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自我评价等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
2、初步感觉到书是在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3、教育学生平日要多读书,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4、了解小伙伴、爸爸妈妈、老师、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
5、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体验读书的快乐,品尝收获的喜悦。
二、活动过程
(一)师生对话,交流共鸣
[多媒体课件]并排而列的各类书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古诗文选》、《儿童百科全书》、《读书方法指南》)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是离不开书的,但是光学好教科书行吗?是呀,我们还应看一些课外书。不过,现在的课外书对我们同学的影响有好有坏,你们觉得怎样的书才是好书呢?(指名回答,相机追问,看了哪些书适当进行价值引领)
2、老师听了很受启发,我也利用业余时间看了一些书,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的《爱弥尔》等等,我觉得这些书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我认为这些书也是一些好书。
3、这节课,教师还要给你们推荐一些好书,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去,和好书交朋友吧!
(二)、背诵古诗,积淀文化
[多媒体课件]一本翻开的大书中写“古诗文选”
1、我们学校对各班的晨读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每天要花三十分钟时间背诵《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词,我这里有《古诗文选》中的一些诗歌,题目都在大屏幕上,谁愿意上来一展才艺?
2、[多媒体课件]一本翻开的大书,十二首古诗。
3、指名背、表演背、小组背、齐背等
(三)跨越百科,积累知识
1、小结过渡:同学们的古诗积累得还真不少,看来《古诗文选》你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闯关的游戏,游戏中的题目都来自《儿童百科全书》。
2、[多媒体课件]一本翻开的大书中写《儿童百科全书》。
3、玩这个游戏,同学们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关采取抢答形式,答对课后可到组长处领奖;第二关则采取必答形式,每组按题号顺序必答两题,答题时可以小组合作。
4、[多媒体课件]
第一关 谚语填空
①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②拳不离手,____________(曲不离口)
③三心二意,_______________(一事无成)
④若使年化虚度过,___________(到老空留后悔心)
⑤刀不磨要生锈,______________(人不学要落后)
⑥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⑦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久炼成钢)
⑧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第二关 儿童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②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亲笔提写了哪几个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③哪条河被称为“母亲河”?长江有多长?(黄河、6300米)
④北京将在哪一年主办奥运会?是第几届?(20xx年 29届)
⑤徐悲鸿是中国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大型油画《田横五百七》)
⑥“非典”的全称是什么?
⑦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手术的人是谁?(毕佗)
⑧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除了“雾松”外,还有哪三大奇观?(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
(四)表演故事,进入角色
1、小结过渡:想不到同学们的百科知识这么丰富,老师真是敬佩你们。听说同学们看了童话故事后,很喜欢把它表演出来,老师这里有两本童话故事书,你们能表演其中的故事吗?
2、[多媒体课件]一本翻开的书,左写《格林童话》,右写《安徒生童话》
3、学生依次上台合作表演
《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
4、相机颁发“表演之星”
(五)介绍方法,分享经验
1、同学们不仅能说还会表演,真是非常能干。老师可真有点自愧不如了,老师的同学正在编一本《读书方法指南》,你们能把你们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体会介绍给他吗? 当然也可以说说你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或者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了。
2、[多媒体课件]一本翻开的大书《读书方法指南》
3、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说。
4、推荐代表上台说
(六)填会员卡,以书会友
1、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聪明伶俐、博学多才,所以老师想邀请你们参加我举办的“书友会”,我这里有一些会员卡,你只要按上面的要求填完整了,你就成为我的书友了。
2、学生填写会员卡。
3、[多媒体音乐]《友谊天长地久》。
4、填卡结束,选几张读一读,适当评价。
(七)小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看了几本书,交流了里面的一些知识,同学们的表现真是非常突出,希望我们同学今后能读更多的好书,交更多的朋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内容:(略)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衔接和补充、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根据丹教[20xx]28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特制定我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地点。
4月1日—4月3日。丹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原少阳职中)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队:
带队教师:五1:;五2:;
五3:;
葛家:。
三、宣传发动。
召开带队领导及班主任会议,明确活动意义,部署活动计划。召开全体五年级学生会议,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发放《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得到家长的支持。
四、具体要求。
学生在基地活动期间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由学校和基地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1、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带队领导、教师必须各司其职,全程陪同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配合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师管理好学生,及时处理各类偶发事件,控制学生乱吃不卫生零食,确保食品安全。带队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必须向带队领导请假,确保本班学生安全有效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往返车辆由中心校统一安排。
2、强化学生团结互助教育。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3、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带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安全、纪律教育,严禁学生私自外出或单独活动,掌握和熟悉本班学生的`人数、实践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学生住宿和用餐分布等,全程组织和陪同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项目,负责本班学生的考勤考绩;检查和督促学生应遵守的实践基地的各项要求,如:内务整理、就寝纪律、就餐纪律、晚间活动纪律、参观纪律及教室卫生等;组织学生写好活动小结和评优评先工作。
4、学校需带物品:校旗。
教师需带物品:日常洗漱用品、换洗衣物、运动鞋。
学生携带物品:洗脸及洗脚毛巾、牙膏牙刷、肥皂、换洗衣物、笔和练习本,穿校服、运动鞋,佩戴校卡和红领巾。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内容
调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专项调查,分析调查结果。
查报告。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具体变化,了解人们对这些变化的看法。
2.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3.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的分析报告。
三、活动步骤
1.调查准备
①组织准备:可自由结合3-5人的调查小组,进行社会调查。
②制定调查计划:
第一、确定调查主题:以家乡的某一方面的'具体变化为选题,如:房屋、建筑、交通、旅游、教育、街巷、广播电视、衣食穿着、经济发展、精神面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变化,选择其中部分内容展开调查。
第二、调查内容设计:调查应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部分,还可以了解未来发展规划等。编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列出具体内容和资料采集等。
