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时间:2023-08-21 17:17:36 方案 我要投稿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知道擦鼻涕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幼儿具有爱护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醋、花露水(用杯子装好)2、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3、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察画像,指出少了什么

  师:这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

  (出示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引导幼儿说出画像上少了鼻子)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鼻子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可不能少了我们的小鼻子。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

  1、幼儿尝试闻醋、花露水的味道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如:醋、花露水,并给予说对的幼儿鼓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样东西,请小朋友们帮老师分辨一下,看看它们是什么?

  (幼儿闻味道,自由表达)师:你是用什么闻出来它们的味道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示用鼻子闻出来的,并根据已有经验说出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师:你还用你的小鼻子闻过什么味道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闻到过的味道,如饭菜香味、苹果的味道、臭味等)2、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还用什么作用。

  师:小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会呼吸并提示幼儿将鼻子捏紧,嘴巴闭上,让幼儿感受鼻子不能呼吸的难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块玩一个游戏。请把你的小鼻子捏紧,嘴巴闭上,不要说话,看谁坚持的最久。(坚持一会之后,教师先松开鼻子,夸张的做出很难受的样子)师:啊!太难受了,老师坚持不住了,太难受了!刚才你们捏住鼻子不能呼吸是什么感受呢?难不难受啊?

  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味道,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呼吸)(三)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师:我们的小鼻子真能干,既可以闻味道又可以呼吸,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小鼻子。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个小故事,叫《翘鼻子噜噜》,我们一起看看噜噜它保护好自己的小鼻子了吗?

  2、观看课件《翘鼻子噜噜》,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师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师:噜噜向鼻子里塞东西,最后让鼻子受伤了。我们要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玩耍时注意避免碰到鼻子;流鼻涕及时擦。那你们知道怎么擦鼻子吗?

  3、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师:最近天冷了,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流鼻涕,老师想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擦鼻涕的?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教师观察。

  师:刚才看了小朋友们擦鼻涕,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是自己擦鼻涕。可是有的小朋友擦的时候把鼻涕弄得到处都是,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2

  设计意图: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几个幼儿被刚取下的横幅所吸引,调皮的宝贝们拽着横幅跑来跑去,我没有制止而是静静的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被吸引,并主动的参与进去。我在想,这些横幅每次用过之后就被堆积在角落,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它做些有意义的事呢。因此,我决定以大红布为素材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

  我通过运用废旧的大红布让幼儿探索其玩法,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幼儿走、跑、跳、爬等动作技能;并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

  活动目标:

  1、探索大红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身体灵活性

  2、进一步巩固跑、跳、爬、钻等动作技能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准备:大红布数条、户外场地、沙包、线、黄带子

  游戏玩法及指导:

  玩法一:

  游戏名称:直线走

  适合年龄:3-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练习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耐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眼睛看脚底,沿着大红布的边沿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走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3、当听到开始口令后,幼儿一个跟一个双手侧平举,沿着大红布的边缘一步,接着一步向前慢慢行进,绕大红布边沿走一圈

  4、走完的幼儿在起点排队重新开始游戏

  玩法二:

  游戏名称:顶物走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将沙包放置头顶,在行走过程中不要让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每人手持一个沙包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将沙包放置头顶,一个跟着一个双手侧平举一步接着一步沿着大红布外侧边缘向前行进一周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个幼儿后面排队继续向前行进直到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在起点排队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游戏三:

  游戏名称:舞长龙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及反应能力

  2、发展幼儿走、跑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拽紧红布边缘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选前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分别站立于大红布的两端,拽紧红布的四角

  3、其余幼儿站于红布下方,拽紧红布外侧边缘

  4、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当龙头的幼儿掌控长龙摇摆的方向,后面的幼儿跟其方向做出判断并舞动红布

  5、下一组游戏时,更换下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直到每个幼儿都体验此角色后游戏结束

  玩法四:

  游戏名称:乌龟爬爬爬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手膝着地爬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一个跟一个手膝着地从红布一端爬向另一端

  4、一组完成后站起来,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走回起点,鱼贯练习

  玩法五:

  游戏名称:乌龟运粮食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及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沙包放于幼儿背上,不让其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作为起点,每人手持沙包一个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一个跟一个手膝着地爬在大红布上并将沙包放置于后背上,慢慢的从起点爬向另一端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名幼儿后面继续游戏,直至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沿着红布外侧边缘统一方向走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六:

  游戏名称:手脚着地横向走

  适合年龄:4-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手脚着地横向走的技能

  2、练习幼儿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保持距离、不要碰到红布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于红布一端,作为起点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一个跟一个手脚着地跨于红布两侧,慢慢交替手脚向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能碰到红布

  4、到达终点的幼儿起身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回到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七:

