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时间:2024-05-12 07:45: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

  说话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用说话来交流思想、表达意志,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因为我们需要表达,需要交流,需要倾诉。但是话不是想说就可以说,也不是想怎样说就可以怎样说。作为小学老师,面对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该怎样和他们说话,简直就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我们去思考,学习以及体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海姆?吉诺特博士通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来来告诉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通过心理学来具备有效的工具和技巧,通过如何和学生对话及心理治疗等各种技巧的介绍,为所有的老师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实用的解决方法,帮助我们处理好日常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和意外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喧闹的课堂,学生无休止的提问,还有突发的危机,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令人生气的情况,在这个时候该怎么和学生交流?在"恰当的交流"这一章节中提到聪明的老师通过运用"我"的语言来保护自己和学生。例如:"我很生气""这太让我生气了""我对此非常愤怒"等等。这些言语要安全得多,远胜于说"你简直是只害虫""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真是愚蠢极了""你以为你是谁"。由此看来,恰当的交流不仅能够改善教学,而且是教学的关键。

  聪明的老师不仅要会和学生交流,还要会表扬。在品读"表扬的艺术"这一章节之后,我才发现平时我们所普遍采用的表扬都是评价式的,而且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凡是表扬,都是有益的,往往忽视了这种表扬背后的伤害。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老师想鼓励孩子们进行抽象思维。她向爱丽丝展示了一个苹果,然后问道:"苹果是属于哪一类?"爱丽丝的脸红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于是又去问卡罗,卡罗马上就回答出:"苹果是属于水果类。""好孩子,好孩子。"老师表扬道。老师继续上课,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伤害了孩子。如果卡罗因为知道答案就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爱丽丝呢?她不知道答案,难道就是一个坏孩子了吗?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将形容词与孩子的品性联系起来进行表扬。在"表扬的'艺术"这一章节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它告诉我们,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受,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性。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当对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努力、帮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欢和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对自己做出判断。如果我们把孩子值得赞扬的事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达出来,孩子就会对他们自己形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印象。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2

  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因此掌握和学生说话的技巧,跟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会被学生的情绪所左右,而说一些不得体的话语,引起学生的反感。事后静下心来,觉得自己很幼稚,不够成熟。但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就在今年暑假,校长推荐了一本不错的书,名字叫《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我从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阐述每个观点。有些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读起来很亲切,有些观点也很新颖,很实用。

  就拿书中的这段话来说,“老师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来消除学生在幼年时代所受的不良影响。他们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成长的经历铸就了孩子的性格和命运,父母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老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和父母一样,也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孩子的心灵之门。”可见,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作为教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用冰冷的言语践踏孩子的自尊,泯灭孩子的心灵,那将是无法饶恕的错误。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做呢?

  我们要像阳光、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他们以温暖、关怀、同情、理解、尊重,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枉“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书中的一些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更科学、更有实效性。就拿两个学生打闹一事来说吧。有天课下,张家续和韩继开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互相指责。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要调查个水落石出,然后批评教育一番。估计要一两节课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一两节课却能做一些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于是,我把他们分开教育,对他们分别说了同样的话:“今天老师不想追究是他先和你闹,还是你先和他闹,总之,你俩这样无休止的指责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管好自己,和同学和睦相处。你说对吗?”他们认同了我的观点,事情就这样轻松解决了。就像书中所说,只要不影响学生的品行与修养,就“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地”。我们要艺术的处理发生在教室里的琐碎事件。

  恰当的沟通是直达孩子内心最快捷的方式,能使孩子信任的将手交给我们扶持。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3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我们做得如何?我们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对话吗?海姆·G·吉诺特所着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防止暴力

  语言暴力,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到的景象。

  骂人和训话,是语言暴力最常见的表现。一些老师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不由分说地将学生训斥一通,把和这件小事有关的、和这件小事无关的所有事件都联系在一起,倾盆大雨般的骂过来。最让学生难堪的是,老师为了自己“爽”,常联系学生的人品进行一番讽刺和挖苦,让学生感到无地自容。骂人是教师的一大忌讳,这只能让学生也学会骂人,并引起学生的憎恨。嘲讽就像砒霜一样,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会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侵犯隐私,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老师看到一位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沉思,就走过去问他怎么了。孩子说没什么,教师还不罢休,说“你可以告诉我,我能理解你的心事,你究竟因为什么而烦恼?”孩子说没有为了什么而烦恼,教师继续说:“听着,对我来说,你就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了解你的性格,也知道你的情绪。你一定有什么心事,对吗?”……老师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对孩子来说一点帮助也没有。有品位的人从不刺探别人的隐私,保持礼貌就是要保持距离。喧嚣、冗长而且多嘴多舌地提供所谓的帮助只会让人觉得尴尬,只能导致抵制和怨恨。

