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精选11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免疫规划督导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1
为了解和掌握一年来各地实施扩大免疫规划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我乡免疫规划管理,督促相关保障措施落实,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瑶山乡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为统一督导检查标准,保证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督导目的
(一)了解各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机构建设及经费落实情况;
(二)掌握各种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情况;
(三)掌握各地疫苗、注射器和冷链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各类疫苗接种与管理情况;
(四)了解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
(五)了解各地二类苗的接种及管理情况;
(六)评估接种率情况。
二、督导依据
(一)《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和《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二)国务院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三)各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方案。
三、督导内容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包括扩大免疫规划人员、机构建设及地方配套经费落实情况。
(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和接种服务管理情况,包括信息化建设设备的配置、人员培训及运转经费落实情况。
(三)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情况,包括AFP病例监测系统、麻疹病例监测系统等运转情况。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包括常规免疫接种、儿童卡证管理、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等。
(五)疫苗管理,包括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出、入库登记、疫苗库存情况;二类疫苗的管理等。
(六)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包括人员培训、大众宣传以及督导检查等。
(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入户调查:调查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流脑A群疫苗以及甲肝疫苗接种率情况。调查的同时询问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情况。
接种卡核对:抽取儿童接种卡片,通过卡片寻找儿童后进行核对,同时询问儿童家长疫苗收费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疫苗接种判断依据,以预防接种证为准,无预防接种证者以卡、册为准,无卡证册者以家长回忆为准,调查时注明判断依据。
四、督导范围
督导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每月抽取2个村。
五、督导方式
督导检查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询问和入户走访的形式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客观、真实反应当地免疫规划工作水平。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2
为加强全乡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计划免疫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我乡决定对全乡23个村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综合督导活动。督导方案如下:
一、督导目的
1、了解村级常规免疫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当前我乡免疫及冷链运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各村解决实际问题推进计划免疫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了解各村AFP监测、麻疹监测等计划免疫监测工作开展情况,保持全乡计划免疫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3、了解各村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状况,加速麻疹控制,维持全县无脊灰成果。
4、发现我乡当前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订有关加强计划免疫管理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督导内容
1、常规免疫运转情况:包括疫苗计划执行情况,疫苗的储存、分发和运输情况、冷链设备及运转情况、计划免疫卡、证、表、册的管理、接种现场接种情况、常规免疫接种率及门诊化接种工作开展情况等。
2、消灭脊灰活动情况:主要是AFP监测工作状况(AFP发病、报告及时情况等)。同时也包括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及加强免疫工作开展情况。
三、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发病及控制状况。
四、安全接种开展情况。
五、督导人员根据自己工作范围可适当增加督导内容。
六、督导实施
除对村进行督导外,还分别抽取1个村开展督导活动,调查有关病例的发病报告及主动监测开展情况及计划免疫常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与卫生人员交谈、检查有关记录、报表、观察实际操作,与群众交谈,入村(户),医院调查等方式综合收集当地计划免疫工作实际信息,也可以参照相应的调查提纲收集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发现工作突出之处给予肯定、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予以解决。
七、解决问题
召集被督导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找出切实可靠的办法,督促落实。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3
一、制定督导计划
(一)确定具体目的:总结成功的经验;识别和解决问题;激励被督导者工作积极性;改进被督导者的技能;评估工作进展。
(二)确定内容:根据督导的具体目的,确定相应的督导内容,且制成调查表或问卷。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
1、常规督导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常规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是几项特定内容,如组织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疫苗、冷链设备的管理和运转;安全有效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与效果;预防接种和疾病监测;提高接种率的.活动等;接种率报表的报告质量;及时建卡、建证和接种告知等。
