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教学方案

时间:2022-12-27 12:51:52 方案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教学方案 ,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教学方案

关于教学方案 1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课文的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思路】

  自主诵读,积累生字词;合作揣摩,理解童真童趣。共同探究,体会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师: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第18课──丰子恺的《竹影》。(板书课题)请看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课文的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老师相信大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一定能顺利达成目标。

  二、诵读课文,自主学习,积累生字词

  1、点中间的一排8个学生轮流读课文,读错就停,大家帮助更正后接着读下去。

  生轮读课文,师巡视,重点指导差生听读,并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积累生字词:

  恺

  水门汀

  徘徊

  撇

  参差不齐

  口头禅

  惬意

  蘸

  生读完后,师则指着(投影)上的字问:会读的举手?

  点会的学生读,并说出词意,理解记忆,然后齐读两遍。

  三、速读课文,自主合作,概括主要情节

  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㈠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投影出示)

  自学指导㈠:

  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批注关键语句,利用“导读提示”和《探究之旅》等相关资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情节。如有疑难,可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说出主要情节。

  生自读课文,查阅资料,师巡视,引导学生兵教兵。

  2、5分钟后,生说情节,师板书。月夜相聚;探讨问题;描绘竹影;艺术教育。

  四、品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童真童趣

  1、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㈡(投影出示)进行合作学习,理解童真童趣。

  自学指导㈡:

  品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描写充满童真童趣的语句,同桌间交流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并作简要评述。如有疑难,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和正确评述。

  友情提示:先指明段落,再朗读然后评述,要敢于表达独特见解.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学生兵教兵。

  2、师问: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为生动形象?为什么?

  生交流,师及时鼓励学生表达独特见解,关对学生的见解予以肯定或否定。并补充归纳:品析精美语言时可从语句的修辞、含义和作用等方面品析。

  五、当堂训练,探究学习,分享学习体验

  师:下面请大家完成课堂作业。

  (出示投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相互交流;如果你有什么新的体验,请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3分钟后,比谁的表现更精彩!

  六、结束语

  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

  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的语文课堂,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美吧……

关于教学方案 2

  初中接触过孔子的《论语十则》,但那是自读课文,没有仔细揣磨。但自此知道孔子不仅精通音乐、礼节、书写、计算、射箭、驾车等各种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等佳话。一本《论语》,就涉及哲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诗学、史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而过去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更是形象地说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备。但时至今日才真正拿起《论语》,对孔子的教学思想有些领悟。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师,仍有启发。我们可以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灵活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去。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反映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之,才称得上仁,但其核心却很简单,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智育主要是指使人获取知识、工作技能的教育工作。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人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以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具备正确性。

  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教学内容上,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孝顺父母,出外便敬爱尊长,做事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在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有剩余的力量,就去学习文文化知识,在德、智并重的同时,还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

  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孔子的一生身体力行地实践礼、仁,在教学态度上也是严肃认真的。

  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承认青出蓝而胜于蓝的道理,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他教弟子努力好学,提出六言(品德)、六蔽(弊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还教育弟子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教育弟子要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要活到老,学到老。

  教导别人而不疲倦,更可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说诲人不倦。在孔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体现着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过。为此,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学生。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耐心说服的态度,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较低,屡犯错误,他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造就人才。如子路,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被人视为庸人,孔子却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子路,最终将他培养成才。这也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结果。

  并且孔子对弟子无所隐瞒,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具有全民教育主义的思想。可见孔子收徒的学费是十分低廉的十条肉干,这使得孔子的学生成份构成主要以贫贱子弟居多。根据考证,孔子的学生中,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之外,其余大多数皆出身贫寒,如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 豚,陵暴孔子。像个地鄙流氓;子张乃鲁之鄙家也,同样出身贫贱;特别是颜回,据《论语》所载,居陋巷,箪食瓢饮,死后连下葬需用的椁都得靠同学们赞助,是孔子学生中最为贫困者。孔子把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老百姓,这亦如他把仁爱的对象扩展至所有的人,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人作为存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有着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都有着不同于动物且优于动物的潜能与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与可能性。