  质问,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一个孩子向老师哭诉,说自己站在大厅里,一个高年级的孩子走过来,打了自己头。老师听了之后说:“他只是走过来然后就打了你,是这样吗?”孩子说是的。老师又问:“我不相信,你一定做了什么了。”孩子说,我真的什么也没做。老师说:“我每天都会站在大厅里,怎么没有人来打我?”孩子听了之后更加大哭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本该做的事情是倾听而不是指责,是同情而不是否认事实。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推理上去想问题,而不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遭遇,是质问这种语言暴力产生的根源。

  语言暴力的形式还有很多。

  2.鼓励孩子

  要鼓励孩子学习,最基本的做法是让孩子们的学习有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害怕。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对失败、批评和出乖露丑的恐惧。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首先就要在班级中营造减少恐惧的氛围。一位老师在这方面很有心得。在开学之初,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信,信中写道:“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我想鼓励所有的同学都来积极回答问题。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害怕这样做,因为他们怕答错了被其他同学取笑。我希望大家帮个忙,如果有人答错了问题,其他人请不要对他取消逗乐。我不允许我们的班上有同学用语言或者手势暗示别人‘你是傻瓜’,这样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从而阻碍了学习上的进步。请大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的答案’,切忌攻击别人。”这位老师是对他的学生说的,也是对所有的家长和其他教师说的。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期望。比如,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每个孩子都会竭尽所能,争取取得好的成绩。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一些貌似仁慈的话语,说不定会打击孩子奋斗的信心。比如说“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满意的。”孩子在听了这样的`话语之后,会认为家长和教师已经不再看好自己,认为自己“连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说不定还会因此而自作聪明地认为,还是不要努力比较保险。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和家长要避免过于夸张的诱导。当孩子在某一学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对他说:“试试看,很简单的”,那他可能会做类似的推论:“即使我用尽全力去学,也只能证明我会做简单的事情;如果我失败了,就说明我连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推论的结果是,只要去做就是有风险的,如果不做就不会丢脸。

  鼓励是一门艺术。用来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不管那种方法,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孩子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喜欢学习的关键。

  3.学会倾听

  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教学的风格。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说和听是同时进行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话语,并不一定都能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再听这一环节上做文章。为了教导孩子学会倾听,某学校规定了讨论式的学习必须遵循的规则: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必须先复述前面一位同学的讲话内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这条规则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简单,它所揭示的正好是恰当交流的核心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奇妙的变化:他们都变得说得少,听得多,而且从设身处地的领会中受益匪浅。

  4.拒绝伪善

  为人师表者既要做到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又要防止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伪善。没有什么比虚情假意更能使一个人身败名裂的了。没有人能够装得关怀体贴、尊重他人而最终不被察觉。只有做老师的技巧,却没有做人的真诚,迟早都会被人识破。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别无他法。

  巴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私塾老师我很少讲真话。因为一,他们经常用板子打学生;二,他们只要听他们爱听的话。你要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编造假话容易讨老师喜欢,讨好老师容易得到表扬。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这样混日子比较轻松愉快。我不断地探索讲假话的根源,根据个人的经验,假话就是从板子下面出来的。”

  巴金描述的私塾,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给学生打板子的事情也是严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用虚假的话语欺骗学生的现象却丝毫没有改善。一个孩子因为起床晚了迟到,教师坚决不相信孩子的话语,非要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没有办法,孩子就开始编假话哄骗老师开心。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时,说起话来一套一套,但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幅模样。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基本上都做不到,“为人师表”的话语成了极大的讽刺。

  当教育不是发自内心的时候,当教育的语言不带着教人为善的情感的时候,教师那伪善的眼神和牵强的微笑就会很快被学生所感受到。学生就会想法设法迎合教师的心思,以让自己在学校能够轻松愉快。为什么在各个行业之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教师这个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4

  还记得是在去年的那个夏天,某天非常无聊地在淘宝网上闲逛,非常偶然地发现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据说,这本书在美国非常畅销,甚至被列为美国教师必读书目之一。出于一种好奇,我把它买了回来,每天读一点。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书也差不多读完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留下来了太多的感动和启发。

  在这本书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诺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广大的教师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他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为我们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最佳师表》和《最差师表》这两个章节。在这两个章节中,吉诺特博士用若干个真实的小故事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以及它们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由此,他指出:在理论上,任何老师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我们对此拥有无数的理念。但不幸的是,没有人能够仅仅靠教育理念就能教育好小孩。在处理班级里的各种琐碎事务,面对孩子言语之间的触犯、日常的冲突以及突发的危机等等,最佳师表的老师们会尊重孩子,摒弃语言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给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然而最差师表的老师们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来跟孩子们进行本来可以避免的争斗、冲突甚至战争。

  回想我的初中教学经历,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几乎每天都会碰见几个问题学生,有时甚至会被他们气的直跳脚。有几个学生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屡教不改。有几个学生最爱把课堂当聊天场所,在英语课上与周边同学聊得火热。也有几个学生最爱在课堂上见周公,经常睡得直流口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很无奈,觉得很挫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耐心,会笑着提醒他们要按时交作业、上课要认真听讲。久而久之,自己的耐心被他们的固执磨得越来越少,也开始像其他老师一样严厉斥责他们,甚至故意在课堂上冷落他们。结果我发现,这样的措施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对这群学生毫无作用,他们以往的恶习非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反倒有影响班上其他同学的迹象。