第三、确定调查形式:包括人物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搜集文字、图片等。
第四、确定调查对象:包括家中长辈、邻居、老师、游客、顾客、职能部门、居委会、派出所、学校、商业文化部门{档案馆、文化馆}
1.调查实施:
第一、调查访谈中要尊重受访者,举止大方、有礼貌。
第二、要提前将调查提纲交给调查对象,使受访者有所准备。小组成员可分工提问,避免跑题。
第三、调查中要认真记录,搜集图片、文字、数字等资料。要事先征得受访者同意。
2.撰写调查报告:
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展示家乡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最好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背景提出
当代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被长期娇惯的孩子,他们很少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感受和辛酸。为此,我特准备这样一个活动让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深入了解父母劳作的辛苦。
二、活动时间:
一周
三、活动地点:
学校家里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邻家
四、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
2)通过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3)通过这次活动后,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体谅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4)能够通过向父母的学习,鼓励中小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
2)了解父母对家庭、社会和自己所做的贡献
3)从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观说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和父母深刻的谈话能够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2)通过和周围邻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在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处事方面搜集资料时,可以培养深入思考、独立处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5)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活动条件:
活动没有限制,适用于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构思问题,
单独完成提问部分,再集体讨论得出总结)
1、准备阶段
1)由老师事先联系一个本班学生家长较多的村
2)设计好向父母提问的问题
3)做多份问卷调查给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构思好几个关于父母劳作作时的问题给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动阶段
1)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察,近距离地观察父母劳作,体会父母劳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后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
爱好和工作状况
3)周末,就和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进行交流更进一
步地了解父母的处事态度、原则和工作风范
4)自己也写下对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亲手做两张致谢贺卡给父母
6)学会做一件简单地家务
3、总结阶段
归总讨论:回归到每组交流、讨论,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
工作、兴趣爱好和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
七、活动意义:
这次活动主要是加强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让当代新的一代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让他们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为父母着想、为父母分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研究成员:
四年级学生
二、研究时间:
XX年3————7月
三、指导教师:
孙晓丽
四、课题的提出:
同学们对蜜蜂能自己从很远的地方找回家的特点感到好奇,许多同学讲述了蜜蜂蛰人后会死的特点,引起了大家探究的欲望,同学们一致决定要对蜜蜂的活动展开调查。
五、研究目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调查活动,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了解蜜蜂对人类的贡献。
六、研究组织形式:
1、制定计划
课题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确定要研究的项目,如蜜蜂的身体,蜜蜂的习性,蜜蜂的产品等。
2、搜集资料
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到社会上搞调查,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3、整理资料
小组同学将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粘贴,一起探讨报告搜集资料的过程及自己的体会。
4、学生创造
根据调查和研究,我们对蜜蜂有了更多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体悟,写关于蜜蜂的文章。
5、成果展示
将小组研究成果展示,让全班同学参观,评价,达到关爱蜜蜂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蜜蜂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的欲望。
七、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蜜蜂
活动目的:通过查阅资料,采集蜂标本,了解蜜蜂的身体结构及种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查阅资料,对蜜蜂的身体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
2、采集蜂标本,观察蜂的身体结构。
3、调查了解蜜蜂的分类,拓宽视野。
4、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装订成册。
活动二:拜访蜜蜂的家园
活动目的:通过走访养蜂人,或上网查询,了解蜂的养殖、蜂的分工。
活动过程:
1、走访养蜂人,了解蜂的分工,蜂的养殖中的有关知识。
2、上网查阅或去图书馆查阅。
3、交流、总结。
4、装订材料成册。
活动三:参观蜜蜂的餐桌
活动目的:通过了解蜜蜂食性的好恶,激发学生爱蜜蜂→爱花源→爱环保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查阅资料,了解蜜蜂常采其花粉的植物种类。
2、各小组利用图片或文字介绍蜜源植物。
3、交流收集的材料。
4、小组总结,查阅收获及心得。
活动四:欣赏蜜蜂的成果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蜜蜂的劳动成果,体会"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活动过程:
1、去商场、药店,走访,了解蜂产品的种类及对人类的作用。
2、收集蜂产品的说明书,标识贴。
3、整理收集的'材料,粘贴,装订。
4、小组交流、总结
活动五:蜜蜂的好朋友
活动目的:通过总结回顾自己的调查经历,欣赏研究成果,认识到蜜蜂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懂得我们应该保护蜜蜂。保护环境的道理。
活动过程:
1、各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欣赏探究成果。
2、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及感想、体会。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4、研究分工:
①一班学生负责调查蜜蜂食性的好恶。
②二班学生负责了解蜜蜂活动的规律。
③科技课代表负责制定计划。
④科技课负责阶段性总结。
⑤微机课代表负责利用网络查询无法解答的问题。
⑥三班学生负责了解蜜蜂酿蜜的过程。
八、研究内容:
1、蜜蜂喜欢采集什么样的花粉,不喜欢采集什么花粉?
2、蜜蜂为什么会蛰人?蛰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3、蜜蜂的活动有什么规律?
4、蜜蜂是怎样酿蜜的?
5、蜂蜜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九、采取措施:
1、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采访、调查。
2、教师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做出阶段性总结。
3、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设计思路与目标
世界上各类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校园中浪费水、电、学习用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知道,节约是美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要求:
(1)明确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为校园节能献计
(2)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进行分组,确立组长。
活动过程:
(1)师:节约是美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各类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校园中浪费水、电、学习用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
(2)说说在我们校园你曾经都看到哪些浪费现象?
