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技术方案

时间:2023-06-11 17:32:03 方案 我要投稿

有关技术方案模板集合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技术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技术方案模板集合五篇

技术方案 篇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

  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

  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

  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

  1、 生命科学概论:

  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

  (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

  《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均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T. McKee; J. R. McKee,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xx年;

  Instant Notes in Biochemistry, B. D. Hames, N. M. Hooper & J. D. Houghton,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微生物学及实验: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使用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生物技术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以分析方法为系统,借助于专用仪器,综合应用已学过的有关学科知识,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本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生物检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生物检测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1)色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光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3)电化学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4)生物技术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使用教材: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参考书目:

  《生物物理学》,赵南明,周海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的无性繁殖技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它应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等。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用为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实际操作技术。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掌握开展离体培养克隆植物的基本技能。

  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种质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果树与蔬菜的组织培养技术、园林及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茎段的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叶的组织培养等。

  6、发酵工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及产品举例等部分。内容包括菌种的特征和选育,培养基的特性和选择,发酵工艺的控制,杂菌的防治和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控制等内容,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微生物发酵工程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同时要求基础理论和生产时间密切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要按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过程阐明各个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的原理和技术,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重点突出生产的工艺操作和控制技术等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程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实验的实践环节,也要求学生建立实际生产的概念,在实践中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利用实验、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会缩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建立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概念和能力,动手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推荐教材:贺小贤编著,《生物工艺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

  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编著.《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俞俊棠主编. 《生物工艺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7、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生物技术辅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资源特性,水体污染的特性,污染指标和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及方法,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熟悉有关设计计算、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处理系统的管网设计、施工、维护运行方面的知识。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因此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应用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同时具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高廷耀、顾国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订版 张希衡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水处理工程》 顾夏声编 清华人学出版社

  《水污染治理工程》 黄铭荣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 胡亨魁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食用菌栽培学

  本课程是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实用技术课程。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人类餐桌上的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餐合理饮食结构应是“一荤一素一菌”,其中的“菌”指的就是食用菌。因此,近十年来,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食用菌生产、加工在我国已然形成独立的新兴产业并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了解和掌握食用菌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和服务社会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本课程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部分,比例大体为:1:1。理论教学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商业化栽培技术工艺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加工保鲜技术三部分内容。实验教学重点加强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技术、菌种分离与保藏技术,能够进行常规的食用菌栽培工艺操作。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有关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理化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方法,掌握食用菌栽培过程及加工的多种基本操作技术,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在实践应用中控制生产、服务科研和改造创新的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

  五、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要求为25学分。

技术方案 篇2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编制

  1.本节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并且都很重要,要多下功夫复习。

  2.投资现金流量表:

  (1)将技术方案建设所需的总投资作为计算基础,反映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现金的流人和流出;

  (2)可计算技术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并可考察技术方案融资前的盈利能力;

  (3)“所得税”称为“调整所得税”,区别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

  3.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是从技术方案权益投资者整体(即项目法人)角度出发;

  (2)以技术方案资本金作为计算的基础,把借款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作为现金流出;

  (3)用以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反映在一定融资方案下投资者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用以比选融资方案,为投资者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提供依据。

  4.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1)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分别从技术方案各个投资者的角度出发;

  (2)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的基础;

  (3)若投资各方按股本比例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及风险,此时投资各方的利益一般是均等的,没有必要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若投资各方有股权之外的不对等的利益分配(契约式的合作企业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投资各方的收益率会有差异,此时需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表中主要项目包括:实分利润、资产处置收益分配、租赁费收入、实缴资本、租赁资产支出等。

  5.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较为简单。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反映技术方案计算期各年的投资、融资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人和流出,用于计算累计盈余资金,分析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表中主要项目包括: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累计盈余资金。

  6.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要掌握,尤其是总成本费用部分比较难懂。其余的营业收入和税金基本是记忆性的内容,有时间多看就行,考试都是考记忆的的内容。

技术方案 篇3

  一、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需要1个近三年的发明专利,或者6个实用新型专利或者6个软件著作权。

  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三、企业的管理水平:

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产项报告;

  2.建立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3.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4.设有研发机械并具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5.建立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四、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这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

  1. (必须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2.(近三年自主研发或受让的知识产权)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产品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内)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公司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需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标)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5.(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必须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标)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6.(研发费用需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2)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技术方案 篇4