  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的时候,班上一个男生又像往常那样开始说话,几次提醒之后,他依旧我行我素,与后排的两个女生聊得十分投入。让我十分窝火的是,这两个女生还是班上平时表现十分优秀的孩子,而最近几次上课居然也开始分神,大多数时候是受那个男生的影响。因为他们,我不得不停下来,足足停了两分钟,但他们却倘若不知。这下,我发飙了。我喊那男生起来,我责怪他无视课堂纪律、不尊重我,我逼迫他离开教室。结果,他也怒了,甩门而出。当下,我觉得又窝火,又有点尴尬。回头看讲台下的学生,我惊呆了,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不到害怕,而是同情?怜悯?在那一瞬间,突然想起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吉诺特博士笔下的拥有“最差师表”的老师。如果真是那样,那真是太糟糕了。说实话,我很恐慌,我觉得我急需在孩子们中间竖立一种威严,一种可以让我和他们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威严。

  吉诺特博士在书中写道,有一回他遇到一个十分顽皮捣蛋的孩子,让他头痛不已。他找那孩子谈话,却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斥责他,而是说: “孩子,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那孩子有点羞愧,吉诺特博士很耐心地,像朋友一般给他建议,最后还对他说:“你是最棒的。你肯定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在进步,对吗?”听完他的话,孩子很开心,蹦蹦跳跳地回去了。此后,那个孩子真的一点点地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在一天天地进步。这个故事触动我的是吉诺特博士对学生的耐心和信任。

  他用理解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通过责难和批评。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和信赖,他觉得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所以真的开始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的教学风格。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与学生谈话时一味的批评,甚至恶语相向,只会导致老师和学生相互埋怨和憎恨,破坏师生的友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由此可见谈话的艺术性和重要性。

  反思那段时间我对学生的态度和处事方法,我似乎真的缺乏的耐心和对学生的信任,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用眼睛瞪他们,或是直接点名批评。即便是有时难得有耐心找学生谈话,我似乎总有点高高在上,语气咄咄逼人,末了我还总习惯性地要学生写一份保证书。认识到这一点,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学生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理解学生,要信赖学生”,我期待能找到一点做拥有“最佳师表”老师的感觉。所以当这个学期,我遇到一个男生,开学三周后上课依旧没有课本,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说话、睡觉。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上课点名批评,下课把他拖到办公室直接开骂。下了课后,我拉他到一个比较僻静的走廊,笑言要和他叙叙旧(他高一时候也是我教的)。

  我问他是否已经适应新的班级,是否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后来告诉他为了他,我特地跑了趟新华书城,发现在书城的教辅区可以买到高中教材,希望他能跑一趟。最后,我说:“你以前也是我教的,我觉得我们已经配合地很默契了,希望他上课时好好发挥,把我们的默契展现给班上的其他同学看,给他们做榜样。”他乐了,他答应一定给我这个面子。结果第二天我发现,他不仅真的买回了英语书,而且上课听得挺认真的,听写成绩也比前几天大有进步,显然是前个晚上做了一番努力。我想,昨天的谈话起作用了,为此,我真的很欣慰很满足。

  总之,《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教会了我要诚恳地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心中有爱,有信任。要重视每一次与学生的谈话,大度地对待学生的细小错误,积极耐心地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要真诚地鼓励他们改正错误。通过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相处,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学做一名拥有最佳师表的人民教师。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5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我们做得如何?我们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对话吗?《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书中通过很多小事例告诉我们“最佳师表”与“最差师表”会对同一个学生、同一件事情说出什么不同的.话,取得什么不同的效果。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尊重生命。在教育中,请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持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再次,课堂魅力是师生之间最好的纽带。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则是上好一节课的灵魂,一句精彩的导语,一句幽默的插入语,一句风趣的笑谈,往往会使学生精神倍增,兴趣盎然,听起来聚精会神,学起来津津有味,那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好教师,我们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学习,所以我每节课都尽力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清晰。课堂语言是教学的“佐料”,教学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重复使用,正如山珍海味人人都喜欢,但每天都让你吃,恐怕也食之无味。我们的语言也是课堂的催化剂,恰到好处地的应用肢体语言,也能形成我们独特的“台风”和高超的“演技”。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6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中,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要关注孩子,关爱孩子,从说话的细节做起,要尊重人性,我们教师责任感是来自我们心底的爱——对人类的爱,对孩子的爱。

  书中作者用很直白的方法告诉我们,老师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独特功能,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爱的传递,职业的责任感是保证这种传递最有效的基本措施。这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大家来到校园后,校长说:“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这次可是又坐火车又坐船呢?大家千万注意不要走丢啦!好,出发!”