  教师自己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学生为天职。

  三.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孔子的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是交互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举一反三,步步深入,这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因材施教。现代科学认为,材就是人的思想、性格和智力,而每个人智力迸发的领域的广狭、时间的早晚、表现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弟子的受教时间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各人情况相异。但是,孔子都了解他们。弟子们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学业进展与特点、个性(辟、卤莽)、天赋(愚、鲁)、经济状况,乃至居处(陋巷)、饮食(一箪食、一瓢饮)、生活习惯(昼寝)等。《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思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发问人的特点给出不同的解答,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应用。只有这样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进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培养学生的智力,不能作统一的要求,不要抹杀学生的个性。

  注意启发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指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要使学生能够联想、对比,知一方而推之其他三方。这里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一是学生要有解决疑难的迫切要求。这时加以指点,其效果当然很好。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即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主体性,要恰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好一个度,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一口气读完不过脑子,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如《先进篇》中,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学会,还要教给他们如何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激发兴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应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温习旧的知识,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学习收获,还能因知识面的扩大,实践经验的增加,从旧有的知识中得到新的认识。

  重视实践的作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时候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加以演习或实习,如礼、乐、射、御等,使之学得更为牢固。这些是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的。孔子在实践中学习,使技艺不断进步,如在比箭时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论语·八佾》)孔子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只要中鹄(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掌握用力要适度,没有反复演练的实践,懂得这一道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学习,不断获得教益,达到新的境界。

  四.关于《诗经》学习

  孔子强调文献特别是《诗经》的学习,是和古时贵族阶级以诗言志,有时在外交场合都完全藉诗句来办交涉分不开的,所以诗是春秋时期政治和外交场合中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对于诗教的功能,孔子对其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见,学《诗》在孔子看来除了可以掌握知识,培养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学得讽喻的方法;可以培养情操,锻炼合群性,还有着道德教化的功能,近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事奉父母,远可以用以服事君上;而且从中可以认识许多鸟、兽、草、木的名谓和特征。孔子曾对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孔子还对伯鱼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舆?(《论语·阳货》)《周南》、《召南》,为《诗经·国风》作品,孔子认为如果不研习《周南》、《召南》等,便好似面墙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迈不开去。孔子把《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百姓称之为诗教,诗教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所以孔子主张,学《诗》最重要的是掌握《诗》的本质蕴含,而《诗》的本质,孔子认为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并根据这一精神,孔子还对《诗》进行了删节。孔子反对对《诗》的死记硬背,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可见孔子对学《诗》的高度重视,可见《诗》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地位。

  阅读《论语》,真的让人受益匪浅:

  原文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果我们能取其精华,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相当的借鉴性,作为后学者,当慎思之,明辨之,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关于教学方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

  (学生自由背诵)

  2、揭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解题:

  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

  (春季)

  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

  (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指导朗读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⑴ 生试读。

  ⑵ 指名读。

  ⑶ 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男女生赛读。

  四、导背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关于教学方案 4

  【教学理念】

  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

  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

  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3、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

  ⑴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 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⑵ 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 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 (课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 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⑶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谁能把优美动听的雨声、雨色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课件: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① 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 抽生配乐朗读声,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试背赛背课文。

  2、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

  ⑴ 小组交流学生收集的材料。

  ⑵ 集体欣赏: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课件:

  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

  3、写话:

  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关于教学方案 5

  一、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 学习目标任务

  1、 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 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 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难点分析

  1、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 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 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 (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矗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矗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关于教学方案 6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属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苦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来概括她的一生:

  少年繁华中经丧乱晚年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曾不吝情去留: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箪瓢屡空:

  箪瓢屡空:晏如也:

  以此自终: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以此自终: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若人之俦:若人之俦:

  衔觞赋诗: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以乐其志:

  【词类活用】

  不详其姓字:

  亲旧知其如此:

  以乐其志:

  【一词多义】

  许:

  以:

  之:

  言:

  其:

  【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以古贤自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黔娄之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5.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暗示他是一位隐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翻译】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5.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课文理解】

  1.概括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关于教学方案 7

  星火助学小组为了加强各位助学同仁与受助学校学生的交流,丰富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特组织此次绘画比赛活动,小学生绘画活动方案。具体比赛活动事宜及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绘画活动主题

  《我的梦》

  二、活动目的

  通过以《我的梦》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展望未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星火助学全体同仁也希望借此活动,与我们受助学校的全体师生一道迎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