  根据公司20xx年采掘作业计划,结合矿井瓦斯治理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一、20xx年瓦斯防治计划

  1、年度瓦斯事故起数控制为零起,杜绝死亡事故发生;

  2、瓦斯一般超限不超过12次,严重超限不超过1次;

  3、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3开切眼、S3113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3运输巷、S3115运输巷、S3115中巷、S3115回风巷全部实行穿层条带抽放(注:S3111运输巷、S3111回风巷、S3111中运巷、S3113回风巷、S3115回风巷已施工完成),本煤层钻孔进尺18300米,本煤层抽放量达到15万吨,预抽瓦斯6万m3;穿层条带按9m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孔4个,穿层抽放巷道进尺2160米,预计打穿层抽放钻孔19180m,抽放条带煤量25万吨,预抽瓦斯9万m3。所有工作面必须启用穿层抽先行、本层抽补充、采空抽强化的抽采模式,合理安排采掘抽关系,要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必须在本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达到8m3/t以下、残余瓦斯压力达到0.74Mpa以下时才能进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全矿井瓦斯抽采率必须达到35%以上;

  4、严格按照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抽放及效果检验。

  二、瓦斯防治思路

  1、坚持安全发展原则,树立“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

  2、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井下抽采为主,建立完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通过加大瓦斯预抽与利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3、加快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进瓦斯抽放工艺,探索出适用于本矿井的瓦斯抽放方式和方法。

  4、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瓦斯治理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掘采平衡、抽采达标”的瓦斯抽采措施,促进瓦斯治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5、坚持本质安全型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建设,推进实施瓦斯“零超限”和采掘分类管理,采掘工作面必须通过瓦斯治理,切实做到抽采达标,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进行开采,矿井优先进行区域性抽放,变防突为消突。

  6、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工作目标体系,全面深化瓦斯治理。

  三、成立瓦斯管理小组

  组长:程会平

  副组长:梁浪、韦延明、陈长江、传云明、刘金键

  成员:李仕权、郝帮泽、张启军、韦建强、段平、冉茂中、吴江、陈锡华、夏清余、李春华

  “一通三防”下设办公室在通防科,下设防突队、瓦检班、监控维修组、瓦斯抽放和主扇抽风班、通维组(负责防尘防火)。

  该小组的成立将对我矿的瓦斯治理起着主要作用,制定建立各种瓦斯

  四、瓦斯防治措施

  (一)技术措施

  1、采掘工作面作业前必须先采取穿层条带预抽的方式进行瓦斯预抽,控制范围为整个采掘条带,达标后方能进行采掘作业;

  2、采掘工作面穿层抽放效果较差时均采用本煤层深孔超前预抽放措施作为补充,要根据煤层煤质,透气性、瓦斯含量、卸压程度编制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明确制定出钻孔的有关参数;打钻人员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不能超出允许值范围外;打钻完工后要有专人验钻、封孔、观测抽放效果;技术人员要根据抽放效果及时调整设计;在掘进工作面布置了6个最少60米的超前卸压、抽放钻孔,控制掘进头前60米上帮8米下帮4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中运巷和运输巷沿走向按孔间距3m,倾角60°,方位角218°,布置抽放钻孔;孔径φ75mm,孔深42m,封孔长度为8m,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为13~14千帕,预抽时间以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为准,没达到预抽效果严禁停抽;

  3、打钻时瓦斯涌出量大,我们通过控制钻进速度,控制了瓦斯涌出速度,达到了打钻瓦斯不超限的效果;

  4、在掘进工作面抽放同时,在掘进碛头采用深孔高压注水措施,一方面制造煤层裂隙,另一方面提前进行顶板有序卸压,提高预抽效果和瓦斯自然涌出效果,保证瓦斯提前有序释放,减少掘进时涌出量,达到治理超限的效果;

  5、采掘过程中,每班落煤打好支护后,在工作面煤壁打超前卸压孔,提前释放压力和瓦斯,减少瓦斯突然涌出的可能性;掘进工作面每班打6个75㎜卸压钻孔,孔深9米,控制掘进头前方9米,煤帮上帮4米、下帮2米以内的范围;在采煤工作面沿伪斜采面每间隔2.0m打75㎜卸压钻孔,仰角3o~5o、孔深9m,布置成双排,每段布孔80个,作为对抽放钻孔的补充,提高钻孔卸压控制的密度;