  校长就这么轻松的说了几句就让学生出发了,而且路上显得异常的安静,不像我们平时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需要这个领导讲,那个领导讲,还要几个老师包一个班级等等。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巴学园的同学们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走路上要整整齐齐排成一行“,”什么是在电车里要安静“,或者什么”吃剩下的食物不要随便乱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风,例如:见到比自己小或者体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负人家是可耻的;看到不整洁的地方就要随手打扫干净,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渗入孩子们心灵中去的'。”

  看来对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真的不是用“说叫”和“管教”能奏效的。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用智慧的方法去引导我们的学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7

  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看见《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老师的自白,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每当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所有理论都成了毫无价值的东西,而在读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吉诺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老师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也为我们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一、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必须承认,孩子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

  根本无法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达到你心目中的高度。然而每个孩子肯定有其长处所在。我们往往会忽视这点。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培养高分数、获奖多的孩子,更应该充分利用教师搭建的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在这舞台演出的机会。

  二、只需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会想得很远,说得太大。

  吉诺特在作品中强调必须“就事论事”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想办法把当前存在的问题处理好,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思索的空间,改变的机会。如果把事情扯得太远,或许自己是好心,但孩子却不这么想,会觉得你罗嗦,烦琐而于事无补。

  三、温和着愤怒,每一个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或多或少都遇到这样的事情:

  某个孩子同一个错误连续犯,通过几次谈话丝毫没有改变。粗暴的批评往往是火上浇油,我们确实很愤怒,但我们这个时候更需要冷静,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但不能带有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

  四、即使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成功和进步总是让人喜悦的。

  在合适的时候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合理的赞扬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每天一点小小的进步,汇聚起来就是大成。永远赞扬要比批评多,让孩子在赞许的眼光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他成长的同时积累了这点点滴滴的欣赏,还怕孩子无法面队将来遇到的困难吗?

  《老师和学生怎样说话》一书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常常会忽视的教育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有许多好的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总结。把爱交给孩子,让梦想在校园绽放。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8

  这本书的作者是海姆·G·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变成了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为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主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从中领会到交流的原则。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灵活对待。

  书中的这段话让我感慨万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和或者孩子的家人扯进来。诊断孩子是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对比也是有害的。这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孩子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实现老师对他的悲观预测。他很有可能成为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教师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到的景象。有时,我也是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不由分说地将学生训斥一通,把和这件小事有关的所有往事都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给他贴上一个“差生”的标签。有时拿他和班级中的孩子对比,一味地数落他。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了解到原来诊断孩子是这么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对比更是是有害的。这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这样,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会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孩子就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实现老师对他的悲观预测。他很有可能成为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我想,以后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我应该就事论事,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够主动地了解当事人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良现象,并亲自给予同感和安慰。如此下去,学生才不会继续无理取闹。这样,我也才能了解到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正如书中所说那样,“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喜欢和信任,他人的鼓励,支持,加油和风趣,还需要自己去开拓,实验才能取得成就。”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9

  "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自《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前言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避免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在处理教室里各种琐碎事务的时候,老师需要在心理上做哪些的调整?老师的反应和态度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学生因为好奇和莽撞做错了事情,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在跟这些犯错的学生交谈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是严厉地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说而已呢?我想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作家卡耐基说过:"批评是没有用的,因它使人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但是如果只用简单武断的方法限制学生,不允许学生这样那样,学生是害怕了,却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有一些老师用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如体罚、谩骂等,这些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改过,还可能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让他们产生敌对的逆反心理。老师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是谈话,会谈话的老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亦然。善待犯错误的学生,重视到他们的人格,真诚地跟他们交谈,( )同时以有效并且富有人情味的方式使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一、做到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是建立良好的谈话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教师一听到有人报告学生犯错,就会紧张起来,第一反应就是麻烦来了。特别是当遇到那些经常犯错的学生时,他们立刻板起脸孔,语气更加严厉,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到愧疚,不可避免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和人格。结果是批评越多,学生的抵触情绪就越强。建议教师们在学生犯错后,可以先给予心理安慰,然后冷静思考:为什么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该如何帮助他们?等等。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免会犯各种错误,甚至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教师们一定要学会冷静处理问题,对学生要有理解、宽容,理解万岁。

  二、营造良好气氛

  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犯错后通常会表现出戒备心理,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被班主任批评。而另一些学生则会趁机捣乱,甚至刻意引起笑声,这对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无论何时,老师都应该选择与犯错的学生单独交谈。可以选择放学后,确保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或者利用课间时间在办公室进行谈话。在办公室里,老师可以热情地为学生搬椅子让他们坐下,给学生一种不是接受批评而是与老师亲近交谈的感觉。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不应该摆出让人害怕的面孔,严厉地指责学生的过失。应该用平和的语气与学生对话,让他们感到老师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讲究方式方法

