨好他们的妻子,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对不起她们的事而感觉良心上过意不去,想要做这些欲盖弥彰的事,从心里上寻求安慰。
但当我读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后,我才真正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因为我太天真,太无知,以至于把爱看的太肤浅,太简单,太理想化了。
因为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孤独,而想要驱逐我们心中孤独感的办法一个是与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二则是去爱。所以说,爱,是我们内心对感情的需求,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产生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爱情是弱者的感情。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爱情并不是单单强者或弱者需要的一种感情,它是芸芸众生均需要的一种感情寄托,就如同我们均需要亲情与友情,他们是塑造我们健康积极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动力与基础,没有了爱情,我们的内心将会出现空虚与失落,我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不健康的,故而,爱情是我们人生的润滑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调味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萃取剂,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品味到人生的甜酸苦辣,让我们真正无悔此生。正如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我们的人生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面包,一个是爱情。”
另外,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获得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的的同时,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高,在自身及周围好友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心理追求的情况下,他们甘愿放弃他们追求的爱情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面对这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单车上笑”的可悲、可笑、可叹的花季少女,我们怎能不感叹经济发展导致了爱的溃散,虽然我们将如今社会出现的这种以爱情换金钱的行为归咎于经济的的高速发展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我们无法否认它的消极的一面。
担当我们深思一层,我们又会发现我们的这个观点是如此幼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必然的结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亦是必然,我们不去赞叹生活方面的提高,反而降罪于他,我们是何其怪哉?细细想来,如今这种爱的`溃散实际上应归咎于我们的思想层面上的建设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人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这些品质要求正是在如今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坚守的底线,无可否认的是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但正因这些品质难以培养,方显其难能可贵。
当我们获得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后,我们还必须明确坚守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毕竟爱情的最终结果是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我们首先要承担作为丈夫、妻子的责任,然后就是要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责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你尚没有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有思想准备之前就开展爱情,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的爱情过早夭折。
可以说,爱是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爱情需要的自律、专注、耐心需要我们对爱情的专一,面对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我们要坚守本心,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当我们拥有了另一半,或正在发展另一半,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朋友,但决不能开展超越友情的行为,面对如今频繁出现的婚外出轨行为,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反省,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已婚男子缺少或遗失了弗洛姆提出的那些优秀品质,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更是看出这些品质的难能可贵与必要,对于这些品质的培养,我们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并且始终坚持到底,只有如此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爱情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见证与必然,面对爱情,我们将如何取舍,这可以说是一个千古难题,即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智者亦无法准确给出一个精确的,一切均应取决于自己,实际上,只要心中拥有对爱情的执着,你必将看破虚妄,收获属于你的真正美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5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6
看了二十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书的篇幅很短,讲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资料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按他所说,人类社会将十分具有创造性,但是创造性也许并不是那么跟爱有关。
在读这本像短篇小说的小书时,收获也并不少,对弗洛姆本人,对他的理论都有了很多了解,这是读一本好书所能够带来的收获。比如,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十分关心政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原因。
弗洛姆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么精彩。他说:“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因此并不太让人信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透过感情去到达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这种理论同样让人难以相信。“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句话倒是很有意思。他对成熟的人的定义也很有道理:“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感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感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此刻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此刻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马克思也提出这一原则,这表此刻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使他发现了心理分析疗法的过程,也就是更加深入体验自己的过程。”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这一信仰形式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缺点只在于弗洛伊德没有看到单神宗教的另一方面和这一宗教的真正核心――这一核心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弗洛伊德的概念完全贴合二十世纪初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弗洛伊德对感情的看法贴合十九世纪物质主义好处上的男权主义,而沙利文的定义是来自于二十世纪被异化的人”“很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发现从生理的范畴转换到生存的范畴中去,并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最后这方面还是不太懂。