  游戏名称:双脚跳跃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跳的动作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起跳的'时候必须双脚并拢起跳,不能单脚跳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铺于地面,红布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沿大红布最长的一边站成一横排,作为起点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合拢跳过大红布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八:

  游戏名称:夹沙包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夹物跳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双脚将沙包夹住,不要将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两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作为起点和终点

  2、幼儿在起点处面对大红布站成一横排,每人一个沙包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夹住沙包连续向前跳直到终点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九:

  游戏名称:跨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增加高度练习跨跳的技能

  2、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游戏规则:幼儿在完成跨的时候必须注意是脚抬高,双脚交换的跨跳;当小老师的幼儿必须拽紧红布让其绷直不松垮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红布间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纵队站立两列,请排头的幼儿当小老师,将大红布竖起贴于地面拽紧两端

  3、其余幼儿按顺序跨跳过红布

  4、跳完的幼儿按统一方向返回起点,准备下一轮游戏开始

  5、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随时增加红布的高度

  玩法十:

  游戏名称:躲迷藏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幼儿的反应能力

  2、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根据大红布移动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反应,并要始终躲在大红布下

  活动玩法:

  1、将红布平铺于地面

  2、两个老师合作(或请两名幼儿当小老师)前后拽着大红布的首尾,其余幼儿站于红布下方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两个小老师向统一方向移动大红布的位置,或左或右、或高或低,红布下方的幼儿及时做出判断并快速站于红布下方,当红布向上扬时,幼儿向上跳,红布向下落时,幼儿则蹲下

  4、更换小老师,幼儿继续游戏

  玩法十一:

  游戏名称:拔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听到开始口令时才可以拔绳子、两队人数相等

  活动玩法:

  1、给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米,局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

  2、将大红布搓成绳子,在中间系一根黄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3、幼儿分两队站于绳子两端,人数相等

  4、游戏采取三局两胜

  5、当听到裁判员(老师)“预备”口令时,双方队员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绳,拉直做好准备,此时标志带应垂直于中线

  6、当听到裁判员(老师)“开始”口令时,双方各自一起用力拉绳,把标志带拉过本队河界的队为胜方。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绘本故事感受妈妈的爱并且表达出来。

  2.了解妈妈的辛苦,能够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妈妈。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1.PPT绘本故事《我妈妈》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视频

  3.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母爱的伟大、我们对妈妈的爱)

  二、听绘本故事,说说我们的妈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来听,等故事听完了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故事里的小朋友说他的妈妈是什么呢?老师先来说,故事里面说他的妈妈是个大厨师......是个神奇的画家......是个大力士......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2.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故事,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真棒,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

  3.听完了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4.最后我们要跟我们的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她,永远爱她)

  三、看视频,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

  1.小朋友们说一说两个视频分别讲的'什么内容。

  视频一:小朋友的妈妈给他送牛奶

  视频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朋友给妈妈洗脚,还给她讲小鸭子的故事

  2.教师:"视频里的小朋友爱他的妈妈,所以给她妈妈洗脚,那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我可以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

  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听歌做动作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绘本故事还有视频里都知道了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呀?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的妈妈都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也要大声说出我们对她们的爱。今天回到家看到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什么呢?让我们大声说出来。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4

  课题:

  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目的: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

  过程:

  1、教师利用活动的时间组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会愉快进餐,不挑食,初步培养良好进餐习惯;会主动喝水,初步懂得不吃零食的道理;能按时睡觉、起床、进餐等;不害怕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生病时愿意接受治疗。

  2、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会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清洁卫生、学会盥洗方法;会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能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初步知道环保的意义;认识身体器官的名称及作用,初步了解保护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

  3、自我保护

  了解过马路、坐车、玩户外活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帮助幼儿了解生活起居方面的安全知识;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知道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动效果:

  通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部分幼儿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喝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5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就应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持续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郁闷、悲哀、快乐都是人的正常情绪,高兴、快乐是用心的情绪,过度的生气和悲哀是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就应注意帮忙幼儿逐渐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本活动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不稳当,容易冲动。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此活动,活动中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资料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图片联想、结合生活经验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活动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悲哀的原因,了解帮忙和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心。

  2.明白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不再难过,变得快乐。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垫子、沙袋、软性无伤害投掷物、一段欢快的音乐等。

  四、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出行

  师:喵喵喵,喵喵喵,小猫要出行,这天什么天?

  幼:这天是晴天。

  师: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要出行,这天什么天?