  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不能总是一个姿态,要做到随机应变,有时和风细雨,有时严肃对待,有时沉默是金。谈话可以以聊天式的询问开始,层层深入,从学习态度到课堂表现到事件中心,从中提醒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出要谈的内容。另外,如果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例如打架,则可以开门见山地询问,让学生讲明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痛斥一顿。尤其是几个学生同时犯错,一定要分别让其说明原因,在了解事实全部后再下定论。这时往往会遇到学生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学生都认为对方比自己错更大,自己是无辜的、被动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事情发生的起因,指出各自的错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要诚心劝导,与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能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他能够认识到错误,勇于改正,他就是可造之才。四、语言风趣幽默

  如果不得不实施批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改正错误,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今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老师对待调皮、不听话的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风趣幽默的批评方式,这样能在班级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老师要注意批评时,语言要真诚,能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话是温暖的,愿意接受教育。说话内容不可有丝毫与事实有出入,每一个判断、每一个结论都必须以清楚的事实作为依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提出希望和要求

  不能简单地说“下次不能再这样”或“你可以回去了”就结束谈话,应该让犯错的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弥补过错。比如,可以要求欺负别人的学生向同学道歉;让打碎玻璃的学生购买新玻璃并更换;让犯错的学生认真清扫教室;要求犯错学生在下次作业或听写中显示进步;让有矛盾的同学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就要承担责任,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改掉不良习惯的决心。

  最后,班主任应该定期找犯过错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感受,与他们像朋友般畅谈,提升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世界,老师需要具备无限的情感灵活性。他们不能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使用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或者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伤害。相反,老师应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变得熟练、谨慎、冷静和理性,以建立一种互信和尊重的关系。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传道,授业,解惑都需要教师运用“说话”去实现。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说话”的职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因此,作为一个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老师来说,掌握说话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阅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并发现了自身的诸多不足。掩卷沉思,感慨良多,脑子一直出现了这样几个词:尊重、激励、期待、耐心。

  尊重: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师生之间同样如此。教师与学生谈话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说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应该采取平等、关心、爱护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粗暴,甚至讽刺、嘲笑、训斥、体罚。教师气量如海、大度待人,不仅可以避免矛盾激化,还会随时间的推移,去改变对方的态度。

  激励: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需要”。激励,是教师对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激励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艺术。运用好激励这一教育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目标。

  期待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热烈的期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期待是一种教育力量,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寄予真诚的期望,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

  耐心:

  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尤其是当我们在一个后进生身上费尽心思却老是出现反复或者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对学生散失信心。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没有耐心或具有耐心的程度怎样,能如实地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因此,我们在面对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学会等待。教育就是要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们老师的一种责任,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美德、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都该努力地使自己有所作为!

  虽然《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读完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没有读完,里面鲜明的案例,还有那些深刻的道理,不得不让我一辈子去读,去体会,也让我不得不一次次的问自己,该怎样和学生说话?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1

  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作者在当老师时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着重要的影响。也许,几十年后,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解决现在的.很多教育问题,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老师是中肩负着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创造出对孩子的学习有益的情感氛围。

  这段文字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回想自己曾经因为有学生总是不能完成作业、惹是生非而冷言相向,曾经因为孩子伤害了别人而不顾他的感受马上请来了家长……这些都无不伤害了孩子。

  书中还谈到表扬的艺术,评价式的表扬是有害的,赞赏式的表扬是有意的。评判式的表扬只能引起孩子的焦虑、依赖和自卫。我们应当对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努力、帮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悦和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自己做出判断。

  回想自己平时,也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才知道这些都是评判性的表扬,都是无益的,有时反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它会让孩子倍受压力,引起反感和逃避。今后教学上应该尽量避免评价式的表扬,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以及我们的感受,不将形容词与孩子的品性联系起来进行表扬,让孩子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做到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

  常规管理能使班级形成良好向上的风气,凝聚班上每个孩子的心,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会用成人的意志来克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具有惹是生非的能力,反而会有受委屈的感受。如果这时采取处罚的方式,只会使孩子发怒且不听教诲,令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孩子是没有心情和时间去读书的。有时我们与学生一起制定了一些纪律,可自己却经常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做法。如(1)出尔反尔。如老师吩咐学生收起拼写试卷,拿出数学课本。学生照做了,可老师又问:“谁的拼写得了满分?”(2)过分啰嗦。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本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处理事情,可我却过分的哆嗦唠叨。(3)琐碎的要求。全体一致一次就能做到的事,却繁琐地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来完成。(4)“容易分心”。课堂上注重细枝末节,经常为了训斥一个分心的学生搁下主要的活动。(5)爱打岔。经常在学生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大声训斥学生,任凭自己的需要随时打断学生的活动。(6)飘忽摇摆。经常在中途搁下一项活动而开始另一项活动。看到这些觉得挺好笑,可细一想自己有时何尝不是这样呢?要想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我们自己首先要自律、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做到“眼观四面”、“注重整体”、“把我动态”,多发掘孩子的优点、保全孩子的面子。