  6、掘进巷采用抽60米掘40米措施,必要时可加密钻孔控制密度。

  (二)组织措施

  1、为了保证正常掘进推进度,采用了“三巷保两巷”的组织措施,即三条巷道中,保证两条巷道正常掘进,一条巷道进行抽放和注水,处理瓦斯;

  2、掘进时采用先掘上部巷道,循环进度定为2米,同时要减小每次爆破量,增加爆破次数,避免瓦斯突然涌出,使瓦斯涌出均匀;

  3、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将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探头的`断电值均降为0.8%,(炮掘巷道每次放炮必须实行巷道内机电设备停电措施),提前断电确保安全;

  4、掘进工作面掘进尽量采用双巷掘进,双巷及时贯通调整系统,利用局部通风机正压压入和系统负压抽出,提高通风排瓦斯效果。在单巷掘进时,对风机至巷道口这一段短路巷道增阻调节,提高短路巷道风阻,减少短路巷道风量,增加局部通风机的有效风量,提高通风效果。

  (三)管理措施

  1、掘进巷道供风风机采用双局扇双回路专用电源并自动切换,杜绝局扇无计划停风;

  2、采用两巷或多巷掘进,提高供风效率,同时当两巷贯通后,形成全风压系统后,先倒风机后掘进,杜绝盲巷瓦斯超;

  3、将瓦斯含量大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来管理,加强矿井通风、监控、抽放管理,加强爆破、落煤掘进管理;

  4、对重点区域,公司安排负责任、懂业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进行管理和作业;

  5、每班必须检查风电、瓦斯电闭锁的可靠性,爆破作业必须停电并撤出回风流内的全部作业人员;

  6、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三违人员进行处罚;

  7、措施、图纸的制定,严格按照《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进行,杜绝因人为疏忽造成井下各种事故的发生。

  (四)硬件措施

  对抽采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投入抽采泵站的在线监控检测系统,实时了解抽采情况及泵站运行情况,通过数据的对比进行有目的的安排、调节抽采工作,并加强抽采管路的维护、连接管理,有效进行堵漏气,满足抽采负压要求,力求抽采达标。

技术方案 篇5

  一、区域基本情况

  医院属于特殊环境,对虫害控制工作的效果要求较高,工作过程也应对安全、气味、环境、和减少对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工作干扰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二、总体工作计划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应引入有害生物管理的理念,确立以虫情监测为依据,先期预防为基础,结合定期杀灭,局部临时性处理的工作原则。

  1.建立虫情监测体系:由双方人员共同定期采用询查法或器械调查法进行密度监测,根据密度变化随时调整作业方法。

  2.分区域设计方案: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功能区域设计具体的防治方案。

  3.重视外环境和孳生地的管理与控制。

  4.根据季节和虫情变化,定期进行大面积虫害处理作业。

  5.根据特殊情况(气候或虫情突变等情况)进行临时性应急杀灭处理。

  6.合理用药,有计划的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7.建立完整的书面客户档案,以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虫害调查及控制方案

  (一)蟑螂防制方案:

  据调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存在的蟑螂为德国小蠊,是现代城市主要害虫之一,其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生存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危害程度以及杀灭控制难度远大于老鼠,是目前城市首要的卫生害虫,一但被侵入很难根除,其危害主要在于传播疾病,同时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对医院带来的风险隐患主要有:

  1.蟑螂是多种病媒的传播体和致敏源,其肢体、粪便和身体上的灰尘等极易导致哮喘、鼻炎、皮炎等过敏性反应。其在室内孳生危害会给医院内的医护人员、病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安全隐患。

  2.蟑螂随处出没,极易导致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对于本医院卫生、管理等的投诉、反感和负面传播,给医院的信誉蒙上阴影。

  3.蟑螂防制不力,会导致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牢骚满腹,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

  4.蟑螂防制效果不理想,也必然会收到卫生执法部门的相关警示、公告和处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环境特点:

  1、医院的环境结构给蟑螂防制方法带来一定局限性:尤其是病房、药房、医务室、手术室等地因安全因素,无法采取常规的蟑螂防制措施(化学药物的滞留喷洒、粉剂、熏蒸等),容易留下处理死角,造成防制效果不理想,蟑螂反弹频繁的现象。

  2、医院的部分地方基本卫生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医护及病房区域的食源和水源极其丰富,而有些卫生死角无法及时清理,宜于蟑螂的快速繁殖。因此,医院的蟑螂危害已经日益严重。