  幼:这天是雨天

  ……

  (二)晴天、阴天和雨天

  使用课件

  1.出示阴天、雨天(雷阵雨)图片

  讨论:看到阴天、雨天你有怎样的感觉?它们分别代表怎样的情绪?为什么?(悲哀、难过、生气)

  2.出示晴天图片

  讨论:看到晴天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它能够代表怎样的情绪?为什么?(开心、快乐)

  小结:阴天、雨天可代表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生气、郁闷;晴天可代表开心快乐的时候。

  (三)播放课件

  1.出示小猴(贴上相应的.天气标志,代表情绪)

  引导幼儿观察小猴怎样啦?发挥想象:小猴遇到什么事才难过?讨论怎样帮忙小猴,使它的情绪由阴雨天转晴天呢?

  2.播放场景:小刺猬吵架(贴天气标志代表情绪)

  小刺猬为什么吵架?它们的情绪像什么天气?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此刻,我们怎样让它们的情绪转晴天?

  (四)让我安慰你

  1.展示教师收集的孩子们的表情照片。(课件)

  讨论:毛毛的情绪是晴天还是阴雨天?你是怎样明白的?我们如何让她开心?

  2.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这天的情绪状况,鼓励幼儿尝试安慰别人。

  3.讨论哪些方式能够让人变开心?

  大家一齐跟着欢快的音乐,利用垫子、沙袋等发泄不好的情绪。(随机的提问、了解幼儿此刻感觉怎样样?)

  (五)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情绪天气牌,每一天插在情绪播报窗里,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情绪,进行帮忙和疏理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6

  一、实施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情绪在幼儿一生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其个性、行为的发展。20xx年我园参与宋宁所长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的研究,侧重于“幼儿情绪发展的监控与维护”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从小、中、大幼儿的情绪发展的特点出发,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全体幼儿实施情绪的优化性维护;同时,对有不良情绪倾向和不良情绪特点的幼儿进行辅导,运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施预防性维护和矫正性维护。此课题的宗旨是希望通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小、中、大各年龄班的情绪发展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情绪评价标准。

  从日常的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3-6岁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我们将所观察到的问题行为进行统计与归类,结果表明:小、中、大班幼儿出现的问题行为各不相同,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集中表现出个体适应性较弱,他们对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等缺乏适应能力,对成人依赖性大,情绪不稳定;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易出现与同伴、成人交往中的问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够,交往中矛盾频繁;而大班幼儿随着龄的增长,个体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较多表现出学习中的问题行为。

  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结合幼儿出现的具体问题行为,根据环境的变化,我们尝试对小、中、大班幼儿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做邮前瞻性的心理预警,通过幼儿园的“家园互动栏”向家长提前发出警示,防患于未然。心理预警有利于教师对个体幼儿超前干预,有效地对可能出现情绪问题的幼儿实施预警性维护;同时也为面向全体幼儿实施的情绪维护提供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心理预警的出现,搭建了家园互动的桥梁,既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近斯的教育重点,又为家庭教育提供必要指导。从而,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心理教育效果。

  二、实施方法和内容

  (一)实施方法

  根据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两个月制定一次心理预警,并根据预警内容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二)心理预警内容

  下表是20xx年十一月、十二月两个月心理预警,具体内容如下:

  表一:小班心理预警

  心理概述:对气候的变化,不能较快适应,易产生不愉快的表绪。

  具体行为表现:

  片段一:早晨天气寒冷,幼儿拒绝起床上幼儿园。

  “妈妈,天好冷啊!我不要上幼儿园!”

  片段二:户外活动中,幼儿不愿积极参与活动。

  “老师,我的手冷,我不拍球!”

  片段三:进餐时,幼儿棉衣较多不方便独立进餐。

  “老师,你喂我吧!”

  指导建议:

  1.家长要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早睡早起,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2.利用文学作品、艺术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冬季的特征,让幼儿从情绪上渐渐的喜欢上冬天。

  3.家长和教师结合天气变化,坚持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锻炼。

  表二:中班心理预警

  心理概述:遇到困难,与同伴发生矛盾、争执,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易冲动,产生不良情绪,易出现过激行为。

  具体行为表现:

  片段一:老师宣布游戏结束了,XX小朋友大哭大闹了起来,“我还没有玩够呢……”

  片段二:排队参加游戏,XX边推旁边的小朋友边说:“我要站第一个,我要站第一个… …”话没说完,就猛地将挡着他的小朋友推倒在地。

  片段三:数学操作活动中,XX哭了起来,边哭边讲,“我不会,我不会,我就是不会嘛!”

  指导建议:

  1.利用游戏、文学作品等形式,帮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2.采用“同质”辅导的形式,在特定情景中让幼儿练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3.营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家园情感氛围。

  表三:大班心理预警

  心理概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躲避。

  具体行为表现:

  片段一:计算活动中,学习5以内组成、分合。部分幼儿不能完全理解题意,就开始哭了,“我不会!”

  片段二:体育活动中,学习跳绳,有些幼儿不会,也不愿练习,老师请他多多练习。他会说,“等我长大就会了!”