  这本书像是给我注入了一剂强行针,作为父母和老师我要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时刻谨记书中的教诲,要谨言慎行,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去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2

  作为一名新教师,从工作之初内心就充斥着焦躁与不安,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急欲学会与小朋友们相处,于是,我看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没有大堆的理论,只有众多鲜活的事例。书中每一个小片段都让我看到我在学校的每时每分每秒。其中,许多教师的言行让我看到了困惑中的自己。书中的教师与我一样经历着心理上的转变与煎熬。“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看见《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老师的自白,我的内心也深深发出共鸣,是啊,现在的我们正处在严寒的冬天。而能将我们从此种窘境中解救出来的大约唯有正确与学生相处一途。

  怎样正确与学生相处呢?身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除了要做到“其身正”,这样的榜样示范,在每天的学校生活中,占有更大比重的是教师言语的教化。

  “这是一个美妙的东西,这是一个丑陋的东西。世界上美妙的东西,或许是娇艳欲滴,引得无数彩蝶飞舞的鲜花,或许是奔腾不息,一望无垠的大海,或许是那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的美人一笑。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世上最美秒的东西就是语言。世界上最丑陋的事物,或许是某些肮脏灵魂下做出的不堪事,或许是权欲利熏下达成的政治妥协。或许,在某些程度上,世上最丑陋的,也是语言。”这段话深刻揭示了语言的力量,揭示我们教师每一个措辞背后的可能产生的力量与影响。

  这个影响也许是另一个饱受挫折的孩子重拾信心的契机,也可能是使一个有潜力的孩子从此一蹶不振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很汗颜,我虽然深知语言的重要性,也深知语言的影响力,我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斟酌自己的语言,与此相反,我经常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左右,而脱口而出许多我认为无法给学生正面影响的话。书中,“格瑞丝说:每天我对自己说:‘今天是平安无事的一天。我不会被卷进任何事端。我不会被激怒,不会大发脾气从而损害自己的健康。”但是,一到了教室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既觉得沮丧,又觉得对自己不满。我就像一台电脑机械地服从着程序指令:“把你的心喊出来吧!歇斯底里地发疯吧!” 我也是。在走向教室的时候,都会不断地告诫自己。今天一定可以愉快。我可以很和蔼地对待他们,我们相处一定和睦……

  我有个习惯,走到教室门口,会习惯性地扫一眼放垃圾桶和扫把的地方,地面是否有纸片,黑板和讲台有没有擦干净。 当看到扫把没有摆放整齐,我会皱眉头。看到地面上的纸屑还在若无其事地躺着,我的脸开始阴沉。若再看到黑板和讲台没有擦干净,所有的好心情便都不翼而飞。然后,把书本重重地放在讲台上,不满地看着他们。如果班级这时候还没有安静下来,我对自己的告诫便都不在了。那时,愤怒的'情绪会充满着我。这是常态。’”以上种种也是我的常态。而这种语言常态伴随而来的往往是教师心理上临近崩溃,孩子心理上引起反弹,而我真正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却打了一个大大地折扣。

  反复遭遇失败之后,我也进行自我的心理建设——更宽容地对待孩子。对孩子说教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我班小朋友在开学之初对我说,以前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总要来讲一堆道理。于是,我尝试给他们讲故事,讲事例,孩子们很敏感,立即说,老师你还是在讲大道理啊。他们是反感的空洞的大道理的,他们也是机智聪明的,能发现你以不同的方式来给他们灌输大道理。尤其是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似懂非懂一些道理,似乎觉得不能再如此轻易受老师与家长的摆布,开始出现一些爱答不理的样貌。我班就有这样的例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觉得自己成绩很好,并不受制于你老师。对于班级奖励制度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道理似乎他不想听,严厉批评他也不痛不痒,甚至逆反心理。讲真的,班里有这么个孩子令我很头痛。在与其妈妈交流过后,我决定不给于他太多批评。相反,只给他正面评价,针对他每一个做的好的瞬间,及时表扬,并且感谢他为班级良好风气做出了这么棒的榜样作用,班级风气在他的带领下有了质的飞跃。他的逆反现象消失了,会第一时间配合好老师的要求,扰乱纪律现象也大大减少。往往是只要有同学表示他今天不够好,他就会自持身份,自觉改正。我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是粗暴的语言才有力量,华丽的溢美之词更能在潜移默化间,不费吹灰之力达到我们要的效果。而这是只有当我们调节好自身地心态,能够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宽容和包含之后才能做到的。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3