2、专项督导项目:如AFP病例监测、强化免疫,以及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控制麻疹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工作。“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业务管理督导调查表”是对乡镇计划免疫督导时使用。
3、制定督导控制指标:
(1)数量控制指标:如免疫接种率、建证(卡)率、不同接种周期的数量、冷链设备装备数量等。
(2)质量控制指标:如发热出疹性疾病、14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监测、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率等。
(3)时间控制指标: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及时率、标本送检及时率等。
(4)消耗控制指标:如疫苗损耗系数。
二、现场督导活动
(一)收集信息:通过与被督导检查检查记录及相关文件,现场检查接种率,有关疾病发病情况。观察被督导者实际操作,与群众交谈等方法收集信息。
(二)分析评估:采取小组讨论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系统、准确地评价当地计划免疫工作。筛选出存在问题的最可能原因;决定采用的解决办法,制订具体行动计划。
(三)撰写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法或建议、需采取的行动及其分工和实施日期、下次督导时间等。
三、频率
对所有村至少进行2次督导。必要时,增加督导次数或立即开展督导工作。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4
为保证20xx年脊灰免疫活动质量,实现以乡为单位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的目标,根据《自治区儿童免疫工作和重大疾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夏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重疾防办〔20xx〕xx号)、《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宁夏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技术方案〉的通知》(宁卫疾控〔20xx〕360号)精神,特制定本督导方案。
一、督导目的
全面了解我县此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进展情况,督促各乡镇、社区按照要求规范开展工作,保证强化免疫工作质量。
二、督导范围及时间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督导范围为全县所有乡镇、社区接种单位。强免督导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督导强化免疫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会议培训、宣传动员、摸底登记等内容,督导时间为20xx年10月13-23日。第二阶段督导现场接种,重点了解现场接种组织情况、接种操作情况、家长知晓率等,督导时间为 20xx年10月24-27日、xx月24-27日。第三阶段督导为评估强免接种率,具体督导时间将根据各乡镇、社区现场接种完成情况确定日期。
三、督导方式
(一)驻乡督导
疾控中心抽调16名工作人员,每人承包一个乡镇、社区,负责强化免疫的各阶段工作的督导以及各种报表的审核上报工作。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略
(二)分组督导
由县卫生局抽调人员分组负责督导,具体分工为:
参加督导的'人员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入村、入户、入校调查及集贸市场调查等方法对强化免疫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并填写督导调查表。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督导主要由驻乡督导员和督导组承担,第三阶段接种率评估主要由驻乡督导员负责组织完成。此外,还要配合区、市督导组对我县的督导。
(三)重点地区工作人员
1、西苑社区
白芸霞 王栋栋 武金东 姚文启 马 杰
柳引萍 刘丽丽 朱 芳 石晶晶
2、东关社区
蒙小爱 曹桃花 于楠楠 何凤叶 王 秀
韩芳芳 程富林 马志强 张永堂
3、观庄乡卫生院 张红梅 武文军
4、张程乡卫生院 马福玲
5、杨河乡卫生院 武 敏 胡德花
6、联财镇卫生院 李霞霞
7、神林乡卫生院 辛 艳
8、好水乡卫生院 金 鹏
四、督导内容
督导内容要覆盖本乡镇、社区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宣传动员、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具体内容详见督导提纲(附表)。快速接种率评估的具体方法参见《隆德县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技术方案》。
五、信息反馈
(一)每阶段督导完成后,及时将有关结果反馈给县卫生局、疾控中心,指出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如果被检查乡镇、托幼机构或市场有一处脊灰疫苗接种率未达到95%,其所在乡镇、社区要开展查漏补种。
(二)定期进行全县情况通报:分阶段将各督导组上报的情况汇总,肯定、推广好的经验,指出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强免工作质量。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5
由于我乡的计免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山区、贫困地区、城乡结合部受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免疫接种工作难以全面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种活动是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薄弱环节,有效控制免疫规划对性疾病,也是高质量完成计免工作的重要措施。根据《全州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监测综合评估方案》及《全州县计划免疫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我乡计划免疫所存在的问题,特制订《20xx年蕉江乡计划免疫整改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邓昆明(蕉江乡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谭郁郁(蕉江乡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唐转红(计免组组长)
陆建军
王 辉
罗传秀
(二)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及分片责任
组 长:谭郁郁
副组长:唐转红
成 员:陆建军
王 辉
罗传秀
二、查漏补种方案
(1)查漏补种的对象和要求:
0~6岁儿童,即所有于2005年1月1日至现在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无论以往免疫接种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一律一一查对。要加大对幼儿园、学前班、流动人口聚居地、山区农村聚居地等重点地区的查漏补种工作力度,提高接种率。
(2)、查漏补种时间要求:
20xx年8月15日—20xx年8月25日
