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15 11:31:18 方案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10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说说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找相关语句,在旁边写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七、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B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Bn en in组成的11个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前鼻音n的发音。

  2、三拼音的拼读,特别是介母i和韵母Bn 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谁能大胆地把6个单韵母来背一下。(指名背)

  2、(边出示卡片边说)9个复韵母有没有记住?(开火车抽读卡片)

  过渡:小朋友们的本领У谜婧谩=裉欤颐窃倮囱卤玖臁G胪?们看图。

  二、观察语境图,引导看图说话。

  1、(投影示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弟弟把遥控器一摁,荧屏映出了什么?(天安门)色彩非常鲜艳。同时传来了美妙的音乐声。编书的叔叔们给这幅图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听录音)想不想学?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一遍。

  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揭示课题,学习 前鼻音n。

  1、根据语境歌中“摁一摁”的“摁”,“天安门”的“安”,“音乐 美”的“音”就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前鼻韵母Bn en in (贴卡片)

  2、找共同点,学习 前鼻音 n 。

  A 同学们找找这三个韵母都有一个什么字母?(用红笔描出)

  B 师:在这里,它不是声母 n ,而是一个前鼻音 n 。这个鼻音 n 怎么发呢?

  C教发音方法:我们只要把舌尖顶住上牙床(用手指上牙床),鼻子出气发音。(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读)声音是从鼻子前部发出的,我们叫做前鼻音。(开火车读,抽读)

  过渡:学会了发前鼻音 n 后,再来学今天的韵母就很容易了。

  四、教学 前鼻韵母 Bn en in 。

  1、(指图上的天安门)问:这是什么?

  2、出示卡片 Bn,今天 学的前鼻韵母Bn就是读“天安门”的“安”。

  3、指导发音。B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师用手先遮住 n,再用手遮住B) 发音时,我们先摆 B的口形,然后把舌尖顶住上牙床发前鼻音 n。(教师用手势演示)

  (师示范,领读,开火车读,抽读)

  4、学习 en。

  A、按照我们刚才的'发音方法,en 先摆什么口形?然后......?

  B、en就是摁遥控器的“摁”的发音。

  5、学习 in。

  A、学会了Bn en 的发音,你能按我们学习 Bn en 的发音方法,自己来发第三个前鼻韵母吗?

  (学生 自己练读,抽读检查)

  B、师:in 就是发“音乐”的“音”。

  C、你是怎么发这个音的?

  6、 说得真好。让我们用这种方法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三个前鼻韵母。

  集体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一个学生抽读3张。

  7、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我们知道n (单个卡片)单个出现的时候,它是声母n 。它和单韵母一起出现的时候(出示Bn)就不是读 n,而是一个前鼻音 n。我们今天学的三个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音n ,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前鼻韵母。(抽读,开火车读)

  8、小组活动,标四声。

  师:在你们的课桌上有许多的苹果,背后写有我们今天学的三个前鼻韵母,你能给它标调吗?

  (1)先分工。

  (2)再标调。

  (3)后练读。

  9、游戏:“摘苹果”

  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名字 叫“摘苹果”。

  师:谁来摘苹果?

  生(齐):我来摘苹果。

  摘到苹果反过来领读。

  五、学习声母和Bn en in 组成 的音节。

  过渡:Bn en in是韵母,它和声母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

  1、出示书上声母与Bn en in组成的音节。

  2、用“找朋友”的游戏认识音节bBn

  3、小组自由练读音节。

  4、游戏:“坐飞机”

  师:“bBn”的飞机在哪里?

  生:“bBn”的飞机在这里。

  六、读书、写字。

  1、今天,我们学的汉语拼音13课在书上第45页,请同学 们把书打开,让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机来把我们今天教的内容读一下。

  2、Bn en in 这三个前鼻韵母怎么写呢?

  师范写,学生描红。

  七、总结。

  今天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前鼻韵 母Bn en in ,还学会了Bn en in和声母相拼的音节,一些带有介母的音节比较难读,回家要多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

  二、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

  2.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浪花图)

  3.看着这些浪花,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三个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好吗?(生自由读)

  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在刚才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把这几个词拼熟了,读会了。(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4.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5.掌握了这些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更流利了。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不过这次的朗读老师还有个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在这3个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请用铅笔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6.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7.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等会选一束你最喜欢的小浪花读给大家听。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1.老师想先选一束我最喜欢的浪花送给大家。(师范读)

  2.因为老师很喜欢这束爱提问题的小浪花,同样也喜欢爱提问题、认真学习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用它们特有的语言在提问呢!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小浪花的声音好吗?(生模仿)我还想听听浪花由远而近的声音,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哗哗)

  4.看老师手势分组朗读,读出浪花由远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觉。

  5.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读吧!