(3)揭示主题:为此,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共同讨论“为校园节能献计”。
(4)学生讨论,成立课题小组,各组制作调查表格:
组别
活动内容
组长
第一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王小雨
第二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电的现象
何志城
第三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学习用品的现象
苏安琪
第四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粮食的现象
张宏瑞
(5)制定活动计划
时间
活动内容
11/6~11/12
各小组调查浪费现象
11/13~11/26
确立研究对策
11/27~11/12/1
进行节能行动
(6)讨论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及活动准备。(教师提出活动注意资料积累及安全教育)
第二课时
活动要求:
(1)汇报交流调查到的校园内浪费现象。
(2)根据浪费的现象,寻找原因,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发现的校园内的浪费现象。
(2)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讨论。
(3)汇总出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
(4)根据浪费现象,寻找浪费的原因。
(5)根据调查发现的浪费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
(6)做好资料的整理。
第三课时
活动要求:
(1)实施研究出的对策。
(2)再次调查浪费现象是否减少或消灭。
活动过程:
(1)把自己的研究的对策及时落实到行动中去。
(2)再次调查浪费现象是否减少或消灭。
(3)做好资料的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
活动对象:
四年级学生
背景:
近几年,机器人竞赛非常盛行,许多大学院校,中小学都开始利用机器人竞赛活动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比赛使至今许多人认为可望不可及的机器人世界走向我们的生活,同时对培养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机器人学科知识与机器人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机器人辅助教学、机器人管理教学、乃至机器人主持教学等,都将成为现实。机器人学科教育也将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机器人也将会成为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亲手组装机器人(沿黑线走的小车),把抽象、乏味的机械原理生动、直观的体现出来,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对结构、运动、速度等理论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
(2)、通过图形化的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如何让小车沿黑线走。
活动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
活动前的准备:
(1)、知识准备:
A、了解乐高机器人,知道了高机器人各个组件的作用。
B、会使用ROBOLAB编写程序。
(2)、硬件准备:
A、乐高机器人,每3——4人一套。
B、微机,每小组一台计算机,要安装ROBOLAB软件。
C、场地,要有专门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提出目标
图A
(1)、演示:教师将一辆组装好的小车放到黑线上,小车沿黑线前进。(“图A”为场地示意图,图B为组装好的小车。)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手制作的欲望,同时给学生感性认识。
图B
(2)、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纷纷表示要组装一辆这样的小车。
(3)、师:动手之前你有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教育学生在做任何事情前应该先动脑想一想,不能盲目动手。
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A、组装这样的小车需要使用那些主要零件?
(经过讨论学生提出,必不可少的零件有:大脑RCX、电机2个、光电传感器)
B、说一说,组装这样的机器人有哪些思路?
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1、这样设计转弯:两个电机,每个电机分别带动一个轮子,左边的轮子转,右边的轮子停,车子便向右转,反过来,车子向左转;
2、为第一条补充:为了转弯时减小摩擦,小车设计成只有三个轮子,后两个轮子如第一条所述,前面的一个轮子做成“万向轮”,可以任意转向。
3、设计如何沿黑线走: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车子的前面,将车子放在黑线上,并使光电传感器对准黑线。某一边的轮子先转动,车子转弯,当光电传感器移出黑线时,这个轮子停下另一个轮子转动,使光电传感器移入黑线,反复这样的动作,小车便按“之”字形沿黑线前进了。
C、说一说,为该机器人编写程序的思路?
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1、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在黑线上方时,光线弱,读数小,在黑线外时,光线强,读数大来控制小车沿黑线走。
2、设定好一个值,当光电传感器读数大于该值时,左(或右)边的轮子转(A马达转),右(或左)边的轮子停(B马达停)。当光电传感器读数小于该值时,右(或左)边的轮子转(B马达转),左(或右)边的轮子停(A马达停)。
3、程序应采用分之结构,使用“光电传感器分支”。
二、学生动手分小组合作组装机器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要求:
1、要有团结、协作、互助的精神。
2、每个小组要分工合理。
3、爱护设备,注意安全。
4、小车安装要牢固,运转时不能掉零件。
(二)、教师个别指导。
(三)、每个小组选出代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组组装的机器人。(如:设计思路,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三、竞赛、展示
在学生组装完机器人之后,安排一次竞赛,同时也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展示中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学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机器人,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创造力。
(3)、在竞赛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自豪。
四、学生谈体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做总结的习惯。]
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例如:
1、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有关机械原理的知识等方面,如:齿轮比等。
3、小组团结协作的益处。
4、动手、动脑、体验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用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用心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潜力,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研究,结合科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研究。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好处,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1)赏识活动:即透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潜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潜力。
2)学会关心: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透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3)主题教育:透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九月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为家乡喝彩,十一月份是争做规范生,十二月份是争做守法小公民。
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潜力、增强社会职责感。如参加社区活动,我的第一桶金,实践小能手的评比等等。透过该学习领域,能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潜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期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透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到达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资料、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礼貌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够邀请县内各界人士前来学校讲座,如缅怀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五、第一学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传统节日:教师节、中秋节
十月份:
1、学会关心活动
2、传统节日:国庆节、重阳节
十一月份: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
十二月份:
1、争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各类案例,论文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3、修改校优秀案例集,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0
一、活动背景
干电池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用完后随手抛弃,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你可知道干电池含有铅、锰、汞等多种重金属元素。一节1号电池若任其烂,可以毁掉一平方米土地,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土地被污染;量的重金属元素沉积在人体内还会引发多种疾病。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然而量的污染物侵蚀着地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唯一栖息地。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认识废干电池。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围绕“废干电池与环保”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问、资料查询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认知目标:
了解干电池的主要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性。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二、活动准备
在每次活动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方法,例如:怎样进行调查、问、实验?以及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
三、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一:调查消费者如何处理废干电池以及对其危害性的认识
调查内容:
1、商店一个月干电池的销售量。
2、对废干电池的处理方法。
3、废干电池污染物对农作物危害。
4、废干电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调查对象:
学生家长、商店服务员。
调查地点:
你想到哪里去调查?如果是农村,是哪个村?如果是城市,是哪个小区?哪几幢楼?(范围可不要太)
调查时间:
我建议家在双休日去调查,丰富一下自己的双休日生活。
组织形式:
每组5-6人,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调查提纲:
调查小组成员、组长、记录员、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记录
调查活动开始了,我们要注意什么?