(3)、查漏补种活动实施 ,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一)、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本地详细的强化免疫计划,计划中要对本地本次强查漏补种的各项活动做出详细安排
(二)、定好计划免疫薄弱区域
根据计划免疫薄弱区域划定标准,以村为单位开展自查,找出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区域(行政村、屯),努力消除免疫薄弱区和空白区。
五、调查方式
全部采用地毯式挨家挨户入户搜索的方式。
六、查漏登记
各村委要按要求对接受调查的儿童进行登记,并要保存本次儿童
名册的原始记录。对漏卡儿童、0剂次儿童和为全程免疫的儿童进行统一登记到表后存档;对上述3类儿童在6个月内补种完毕。
(一)、成立查漏补种工作技术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将每个行政村分到各个组员具体负责:
1、唐转红负责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资料,完善各项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做好责任区界顶和吐紫塘村委的各项工作。
2、陆建军负责万板桥和大拱桥村委的查漏补种、入学入托查验及儿童信息的录入等各项工作。
3、王辉负责绕湾和大源村委的查漏补种、入学入托查验及儿童信息的录入等各项工作。
4、罗传秀负责太白地和蕉江村委的查漏补种、入学入托查验及儿童信息的录入等各项工作。
(二)、建卡:妇幼信息员每月通过妇幼信息软件将上月本乡镇出生的儿童信息交给各小组成员,每个人将该信息与免疫规划软件对比,发现未建卡的要及时补录入电脑
(三)、通过“预防接种系统”将超过2个月未来接种的儿童名单分村打印,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行政村上门、或通过电话通知家长带小孩来补种疫苗。电话通知不到的,可让该村村医领取名单回去通知家长。村医对因各种原因未发出的通知单,注明原因并上报到负责该村的组员。
(四)、每季度对外出儿童是否返乡做一次搜索,如已返回,对未及时完成接种的要及时通知补种;对已在外地完成接种的,则由村医录入其存底的《预防接种登记本》,然后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
七、查漏补种组员的要求:
1、填写查漏补种登记表
2、对发不出的通知单要向村医了解原因,并做好记录;
3、通知村医带其存底的《预防接种登记本》,将该月该村屯新增的儿童信息补录入电脑;
4、提醒村医注意搜索外出返乡儿童和外来儿童,及时将相关信息登记到《预防接种登记本》进行随访,对未完成接种的儿童通知补 种要严格按照方案中有关资料统计报表填写的要求,将每次查漏补种数据资料于活动结束后6天内上报到卫生院计免组。
5、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检测,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八、效果评估
接种率评估,通过合计接种人数(即疫苗使用情况)和查漏时的漏种人数资料,计算各种疫苗、各针次接种率,分析评估接种率,评估本单位的接种率水平和查漏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上级部门抽查接种率的情况,以评估本单位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情况作出总结。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宣传国家有关免疫规划政策,普及免疫规划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预防接种的积极性。按照省、市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免疫规划宣传工作的要求,县卫生局决定于20xx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和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前后开展宣传活动。
一、活动的主题
4.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二、宣传活动的安排
(一)开展大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4月25日9:30分,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开通镇中心卫生院、开通镇中心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在县门前设立宣传点,集中开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各乡镇卫生院要在在门诊楼前悬挂以“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为主题的'横幅,出一期板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或宣传画,开展宣传咨询活动。
各单位要以保护儿童健康为核心,以传播健康知识和倡导健康理念为重点,针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采取出板报、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向百姓宣传有关免疫规划政策和专业知识。县疾控中心出一台宣传车,围绕我县繁华街道进行宣传。卫生部已经组织设计了一批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模板,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网站发布,供各单位下载使用。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当天,各单位要以“世界肝炎日”为契机,在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常识,提高公众对防治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的同时,宣传预防接种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各医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入辖区内人口密集的社区、学校、集市进行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举办预防接种知识讲座,要加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预防接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县疾控中心要组织免疫规划专家深入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和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同学们介绍水痘、流腮、风疹和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途径、具体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知识。使同学们对春季疫苗相关传染病的了解、认识与预防意识有相应提高。
(三)利用相关媒体进行宣传
县疾控中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短信等媒体,开展预防接种科普知识传播;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预防保健能力。
三、工作要求
1.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实施免疫规划是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关怀儿童健康的具体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认真安排好本单位的免疫规划宣传活动,主要领导要亲临宣传现场,并为宣传周活动提供物质和人员保障。