  片段三:拼图游戏中,幼儿已掌握了30片的拼图游戏,当老师出示更多数量的拼图时,幼儿立刻叫起来,“我不想玩了。”

  指导建议:

  1.成人为幼儿提供的学习任务要切合孩子的实际能力,难度不宜过高,鼓励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2.幼儿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必过虑,要正确对等幼儿的畏难情绪,及时肯定,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家园配合,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友谊赛,激发幼儿的成熟动机。

  (三)具体教育措施

  根据心理预警的具体内容,我们对幼儿的心理教育采取了集体教育、同质小组活动、个别交流、家园互动等多种形式。

  1.主题教育活动

  专门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氛围好,有理论依据,教育目的明确,教学准备充分,并可以检查评价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程度。如在小班结合对气候的变化,不能较快适应,幼儿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冬天不怕冷。”主题活动中安排了故事《我不怕冷》,歌曲《雪花飘》,体育《滚雪球》,健康《冬天也要锻炼》,音乐《风雨都不怕》,语言《北风爷爷你吹吧》,科学游戏《冷与暖》、《认识冬季服装》等等。让幼儿了解冬天天气特征,知道冬天保暖的一些方法,并且从心里喜欢冬天和各种冬季运动。坚持天冷也按时起床入园。又如中班教育活动《贝贝为什么没有朋友》、《你快乐,我快乐》的开展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

  2.同质小组活动

  同质小组活动是将有某些共同心理问题倾向的幼儿集中在一起,遵循健康有益的导向性原则,自主、参与的实践性原则,开心、愉悦的趣味性原则,领会、自悟的体验性原则,开展心育游戏。如小班娱乐角的“堆争人”,手工撕纸“雪花飘,冬天到”;大班的综合技能展示“我喜欢……”“健康宝宝大比拼”等。针对中班幼儿易出现的情绪亢奋的行为,我们将经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几名幼儿集中起来,以小组游戏的方式,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如:开展游戏“圣诞老人收徒弟”、“快乐园”、“机灵宝贝”等。通过数次活动,这些幼儿在情绪控制上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家长也反映孩子的进步突出。

  3.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的方式可以是老师针对个别幼儿的问题与家长讨论,也可以是老师直接和幼儿交流,了解幼儿心理的真实想法,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与反应,在幼儿的心理低潮期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幼儿顺利地克服负面情绪,增强对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在小班专设的红星榜,通过每天的评红星活动,激励幼儿天天坚持来园。如:在小班专设的红星榜,通过每天的评红星活动,激励幼儿天天坚持来园。大班开设的“悄悄话”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单独与老师、好朋友交流的场所与机会。

  4.家园互动

  开展以情绪情感教育为主题的家园互动活动,有助于幼儿情绪认知能力与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家园互动可以家园联谊、邀请家长上课、亲子竞赛等形式开展。

  案例一:

  小班做冰花

  游戏目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学做冰花,增进亲子关系。

  游戏玩法:

  1.幼儿用撕、剪的方法做出皱纸片。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将水和纸倒入模具内,放进冰箱。

  3.幼儿和父母一起欣赏自己制作的冰花,探讨冰花形成原因。

  4.幼儿和父母共同制作不同形状、造型的冰花,相互欣赏。

  案例二:

  大班亲子竞赛

  游戏目的:练习运用筷子的技巧,能勇敢面对活动中的困难。

  游戏玩法:

  1.幼儿用筷子将物品从一只碗夹至另一碗,多的一组为赢。

  2.幼儿用筷子夹送物品至父母的平底勺中,由父母用勺运送至自己的碗中,多者为赢。

  3.父母筷子在封闭的盒中夹取物品,并由幼儿用筷子转夹送至另一碗中,多者为赢。

  在小班这个亲子活动开展后,我们发现幼儿对冬天的冷并不再是惧怕的心理了,他们喜欢这些有趣的游戏,并且更愿意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去了。而家长也从中受到启发,还在自己家里利用夜晚零下的自然气候和孩子再次尝试制作冰花,和孩子在一起也经常讨论如何过冬及冬天的一些有趣的游戏等。让幼儿在心理上接受冬季,喜爱冬季,顺利的度过了心理上的难关。而大班的亲子活动则充分发挥了幼儿及其父母的主动性、积极性,用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掌握技能、运用技巧,父母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能帮助他们克服比赛中的畏难情绪,建立自信心。同时,家长在游戏中也同样能感受到成功、快乐,亲子之间的交流增多,效果更佳。

  家园互动还可以结合社区活动开展,如中班开展的“运动中的快乐”,就是利用五台山健身器材、攀登紫金山等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孩子们在运动中与同伴合作、分享,体验快乐的心情,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