1、要及时、如实地记录调查情况,可不能弄虚作假;
2、询问、交谈、要有礼貌,可不要损坏我们小学生的形象;
3、调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困难,需要你去克服,可不要退缩;
4、每个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各司其职,可不要闹别扭;
5、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让小小的意外发生。
调查期间,每天要写好日记,记下调查时碰到的困难,说说你是如何克服的,调查时的感受及收获。你可要坚持认真地记噢。
调查活动结束了,我们还要做什么?
1、整理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小报告必须真实、准确映调查情况,不许用猜想、想象代替事实;小报告要对调查所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应有的结论,找出事物的规律性。不能单纯罗列材料,也不能离开材料随便做结论;小报告的文章结构常常是由“前言”、“主体”、“结论”三部分组成。“前言”是小报告的开头部分,一般用来介绍调查活动的对象、经过、目的等,有时还用来概述全文基本内容或点明中心。“主体”是小报告的主干部分,用来叙述调查中接触到的主要事实,并对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结论”是小报告的结尾部分。这部分要根据调查的事实,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有时还要提出意见、建议或措施。意见要实事求是、中肯,建议和措施要切实可行。这部分的语言,不宜过多,要简明扼要。
2、评评自己在调查活动中的表现:优秀良好合格
废干电池污染物对动物、植物生长的影响
导入:一节干电池埋入土壤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颗粒无收;干电池投入河中,污染物四处扩散,导致水质变坏,水生物体内沉积量的有毒物质。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会引发多种疾病,废干电池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潜在极的威胁,让我们做几个实验,看看废干电池对动植物的危害程度如何?
实验:废干电池污染物对植物、动物的'影响
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离不开它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水、阳光、温度等,自然环境受到污染,植物、动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枯死。让我们看看被废干电池污染的土壤、水对植物、动物的情况如何?
如何模拟被废干电池污染的自然环境?
被污染的土壤:可以用5千克土壤和2节1号干电池污染物搅拌均匀充分混合。
被污染的水:取2节1号干电池,用铁钉在电池上戳几个洞,在水中浸泡24小时,水量由你决定,可要够用噢。
如何选择实验用植物、动物呢?
选择实验用种子时,我们要考虑种子的.种类,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水生动物可以选择泥鳅、鱼、虾等。选定实验对象后,我们还得控制对象的数量、个体以及发育情况。种子数量(20个左右)、水生动物每组24个比较合适,个体小(一般)、发育情况(发育正常、颗粒饱满)要基本相同。
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应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形成原因。具体做法是运用实验分作两组进行,把实验对象作为“试验组”,同时另设一个“对照组”,作为比较的对象和标准,然后把两个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试验组”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对照实验要求两个组的条件尽可能一致。
“废干电池污染物对植物、动物的影响”实验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1)用废干电池浸泡液浸种,把废干电池污染物混合在土壤作为培养基,用废干电池浸泡液定期浇灌。
(2)根据河水污染程度的不同,分成A、B、C三组
(3)分别用A、B、C三种污染液饲养水生动物。
对照组:
(1)用清水浸种,用未被污染的土壤作为培养基,用清水定期浇灌。
(2)用未被污染的河水饲养水生动物。
实验过程如下:
1、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浸种播种发芽
2、实验方案:
实验小组成员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步骤
观察记录:观察时间观察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组、对照组种子名称播种数发芽数发芽率
动物名称数量生长情况(体色、行动情况)
3、撰写实验报告
要准确记录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写清楚进行实验所遵循的科学道理;要得出明确的结论。
4、延续实验观察
继续观察“试验组”“对照组”的动、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分析废干电池污染物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方案适合四年级学生开展活动。
(一)设计意图: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文化,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请客吃饭的饮食礼仪必不可少。从小让学生受到饮食文化的熏陶,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
让学生分小组走出校园,了解有关饮食礼仪、饮食习惯、八菜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走、调查、体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背景分析:
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因此学生对饮食还是有感性认识,并且非常感兴趣的。
我校部分学生家里的电脑都可以上网,学校还有图书馆、电脑房,学生查资料也比较方便。中国人比较注重吃,有的家长就是烹饪高手、美食家,社会上的饭店林林总总也很多,学生去观察、调查、体验不会有很的困难。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知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运用调查,研究,观察,积累等各种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实际烹饪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意识、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三、实施策略
1、唤醒主体意识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的参与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活动课程,而且让活动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课程的积极性,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相互之间不断地影响,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为学习的资源。
2、开放活动时空
“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开展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都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活动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内容具有开放性。
3、激发问题意识
学生能自己立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其关键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科教学入手,并合理迁移,在适宜
的生活,学习情景下巧妙点拨,触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
4、培养动手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改变“只说不做”的旧状,要求学生在“查找”“考察”“烹饪”等操作实践中,切实提高动手能力。
四、活动过程
整个主题活动的时长为两个月,分四个阶段实施:
1、激发兴趣,确定主题;
2、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3、调查问,实践研究;
4、成果展示,体验成功。
(一)激发兴趣,确定主题
1、观看我国饮食文化的录像,产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2、以个人为单位,说说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3、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4、教师提供参考课题(如: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优点;中国小吃;八菜系之苏菜系;八菜系之川菜系等。)学生寻找和确定自已的研究专题。
实施建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已的方法展开调查。
(二)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特长分组。
2、各组制订活动计划。
3、各组交流活动计划。
4、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5、各小组确定研究计划。
实施建议: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征求师长的意见,必须自主地确定课题。
(三)调查问,实践研究
1、各小组按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如: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向家长请教;走进饭店,实地考察;走上社会,调查问;在人的指导下,学做一只菜肴;搜集名人与中国饮食的有趣故事等。)
2、教师关注各组资料储备情况,并随时提供点拨助。
3、小组之间互动,资源共享,使资料查找途径及储备更完整。