2.各预防接种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落实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的查漏补种工作。
3.要注意保留各种影像资料。
4.宣传活动结束后,请各单位于20xx年5月6日前、8月3日前将宣传活动总结(加盖公章)和影像资料及电子版资料上报县卫生局疾控科。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7
我院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县卫生局及县疾控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圆满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管理
我院领导重视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全预防保健组织机构,保健人员稳定,技术力量雄厚,定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掌握最新的免疫规划知识,及时传达给乡村医生。
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到100%。
2、全乡卡介苗应种273人,实种273人,接种率100%。脊灰疫苗应种1147人,实种1130人,接种率99%,脊灰疫苗强化393人次。百白破疫苗应种1125人,实种1120人,接种率99%,百白破疫苗加强523人次。白破疫苗应种360人,实种355人次。麻风疫苗应种339人,实种339人。麻腮风疫苗应种524人,实种524人。A群流脑疫苗应种681人,实种678人。A+C群流脑应种773人,实种770人。乙脑应805种人,实种798人。乙肝疫苗应种787人,实种787人,其中第一针及时接种率为99%。甲肝应种354,实种350。
3、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1例。
4、无接种事故发生,无脊灰发生。保持了麻疹发病较低 水平。
三、生物制品管理及冷链运转
我院按上级要求坚持疫苗主渠道进货,按要求正确存放管理,认真填写出入库登记,疫苗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每月对疫苗及注射器进行自查,发现过期、破损疫苗按要求处理。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冰箱温度保证在规定范围内,认真登记冰箱温度记录,定期除霜,保证疫苗贮存质量,必须携带冷藏背包和冰排领取疫苗。
四、统计工作
我院利用乡村医生例会,每月统计一次村级出生死亡情况,及时整理、登记、核查、建卡、建证,计划免疫接种卡片保持清晰,项目填写完整,各村儿童名单由各行政村卫生所登记保存,接种证必须与免疫规划系统吻合;各村医生要在每月例会时上交本月本村儿童出生、死亡名单,上报每月漏种儿童统计表,并及时转录本村本月儿童接种信息。
五、学校卫生工作
主动与中、小校协调,摸清学校学生底数,搞好各村托幼、小学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保证各儿童有明确的、详细的、正确
的接种史,及时补种、补证。指导学校认真完成消毒、疾病控制工作。对全乡学校所有儿童开展查验接种证,对没有完成相应剂次的儿童采取相应补种措施。
六、宣传教育工作
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各宣传日的宣传任务,保证宣传质量,通过传单、板报、宣传画、等向群众宣传国家的免疫规划政策及儿童家长感兴趣的免疫规划知识。每次宣传结束后,认真做好宣传记录和总结,并将宣传情况照片及总结上传到免疫规划邮箱。
七、例会培训情况
要求乡村医生及时参加例会,掌握上级有关政策及最新的免疫规划知识,按本村的.预防接种通知单动员儿童家长及时接种疫苗。
我院每月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在今年3月对全体乡村医生进行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进行业务考试,切实提高村级接种点的技术水平。
八、卫生所督导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搞好接种点的建设,我院每月进行免疫规划自查,要求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接种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注射,
一次性用品及时毁形、消毒、焚烧处理。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按规范要求合格后方可开展预防工作。
九、档案及信息统计管理工作
对上级印发的免疫规划相关文件、通知及各种资料认真做好收发登记。掌握免疫规划所有基础资料,分类存放归档。
正确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客户端,及时录入疫苗领取情况及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并上传国家平台。
十、流动儿童管理情况
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我院每月开展一次流动儿童调查及查漏补种活动,做好外来流动人口、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今年上半年年累计为流动儿童接种疫苗11人,12针次。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8
根据习水县卫生药监局习卫食药发(20xx)29好文件《习水县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方案》要求,结合我镇疾病控制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组织管理
1、机构人员设置,乡级专职防保人员不少于2人专职从事免疫规划工作,至少有1名熟悉计算机操作人员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
2、村级防保人员,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3、成立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4、完善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好整年的工作。
5、完善免规相关工作职责:《免疫规划人员工作职责》、《预防接种工作制度》、《预防接种表、卡、证使用和管理制度》、《疫苗及其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制度》、《冷链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并上墙。
6、制定村级各接种点,接种时间及接种人员安排表。
二、冷链运转
1、每月开展一次冷链运转,全年运转12次,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
2、运转前准备,为了提高疫苗接种效价,随时了解疫苗库存情况,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儿童生命的安全,做好冷链设备的清理,如: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及冰排;对各苗应种儿童摸底估计;注射器准备,各疫苗库存数进行统计,以确保运转正常。
3、预约通知,要求接种前2-3天通知“未种通知”中的所有对象;将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通知儿童家长,填写通知单或采用电话通知形式通知儿童家长带儿童到接种点进行接种,有相关资料,接种完后完成预约通知登记本后部分。
4、组织接种,按月开展定点接种,制定接种时间和人员安排,每轮接种率达上级要求,未种的儿童需注明原因,并作为下一轮的应种对象;每名儿童接种完成后将接种情况记录到接种证和《未种通知》上,运转结束后及时将接种信息过录到接种卡和儿童信息系统上;对不能接种的,采取上面接种方式,要有相关资料。