  过渡:下面老师想听你们来读,选一束你最喜欢的浪花吧!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一起读读这句话。

  2.连天涯说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连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过朗读把连天涯的感觉读出来吗?

  3.其实,在这一束束的浪花里,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孩子的愿望。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为什么让海水变淡水?(因为我们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民伯伯也会有更大的`丰收。)

  5.这个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听了可高兴了,不住地欢叫着(引读哗哗)能把浪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6.这个孩子想着想着,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变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连到了天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7.谁愿意带上孩子美好的愿望来读这一节。(指名读女生读)

  (三)一束束浪花像马鬃

  1.为什么喜欢这束浪花呢?

  2.让我们来看看万马奔腾的场面吧!(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哪个小朋友能读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呢?(刚才**读得很好,但老师怎么听都只是一匹马在奔跑啊。谁来出出主意,怎样读才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呢?)

  4.生齐读。

  5.在这束气势澎湃的浪花里又藏着孩子怎样的愿望呢?谁来替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出示句子)

  6.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险、自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探险、戏、黑鲨)我们勇敢地来读读这句话吧!

  7.这个戏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动物和人类也能像朋友一样一起友好地玩耍。

  8.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绸

  1.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这里的金疙瘩指什么呢?(其实海底就像一个金库,等着我们运用科学技术去开启,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像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无穷无尽的资源。)

  3.听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们一起来欢庆,听,它又一次唱起了欢快的歌(出示哗哗)

  4.请喜欢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1.你觉得这是一束怎样的小浪花?(温柔)从哪里看出来的?(抚摩)

  2.请女生一起来当当温柔的小浪花吧!(指导朗读)

  四、感受比喻的美

  1.(再次出示5句话)读一读,说说你发现这5句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它们分别把浪花比作什么?

  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们眼里就更可爱,更美丽了。

  五、有感情朗读,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千资百态的浪花,多么美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浪花,再来听听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乐有感情朗读整首诗)

  六、拓展

  1.老师很想知道在我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谁来说说?(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

  2.看着这些浪花,相信每个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信封上,让海鸥把你的愿望捎给浪花,带给大海。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初步认识反义词。

  2、让学生依照例句说句子,使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

  3、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近义词的特点。

  2、教给学生说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师生共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5、给生字找朋友:口头组词。

  6、同桌之间互相说反义词,看谁知道的多。

  (二)日积月累

  1、会选。

  (1)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

  (2)出示“中心、中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叫近义词。

  (4)你能找到其他词语的近义词吗?

  著名—有名

  特别—非常

  漂亮—美丽

  2、读读说说。

  (1)读第一句话:你看到的花坛是什么样的?看到美丽的花坛有什么想法?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2)模仿第一句说说第二句。

  (3)填空。

  (4)读读你写的句子。

  3、我会读。

  (1)自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提出来。

  (2)指名朗读、同桌互读、师生接读。

  (3)试着背诵。

  (三)口语交际

  1、读题目要求,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准备好风景名胜的资料。

  3、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说自己介绍的风景名胜是哪里,相同的学生结为一个“旅游团”。

  (2)完成分组。

  4、分组交流:

  (1)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交流的方式。

  ①“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②“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③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觉得有必要介绍的情况。

  (2)各组代表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

  (3)其他小组自由提问。

  (4)评选“最佳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

  (四)展示台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课本学习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反义词:

  近义词:

  进——退

  买——卖

  著名——有名

  快——慢

  正——反

  特别——非常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漂亮——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岭南版)第十二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

  2、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重复的构成方法,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 色搭配作色彩的重复设计。

  教学重点: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掌握对比色和同类色配色 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重复的变化规律,设计有新意。

  教具准备:CAI 课件、电脑。

  学具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演示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动画、鸟飞翔和豹奔跑的动画。

  师生谈话: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2、课件演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图片)。

  师生谈话:这些重复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3、课件演示艺术中重复的运用。

  ①指导欣赏一段动听的音乐(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师生谈话:音乐中重复的应用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②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美术中重复的应用也很多,并能创造出很美的视觉效果。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有趣的重复》,那是一种“形”的重复。

  课件出示一些“形”的重复作品,指导学生欣赏。问: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请几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形”的重复的制作步骤:①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②设计排列骨式;③确定排列方式;④将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用课件演示重复构成的制作过程。)

  引出课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重复构成作品涂上颜色(课件演示),就成为“色彩的重复”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重复”(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色彩的重复”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1)课件出示数幅“色彩的重复”作品,学生欣赏,想:“色彩的重复”是怎样做成的'?