实施建议: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助学生确定不同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着眼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通过观察、查阅、走、调查、体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成果展示,体验成功
1、汇报本组人员分工、活动目标、活动经过、调研途径等情况。
2、通过手抄报展示,投影片展示,自己烧的菜请家品尝等形式进行汇报。
3、学生结合实践过程谈认识、谈收获、谈感想、谈建议。
4、引导学生讨论有关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实施建议: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体现成果显示的多样性。
五、评价方案
活动评价由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和他人评价三部分组成。活动评价属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2
一、指导思想 :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 )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 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 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
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 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 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
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 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3
一、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如通过“护气球”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通过“本周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写体验日记。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送父母一份小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父母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
时间:1~2周过程
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三、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四、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时间:3~4周过程
一、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二、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三、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时间:(5~6周)过程:
一、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二、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三、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四、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五、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师小结寄语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4
一、指导思想:
高度认识开展综合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的重要举措,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中,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体验,使学生扩视野、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动脑、乐于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综合活动开展状况整体调研:
近二年来,在素质教育和课程两面旗的指引下,学区各中小学都关注了综合活动建设工程,围绕“道德修养”、“学科类”、“体育艺术类”、“科技活动类”、“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等八个主题开展了系列综合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素养,对推进学区素质教育整体进程做出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但就整体而言,我们的综合活动开展还处于低品位、浅层次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设性差:各学校没有依据自己校情,制订出全学段的综合活动预设表,没有设置活动内容、活动主题。
2、活动设置不成系列:各学校都没有全学段综合活动预设表,活动间缺少内容关联,各次活动间没有连续性,降低了活动的教育效果。
3、指导教师素质丞待提升:综合活动的开展,是落实课程管理的
重要举措,与各学科教学同等重要,我们多教师还没有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在指导活动建设上缺乏必要的知识学习,学校也没有对教师深入地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或兼职综合活动指导教师队伍还没建设到位,这也是造成我学区综合活动开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目标预设:
(一)提高认识,高度认识综合活动建设的意义,它是落实课程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程,综合活动开展的效果与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每个学校必须着力建设的工程之一。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综合活动的指导能力:各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训工作。
(1)让每个教师都明确综合活动的新种类划分。
(2)让每个教师都具备指导学生综合活动的能力。
(3)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发综合活动项目。
(4)本着开好头、扎实做、有实效、创特色的原则循序开展。
(三)活动目标预设:(详见《松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活动设计》)
1、社会教育活动类;
2、科学技术活动类;
3、文学艺术活动类;
4、体育卫生活动类;
5、学科活动类(校本新增项目);
6、综合实践活动类
(四)活动资料积累:创新材料展示方式,集文本材料、标本材料、影视照片资料(制作展板)、作品材料等于一体,体现综合活动的多样性。
四、实施步聚及措施
1、20xx年3月---4月:各校依据学区中心校制订的`方案制订本校实施方案。调研本校综合活动开展实际情况,明确本校开展的活动的属性分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综合活动开展工作,依据“松山区各年级综合活动年度计划书”制订学校综合活动表,做好活动具体内容预设。
(3)活动设计要充分体现区年度计划书中的主题性,围绕计划书中各月份活动主题设计系列活动。
落实此项工作的具体程序是: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中心校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专题会议研究学区中心校方案----征集各位教师“开展活动方案设计”领导班子研究各教师提案,制订学校综合活动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学校学期综合活动总表(学校先与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研究落实班活动表,再研究落实年级活动表,最后汇总成学校总表)
3、4月份的活动内容,在没出台“方案前”要正常开展。
2、20xx年5月-20xx年12月:实施阶段。
3、20xx年1月:经验总结交流、整体评估。
五、几点建议与说明
1、正确认识原来“八类分法”与现在“四类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1)原来“八类分法”包括:道德修养类、学科类、体育艺术类、
科技活动类、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现在“四类分法”包括社会教育活动类、科学技术活动类、文学艺术活动类、体育卫生活动类。比较发现,原来的“道德修养类”与现在的“社会教育活动类”相近,但后者比原来内涵更;体育、艺术类型活动,两种分类中都有,但组合有所变化,原来是体育艺术整合、现在是体育卫生整合,相比之下,新分法增加了“卫生”类活动,而将艺术与文学整合;科学技术类前后没有变化。
(2)、正确认识前后分类活动内容的增减。我们从分类上很容易发现,后者没有了“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学科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等,因此我们可能错误的认为活动内容减少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只不过是这五种从原来的综合活动中单提出来了。这是因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竖家规定的课程,将其化分为综合活动,好象不太科学,但这两项工作无论归属如何,都是必须扎实做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类,是德育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建先进文化管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活动中拿出来,更需要我们立做好;其它类原本就包含在前几类活动中,只不过是活动的一种方式罢了,因此删除它并没有影响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学科类的删除,好象减弱了除语文学科而外的其它学科活动,可其它学科活动,我们哪个学校都要搞,而且对于我们来说驾轻就熟,因此我们新增此项,并不会过于增加师生负担,恰恰丰厚完善了综合活动内容。因此不要从形式上看,感觉工作负担小了。