  (三)灭蟑方法:

  1开荒控制消杀

  前期对全院采取一次大规模的蟑螂控制消杀,将医院公共区域原有的蟑螂,货物及其他物料中夹带的蟑螂利用3-5天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清剿杀灭;经过开荒作业将蟑密度降低至每平米85%以下。同时,使用有长效预防的药品进行处理,防止蟑螂反弹。

  2长期控制

  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药物方法、熏蒸法等方法。

  (1)对医院定期检查,定期使用物理灭蟑法,确保蟑螂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无蟑区域预防性投药处理。

  (2)各种管道井、地沟和地漏是有蟑螂繁殖和越冬的场所、迁徙的通道。我公司会定期选用性能先进的进口热烟雾机进行加强处理。冬春季加强杀灭其越冬成虫和虫卵。

  3 环境治理(由我方指导,需院方配合):

  环境治理是防止蟑螂携入、生存、栖息、繁殖的关键策略,是所有蟑螂防制方案的前提条件:

  (1)打扫卫生,除重视每天清扫卫生外,加强边角缝隙等死角清理将会减少蟑螂的生存环境,严格控制食物和水源。

  (2)要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保证所有物品都按要求存放,不随便乱丢乱放,垃圾要日产日清,下水道要保持畅通,道口必须加网盖。

  (3)病房及医护人员休息室区域每天晚上清理储物柜面、地面,不留食物残屑。

  (4)墙壁、天花板、门窗框孔洞缝隙及时修补。

  (5)药房、库房所有物品堆放整齐,定期整理保持通风干燥。

  (二)鼠类防制方案:

  1. 鼠种:根据我公司掌握的情况,该地鼠种是小家鼠,褐家鼠小家鼠形体小,可随家具、杂物、交通工具、等迁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生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警觉性强,有明显的新物反应,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家栖鼠。褐家鼠有很强的适应和繁殖能力,警觉性强,有明显的新物反应,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家栖鼠,其饮水量很大,每天须饮水10毫升以上;其食量也大,每天须进食20克食物。所以,控制褐家鼠首先应严格控制水源尤其是隐性水源,如及时清空空调接水盘、管好饮料类食品等。针对褐家鼠的毒饵应采用含水分较高的新鲜饵料,严格控制鼠类食源也是褐家鼠控制的基本要求。

  2.周边鼠情:建筑物本身会对周边鼠类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灭鼠后建筑物内部会形成鼠类真空环境,增加了对周边鼠类的吸纳力,如何减少周边鼠类的迁入、防止鼠密度反弹也是灭鼠的重点工作。

  2.灭鼠的原则

  (1)彻底、连片杀灭

  鼠类繁殖快,其数量增长呈“S”型,只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就会很快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必须彻底杀灭。

  (2)连续杀灭

  鼠类繁殖快,又能从外面迁移来,即使一次杀灭比较彻底,仍能很快繁殖起来,故只有经常连续不断地杀灭,才能保持鼠类数量的低水平。

  (3)因地、因时选择灭鼠时机和方法

  每种鼠有其自己的生态特点,每种灭鼠方法对其效果往往有较大的差别,不同的季节也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同一鼠种和鼠密度高和低时生态上也有差异,故需要了解上述特点的情况下,采取最有效的灭鼠措施。

  (4)交替使用灭鼠药物和方法

  由于鼠类的适应性很强,对每种灭鼠药物和方法,几乎均能很快适应,应以药物和器械方法的多变克服其适应性。

  (5)重视防鼠

  鼠类的数量受栖息地和食物等条件的制约,破坏老鼠适宜的栖息环境,断绝鼠粮,对控制鼠的数量有积极意义。另外,做好防鼠设施可有效的减少鼠的危害。

  3.灭鼠方法

  1.主要运用生态灭鼠方法:封堵鼠道、断绝鼠类水源和食源,并配以物理灭鼠方法:粘鼠板、鼠笼、捕鼠夹。作业前进行鼠密度检测,如密度超过15%,则首选化学灭鼠。

  2.地沟(包括室外地沟)投放蜡丸鼠药,同时定期用热烟雾熏杀、驱赶地沟内鼠类。

  3.在鼠密度达标后,由我方专家指导贵方物业工程部门进行堵洞、抹缝工作。

  4.建立鼠情报告制度,在定期检查、处理的基础上随时掌握、处理新发鼠害。灭鼠方法

  5.每月由我公司专业作业技术人员对防鼠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损坏设施,补充或更换鼠板、鼠笼----即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为下次控制做准备。