  (2)请一位学生说说“色彩的重复”的制作步骤。(教师在黑板演示:①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②设计一个排列骨式;③确定一种排列方式;④将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⑤涂上颜色。)

  (3)教师示范时重点讲解“色彩的重复”的制作过程中较难掌握的地方:①基本形要设计得简洁;②骨式图的绘制要规整;③怎样将基本形不走样地画到排列骨式中?(用硬纸片做一个基本形模子)④色彩的搭配(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用对比色或同类色的搭配方法,设计一件色彩的重复作品。

  要求:1、截取的基本形要饱满,外形简洁,基本形排列要有规律。

  2、格子可以是方形、菱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3、不超过四种颜色。制作精致,画面整洁。

  四、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科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的不供给呼吸的实验,增强学生 关 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2、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提问):人和其他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气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又是什么气体?若没有这种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学生阅书P85- 86并回答)

  (引入):从阅读知二氧化碳对于生命活动的作用是无比重要的,哪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学生操作):

  (1)向已平衡的两纸袋中一只倾倒二氧化碳

  (2)振荡连接好的汽水和澄清石灰水的两只锥形瓶

  (3)向学生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

  阅书:P86-87及89干冰的'妙用。

  学生讨论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比空气略重 (若收集时,用何方法?)

  (3)易溶于水 (若收集时,可否用排水法)

  (学生实验):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的实验。(必须慢慢倾倒)

  问:

  (1)二氧化碳可以倾倒说明什么?

  (2)蜡烛依次熄灭又说明什么?

  阅书:(引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归纳: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通常状况下不燃烧(不象汽油等)也不支持燃烧(不象氧气)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生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的两只集气瓶内分别放入两只动物

  问:为何空气里的活着而二氧化碳里的不活呢?

  讨论归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象氧气)

  设问:如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应该怎么办?

  (阅书P87,讨论并加以演示)

  (展示):两个集气瓶,其中一只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个是空气,来模拟两种菜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哪个能进,哪个不能进?

  第2页

  (演示):取两支试管,分别注入5ml的水,再分别滴入3-5滴紫色石蕊。向其中一只通二氧化碳,并和另一只试管作比较。

  讨论:(阅书P87-88)为何会产生上述现象?

  板书: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学生简介作者,明确识记内容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抹{槛{绿{模{

  2、幢瞅瞥昵(黑板出示,在学生完成多音字时提问,两者同时进行,节时;纠错,)

  三、学生自由读:

  注意文中词语;思考,文中人物生活都很窘困,哪些语句或语段能体现出来,请在文中做一下标记。

  四、下面我们先检测一下对文中词语的掌握

  1、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暴躁

  A账款昵称苔藓错综复杂

  B倾泻扯淡口哨一筹莫展

  C一幢暴燥窗槛唠唠叨叨

  D纳闷颤抖数落转弯抹角

  2、下面请同学们就各自找出的表现文中人物生活窘困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讨论(可以分组)然后我将找同学回答。

  明确:

  a用具:“她躺在一张油漆过的旧铁床上……”;“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推测他没有雨具,一个“透”字表现了出来;这一点可以不作讨论,看情况而定)

  b外貌:“……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

  c经济苏艾靠画一些插图来生活,薪水少且不稳定;老贝儿曼主要靠做模特生活

  d生活环境:文章的第一节表现了他们住所在偏僻的杂乱无章的华盛顿的一个小街道。(这一点较难,但也最重要因为这牵扯到文章的布局问题,这一节看上去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它给人物的出场以及人物的生存境况作了铺垫和交代,应多引导多启发。)

  3、生活在下层的贫苦之人自身能够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自顾不暇,很多人往往会自扫门前雪。欧亨利的文章中的人物是不是这样呢?那么他们之间的情谊又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请在文中标出。