5、成果上报,接种点根据“未种通知”将接种成果分村统计到《表6-1》报所在地卫生院,村级需上报资料有:《表6-1》、《年遵义市习水县常规免疫运转疫苗使用和计划报表》、《贵州省免疫规划目标儿童动态管理一览表》;镇卫生院对各村上报的各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进行审核后、汇总,于每月3日前上报到县疾控中心。
三、查验接种证
1、卫生院指导教育部门开展查验接种证工作,小学或托幼机构要有相关组织,工作报表1、表2,《免疫状况登记本》,预防接种证(1年后归还家长),告知家长通知书,联合督导资料,接种信息完全录入,宣传资料。
2、组织补证补种工作:有相关组织;培训(通知、签到册、培训讲稿、试卷、成绩汇总、培训小结等);完成补证补种工作,完善相关资料。
3、督导;至少2次对所有小学或托幼机构及接种点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联合督导工作;每次督导要有联合督导通知、联合督导表(卫生、教育盖章)、联合督导总结。
四、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管理
1、免疫规划相关监测、报告;免疫规划针对疾病传染病登记本;AFP监测(上墙资料:防保科、内科、儿科门诊及病房要有AFP报告制度、14种AFP病例)。
2、每旬按时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上开展自查,并且在行间签字,要求临床医师必须熟练掌握甲、乙、丙类传染病,并且知道报告时限。
3、防保科必须每旬及月底及时上报相关监测信息,并并且留底保存。
4、要求每例AFP病例必须采双份便,间隔时间24~48小时,每份量不得少于5g。
5、AFP病例报告后20天内将病历复印件报县疾控中心。
6、麻疹监测:上墙资料:防保科、内科、儿科门诊及病房要有麻疹报告制度(应包括病例报告及标本采集);疑似麻疹病例包括疑似麻疹病例、疑似风疹病例、不明原因发热出疹病例要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上记录温度;每例疑似麻疹病例必须采集血标本,采集时间出疹后4~28天,血清标本每份量不得少于2ml,尿液标本10-50ml及咽试纸一份。
7、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
五、乙肝管理
1、院内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月以上。
2、县级转来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下简称三联单),及时查找儿童并建卡建证100%,(地址栏登记到村级的均视为应建卡建证者,如确实查无此人,可不作为应建卡建证对象,但必须有相应居委会或村委会盖有公章的证明)。
3、院内出生外地儿童三联单使用网络转卡,每月1日网络转上月的三联单(无外地儿童出生也要进行零报告)并上交纸质版到县疾控中心完成率为100%,电子版与纸质版必须相符。
4、妇产科必须按要求对新出儿童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及时登记在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登记本上,再告知儿童家长及时到防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卡、录入儿童信息系统,由防保科交待接种相关事宜;
六、儿童信息录入
1、将辖区内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录入率100%录入儿童数不得低于建卡数和免疫规划档案数。
2、数据备份:每个月进行二次以上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加密后发在本单位邮箱内保存。
3、录入准确性:要与儿童卡、证信息相符。
七、冷链管理
1、①有近5年完整冷链器材档案;②每台设备均完成冷链设备管理登记表的填写;③编制唯一标识码;④制作唯一标识码标签贴于每台设备(普通冰箱、低温冰箱)上;⑤每台设备信息与上报省级数据库信息吻合。
2、冷链室管理:冷链室有专人管理,并有完整的温度记录。
3、冷藏包和冰排统一管理:冷藏包和冰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每次运转或开展定点接种前有领发登记。
八、疫苗管理
1、在当年的9月制定下一年度疫苗需求计划,计划中的疫苗需求量有合理的计算依据(根据上年实际耗损系数计算);
2、疫苗耗损分析:制定上年的疫苗损耗分析。
3、疫苗、注射器管理:对疫苗、注射器进行专帐管理,帐苗相符,有完整、正确的注射器领发登记,疫苗以剂次为单位进行登记。
4、疫苗储存:疫苗按规定储存。
5、随时记录疫苗、注射器出入库情况,当天的情况当天记录,疫苗、注射器数与实物数相等,疫苗、注射器的报损情况记录在收发登记本上。
6、疫苗、注射器登记记录要保存至超过其有效期3年以上。
九、建卡率、持证率及接种率
1、适龄儿童的建卡率要达98%以上。
2、适龄儿童的持证率要达98%以上。
3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适龄儿童的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麻疹/麻风、麻腮风、乙脑、A群和A+C流脑、甲肝等疫苗的接种率达95%以上。
4、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适龄儿童的'脊灰、卡介苗、百白破、白破、乙脑、甲肝、A群和A+C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麻疹/麻风、麻腮风接种率达95%以上。
5、乙肝疫苗和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
6、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5%。
7、加强和复种接种率:适龄儿童的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乙脑、流脑A+C疫苗加强接种率达95%以上;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十、安全注射
1、掌握“三查七对”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2、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自毁型注射器接种疫苗,卡介苗使用0.1ml一次性注射器接种。
2、每次各接种点接种完后,要及时对注射器进行处理(装入防刺容器、焚烧、深埋、有销毁记录)。
十一、人口摸底和查漏补种
1、每年5、10月前分别开展人口摸底工作,每次覆盖所有组,采用挨门逐户的方式进行对0~6儿童进行登记,在摸底同时核查卡证信息,做到卡证符合率100%,摸底要有方案、调查表、汇总表、总结。
2、查漏补种:每年结合我人口摸底开展6岁以下目标儿童查漏补种工作,覆盖所有行政村,积极配合对漏卡和漏种的儿童进行补卡补种,补卡率达100%,全程补种率达95%以上,查漏补种要有补卡记录,村级摸底表与接种报表要相符。
十二、接种卡、证核查和整理
1、5月、10月结合人口摸底开展2次对辖区内0~6岁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核查,及时剔卡、补卡,剔出的卡片集中保管。
2、已流出儿童要求在接种卡上注明流出时间和去向,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剔出接种卡单独登记造册。
3、外出返乡儿童接种卡归到本地接种卡上,并在接种卡上注明流出时间、流出地点、返乡时间。
4、辖区内所有儿童的接种卡建立后至少保存22年(包括剔出的卡片)每次核查后要有工作总结、并将原始资料存档。
十三、免疫规划宣传、例会、培训
1、建教宣传:
①、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一条宣传免疫规划的固定标语。
②、每个村卫生室每年有4期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及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宣传版报,原始底稿、图片等。
2、乡村医生例会:每月举行一次村医例会(时间安排、通知、签到、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免疫规划内容、新增目标儿童建卡建证情况、下一步工作要求和其他免疫规划相关内容)。