  6.建立鼠情报告制度,在定期检查、处理的基础上随时掌握、处理新发鼠害,尤其是突发鼠患和反弹鼠害。

  7.在进行鼠害治理工作的同时,可由我方专家不定期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防鼠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灭鼠、防鼠知识,为以后长期控制鼠害打下良好基础。

  (三)蝇、蚊类控制方案

  建筑物内很少有飞虫的孳生地,在建筑物内所看到的蝇类都是通过门窗从外界飞入的。室内的蚊、蚋、蠓及蛾类,可在地沟、空调接水盘、室内植物或地漏处孳生繁殖。但进入室内的,主要来源还是由室外飞入的。我们不提倡在建筑内部频繁用药,把节约下来的药品费用投入到防止飞虫进入上更为科学合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害虫控制组织机构,由物业管理部门系统负责。

  2.建筑物大门处加装风幕机并定期检测风幕机的风速及风速的角度。

  3.室内合理设置灭蝇灯并定期检查灭蝇灯的辐照强度。辐照强度不达标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4.把灭蝇灯纳入监测体系,定时、定点清理记录灭蝇灯托盘中虫尸的种类和数量,以便了解虫口密度。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反向查找飞虫进入的通道,及时补漏。

  5.室内合理悬挂粘蝇纸,放置灭蝇诱饵。

  6.窗户、排风扇等通向室外的部位加装细窗纱并定期检查维护。

  7.定期检查天空调接水盘、室内植物及各种地漏,如有蚊虫孳生的迹象就应提前进行相应的处理。

  8.定期检查管道井和管线通道,并进行预防性处理。

  9.定期检查室外害虫孳生地并清理、记录。为降低成本加强效果,重点部位可每周喷药两次。

  10.定期检查防飞虫设施并维修、记录。

  11.室外和外墙大面积喷洒灭飞虫药。

  12. 室内可选用质量较好的灭飞虫药做滞留喷洒,但每月不应超过一次。飞虫多时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处理。

  13.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站每天都应打扫干净,由酒店保洁人员做喷药处理。

  14.室外的管道井、地沟等处定期采用热烟雾结合滞留喷洒进行处理,有积水的部位投放灭幼颗粒。室内则定期以超低容量喷雾结合滞留喷洒的方法进行处理,有积水的部位同样投放灭幼颗粒进行处理。

  四、延伸服务

  1.由西宁继军生态治理有限公司专家不定期的对相关工作人员(采购员、库管员、装修监理、医护人员)进行鼠类、蟑螂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灭蟑、防蟑防鼠意识,为以后长期控制鼠蟑打下良好基础;

  2.为医院提供大宗设备及药品验场服务,对从有蟑害地区所购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做好防虫工作。

  3.建立蟑情汇报制度,对发现的不明昆虫留样并及时通知我公司做进一步的鉴定;

  4.建立虫情预警机制,对蟑螂可能进入建筑的途径进行预测、分析,必要时提前进行预防性处理。

  5.定期监测跟踪,由于每天都存在大量的物品出入,蟑螂极易被携带到医院内,我公司会安排专人定时定地进行监测并作细致的监测记录,及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

  鼠蟑控制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会加大。所以不能单一用药,或随意加大药量,防止只图眼前效果,造成以后难以控制的局面。

  鼠蟑作业模式及费用结构

  模式一(鼠蟑类综合防制):开荒消杀+6次集中控制+6次检查维护+2次临时性消杀。鼠蟑螂类密度标准高于国家爱卫会标准1.5倍。一年费用约160000元。

  模式二(鼠蟑类综合治理):开荒消杀+4次集中控制+8次检查维护+1次临时性消杀。鼠蟑螂类密度达到国家爱卫会标准。一年费用约150000元。

  蚊蝇作业模式及费用结构

  模式一(季节性消杀):每年5-10月每月一次性消杀,密度达到国家爱卫会标准。全年费用约80000元。

  模式二(单次性消杀):全楼单次性消杀,由院方自行选择次数,短期内蚊蝇密度较低,一次费用约15000元。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10-02

技术的方案11-15

关于技术方案11-11

有关技术方案11-10

技术方案模板11-16

技术方案(精选15篇)07-29

技术比武活动方案11-24

技术的方案15篇02-14

有关技术方案集锦11-21

工程技术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