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上的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奇妙的对联,这是新课程改革引导教材边写的一个突出亮点,他主张学生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性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在学习这一专题时,就不能把对联讲成高考训练专题,虽然从2004年开始,就在全国高考的语文卷中,出现了对联题目。所在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愉快的学习过程单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突出语文性,2.要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学生能归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析字格,回文格,转类格等不同的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文化的探究学习,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了对对联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创作对联,分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的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了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联的过程中,也兼顾了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在了一起。第二个环节就是书写对联,对联自产生以来,就和书法密不可分,因此鼓励学生将对联用毛笔书写出来,是将对联的艺术性升华的重要一步,也是鼓舞和激励学生的重要步骤,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即使是对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发。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这个环节,对联的各个步骤,才算圆满完成 。学生对对联有了系统的认知和感悟。
反思本节课和学生共同学习奇妙的对联,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时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探究、鉴赏中找出对联的规律,领会其特征和内涵,并且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体会对联的奇妙,只有举一反三才能主动去挖掘和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着所学知识走出课堂,走向对联生长的沃土,去领略它那美妙的风光和乐趣。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语文一片天空。“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受益无穷。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相关文章: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10-05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示例10-05
经典的对联08-03
经典的对联精选10-10
经典的对联10-07
狗年立春对联及对联详解10-06
民间对联:端午节对联10-21
奇妙的作文01-05
奇妙的作文(经典)12-08
餐饮的对联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