  三、实施效果

  1.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为科学育儿提供平台

  在学前阶段,父母是对孩子有最深远影响的'人。父母对孩子情绪反应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情绪、智力的成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变化。作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的父母们在处理孩子出现的心理状况时,常常摸不着头绪。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理预警给家长指引了方向。家长通过心理预警的提示,及时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现状,也知道幼儿园现阶段心理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家长也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使得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应外界的变化,保证心理健康发展。

  2.加强家园互动,提高教育的一致性

  在当代信息社会,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视,《幼儿园工作教员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纲要》中还指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但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幼儿教育这个整体中,除了幼儿园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都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了心理预警牌的指导,有了家园互动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实现了家园同步同态,形成了家园互动,提高了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作用,使幼儿教育的价值大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价值的总和。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家长、老师三方一齐参与,幼儿的心理情感、社会化都得到不同程度、不同纬度的成长。

  3.实施心理预警,体现园本课程理念

  我园的“健康成长”课程认为:健康是身与心、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关系和谐的结果。它是整体性的,包括生理、心理等层面的内涵;它是动态性的,个体的积极参与能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幼儿获得健康并越来越健康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健康成长课程的实施理想。健康成长意指幼儿的身体、认知、审美、道德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身心完美。健康成长课程的研究和实施,不仅有利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积极推动教师的健康成长,还有助于家长的健康成长。

  心理预警的尝试,正是我园健康课程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心理预警,以及随之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得多数幼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幼儿的交际、排除困难等能力增强了;生活、学习、游戏的态度更加积极了。

  总之,心理预警的设置,使得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家庭、社区等紧密环扣的幼儿教育为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符合时代赋予我们的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值得尝试和推广。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7

  一、设计意图

  嫉妒心理是在自己不如别人优越,有了失落感时才会产生的。嫉妒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嫉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的一种仇恨心。

  在幼儿中,嫉妒心理的突出表现为失落感。引起幼儿嫉妒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别的小朋友被教师表扬了,而他没有得到表扬;别人的好朋友多,而他没有好朋友;别人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他没有;谁穿了漂亮的衣服,而他没有穿等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轻微嫉妒心。

  嫉妒心看上去似乎是对自尊心的一种满足与安慰,但实际上,他满足的只是并不真确的欲望。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努力进取,合理竞争,仅以嫉妒别人的进步与优势来安慰,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防卫优势比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重大障碍。

  特别是5-6岁(大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较4岁左右的孩子有名显得的发展变化,原来不太注重的一些东西也开始注意起来,嫉妒心理有了一些变化。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应引导,应及时调整和纠正幼儿嫉妒的心态,让幼儿学会欣赏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让幼儿能正确对待比自己优秀的人,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与成功。让嫉妒心变成进步的动力。同时,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知道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别人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最正确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特设计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教育幼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教育幼儿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2、教育幼儿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互相不服气,甚至互相瞧不起是不会进步的。

  3、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理解故事和练习绕口令,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虚心向他人学习。

  四、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及图片、录音机及音乐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如果你看到别人有的地方比你强,你会怎样做呢?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数星星》,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鱼和小青蛙是怎样做的?”

  (二)展开

  1、出示挂图并为幼儿讲述故事《数星星》,引导幼儿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

  (1)鱼妈妈为什么说小鱼很聪明?

  (2)开始时小鱼数的泡泡多还是和小青蛙数的星星多?小青蛙看到小鱼比它强,是怎样做的?

  (3)过了一段时间小鱼又和小青蛙比赛,结果如何?小鱼看到小青蛙比它强,又是怎样做的?

  (4)小朋友,如果你看到别人有的地方比你强,你会怎么做呢?

  (5)小青蛙和小鱼为什么能在数数竞赛中得到金牌?你该怎样向它们学习?

  2、出示两副结果不同的图片(明明和亮亮进行比赛,明明冠军,亮亮第二),向幼儿讲解其中内容后教师提问问题,并让幼儿分组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互相不服气,甚至互相瞧不起是不会进步的。

  1)教师提问:

  (1)小朋友认为哪个结果好?为什么?

  (2)如果你的小伙伴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会怎样想?

  2)幼儿分组讨论,互相向自己的小伙伴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分析自己遇到后会怎样做。通过幼儿间的讲述及讨论,让幼儿知道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输赢,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好成绩。

  4、学习绕口令《毛毛和涛涛》,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要嫉妒别人的长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的短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

  (三)结束

  教师小结:“毛毛和涛涛各有自己的本领,他们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小朋友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呀?把你的本领教给你的小伙伴好吗?”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快乐。(情感)

  2.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认知)

  3.初步学会探索的方法,学会与人友好合作。(技能)

  活动重点: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难点:

  初步学会探索的方法,学会与人友好合作。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了《蚂蚁搬豆》这首儿歌。

  2.物质准备:《蚂蚁搬豆》图片关于合作的相应图片(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跳绳、合作脱衣服、合作拉被子)

  活动过程:一、儿歌导入

  通过《蚂蚁搬豆》儿歌感知合作(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干吗?