3、培训:每年按时参加镇卫生院举行的2次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务人员及村医,培训内容包括免疫规划的所有内容,要有培训通知、签到、培训内容记录、日程安排、试卷和成绩表、图片和培训小结等。
十四、督导检查
1、接种率调查:每年开展2次接种率调查,每次覆盖所有行政村,每村随机抽查1~2岁组儿童各5名(有方案、调查表、汇总表、总结等相关资料)。
2、漏卡调查:镇卫生院防保组每月1次利用赶集日随机调查10名6岁以下儿童,镇卫生院接种卡进行核对,对未建卡建证和接种儿童及时补卡补证补种,每村发现超过1月返乡儿童或新出生儿童要及时向防保组提供关资料。
3、督导:每月使用《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村级督导表》入村进行督导使用的督导表,每月一次。
十五、规范预防接种点及设施设备:
设立有常年运转的预防接种点,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上门接种须有冷藏包、冰排,定点接种至少应有资料室、冷链室和接种室,接种室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上门和定点接种均配备有急救药品等必备物品。
十六、资料管理
1、免规档案:填写完整的免规档案资料。
2、其他资料:包括各种报表、培训、督导、检查、上级来文等相关资料收集并分类建档。
十七、村级考核
1、每月按时对各村进行免规考核。
2、考核内包括:各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其中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是否达90%以上,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是否达95%。
3、卡、证情况:是否及时建卡建证,卡、证是否相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4、其他临时性任务是否按要求开展。
5、资料上报是否按时及准确。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9
一、查补对象
以乡镇(街道)为责任单位,在本辖区内居住1个月以上,漏卡、漏证和达到免疫规划程序规定时间未接种的15岁以内儿童。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达到以下目标:
(一)本县(市、区)儿童或外县(市、区)儿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者建卡率、建证率和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率达到100%;
(二)所有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其它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2岁以内儿童,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首针和9月龄内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的及时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所有儿童,其余免疫规划疫苗达到免疫程序规定接种时间后3个月内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查补频次
1.月查补。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各预防接种门诊每月开展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以2岁以内儿童为主。
2.季度查补。各乡镇(街道)每季度组织开展集中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以6岁以内儿童为主。
3.年度入托、入学新生查补。每年在儿童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为15岁以内新入托、入学儿童。
4.临时查补。根据省、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和全县疾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目标人群相关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二)补种原则
疫苗补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定的补种原则进行。具体可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未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的儿童,按照疫苗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3.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或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无论是否形成卡痕均不再予以补种。
4.未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儿童未达到4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
5.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
6.未完成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6岁儿童未达到2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6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
7.未接种流脑疫苗的≥2岁儿童,可直接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两剂A+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时间间隔不少于3年。
8.当需要补种多种、多剂次疫苗的情况下,应优先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9.补种时,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最多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1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除有特殊规定,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有不同规定时,按疫苗使用说明执行。
10.免疫球蛋白可以与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28天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14天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具体使用方法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
(三)技术要求
(1)月查补。主要通过核对相关资料开展。乡村(社区)医生应定期搜索辖区内适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附件1),并根据儿童接种情况及时更新接种卡信息。乡村(社区)医生应妥善保存《儿童预防接种卡》至儿童15岁。乡村(社区)医生应每月梳理《儿童预防接种卡》,主动搜索辖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发现漏卡、漏证和到期未种儿童,应填写《山东省 年 月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登记表》(附件2,一式两联),报送至辖区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和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薄,查询辖区本地和流动儿童中到期未种儿童,同时与附件2进行核对,根据核对情况确定补种的`对象,发放接种通知单,通知儿童家长进行补种,并将补充完善后的附件2反馈给乡村(社区)医生。