  作品交星火助学时间: 20xx年12月26日前

  四、活动参加对象

  挑选星火助学资助的两所学校的学生参加此次绘画比赛:四川省营山县柏坪小学与湖南省安仁县龙市乡中心小学(含田心小学)的全体小学生(包括未接受星火助学资助的学生)。

  五、比赛具体内容及要求

  1)比赛分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五、六年级组,

  2) 参赛学生根据绘画主题,创作富有想象力、个性鲜明、构图新颖、富有情感、内容积极向上的绘画作品,形式不限,绘画材料不限,尺寸不限,规划方案《小学生绘画活动方案》。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由美术老师进行指导)。

  3)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年级,指导老师,学校名称,时间方便评比记录。

  4)请星火助学在各校的志愿者收集参赛作品,并对作品拍照,请于20xx年12月26日前将照片发至星火助学电子信箱:,同时将作品原作寄至星火助学(邮政地址见附件),由星火助学小组组织评比。

  六、绘画作品的遴选及评奖

  初评:星火助学小组将组织绘画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通过初评遴选出的作品将在星火助学博客上发表,同时邀请星火助学的资助人和所有其他关心星火助学的朋友对有关作品进行点评和遴选。

  终评:星火助学绘画评审小组成员参考初评中对各参赛作品的评价,同时根据各参赛作品对此次绘画比赛活动目的的诠释(如画面具美感、富有想象力、角度新颖,作品有感染力等)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与奖励。

  七、奖励办法

  四川省营山县柏坪小学与湖南省安仁县龙市乡中心小学(含田心小学)将单独进行奖励。其中每所学校:

  奖项分别按照各年级组设置:

  一二年级组: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三四年级组: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星火助学将为获奖的学生颁发奖品。

关于教学方案 8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叶”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重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互评。课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你看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谁来夸夸这么漂亮的大荷叶?

  (学生自由发言)

  有个小作者也在夸这美丽的大荷叶,你们瞧。

  (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大荷叶!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满池的荷叶是那么美,难怪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呢,都有谁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由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汇报。

  三、识字教学

  1、是啊,美丽的荷叶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这些小伙伴又是怎么夸奖大荷叶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读一读。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在句子中初步识字。

  4、集中教学生字。

  四、课间游戏

  猜字谜。

  五、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读课文。

  2、指名读分小节读课文。

  六、复现生字

  (儿歌复现)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七、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

  2、范写。

  3、生写。

  4、反馈。

  八、小结下课

关于教学方案 9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一的内容,第二单元将承接七年级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活动,活动一是利用word软件对活动策划方案这样的长文档进行排版,美化,本活动分以下2个阶段进行:

  1.排版策划方案:根据阅读的需要,对文档正文、各级标题进行排版,使文档条理清晰。

  2.美化策划方案:利用页眉页脚,插入图片等功能对整篇文档进行美化、修饰。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掌握了文字格式修饰和插入各种对象等基本方法,初一所学知识对本节课的段落排版和文章美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与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所面临的问题和已有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文章排版与美化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word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继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对活动内容全程规划,体验一个完整作品的编排与美化过程,渗透规划思想。

  (2)综合运用word知识处理软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排版设计与美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表现与发挥。

  四、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掌握段落设置和页眉页脚添加的使用方法,并会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策划方案段落的设计与版面的美化,既要符合书本上的要求,又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未经处理的“读书”策划方案word文档一份,完整的“读书”策划方案作品一份。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学校将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我们班选择了“读书”主题开展“书香班级”活动,活动负责人已经撰写好了活动策划方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份方案的排版。

  (教师展示编排好的方案和没有进行编排的方案)

  师:同学们更喜欢哪一个方案的排版?

  (学生回答第一个)

  师:第一个策划方案文档的排版条理清晰,更易于阅读,也更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文档进行排版和美化。

  (二)讲授新课

  1.排版策划方案排版策划方案分为设置正文文字和设置标题格式两部分内容。

  (1)设置全文格式

  运行word,打开“书香班级策划方案.doc”文档,按Ctrl+A键,选中整个文档,在格式工具栏上设置正文的字体、字号等字体格式。保持选中整个文档,选择“格式”里的“段落”选项,设置正文所有段落的格式。

  (2)排版标题设置

  选中文章标题,设置标题的字体、字号及颜色。(请一学生上前演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标题格式),副标题和小标题依次请学生演示。

  2.美化策划方案师:同学们可能发现了,我们的这个方案内容较多,不宜与阅读,所以我们可以在文档中插入一些图片装饰来提升文档美观度,并对文字内容进行衬托,在页脚插入页码等内容可以适度辅助长文档的阅读。