但是有时他的分析还是十分有道理的:“人从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到达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到达成熟的基础。如果人不是这么发展就会导致神经机能疾病”。书中对神爱的阐述也显得有点太多了。最后在“爱的实践”这一部分,弗洛姆讲到如何去爱。就像古训所强调的一样,他也强调了专心这一要素。他说:“如果专心地干,那么干什么就无关紧要了,无论干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好处,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获得爱的潜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感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感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这本小书确实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但是对于我,还不止如此。我还在自己的书群里跟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精彩理论,这种尝试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一齐分享,一齐交流,对大?夜餐??进步也起到必须的作用,这是最让我高兴的。前天还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了《优势谈判》这本书,效果也很好。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好书,也许会发展得更为专业呢,而这都是这本小书给我的启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7
科尔多瓦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我读的关于爱情的几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时常令我陷入对爱情的深思,以至在读完之后也留下的也大多是不解与苦思。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不同的是,《爱的艺术》确实给了我很多有关爱情的启迪。这本书不仅涉及爱情,还对父爱、母爱、博爱、自爱与神爱有所阐述,这些感情均是产生爱情的基础,对这些情感的剖析不仅没有离题,更是对爱情更深刻的讨论。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196年出版了这本关于讨论爱情的小册子,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批判了弗洛伊德关于"爱起因于性"的观点,指明弗洛伊德没能触及人类的生物性,渴望人与人结合的基本愿望。另一方面,弗洛姆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下,商业化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化中,爱情同商品一样具有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
这令我想到在本该接受正确爱情观的青春期时,大部分初高中生接触的却是所谓的"励志"书籍,这些书像推销商品似的将成功人士具有的种种良好品质列在读者面前供其选择,并教予人们帮助其成长。这些优秀品质真的就像商品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因为一本书说要谦逊,另一本书却要威严;一本书说不拘小节,另一本书却要讲求细节;一本书说不争,另一本书却要不让……慢慢地,读者不再纠结选择什么,因为他们记住了最终答案,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成功"这些书之所以畅销并经久不衰,正是现今商业化思想占据主流化的体现。这些书籍非但没能正确的引导读者,更将资本主义经济下"等价交换"的理念深埋读者心底,恋人之间的相互付出变得极具目的性,失去爱本有的性质。当然,这不仅仅指恋人关系,人们在日常表现出的善意,无不是为了之后成为交换的资本。深受这种潜移默化影响的人们待人不再真诚,只是渴望某些回报。所做所求,所交亲友,皆是为此。
当然,不能把这种思维的养成全部归咎于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导向。但无疑这种环境使人们变得自私,变成了"重商主义"的人——"认为‘给’意味着放弃,做出牺牲,觉得只给不得就是欺骗"由于受"等价交换"思维的禁锢,不敢付出的人们对于爱有着根本上的误解,弗洛姆指出"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快乐"弗洛姆不仅在书中指出要待人真诚,本人也时刻展现对人的热情,流露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兴趣。若是像弗洛姆一样摒弃"等价交换"的想法,定能感受到"给"带的幸福感,收获不止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本《爱的艺术》才是青春期的少年应该受到的.爱的教育,让其明白爱不应该基于交换,更不是基于性。输送给正在建立自己人生观时期的孩子们的应该是这种价值观,而不是"丛林法则"
弗洛姆指出,只有人格独立才能脱离父母,脱离社会,才会与另一个独立的人格相爱。脱离父母并不是简单经济独立,更是要摆脱一种从爱人身上寻找父爱与母爱的影响。(fsir)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不应像依靠父亲一样向爱人寻找问题的答案,也不能像依赖母亲一样向爱人寻求无私的爱护。做到这些,才能向爱人展现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毫无保留献出自己的人。脱离社会并不意味成为野之人,这要求人们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由的人,而是被社会裹挟,伴随社会机器运转的人。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才能跳出生活的怪圈,成为一个真正有趣的灵魂,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从而完成"爱的艺术"
爱人的基础是自爱,若不自爱,又如何以己推人,爱屋及乌呢?当然,自爱与自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摆脱自恋带的禁锢,就必须将心比心,真正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认识到爱人需要什么。摆脱自恋更应该做到"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这样才能了解对方,才能感同深受"要认识到站在你面前哭闹生气的人,并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因为感受到了孤寂带的恐惧变得无助罢了。此时,爱人不应与之置气,而要抚慰她的恐惧。如果一个人做不到真正地关心对方,那么这种感觉只能认为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呢?作者在第一就指出爱情是人类本质的答案,只要深入探究人类的本质,终将归于爱情。爱不是任何特定社会中特定的产物,所以在一个以竞争和逐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下,对爱情的特定解读绝不是表达爱的需求。爱应该是这样一种信仰,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思想,观察和判断力的坚信不疑的信仰。
弗洛姆认为,爱作为一种艺术,是可以通过锻炼获得的,只要我们培养这种信仰必将收获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8
看了二十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书的篇幅很短,讲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内容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按他所说,人类社会将非常具有创造性,可是创造性也许并不是那么跟爱有关。
在读这本像短篇小说的小书时,收获也并不少,对弗洛姆本人,对他的理论都有了很多了解,这是读一本好书所能够带来的收获。比如,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的生活也非常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非常关心政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原因。