(3)介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要将努力做好“校本课程、综合实
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项工作,扎实推进。但考虑几项工作与综合活动的内部关系,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活动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建档重复现象,还可以保障各项工作整合,比如:“清明祭扫活动”,它即是“社会教育活动”,也可以当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介于社会教育类活动较多,因此就可以把这次活动立归于综合实践活动类;校本课程可以做为综合活动的策略和方式,比如:将“社会教育类活动”中的“读经典书,做有根人”发展为校本课程;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与综合活动的整合,将有利于特色创建的综合活动项目与教育科研有机整合,以课题形式深化有特色的综合活动开展。
2、保证综合活动的课时:鉴于我学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尚不能完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现实,但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综合活动的时间既可以平均分散到每周的固定时间,也可以因校因时而集中使用。有些活动内容还可以开发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与校本课程课时结合到一起使用,每学年小学安排120---130节;中学安排100120节。(小学每周约3节、初中每周约2、5节)。学科活动、体育卫生类活动、科技活动课时结合学科课巢排,其它类活动占用机动课时,机动课时每学期为一周。社会调查和公益劳动通常利用假期进行。
3、准确定位,恰当摆放综合活动的各种关系
摆放好学科教学与综合活动的关系,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中,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根本任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生成性的特点,随着活动的开展,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目标、活动范围等都可能发生很的变化。因此活动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重视活动方案的设计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一般来讲,一个主题活动至少包括两个方案:开头预设的方案和最终生成的方案。而这两个活动方案往往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主题产生的背景或缘由。
二、活动目标或意图陈述:通过主题活动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的表述要简洁、清晰、具体、适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切忌“高”、“”、“空”,且要与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相吻合。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活动内容及活动安排:包括各项活动及相应的时间推进表。
四、活动准备:师生在技能、方法、知识上的准备;设备材料上的准备;调查(或采)对象的接洽等等。
五、活动过程:(略)
六、活动实施建议:
包括活动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教师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七、活动评价建议:
涉及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5
一、主题提出:
垃圾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生产而产生的,有人估算过,目前全世界一年产生的垃圾已逾100亿吨,人均达到两吨左右。在我国,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产生100吨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每日垃圾产生量不低于1500吨。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已给人类带来了极的危害、尤其是在城市中,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它直接事关广民众的生活健康和城市的日常秩序。垃圾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内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对于这种经验,学生的认知又是非常感性的,多样的,这种多样性要升华到对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及回收利用得较为科学理性的认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资源拓展和交流的机会。
实践,是让学生真正观察生活,了解垃圾;拓展,是助学生扩视野,或者教师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交流,是给多样性存在的学生经验以互补和提升的空间。通过开展有关垃圾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尸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自觉地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
2、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认尸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
3、根据垃圾的分类,如何处理垃圾方法。
4、提高环保意识。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6、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7、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8、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9、利用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周围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10、通过小制作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环保科技意识。
三、活动形式:
组建假日小队、撰写分发宣传单、废物回收、废物小制作、书写张贴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写心得体会、设计手抄报等。
四、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以自愿为原则,同学们自行分组,成立58人的实践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具体指导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
五、活动实施的过程:
活动一:任务:初步了解垃圾的资料。
1、浏览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关垃圾的图片和文字,分享阅读并回复。
2、小组合作,整理本小组阅读的'基本要点和看法,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了解一周当中家庭产生哪些垃圾?(建议采取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二:任务:针对家庭垃圾调查,进行交流和学习
1、发布家庭垃圾调查的基本情况;
2、对家庭垃圾进行初步的分类
3、讨论家庭垃圾处理方法的优劣;归纳几种常见的家庭垃圾处理方法
4、到推荐的网站搜索有关家庭垃圾状况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发表和交流。
活动三任务:了解垃圾的危害
1、结合废电池的危害,说说垃圾可能带来的危害。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或网络收集,或借助图书馆的相关图书资料进行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整理。
3、发布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相互的评价。
活动四:任务: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优劣
1、小组合作,收集有关垃圾处理的案例、新闻或图片;建议注意有关使用数据的资料;
2、相互交流共享垃圾处理的几种方法,并举例说明他们的优劣;特别对填埋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较为广泛的探讨。
3、以家庭垃圾为例,探讨对它们应采取何种处理方法;
活动五:任务: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1、对家庭垃圾分类表进行再分析,哪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利用?
2、对垃圾的回收利用进行资料收集。
活动六:
任务:总结学习体验,评价学习效果,发出倡议书
1、交流垃圾主题考察资料
2、交流有关垃圾的手抄报和书签,做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3、对原有积累的过程进行再学习,设计一份环保倡议书、
六、活动过程:
(一)成立活动小组:
1垃圾的种类
2垃圾的危害性
3垃圾的分类
4垃圾的回收与利用
(二)制定活动方案小组成立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成员讨论,拟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三)实施活动计划各小组按制订的计划开展活动,教师适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四)拓宽视野,获取信息。
1、通过观看录像,到图书馆、书店、网上等多媒体查找收集资料,做好笔记。
2、指导查找的范围可包括一些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垃圾的污染与环境,垃圾处理中的科学??