  "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自《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前言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避免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在处理教室里各种琐碎事务的时候,老师需要在心理上做哪些的调整?老师的反应和态度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学生因为好奇和莽撞做错了事情,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在跟这些犯错的学生交谈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是严厉地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说而已呢?我想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作家卡耐基说过:"批评是没有用的,因它使人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但是如果只用简单武断的方法限制学生,不允许学生这样那样,学生是害怕了,却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有一些老师用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如体罚、谩骂等,这些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改过,还可能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让他们产生敌对的逆反心理。老师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是谈话,会谈话的老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亦然。善待犯错误的学生,重视到他们的人格,真诚地跟他们交谈,( )同时以有效并且富有人情味的方式使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一、做到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是建立良好的谈话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老师只要一听到有人报告学生犯错,心里的那根弦就会绷得很紧,第一个反应是麻烦来了。特别是遇到那些"惯犯",正所谓气不打一处来,立马就会板起面孔,说话的语气就会更加严厉,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心里产生愧疚感,难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和人格。结果越批评,抵触情绪越强。建议老师们,不妨在学生犯错后,先来个心理安慰,然后冷静地想一想: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我该怎样帮助他?等等。是人就会犯错误,特别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干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来。老师们一定要学会遇事冷静处理,对学生做到理解、宽容,理解万岁。

  二、营造良好气氛

  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犯错以后往往会有戒备心理,不希望班主任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会利用这个时机来捣乱,不当老师的批评是一回事,故意引起哄堂大笑,教育工作自然更难开展。因此,不管什么情况下,老师应该单独与犯错的学生交谈,时间可以在放学后同学都走了,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在办公室。在办公室时,老师可以热情地搬椅子让其坐下,让学生感到不是接受批评而来,而是与老师促膝谈心。老师的态度很重要,不要摆出一副让人害怕的面孔,严厉地斥责学生的过失。应该用平静的语气与学生谈话,让其感到老师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减轻学生的紧张心情,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三、讲究方式方法

  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不能总是一个姿态,要做到随机应变,有时和风细雨,有时严肃对待,有时沉默是金。谈话可以以聊天式的询问开始,层层深入,从学习态度到课堂表现到事件中心,从中提醒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出要谈的内容。另外,如果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例如打架,则可以开门见山地询问,让学生讲明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痛斥一顿。尤其是几个学生同时犯错,一定要分别让其说明原因,在了解事实全部后再下定论。这时往往会遇到学生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学生都认为对方比自己错更大,自己是无辜的、被动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事情发生的起因,指出各自的错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要诚心劝导,与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能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他能够认识到错误,勇于改正,他就是可造之才。四、语言风趣幽默

  如果不得不实施批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改正错误,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今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老师对待调皮、不听话的'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风趣幽默的批评方式,这样能在班级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老师要注意批评时,语言要真诚,能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话是温暖的,愿意接受教育。说话内容不可有丝毫与事实有出入,每一个判断、每一个结论都必须以清楚的事实作为依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提出希望和要求

  不能简单地说"下次不能再这样"或"你可以回去了"就结束谈话,可以让犯错的学生用自己实际行动弥补过错,例如:让欺负别人的学生向同学道歉;让打碎玻璃的学生买块新的换上;让犯错的学生认认真真地打扫教室;要求犯错学生下次作业或听写有进步;和有矛盾的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任务等等。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改掉不良习惯的决心。

  最后,班主任应该定期找犯过错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感受,与他们像朋友般畅谈,提升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

  为了了解学生的世界,老师需要无穷的情感灵活性。不能对学生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以及其他各种伤害。这样,老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变得熟练、谨慎、冷静和理性。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4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同样老师与学生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交流中,老师的语言是尤为重要的。它可以成为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它也可以成为师生之间的战争导火索。因而张校长选择了这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著作《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让老师们进行阅读学习。这本书中写了有关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场景,而且都用了短剧的形式来加以描述。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案例,让我从中领会到交流的原则。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灵活对待。在对话中传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现在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教育的变革之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也更高,学生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的关怀、理解都要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我在《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的阅读中学习到了最佳的教师表现不是对学生训话,他们从不对孩子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通过关心、安慰、同情、艺术技巧等方式来表现。通过恰当的交流,孩子对教师的信任是可以逐渐激发和培养的,这样可以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可以使孩子对自身内心世界的信任建立起来。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表扬是经常用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介绍表扬的艺术,它建议我们教师要使用建设性的表扬,那就是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在教育教学中离不开常规管理,我们通常在常规管理中责罚孩子。这种处罚只会使孩子发怒并且不听教诲,令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孩子是没有心情和时间去读书的。在常规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让孩子的学习有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怕,只要消除孩子的恐惧就能引得孩子跃跃欲试,鼓励孩子勇于学习。

  总之,通过阅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与孩子正确交流的方法。同时也使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以前我在表扬学生时经常说:“真聪明”、“你很棒”……现在我知道这样的词是评价性的,这意味着回答问题的学生是聪明的、优秀的,那么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就是笨的、差的。因而针对与学生交流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行改正。老师和学生说话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份良心的考验。辛勤的园丁,让我们在教育的沃土上努力耕耘,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让爱的花园芬芳迷人!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15

  还记得去年那个夏天,一个无聊的日子里,我在淘宝上闲逛。偶然间,我发现了一本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艺术》,听说在美国非常畅销,甚至被列为教师必读书籍之一。出于好奇,我决定买回来,每天读一点。如今,一年过去了,书也快要读完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动和启发。