弗洛姆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么精彩。他说:“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因此并不太让人信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这种理论同样让人难以相信。“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句话倒是很有意思。他对成熟的人的定义也很有道理:“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爱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爱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现在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现在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马克思也提出这一原则,这表现在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使他发现了心理分析疗法的过程,也就是更加深入体验自己的过程。”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这一信仰形式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缺点只在于弗洛伊德没有看到单神宗教的另一方面和这一宗教的真正核心——这一核心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弗洛伊德的概念完全符合二十世纪初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弗洛伊德对爱情的看法符合十九世纪物质主义意义上的男权主义,而沙利文的定义是来自于二十世纪被异化的人”“很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发现从生理的范畴转换到生存的范畴中去,并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最后这方面还是不太懂。
不过有时他的分析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人从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如果人不是这么发展就会导致神经机能疾病”。书中对神爱的阐述也显得有点太多了。最后在“爱的实践”这一部分,弗洛姆讲到如何去爱。就像古训所强调的一样,他也强调了专心这一要素。他说:“如果专心地干,那么干什么就无关紧要了,无论干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意义,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获得爱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这本小书确实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可是对于我,还不止如此。我还在自己的书群里跟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精彩理论,这种尝试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对大家共同的进步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最让我高兴的。前天还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了《优势谈判》这本书,效果也很好。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好书,也许会发展得更为专业呢,而这都是这本小书给我的启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9
这半年突然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思考很多之前没有精力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从自己三观的缺失,对感情的疑惑,还是对未来工作生活的规划,都终于有了个精神的空隙让自己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前段时间,感情问题的困惑让自己苦恼不已,我们到底希望从感情当中获得什么?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在美好与不完美中进行平衡和选择?一段感情的变淡和所谓的到后来会变成亲情,是不是一种骗局?对终身浪漫深情的向往是否是得当的,还是自己的幼稚和不理性?
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方面比较好的理论著作,于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这篇比较简短加之这本是Top250于是先拿了这一本进行翻看。看完之后,总的来说自己并没有很多评论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因为里面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里面“爱的实践”当中说爱的艺术实践需要的是规矩、专心致志、耐心、关注,这几个并不算有错,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获得个人成就而言,这些准绳和经验都是成立的,或许这些其实就是爱情要素中最精华而质朴的总结,但却并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鸣和收获感,甚至有一种喝了一碗淡淡的`鸡汤的感觉,好像洗涤了心灵却说不出有什么滋味,可能就如一个短评中所说“如果只从向善的角度谈话题只能流于空洞”。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还是让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感”,觉得在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略有时候会感觉到孤独和疏离,自己觉得那是一种无法通过与人接触而消除的感觉,反而只有自己独处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便已经开始体会到那种孤独感了。书中认为由个人逃离孤独感角度而引出群体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在民主社会中,存在压倒性的一致性。原因在于下列事实:必须有一种对追求融合的回答,如果没有别的或更好的方式,那么,通过群体一致才达到结合为一的方式也就会成为支配性的方式
另外,书中多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的表述,与自己最近在读的《消费社会》恰巧有所呼应,甚至觉得现实就是书中描绘的那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处,作者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将人标准化进行了阐述,分别从“资本主义使人标准化,而将这种标准化视作‘平等’其实意味着‘雷同’”、“资本主义使人如机器般隔阂从而不得不通过程式化的娱乐消费等来体会开心”、“如同其他领域一样,人也将自己视为商品,人的价值由经济价值所决定”。在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认为人口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从离开校园的时候便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物质回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衡量一个工作的“性价比”,无论是从年薪考虑(同样工作一年为什么我比别人挣得少)还是时薪考虑(996比955高工资是正常的)我们都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视为一件商品与公司进行交换;我们的消费路径也是相似的,女孩子会开始购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开始买名牌包包、衣服、珠宝,大都向着一样的方向靠近。我并不认为自己能逃脱这种思想,我也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获得想拥有的物质生活,但作者的这种反思却让自己好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够协调合作的人;这些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口味也是标准化的,既能轻易地受外界的影响,又能被明确地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能指导,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
其实看这本书是为了获得关于爱情的理论的,书中这句话让自己觉得困惑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被解答。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