(2)季度查补。县疾控中心每季度组织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各预防接种门诊除通过核对资料方式查找漏种儿童外,还要依托街道、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乡村(社区)医生等基层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摸底调查,主动搜索辖区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和未在册儿童,及时发现漏卡、漏证和到期未种儿童,并积极与教育、公安、计生、妇联等部门联动,多途径掌握本辖区内的目标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对摸底调查中发现的漏卡、漏证和到期未种儿童,填写附件2,发放接种通知单,通知儿童家长进行补种,同时将附件2反馈乡村(社区)医生。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10
儿童免疫初审接种率目标,免疫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及脊髓灰质炎等多年无病例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不断增多,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对难以落实,成为影响我镇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加强我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的
根据县卫生局印发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方案》要求,加强对我镇流动儿童管理,摸清和掌握流动儿童规律,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使我镇免疫规划工作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
二、流动儿童概念
(一)流动儿童概念:指随父母在未改变原居住地户籍的情况下,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居住、入托、入园、入学儿童。
(二)流动儿童特点:居无定所;居住、生活、学习等环境相对集中,节假日、农忙季节相对流动大;经济较困难;流动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知识普遍缺乏;小年龄组儿童流动比例大。
(三)儿童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较高:据国内资料研究证实,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中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
三、管理措施
(一)卫生院专干,各乡村医师应加强与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及村干部领导的联系,随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流动儿童数,对查出的漏种儿童,应及时给予补种。
(二)医院预防接种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计免常规管理,建立流动儿童计免登记簿、预防接种卡(证)转索和接种报告制度,以防止重复接种和漏种。
(三)切实加强与各学校的合作。对入托、入园、入学的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流动儿童未接种者,要在进行登记补种后方可报名入学。
(四)针对流动儿童的流动规律,利用流动儿童相对集中性和节假日相对流动性,在流动儿童较集中的砖厂、集贸市场、等地定期对流动儿童摸底调查。
(五)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法对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调动他们自觉参与计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糖丸、麻疹强化免疫宣传活动,在砖厂等地宣传漏补种时间,发放宣传单(册),宣传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提高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使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 篇11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高。免疫规划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人员配备等普遍落后,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升我市免疫规划整体水平,根据《市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依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以城乡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在全市基层单位实施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到2014年底,免疫规划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每个预防接种单位配备专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2人以上、接种人员5人以上,具备相关学历和资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85%以上。
(三)业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预防接种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儿童预防接种证发放、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工作有效落实。
(四)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新生儿建证率达100%,适龄儿童接种证持有率、使用率100%,票据持有率、使用率95%以上,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率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麻疹风疹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
1、配足专业人员。各单位应配备免疫规划专职人员2人以上。常规免疫接种日期间,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不得少于8名,其中儿科临床医师1名(负责询问诊体检及异常反应处理),登记工作人员1-2名,接种人员5名,留观巡视人员1名。各单位要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开展。单位人手较少难以安排的,可通过公开招录予以补充。对于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免疫规划岗位。要注重免疫规划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免疫规划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2、严格资质准入。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等执业资质,并经过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和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获得合格证后上岗操作(卡介苗接种人员须通过专项培训并在培训合格证上注明)。