  --之前我们一起学过了《蚂蚁搬豆》这首儿歌,我们再来念一遍好不好?

  --这只蚂蚁最后有没有把豆豆抬走,他是怎么样做的?(回洞口请来了好朋友们一起搬着走)

  --如果没有好朋友的帮忙,小蚂蚁能把豆豆抬回家吗?

  --合作就是2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就像蚂蚁和朋友们一起合作搬豆豆。

  --合作可真神奇呀,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就会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更容易成功!

  二、探究讨论,如何合作

  1.搬桌子比赛:配班教师一个人,然后再请6个小朋友搬桌子,比一比谁搬得快。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他们力气比老师小,却比比老师搬得快。

  (合作就是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件事,会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2.看图片,幼儿分辨哪些是在合作,哪些不是?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跳绳、合作脱衣服、合作拉被子。

  3.教室给出几个情景,让幼儿思考应该怎么样合作。(收拾玩具时、搬重的东西时、玩具不够时),再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才能做得好的事情。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合作,并了解合作的形式各种各样,生活中处处都在合作。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克服害怕的方法。

  2.两次的调查,让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人手一个自画像、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问题

  1.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幼:幽灵。一起喊:幽灵幽灵,我不怕你)

  3.生活问题:你是怎么睡觉的?你跟谁一起睡?(引导幼儿说出(1)和爸妈睡,(2)睡一个房间,但是分床睡(3)分房睡)

  师:这么多人都想说一说,我有一个好方法——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图片)

  和幼儿一起讨论“统计表”上图案的意思。

  4.出示自制展板统计表,请每位幼儿把手中的“自画像”贴在相应表格中。

  5.师幼共同观察、总结。

  有几个小朋友是分房睡的?有几个小朋友是分床谁的?有几个小朋友适合爸妈一起睡的?(师幼一起数数,教师在表格中用数字记录)

  二、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提问:

  1.你为什么会自己睡呢?(提问分房睡的幼儿)

  幼:没人跟我抢被子,很舒服。

  一个人睡,有没有害怕过呢?小结:一开始害怕,慢慢地适应了就好了。

  2.你为什么要跟爸妈分床睡呢?(提问分床睡的幼儿)

  3.你们想过要自己睡吗?(提问同床睡的幼儿)

  请自己睡觉的孩子帮不敢自己睡觉的孩子想想办法。(幼儿讨论,说一说,教师随即点击相应图片。)

  三、继续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情节

  师:有这么多好方法,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课件)

  幼:一起睡。

  师:谁愿意把你害怕的事大声说出来?(请幼儿面对幽灵图片,大胆、大声说一说)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幼:心里舒服多了。不害怕了。

  四、大胆尝试

  师:现在有没有勇气,想自己睡一睡呢?

  幼:想。

  师:那就请你把你的头像试着变一变吧。(幼操作)

  活动结束:

  (“原来——现在——想尝试——”的句式说一说)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9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切实抓好。

  一、为什么要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认为,当前幼儿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的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现在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从幼儿园的管理者到教师乃至于家长,对此都十分重视。幼儿园的管理者为确保本园体检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医生对全园发病率、营养计算等非常关注;教师为了完成幼儿园的考核达标,在进餐、午睡、户外锻炼等方面下功夫;家长尤其看重幼儿体重或身高长了多少,幼儿园的膳食编配是否合理等等。这样做无疑是有必要的,但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摆在应有位置。

  2、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本班发展好的幼儿常常在各种活动中都给与更多的机会,而对班级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幼儿关注却不多,影响了这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功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到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美术等特色班,家长们也热情极高的地送孩子到各种特色班学习,有的甚至每天指导课程排得满满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态度等不太在乎。

  4、只重视创设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略构筑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师生关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有的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用高档的材料布置优化活动环境,给幼儿提供的高结构材料过多,而忽视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幼儿园的管理者将环境创设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而对班级中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一般不作过高的要求。

  5、只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略了家庭中的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较多的幼儿园仍只重视园内的教育,如何将教育延伸至家庭、社区的问题还未得到广泛的重视。

  种种现象说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者都到教师、家长中普遍还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在有些方面走入误区,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健康的标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是什么?结合对新《纲要》的解读,使我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接受一次现代健康观的“冲击”和“震荡”。