自己常常疑惑于,人都是不断在变化,即便是我也与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尚且只走过人生1/4的路程,如何会有足够的智慧为剩下3/4的年华做出重大的选择。而书中所说的“一桩判断”,则意味着必须要这么做,并且得由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或许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自己却长时间以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直到看到这句话才觉得这不是我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其定义本身便已经包含了这样的责任。
总而言之,自己还得多看看其他书才能厘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几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许过段时间自己又会陷入疑惑)下面记录一些书中让自己觉得颇为收获的文字: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商品标准化一样,社会进程也要求把人的标准化,并把这种标准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趋势也是取消差别趋势的一部分,平等以这样的代价被买到了:妇女之所以与男子平等,是因为男女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拥有多的人,而是给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给了别人他的欢乐、他的兴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伤有生命力的东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以外别无满足。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0
爱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但似乎每个人都说不太清楚。一方面我们觉得爱是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对爱的渴望、追求,以及丧失爱或爱而不得的痛苦几乎贯穿了人的一生。另一方面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没人告诉我们如何爱,才能通往幸福。于是,很多人就沉浸在那些影视剧中的爱情故事和爱情歌曲中,或陶醉向往,或唏嘘泪下。估计这就是很多人所受的“爱的教育”。
但,如果你期望对自己的情感有更深入的反思,或者你对爱有些疑虑或困惑,费洛姆的《爱的艺术》或许对你会有启迪。费洛姆是德裔美籍的心理学家,他的这本1956年出版的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有亮点闪耀。
书并不厚,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书的开篇,作者就指出,我们关于爱的理解,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认为爱情的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很多。例如,拿破仑就有句名言: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如此,男人会努力获取财富、名利和地位,女人则通过美颜和装扮,让自己保持魅力。然而,我们依然看到很多功成名就的男人,在爱情和婚姻上非常失败,很多漂亮的女人也未必就婚姻幸福。
有一句很有魅惑的话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所以有很多鸡汤文就告诫大家,要拼命地争取成功,把自己打造得优秀,爱情就自然而来。诚然,优秀的人,被爱上的初始几率会大很多,但这份爱到底能多长久?这世界上,总有更优秀的人出现,那么会怎样呢?如果做不到那个最优秀的人,是不是就不配去爱,不值得被爱?
误区二,爱的问题是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我们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没有遇到对的人。有网红名人告诉我们:“当你遇到了对的人,你就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这个对的人的眼里,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会被无条件地宠爱。”嗯,听起来无比正确,尤其是,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不开心,有什么不如意,指责对方是那个错误的人,比自省自己,努力沟通和改善,可要容易得多。但问题是到哪里去找那个对的人?为什么有人婚了又婚,依然没有找到对的人?
误区三,一见钟情才是真爱
一见钟情,惊鸿一瞥,确实极具魅惑,令人心旷神怡。但有多少人体验过一见钟情?有多少一见钟情之后,能修成正果,成为持久的爱恋?作者指出,这些产生于刹那间的强烈感觉,是不真实的,盲目的,是一种服务于繁衍需要的本能。所以,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但一见钟情确实有可能是个好的`开始,关键是能否把“一见钟情”转变为“持久的爱”。
误区四,爱很简单,很容易。
很多人都觉得爱很简单。作者却说,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所以爱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很多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的能力。
此处,大家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在你的爱情观中,是否有以上类似的看法?你有没有躺着中枪呢?
在引发读者的一番思考之后,作者阐述了他的爱情理论。
之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作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最大的需要是就是克服自我的孤独感。爱情是人类的众多克服孤独感的方式之一。之二,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体现,通过给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因而快乐。给不是牺牲,是体现了生命力。此外,爱的其它特质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它们是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彼此不了解,不尊重,缺乏关心等造成的。其实,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爱让我们克服了私我,拓展了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的关心。
所以,爱情的本质是克服人的孤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同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加丰富。
在阐述爱情理论的同时,作者还非常详细地讨论爱的各种形式。如,母爱,父爱,博爱,性爱,自爱,神爱等。
如果小孩子缺乏恰当的母爱或父爱,当他们成年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他们会把对父母的感情、期待和恐惧,投射到“所爱者”身上。所以,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小时候,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所以,作者认为,爱是一种能力。爱情是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不仅于此,作者还认为,是所处时代的社会结构对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导致了人性的异化(物质化),也导致了爱情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正面临衰亡。把爱情看作是性满足的产物,看作是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的避风港,这两种观点是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表现。
在书的最后,作者谈论爱的实践时,着重谈论了信仰的力量。他认为爱是一种信仰,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作者认为,爱情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你还相信爱情吗?去读读这本书吧。相信爱情,选择去爱,真正的幸福才会到来。
【《爱的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艺术读后感03-14
《爱的艺术》读后感12-02
爱的艺术心得体会03-23
《爱的艺术》之读后感09-13
爱的艺术初中读后感10-08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04-18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09-03
《爱的艺术》读后感15篇04-05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20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