  (1)插入装饰图片: 在“五、活动内容”后单击,“插入”→“图片” →“来自文件”命令,插入“蝴蝶翻书.jpg”图片。

  (2)设置图片格式:右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设置图片的大小和环绕方式,拖动图片,放在合适的位置。

  (1)添加页脚页码:要求学生根据书本上步骤与要求,完成页码的添加。

  (三)课堂练习

  完成“创新园”里的三个任务:

  1.在文档第2页插入素材文件夹中的“书香.jpg”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

  2.为文档插入页眉。

  3.尝试用漂亮的字体美化文档标题。

  (四)课堂小结小组内评价、交流作品,并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进行完善与修改。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最后总结补充。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又因为学生对word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进行的很顺利,但学生较为粗心,段落的设置涉及的小知识点比较多,学生不易记住,需多加练习。

  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来完成相关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遇到困难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应做细致的讲解与说明。

关于教学方案 10

  本文的教学应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一、谈话导入,了解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相机指导学生认读“恐龙”;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

  2、板书“恐龙的灭绝”,引导学生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指出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再次练读。

  3、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随意说,及时纠正语音错误。对内容上不做严格要求。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⑴ 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⑵ 你还读懂了什么?(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⑶ 朗读指导,练习。

  ⑷ 教师引读,读好问句。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师:“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课文告诉我们了吗?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

  2、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3、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⑴ 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

  (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种种说法……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⑶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⑴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⑷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⑵ 地球一片黑暗。

  ⑸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研究一下,该如何填序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如“类”:“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关于教学方案 11

  根据县教育局普教科和教研室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现将我镇20xx年小学教学质量抽测的初步实施方案通知如下,请各小学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通过贯彻落实《田罗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行教学质量抽测,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全镇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改进学校教学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科学地分析评价学校与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学质量。

  二、抽测安排

  1、抽测学科与分值:语文(60分)、数学(60分)、英语(40分)、科学(40分)、品社或品生(40分),共计200分。

  2、抽测内容:内容以本学期现行教材、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抽测内容注重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强调抽测内容的高、深、难。

  3、抽测对象:各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具体抽测比率临时再定。

  4、抽测形式:实行五科或是四科综合试卷、分科计分、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分数按科计算到任课教师。

  5、抽测时间:一般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后,具体抽测时间临时通知。

  6、抽测结果:主要通过低分率、合格率、优秀率、人均分来分析各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帮助。抽测结果实行镇内排名,并将抽测积分按照一定比率纳入到中心学校本学期对各小学的综合考核积分当中。

  三、其他事项

  1、由中心学校负责集中制卷、印卷、统计,抽教师集中阅卷。

  2、抽测过程以原班级为单位设置试场。被抽测学校的领导、教师不能参加监考与阅卷。

  3、考试纪律按照期末统考要求执行。

  4、其它未尽事宜,临时再通知和完善。

关于教学方案 1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2、懂得吃水果前要洗干净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神秘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2、出示大苹果(今天大苹果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念儿歌一遍

  问:你们刚才听到大苹果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呀?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片,以方便幼儿记忆

  问:为什么大苹果要说“要是手脏别碰我?”

  三、幼儿学念儿歌

  1、看着黑板上的图文来跟着念一念

  2、请幼儿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香蕉(可是这里香蕉很伤心,为什么会伤心?)(因为小朋友刚才念的儿歌里都爱苹果,所以很伤心,小朋友你们喜欢香蕉吗?那我们也为香蕉编好听的儿歌)

  2、苹果的歌和香蕉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你除了喜欢苹果、香蕉还喜欢那些好吃的东西呢?

  4、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5、请幼儿自己选择一张图片编儿歌

  五、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关于教学方案 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画、剪、贴等简单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自己喜爱的面具。关注材料与色彩的变化。

  2、在愉悦的美术情景中体验欣赏、参与化装舞会的神秘与快乐,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是否掌握了一些头饰和面具的制作方法。

  2、是否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创新。

  3、是否对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面具或头饰的图片、教师范作。

  学生:卡纸、彩纸、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皮筋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问:老师经常看到一些人在广场上跳舞,喜欢跳舞的人特别多,你们喜欢跳舞吗?喜欢跳舞的人常常聚在一起开舞会(教师板书舞会),有一种舞会需要带上面具去参加,你们知道是什么舞会吗?(化装舞会)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问:化妆舞会是什么样的?老师带着大家认识一下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学生欣赏图片,了解戴上面具参加的舞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为我们班的化装舞会做准备。