  二、新《纲要》关于“健康教育”的要义

  1、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2、新《纲要》明确把心理健康纳入幼儿健康范畴,科学揭示了幼儿健康的内涵,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新《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健康会带来许多心理疾患;反过来,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酿成多种疾病,就象有人说的“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过程就是在儿童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成都日报》 20xx年1月6日曾报道“五岁幼儿患精神分裂症”。据报道,1名5岁的幼儿在园期间,因个别老师曾采取恐吓体罚等教育方式,使孩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而且在园情绪时有异常现象,教师没能注意观察,使幼儿错过最佳治疗期。经法院裁定,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未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导致诉诸于法律。此案例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对此决不能再掉以轻心。

  学习《新纲要》,我们对《纲要》中提出的“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非常赞同,并认为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进一步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认知发展是否正常,情绪反应是否适度,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性格特征是否良好等。在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必须从幼儿年龄特点入手,把情绪,自信心,合作意识作为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突破口,融入幼儿园教育目标进行。

  三、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

  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如果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总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幼儿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就会逐渐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不安全感就会增加;如果讽刺、挖苦、嘲笑孩子,当众损伤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童心的需要。同时,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如在活动区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增

  设新生入园亲子区、聊天室、娱乐天地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使幼儿感到在安全、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有助于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因此,老师必须给予幼儿实践锻炼机会,放手让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起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总之,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

  如李洁、黄苦雪、王傅一等三名幼儿性格内向、不合群,早晨来园时很少主动向老师问“早”,不声不响地独坐在小椅子上,老师提醒他们去活动区玩也只是摇摇头,不吭声。平时从不举手发言,做事慢腾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活动与同伴游戏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从而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如每天这几个小朋友一来园,老师就让一些主动、热情的同伴约他们,商量是玩“肯得基”还是“娃娃家”。久而久之,他们便由被动变成自觉地参与,并且有了主动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同时,在活动区玩时,教师还有意识地把这些小朋安排在活跃的孩子周围,让他们身临其境,获得直接交流和感受。餐前组织幼儿讲“我的悄悄话”时,最初,他们只是听别人讲,老师就鼓动爱表达的几个孩子和他们坐在一起交谈,对他们敢于开口的表现即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渐渐地这些小朋友在同伴的影响下有了明显的时步。

  (三)、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

  1、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智力游戏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造性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情绪、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譬如,在中、大班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对“大风车”的主题很感兴趣。开始时,几个孩子为扮演自已喜欢的“金龟子”、“小鹿姐姐”等角色发生争执,而使表演难以进行下去,这时他们也逐步意识到需要商量一下角色的分配、表演哪些节目等内容。于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商、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

  2、在游戏中,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教育。

  游戏中,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他们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培养其自信心,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胆怯的心理。在幼

  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戏中以后,教师应即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加入到同伴的集体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一次成功,胜过百次说教,幼儿的自信心就会有效地得到培养。

  3、在游戏的趣味中感受规则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由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遵守规则的能力也较差,针对这一共性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将游戏与规则融为一体,使幼儿在游戏中将被动遵守规则转变成为一种主动行为,目标最终在愉快中完成。

  例如,在“猴子与大石头人”的游戏中,将幼儿分为红队和绿队,再请几名幼儿扮“猴子”。游戏开始,“猴子”在前面玩耍,“石头人”在后面任意模仿,当听到口令时,“猴子”们猛一回头,这时,“石头人”最后不论什么动作,也决不能再变动,任凭“猴子们”随意骚扰,能坚持不动为胜者,胜者多为胜队。在游戏中,孩子们为了获胜,都努力地控制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本队的荣誉,增强了集体意识,懂得了如何在集体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体验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趣味中使幼儿愉快地接受了规则。同时,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辩别力差,对成人依赖性强,教育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幼儿生存环境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幼儿在园、在家、在社区环境中受到同样的教育,更使幼儿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需要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合力,共筑幼儿心理健康环境,以此促进心进健康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为培养幼儿坚持品质的良好形成,增强家长的家园配合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展了“非问题性教育活动”和“问题性教育活动”,综合主体活动“我能做到”,教给幼儿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让家长参与,同时又向家长宣传《儿童权利权公约》,使家长知道孩子是一天天变化的,发展的,是权利的主体,不能总以他们还小应给予保护。为让家长积极参与,可由教师每周发给家长“联系卡”,卡上有幼儿园管理的要求,有培养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要求等内容,通过联系卡增进了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在家、在园的了解,使教师和家长得到信息后不断调整教育行为。这一措施使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大大加强,同时,让家长也有机会观察孩子,使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状态。同时,还可采用辩析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即教师在家教指导活动中创设一定情景,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家长从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方法上积极发表意见,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方案,逐步改变观念和行为。如针对“孩子小,什么事都做不好,等长大了再说”这一观点,与家长深入开展讨论,让家长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受到启发,达到家园配合的目的。并要求教师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对联系卡,家长讨论会、家长开放日、家园小报、电话交流、亲子活动等信息的收集后,及时反馈和调整双方的教育行为,更好地保证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同时,利用社区文化背景,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建立心理健康的教育格局。