  明确:

  a苏艾与琼珊:她们5月相识直到琼珊得病的11月间相处融洽;琼珊得病苏艾对她的照顾(学生找到相应文句)

  b老贝儿曼对她们的帮助,尤其是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画作所蕴涵的浓郁情谊。(可以让学生叙述,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4、本文的中文译名有三个《最后一片叶子》《最后一片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请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哪一个更好,简要说出你的理由。(题目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最后一个:“常春”使人产生明丽光辉的联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暗示性、蕴涵力更强,能更充分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5、主旨: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

  牧师听完了他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惟一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他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他忽然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了。”

  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而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自己使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在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沉淀自己使我们像文中的苏艾和老贝儿曼一样用心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人类的福音将真正的到来了!

  6、总结:回扣这节课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小说三要素:人物:

  环境(自然):

  情节:

  7、作业(看情形选则)

  a、苏艾与琼珊从5月相识直到琼珊得病的11月间相处融洽,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一篇约200字的短文

  b、假设琼珊在弥留之际让你带她给她的好友苏珊写一封感谢苏珊的信,请发挥想象写一封300字左右的信。

  C、苏珊与琼珊参加了老贝儿曼的葬礼并写了一篇悼词,请想象它的内容,200字左右。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生字。

  2、情感目标:理解领悟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力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谈话、激发了兴趣: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你愿意背给大家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2、导入新课:同学们背诵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国诗歌是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徜徉在这艺术的河流中,我们心旷神怡,今天就让唐代著名的诗人贺知章老爷爷带领我们再一次走进古代诗歌中。

  3、作者生平

  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位老爷爷年轻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去外地求学,他克服困难用功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后来他到京城去当了大官。他和唐代的另外一位著名的诗人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他回到村口会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知道“偶”“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书:写,偶书:随便写的诗。)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5、师:你真能干!那么诗人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看一看吧。

  二、自由读诗,初步感知。

  1、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3、师:好了是吗?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4、师:小朋友们读得太棒了,这回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

  5、师:把掌声送给这列小火车。接下来生字宝宝和他们的朋友在一起了,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6、师:生字宝宝真想请它们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而我们今天学的古诗里正有这个“客”字,你找到了吗?(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紧扣“客”字读诗

  1、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2、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生交流: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师: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这五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什么变化?

  (生:乡音无改鬓毛衰)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的目的:

  1、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

  切割制作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

  3、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感知体验切割艺术的美,学习以形状、颜色、选材、切割制作动物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2、 蔬菜瓜果的制作及切割布局。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用蔬菜瓜果制作的造型样品、录音机 、磁带 、头饰、 奖励标饰、板书 、吸铁石、教案。

  (学生)课本、蔬菜瓜果、头饰、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这是我们常见的食物,我把它简单的改变了一下,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蔬果造型。[板书课题:蔬果造型]

  这是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新伙伴,他叫Jack。Jack 好像在说话,我们来听听他说些什么呀,哦!Jack向大家问好,同时还想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我的身体要用黄瓜来做,而不用别的什么来做呢?[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Very Good!看来同学们平时喜欢看动物世界,知道鳄鱼有什么特征,那除了鳄鱼之外,根据黄瓜的形状和颜色特征,还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形式”﹑“颜色”],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用水果和蔬菜的特性也做了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作品,可带下去走动,并适当做出一些动作],这是……。现在想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要用这种蔬菜和水果做他,并观察一下他的制作方法。[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选材”﹑“切割”]欣赏完老师的作品以后,同学们就以自己手上的蔬菜和水果讨论一下,用他们做些什么。讨论好了以后可以举手跟老师说说,怎么会想到做这个东西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同学们的创意都很好,其实在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复杂,能大致看的出就行,那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做一做你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注意安全。[学生做作业,板书“制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放音乐]

  四﹑小结

  请做好了的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学生展示]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或是学一下你做的小动物的叫声,或是讲述一段或一句有趣幽默的话,还可以说说你做的东西用英语怎么讲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同学们]同学们不仅做的好,说的也好。通过这次制作,我相信同学们会对蔬菜和水果有了另一种认识。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哦。

  五﹑板书

  蔬果造型

  形状﹑颜色

  选材﹑切割

  制作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09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03-01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08-27

《尊严》教学设计方案05-31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06-0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1-14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