  二、欣赏各种面具

  请学生看中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不同风格的面具,想一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面具。

  三、学习制作面具

  1、游戏一:

  刚才咱看了这么多面具,老师这里也有几个面具,咱们一起玩个游戏吧!教师藏起来,再出来时已经戴上米奇面具,和同学们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来自美国,我那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有漂亮的游乐场,欢迎你们到我的游乐园玩!教师再次扮演美猴王,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互动。

  2、游戏二:

  老师想请你们上来,带上面具演一演,谁愿意?学生上台表演,教师适当指导,活跃课堂气氛。

  3、说一说:

  你们觉得这些面具怎么样?你喜欢哪一个?(学生评价面具,激发儿童的制作兴趣。)戴上面具参加化装舞会挺神秘的,不同角色的面具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猜想,不同的感觉。当我们戴上面具,我们就变成了别人,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所以角色在转变,咱们要学习制作面具的第一步就是转变角色。(板书角色)

  4、总结制作步骤。

  (1)、 选择角色。师:你想当谁呢?想 ------做什么面具(我想扮成小兔子,我想扮成米老鼠,我要做一个怪兽……)

  (2)、 选择材料。(教师板书材料)选择彩纸、卡纸还是其他材料,如羽毛等。

  (3)、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法制作面具。

  教师示范小猫面具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画的时候要占满整张纸,正要和自己的脸一样大,或稍大些。制作眼睛处的挖空。如:指出眼睛所在出,再请旁边小朋友帮助定点,再挖空。 给面具涂上颜色,装饰身上的花纹,加上蝴蝶结。建议学生运用各种喜欢的材料和颜色,大胆打扮。

  (4)、指导学生给面具装上带子,可以选择皮筋,纸条或绳子来制作,教师示范纸条的做法,粘在面具上的时候要量一量自己的'头有多宽,再粘,粘牢固了再去戴。

  四、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就开始做一个喜欢的面具。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做出一个有趣的面具,赶紧动手,为我们的化装舞会做准备吧!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1、教师巡视,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定位,挖空眼睛。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材料共享。

  2、及时提供学生所需,启发学生制作交流。

  五、展示评价

进行情景对话或表演。

  1、同学们,谁愿意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去参加化装舞会呢?别忘了向大家介绍自己哦(鼓励学生根据角色进行自我介绍)

  六、收拾与整理

  1、提醒学生整理好所用物品及收拾纸屑。

  2、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每个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戴上自己的面具开始游戏。

  七、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很棒,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卡纸和身边的材料为参加化装舞会制作了有趣的面具。

关于教学方案 14

  一、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文第2、3、4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惑一一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羡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分解字法、看图想象、句式练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聪明”、“光秃秃”、“总有一天”、“主意”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小朋友好,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儿,你认识吗?(板书:聪明)指名读,齐读。

  聪明的小朋友身上有四件宝,你知道吗?

  2.你们看,(教师边描“聪”字边描述)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用口说,用心记。用这种方法记字,也很有趣吧!

  3,今天,就是比比哪些小朋友这四件宝用得好,有信心吗?用你专注的`目光告诉我。我借用的这种谈话方式可能是第一次,学生觉得很突然,有点不知所云,但是这句小口诀使得学生对“聪”字印象深刻,对识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二、猜谜入题

  1.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位聪明的小伙伴,请看(课件: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自己读一读。

  2.谜底就是——(板书:松鼠)对,谁来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

  3,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板书:松果)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松果的图片。(课件出示松果图片。)

  4.师小结:是呀,松果是松鼠的美味佳肴,(板书:和)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那松鼠和松果之间还藏着什么小秘密呢?请打开书本绲页,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词语和句子。

  (1)自由读轻声。

  (2)指导读准“摘松果”,“栽松树”,注意区分平翘舌音。

  (3)读生词:忽然、眨眨眼睛、如果、总有。

  (4)范读句子,注意停顿。指名读好长句子。齐读句子。

  这段教学过程所用时间较久,“摘松果”、“栽松树”都是难读词,课文也有很多长句子,用课件出示并用“”隔开,学生在提示下读得通顺整齐多了。

  3、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活泼、以后、主意、几场。

  (一)缘起“摘松果”,学习第1自然段

  1.导人:小朋友,小松鼠跟我们打招呼呢:“嗨,大家好,今天阳光明媚,我要去大森林摘松果,一起去吧!”