3、强化业务培训。市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要把预防接种规范、异常反应识别等作为培训重点,以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硬件配备。
1、科学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应设置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根据服务半径、接种工作量等情况合理设置,建制镇范围内现有多个预防接种门诊的不得盲目撤并,应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加以调整。
2、加快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改造。各单位要对照《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修订)》,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未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单位,尽快启动数字化改造,确保2015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要按照《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房屋条件、设备和器械配置、接种流程再造等环节,通过信息化改造,实行预约、登记、候诊、接种、留观等流程规范化管理,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预防接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预防接种单位业务管理。
1、健全各项制度。各单位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接种证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制度。要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确保预防接种安全、优质、高效,努力提高各类疫苗的接种率。
2、严格接种管理。一是规范接种登记。及时对辖区内的应接种对象(包括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进行规范接种并及时登记、录入和报告儿童接种信息。二是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的维护、补充和更新工作,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实施疫苗信息网络报告和月报告制度。三是强化安全注射管理。实行儿童预防接种预约短信通知,在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实行规范注射,接种后做好留观和接种记录。每个接种工作日门诊总量不超过200针次。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一、二类疫苗的品种、费用规定、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流程以及接种前后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四是做好流动儿童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和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并认真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村卫生室每月对本村新生儿出生、儿童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上报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五是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提高对免疫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目标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把预防接种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中之重,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稳妥抓好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对照本单位实际,全面展开自查和自评,提出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对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欠规范、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整改措施。对未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启动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影响全市建设进程的,要将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卫生局。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不足的,有关单位要统筹安排,予以合理补充,确保工作不脱节。对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难以胜任岗位需要的,可通过业务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认真开展督导评估。
市疾控中心要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的专项督导,每年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专项督导不少于2次,对条件差、问题多、工作落后的预防接种单位,要增加督导频次,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年底我局将对各单位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综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情况,作为预防接种相关经费的拨付依据。
【免疫规划督导方案】相关文章:
计划免疫督导方案10-03
9月份免疫规划督导工作计划10-09
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范例10-08
市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范文10-08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06-30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11-25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03-12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09-11
免疫规划的工作个人总结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