(五)信息收集通过发动、宣传,使教师和家长都愿意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处寻找。可以通过书报、上网查阅,可以拍成照片。各个小组还可以在小区内实地观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对群众进行了采和宣传。
(六)资料的整理及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整理成册,同时还以撰写小组活动报告,办宣传专刊,写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准备展示活动成果。
(七)活动成果展示
1利用一些家庭垃圾所制作成的小制作
2学生自行设计的广告标语
3学生书写张贴的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4学生设计的手抄报
(八)活动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3班级评价
(九)评选“小卫士、小能手”活动。
1、交流心得体会。
2、评选环保“小卫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设计奖”(手抄报)
3、颁发奖章。
4、教师总结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垃圾的知识,知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责任心,养成把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6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xx〕33 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
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xx〕120 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 年级每周 3 课时,78 年级每周 2 课时,9 年级每周 1 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 1 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 3 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 1 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
(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 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 本教材,每周 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 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 1 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 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 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 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
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 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 、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 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
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 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 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7
一、课题的确定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即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程度。美誉度不等于知名度。
这个选题本是从德育目的出发的。新生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比较新奇。如何让他们较快地认识学校、理解学校、更快地投入到新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
经安中学建设落成近二年了,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不仅依靠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设备,成为我区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中学,也因为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阶段性的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教育同仁、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认可与赞誉。也可以说,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对于学校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无从的宝贵财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份独特的学习资源。
于是,我们专门针对七年级新生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即——“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的调查研究”。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带领学生了解并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并经历制定调查问卷的方法,初步感受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的各种荣誉及为此奋斗的历史,认识自己与学校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学习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扩展性的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亲历亲为带来的美好感受。启迪学生通过亲历的实践活动,学会友好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素养,体验自我在集体中的价值。培养感恩惜福的意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接触相对规范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尚短,在活动中需要大量的辅助。尤其是对于如何科学地开展调查活动、如何科学地处理原始信息等问题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需要在活动中随时的辅导与帮助。
四、活动构想
(一)课时安排
本主题的学习研究实行弹性课时制。计划总学时数:10学时,整个学习研究过程历时四个星期。
其中,课内学时:4课时;课外学时:6课时(机动课时)
课内4学时安排(每周固定1课时,按课表规定,常规上课。每一节指导后,规定学生哪些学习任务必须在下次指导课前完成):
第1课时:开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工及活动方案的.简要设计;
(课下任务:完善学习方案及调查问卷)
第2课时:专题指导。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技巧的指导;
(课下任务:根据修订的问卷,课下自行进行调查活动。)
第3课时:现场指导。阶段小结及研究方向的修正;
(课下任务:将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查报告。)
第4课时:反思性指导。汇总、交流学习成果及活动反思。
(课下任务:将本次活动成果进行延伸。)
(二)活动准备
1.用1课时作为活动铺垫。(学校建校史、基本情况简介、学校近年教育教学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及荣誉。)
2.教师提前准备课件及文字材料,作为学生的助学资源。(学校文化)
五、活动过程具体指导
(一)明确活动内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大主题“关于经安中学社会美誉度的调查研究”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与提炼的,是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问题。主题只有一个,活动内容有两项,即调查与研究。
在这一部分的开题指导中,通过学校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各项荣誉的图片与专题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研究问题的兴趣与参与的强烈欲望。
师:那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到社会中调查一下经安中学的社会美誉度吧!
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跃跃欲试。
师:我们要去进行调查,怎么做呢?
生:要想好了问什么问题;要敢说话;要把别人的回答记录下来。
师:对,所以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物质上的,要带好调查访问的用具,还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一会儿我们分小组来研究一下,可以分哪几步去完成这个活动?
活动前在物质准备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调查问卷,你们看到过调查问卷吗?是什么样的?(学生说自己所接触过的调查问卷)
师小结:就是把自己想要调查的问题列出来,集中在一张纸上,形成一张小卷。方便使用,方便记录,也方便将来的统计。
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想法。那么这样做:我们先六位同学一个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然后,研究你们这个小组完成这个任务分几步,最后,再设计一下你的调查问卷。(把这三项任务再次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
(二)分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小组,每组6人左右,小组成员民主选举组长。教师给予必要的建议和人员调整。
1.分组,民主选举组长,明确小组及个人活动的任务。
2.每个学生参与制定活动计划。并讨论及可行性。小组成员讨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及展示的方式。通过展望成果,引导学生对活动成果的强烈渴望
3.小组同学共同制定调查问卷。
(神奇的双面胶——每个成员在背面贴着双面胶的纸条上各写二个问题,然后把全组同学的调查问题进行汇总,最后把小组同学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贴在一张A4纸上,快速制成一张完整的问卷。)
(三)借助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多种多样,建议学生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指导人员,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物理老师、家长等。将各学科已有知识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
这个环节我也做到了师生同行,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因为我校地处农村,所以,信息化手段比较落后,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资源为学生提前编辑一个集子,内容包括建校的背景、捐资助教者的相关事迹、新学校建设的特点、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荣誉等。因为这些信息如果单独靠学生自己去搜集,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他们手中有网络资源的寥寥无几。我们这种为学生提供“助学资源”的方法,减少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畏难情绪,提升了学习兴趣。
教师的另一种提供助学资源的方式是,为少数有网络的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站,让他们高效的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本次提供的是“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中的学生版块,在本网站首页有一项是“学生入口”,学生进入其中,可以参加论坛的讨论,将一些问题在老师与同龄人的帮助下自行解决,还可以参考许多有价值的做法。
(四)专题指导。
对于这个选题来说,要想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效率,制作有效的调查问卷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专门上了一节关于制作有效调查问卷的方法指导课。
1.展示与分析:
展示学生第一节课编制的调查问卷,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
2.对比讨论。将老师提供的问卷与学生第一次制作的问卷进行对比,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再次感受一份有效的问卷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3.总结交流。
根据上边两轮的活动,全班总结交流,如何制作一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教师这时作为参与者与引导者,与学生一道总结“编制有效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在编制调查问卷时,要注意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问卷外观。问卷的大小要适度,便于整理和保存。一般用A4纸或16开纸。问卷上字体要适中。
(2)问题形式。问题的答案宜采用选择式或“是否”式,问答式应尽量少采用,用文字作答应越少越好。对于初学者,为了便于操作,问题最好在5-10个。
(3)问题设置。问题的排列应由易到难,按逻辑顺序,层次分明。答案应放在一定的位置,最好是另设一张答题纸列上题号和对应答案位置。
(4)问卷格式。问卷的开头,应有调查介绍词,介绍词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说明本调查重要意义;说明调查对象客观地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向被调查者保证回答无所谓对错,他们的身份、姓名不会被透露以及调查原始资料的处理是不公开的。
(讲解后,多媒体展示:几种反例。)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与应用中,体会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调查问卷。
2.如何在活动现场与被调查者进行有效沟通?