  在这本书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诺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广大的教师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他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为我们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最佳师表》和《最差师表》这两个章节。在这两个章节中,吉诺特博士用若干个真实的小故事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以及它们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由此,他指出:在理论上,任何老师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我们对此拥有无数的理念。但不幸的是,没有人能够仅仅靠教育理念就能教育好小孩。在处理班级里的各种琐碎事务,面对孩子言语之间的触犯、日常的冲突以及突发的危机等等,最佳师表的老师们会尊重孩子,摒弃语言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给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然而最差师表的老师们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来跟孩子们进行本来可以避免的争斗、冲突甚至战争。

  回想我的初中教学经历,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几乎每天都会碰见几个问题学生,有时甚至会被他们气的'直跳脚。有几个学生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屡教不改。有几个学生最爱把课堂当聊天场所,在英语课上与周边同学聊得火热。也有几个学生最爱在课堂上见周公,经常睡得直流口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很无奈,觉得很挫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耐心,会笑着提醒他们要按时交作业、上课要认真听讲。久而久之,自己的耐心被他们的固执磨得越来越少,也开始像其他老师一样严厉斥责他们,甚至故意在课堂上冷落他们。结果我发现,这样的措施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对这群学生毫无作用,他们以往的恶习非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反倒有影响班上其他同学的迹象。

  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的时候,班上一个男生又像往常那样开始说话,尽管我多次提醒,但他依旧无视我的警告,与后排的两个女生聊得十分投入。让我非常生气的是,这两个女生平时表现优秀,但最近几次上课也开始分神,大多数时候都受到那个男生的影响。因为他们,我不得不停下来,整整停了两分钟,然而他们似乎毫不在意。这让我非常愤怒,我高声呼唤那个男生起来,责备他无视课堂纪律、不尊重我,并强迫他离开教室。结果,他也生气了,气冲冲地甩门而出。此时,我感到既生气又尴尬。回头看着台下的学生,我感到惊讶,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不到畏惧,而是一种同情?怜悯?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成了吉诺特博士笔下的那位拥有“最差师表”的老师。如果真是这样,那将非常糟糕。说实话,我感到惊恐,我觉得自己急需在孩子们中树立起一种威严,一种能够建立起我与他们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威严。

  吉诺特博士在书中写道,有一回他遇到一个十分顽皮捣蛋的孩子,让他头痛不已。他找那孩子谈话,却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斥责他,而是说: “孩子,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那孩子有点羞愧,吉诺特博士很耐心地,像朋友一般给他建议,最后还对他说:“你是最棒的。你肯定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在进步,对吗?”听完他的话,孩子很开心,蹦蹦跳跳地回去了。此后,那个孩子真的一点点地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在一天天地进步。这个故事触动我的是吉诺特博士对学生的耐心和信任。

  他用理解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通过责难和批评。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和信赖,他觉得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所以真的开始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的教学风格。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与学生谈话时一味的批评,甚至恶语相向,只会导致老师和学生相互埋怨和憎恨,破坏师生的友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由此可见谈话的艺术性和重要性。

  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我发现我确实缺乏耐心和对学生的信任。一有些小事,我就会用眼神瞪他们,或者直接点名批评。即便是偶尔有耐心找学生谈话,我总是显得高高在上,语气咄咄逼人,最后还要求学生写保证书。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不断告诉自己“学生并非敌人,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相信他们”,期待能够像“最佳师表”那样的老师。因此当这个学期遇到一个男生,开学三周后仍未带课本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说话、打瞌睡。与以往不同,我没有上课点名批评,下课后也没有立刻把他拖到办公室开骂。而是下课后,我将他拉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走廊,笑着跟他叙旧(他高一时也是我教过的)。

  我问他是否已经适应了新的班级,并且是否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后来,我告诉他为了他,我特意去了一趟新华书城,发现在教辅区有高中教材出售。我希望他也能去书城看一看。最后,我说:“你以前是我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已经很默契地配合了。希望你上课时能好好发挥,向班上其他同学展示我们的默契,成为他们的榜样。”他听后很开心,答应给我面子。第二天我发现,他不仅真的买回了英语书,而且上课听得很认真,听写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显然前一晚他做了很多努力。我想,昨天的谈话起到了作用,这让我非常欣慰和满足。

  总之,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对他们保持爱心和信任。我意识到每次与学生谈话都非常重要,我应该以宽容的态度看待他们的小错误,并积极耐心地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过失,并真诚地鼓励他们改正错误。通过友好的相处,我能够建立起互信和尊重的良好关系,成为一名最佳师表的教师。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相关文章: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03-17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1000字读后感10-08

怎样和别人说话有礼貌04-01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800字范文10-11

怎样提高说话的水平09-30

《老师怎么和学生说话》读后感作文10-12

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方法10-26

怎样教育孩子爱说话09-30

怎样学会幽默说话技巧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