  2.那我们也去看看吧!请大家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课件: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3.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小松鼠此时的心情,你们觉得是什么?(高高兴兴)

  学生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开心”“高兴”,我提示:书上是用了什么词语来形容?学生马上就领会了。我再让他们比较“高兴”和“高高兴兴”的语气程度,孩子们都觉得用高高兴兴更好。

  4.小松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小朋友就把自己当做这只快乐的小松鼠,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5.师生口语交流:

  师:早上好,小松鼠,你今天为什么那么高兴啊?

  预设:

  生:我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生:我摘了一个又一个的松果。(指导朗读这句话。)

  在理解“一个又一个”时,我问“到底是多少个”,有学生说是“两个”,有学生说“很多个”,黄晨说:松鼠一直吃一直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止两个。”我表扬了他的说法,再让学生说一说像“一个又一个”这样还能用其他的数量词说吗?深思说“一本又一本,我看书看了一本又一本。”

  生: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指导朗读这句话。)

  6.有感情地齐读第1自然段。

  (二)移情“想松果”,学习第2、3自然段

  1.导人:小松鼠吃着吃着,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不由皱起了眉头。小松鼠究竟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细细品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

  2.交流句子。(课件出示: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换词比较:这儿的“光”指的是什么?再把“只”放进句子中来读一读⊙

  4.图文并茂,创设情境,感悟理解“总有一天”。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森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看:(音乐声中教师描述:原来这儿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可是,十年以后,松树,二十年以后呢,松树___,那么,总有一天___。)

  5,句式铺垫,畅谈感受。

  现在谁能看图来说说呢?

  6.想象说话,理解“光秃秃”。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只剩下一座怎样的山?(读词卡:光秃秃)刀阝光秃秃的山就是怎样的山?

  7.如果你就是小松鼠,一想到以后到处光秃秃的,你又会担心什么?

  8.交流句子:(课件: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9.“他们”指的是谁?指导读好这个问句。

  10.小朋友,现在来说说,小松鼠心里真正担心的是什么?能用白己的话来说说吗?

  11.小结齐读:这真是一只聪明的松鼠,吃着眼前的松果,心里却想到了将来的生活,真了不起!

  五、复现儿歌、指导书写

  1,直到今天,松鼠家族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课件:聪明活泼小松鼠,眨眨眼睛想主意,摘下松果埋进土。春风吹,春雨飘,满山松树绿油油,以后子孙不用愁!)

  2.自读,齐读,起立拍手读,读生词。

  3.开双轨火车组词,巩固生字。“活泼”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交流识字方法。)

  4.指导书写

  (1)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在黑板范写。

  (3)生练习,师提醒写字姿势。

  (4)师生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插图,理解“挺拔”。

  在蒙蒙细雨的滋润下,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小松树,你们觉得这些小松树长得怎么样?

  结合学生回答理解“挺拔”。

  师:谁也能像小松树一样站得很挺拔?指名表演。

  采访表演的同学:小松树,你站得那么挺拔,最想感谢的是谁?请你用朗读来感谢埋松果的小松鼠吧!读第5自然,读出感谢和欣喜。

  2.齐读第5自然段。

  三、想象升华、复述故事

  1.日子一天天过去,将来这片小松树林会怎么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更茂密”那是怎么样的?哪只松鼠见过茂密的树林,给大家说说。图片欣赏茂密的松树林。

  2.这片松树林是那么茂密美丽。小松鼠们欢欢喜喜地住在那里。嗨,小松鼠们,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3.想象说话:将来的松树林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松鼠生活得怎么样?