有了问卷,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走出去,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了。
在课堂上,让学生拿着调查问卷,先进行了一下模拟演练。
然后总结出调查时的一些小窍门:
(1)克服畏难情绪,即使被拒绝也要走下去。
(2)态度谦逊,有礼有节。
(3)先进行简要的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思。
(4)语言简洁,诚恳,灵活。
(5)有耐心,对被调查者提出的与问卷相关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解释。
(6)调查结束要向被调查者致谢。并做好记录。
(五)活动实施——边做边学,且行且思
1.集中活动,亲历亲为。
接下来,学生就根据小组学习计划进行分头活动。
我们的行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地进行调查活动;二是专门利用一节课在校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体集中活动。
可以说,学生在第一阶段自行调查时, 遇到了许多困难,甚至有的学生失去了信心,于是我们专门安排了第二阶段的集中活动。
活动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了自行活动时的问题,老师进行了方向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求更好的活动方式;活动时,来到黑沿子最繁华的地带,进行调查活动,即黑沿子镇商业街和渔港码头。邀请了四位老师进行指导与活动辅助。每位老师负责一至二个小组的活动。先向学生讲了有关活动安全方面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我们本次集中活动的时间为四十分钟。按时集合。
学生调查的人群很广,有商业街上的各店铺的经营者,有桥头市场的水产商,有大桥上的购买水产品的顾客,有附近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居民。
学生一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实践活动,并且在自行活动受挫折的情况下进行集体活动,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表现是热情高涨。他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争分夺秒,在规定时间内获取了许多资料。
活动时间到,返程时,许多学生依依不舍,在谈到洗体会时也十分踊跃。我心里暗喜:这都是亲历而为的结果呀。
2.整理活动成果。
(1)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
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材料,必须加以整理方能得出结果。
把小组每个成员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把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并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还可以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为了便于学生统计,我专门设计了数据记录和统计表。学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重点)
统计后,针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逐题的分析,得出本组同学的结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为了让学生有章可循,提醒在撰写调查报告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题目、调查目的(或背景)、调查准备、调查过程、调查收获。
六、活动总结与反思性评价
1.活动成果展示。
活动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展示。
2.唤起关注。
为了更好的强化本次活动的效果,扩大影响,我们在活动后又设计了如下的活动:参与社会生活,宣传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学校争得荣誉;参与校报、班刊的创办与社会发放,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3.活动评价。
我们的评价分为三个层次:
自我参照评价、小组成员互帮互评、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8
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潜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好处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潜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构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用心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潜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潜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通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潜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潜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构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职责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潜力、交往协作潜力、观察分析潜力、动手实践潜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和创新潜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构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职责感。
2.5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构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9
活动分析:
这是一次整合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语言实践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重点,拓展了解对中华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搜集、整理、展示名人资料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课标对五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会大量收集但不会合理选用资料的情况,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汇总资料,并启发学生根据本组收集的名人资料,灵活选用独特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动展示为契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图片、音像等资料,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编排活动。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活动流程:
一、揭示活动主题
师:开学初,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名人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相信你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名人集,这节课,就让我们以“寻找名人的足迹”为主题进行活动展示,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名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生:我是通过视频观看和上网查找了解了文学家的相关资料。
……
二、明确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展示的具体要求。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名人的情况,并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说一说你搜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和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读,明确活动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1、中华伟人
(1)中心发言人整体汇报所搜集到的中华伟人的资料及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本小组的展示方式。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的展示方式、汇报内容或伟人身上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品质等进行针对性地小结。
2、文学家
(1)中心发言人简介本小组开学以来收集了哪些文学家的相关资料及收集资料的途径和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2)小组成员以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3、家乡名人
(1)中心发言人将开学以来搜集到的家乡名人的资料及收集途径向全班学生进行解说。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活动成果的展示。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成果非常丰富,展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可以是文字资料介绍,可以是书法展示,可以是知识问答,也可以是朗诵等等,活动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领者。当然,一定要引得及时,领得到位。注意评价、小结多元而具体。以本组独特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收集到的家乡名人的资料和搜集这些资料的主要途径及展示方式等。
四、畅谈活动收获
了解了这么多名人之后,能说说你的收获吗?(自由畅谈,教师对学生的收获给予肯定、激励与指导。)
五、总结活动实效
教师针对本次展示活动的方式、学生的表现及本次活动的实效性进行总结。
师:本次活动,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名人的风采,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骄傲。
六、延伸活动足迹
1、制作一张名人书签卡,送给老师,同学或家长。
2、选读一本名人传记。
七、评选活动奖项
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推选出本次语文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的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1-25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1-25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模板10-23
【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5-13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05-12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荐】05-12
【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5-12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热】05-14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热门】05-16
【推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