  根据社区文化背景,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综合的教育影响,将幼儿园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去。利用社区环境优势,我们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1)由于我园地处军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环境,与连队联系,组织幼儿参观军营,了解解放军叔叔的生活、训练,并请他们中的代表来园讲“英雄解放军”的故事,帮助幼儿树立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从小立志保卫祖国的远大抱负,生成了活动“我是一个兵”等主题,得到部队和家长的一致配合,达到了教育效果。

  (2)培养关心帮助他人的品德。教师观察到幼儿对社区街道搞的为灾区人民损款物活动,引起了大部份幼儿的注意,不停地问“你们带这么多旧衣服给谁,幼儿园这几天怎么摆了一个红箱子,看见许多老师在里面放钱干什么呢”此时,老师不是如何尽快给孩子答案,而是围绕孩子关心的问题,开展谈话活动,生成了“献出我的爱”的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如组织大班幼儿到天府广场“卖报”,将卖报款集中统一,分送到“ SOS儿童村”,与“ SOS ”儿童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关心帮助他人等优良品质,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环境,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们需结合幼儿园实际,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所以在实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能机械地一个一个照搬照套,而需结合实际进行培养。我们深深感到,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健康具有“身心并重”的整体性,并将此项工作放在首位,以此推动幼儿园全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0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

  轻音乐、小椅子(或其它活动室方便可取的东西)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

  ——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游戏《找朋友》

  ——主动与别人交流

  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

  (1)讨论:

  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

  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树林散步》

  ——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相信、放心、、、、、、)

  “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小朋友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小朋友。

  4、小结:

  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page_break]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

  ——勇敢地承认错误

  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老师说的相反。

  2、跟老师做相反的动作。

  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

  会变得更快乐

  五、游戏《马兰花》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

  (一起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

  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瓣花?

  老师:三瓣花(幼儿三人一起抱做一团)。

  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幼儿游戏。

  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幼儿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六、小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天天快乐,做个人人喜欢的快乐宝贝。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1

  佛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成年期许多心理健康源于他的儿童早期,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发展。而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他的生理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方面

  1、设立心理角:针对不同年龄心理教育的目标,创设、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有利于心理品质优化的环境与材料,如:某幼儿园的“快乐心情小屋”,教师将小朋友带来的有趣的玩具与图书,放进去,让孩子在游戏时间进去分享,交流快乐的事情。

  2、幼儿园设立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

  3、建立幼儿心情日记: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心情日记,在每天适当的时间请小朋友记下自己今天的心情,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学会面对不同的心情,丰富幼儿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4、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注重培养孩子

  (1)生活活动

  孩子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流露,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培养,这种培养要既有群体性又有个别性。如在生活角里开展系鞋带、扣纽扣、叠手帕;午睡起床后两人互叠被子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感受到了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从而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开展亲子活动,体会父母爱自己的情感,从而教育幼儿爱自己的父母。鼓励孩子周日串门,既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又培养幼儿热情、开朗、以及合群性。

  (2)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幼儿的生成性活动和预设性活动的有机结合,它为幼儿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在活动中,老师要有目的地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的内容,并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如:小班计算教学活动中的图形分类。活动中,老师将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分在一起,他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将同类图形归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5、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同伴引导法

  教师尽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使他们从小养成大方、合群、热情开朗、团结友爱的心理。在游戏中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老师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和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体育活动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抬桌子、整理玩具、收拾积木、互叠被子等必须共同商量,才能顺利进行。

  2、角色互换法

  在一定的情景中,或在感受一定的情绪体验后,进行角色互换来体验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如:小班孩子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很喜欢扮演大人的角色玩娃娃家的游戏来照顾娃娃,于是,组织孩子们一起做“喂娃娃吃饭的游戏”,通过角色互换,将吃饭这一生活行为,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而牢记在心。通过儿歌“小宝宝,来来来,张开嘴,吃一口,一调羹,一勺饭,嚼一嚼,往下咽”不断地引导和鼓励,教会小班孩子们逐步学会了用小调羹自己吃饭了。

  3、情境表演法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观看,在情境中让幼儿感受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情绪体验。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玩具被抢的问题,于是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玩具被抢的情境表演让幼儿观看。通过观看,孩子们知道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并让幼儿明白长时间哭闹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解决不了问题。通过观看和讨论,孩子们掌握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

  4、游戏法

  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有助于驱除“自我中心”,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使幼儿良好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家园之窗、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教信息,从而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07-23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2-20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04-25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09-19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2-30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策划10-17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10-04

心理健康日活动方案06-01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范文06-07

大学心理健康活动方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