  4.练习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复述。

  四、指导写字

关于教学方案 15

  教材分析:

  本文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属 于文化艺术单元,安塞腰鼓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集舞蹈、音乐、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气势磅礴,独具魅力,是生命与力量的赞歌。学习本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接受传统的艺术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感情强烈,气势恢弘,表现出了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顽强力量。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需要通过表情朗读课文来感受,所以表情朗读是理解本文的基础,也是解读本文的关键。可以借助配音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的方式达成。

  由于地域的差异,学生对腰鼓的真实情形并不真正了解,更谈不上对腰鼓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深层理解,所以,要突破这一常规教学的难点,就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来实现。

  对描写腰鼓所运用的语言及写作方法的感悟,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学习本文的主要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运用学生品读、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总结评论的方式达成。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借助配音朗读的引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恢宏的气势。

  (2)、借助视频的声音、图像等艺术效果,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3)、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引导 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习作者描写恢宏场面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赞美生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生命内涵的句子,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是教学的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内涵,探究描绘优美意境的方法并学习运用,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表情朗读法、讨论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一)引入

  同学们,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生命中的喜怒哀乐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来表达。你通常借助哪些方式来表达你的喜悦之情的?(欢笑、唱歌、蹦跳、高喊、手舞足蹈等)每当逢年过节或者有重大喜庆场面的时候(比如结婚、开业),人们会借助哪些形式来助兴?(放烟花鞭炮、唱歌、唱戏、小品、相声、舞蹈、敲锣打鼓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当地人民是怎样来表达宣泄他们的强烈感情的。(播放图片,欣赏安塞腰鼓表演画面)

  (设计目的: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积累感触,构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使学 生对本文内容初步形成浅层理解,为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看完之后,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提示:可以借助一些词语来描绘,如: 亢奋、惊心动魄、震憾都可以。)

  教师出示有关安塞腰鼓的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对安塞腰鼓形成初步了解。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生花妙笔去描摹这种 动人心魄的表演场面的。

  (二)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并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三)表情朗读,品味语言

  1.教师首先播放用安塞腰鼓伴奏的其中一个片断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感情色彩 等。

  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

  2.各自放开声音激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语言的节奏和气势。

  同桌依次朗读并互相点评。

  3.指名朗读,自由评议。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示范朗读片断。并配上视频播放,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点拨。)

  比如:从“但是,看……安塞腰鼓!”

  参考理由:运用短词短句,简洁有力,清脆响亮 ;善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一气呵成,表现气势,渲染形象,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

  5.学生齐读课文片断,感受畅酣淋漓的语言气势。

  (四)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情感上的震撼。请你找出自己还不理解的句子,小组内交换意见,不懂得提到课堂上来共同讨 论 。

  预设问题:

  (1)容不得……一股劲!

  ①排比: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表现安塞腰鼓冲破一切障碍的强大力量。

  ②前后对应,挣脱、冲破、撞开力量急速递增,使人联想到爆发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会变革……

  (2)“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心上”怎样理解?

  “冗杂的心”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苦难艰辛,自然环境的恶劣,命运挫折带来的压抑……

  (3)“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怎样理解?

  紧承上文,写了黄土高原人民生活中的苦难艰辛,命运挫折带来的压抑都借助这腰鼓得到释放和排解,烘托出了安塞腰鼓的伟大力量!

  (4)你怎样理解“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写出了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追求和享受,这腰鼓的磅礴气势就是他们对无形精神的有形展现!

  (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这里用江南的柔媚温婉来反衬黄土高原的粗犷雄壮!

  (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有何表达作用?

  反复出现了四次,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

  小结: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助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从场面节奏鼓点 舞姿等方面将安塞腰鼓描绘的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

  (五)迁移练习

  从生活中选取一个场面,对本文中某一个精彩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

  个人酝酿,同桌推敲,全班交流创作成果。

  (六)布置作业

  运用本文所学的方法,用精彩的语句描摹你熟悉的某个生活画面。

  要求:1、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正面、侧面;动态、静态;调动各种感觉手段……) 多角度、多侧面联想(由景生情,联系社会,感悟人生);适当运用排比句式。

  2、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内容:场面、鼓点、舞姿、节奏

  热爱生活赞美生命

  比喻、排比、

  多种修辞手法

  对比、反复

  多角度取材:调动各种感觉

  写法

  正面、侧面

  多方面描写

  动态、静态

  多种联想想象

  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

  1、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 、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创设情景,增强感性认识:

  播放用安塞腰鼓伴奏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感情色彩等。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

  3、注重朗读:

  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4、注 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个性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疑难问题提到课堂上来共同讨论。这种方式比较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不够到位。

  2、教师的板书不够规范。

  3、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的方案04-15

教学方案04-22

线上教学课程教学方案01-24

教学督导方案11-29

教学活动方案09-28

美术教学方案04-12

教学策划方案04-07

学校教学方案04-11

线上教学的方案04-09

《观潮》教学方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