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3-12-17 14:11:34 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汇总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设计方案[汇总3篇]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名称:生活中的数字(中班)

  活动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表。 师: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幼:数字。

  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重新播放照片)

  幼:1、2、3、4、5、6、7、8、9、0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

  幼:38757是这辆车的拍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拍照。 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表上的.数字呢?

  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表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呢?它们都有什么用?

  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 幼:我家的门牌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

  幼:我的本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学号。

  幼: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和日期的。 ??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

  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

  幼:13、15、17。

  师:老师的鞋子上尺码是38,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鞋子大。

  幼:老师的鞋子大。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你的脚比我们大,你的鞋子也比我们大。 师:哦,原来鞋子的尺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衣服上有数字吗?

  幼:衣服的领子上有数字。

  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是衣服的尺码。

  幼:衣服越大,数字就越大。

  师:我们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电扇的开关上有数字,是调节风力大小的。 幼:我的小凳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座号。

  幼:温度计上有数字,表示现在的温度是几度。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

  1、请幼儿在白纸上面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用数字 表示用法、数量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交流“说明书”数字所 表示的含义。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

  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

  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教学设想

  一、充分利用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二、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的,设计相关讨论题,注意激发学生的争论热情,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法”字在文中出现了28次之多,词性和词义随文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应作为实词中的难点处理。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检查预习情况;疏通难句。

  教学过程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二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⑴⑿ B⑵⑷⑺⑻⑼⑾⒀⒁⒂ C⑶⑸⑹⑽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我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集体朗读1─4段。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

  2.思考:全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结合“思考和练习”一、二考虑。

  3.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检查上一课作业;赏析写作特色;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订正“思考和练习”三、四。

  二、讨论课文的论证结构。

  1.提问:请大家先画出文中表明“论点”的语句,再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些论点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可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本文提出的“论点”共三个:论点一,“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为论证这一论点,作者摆出了两点理由: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年代久远,“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几经增删,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其二,“先王之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论点二,应“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对此,作者的理由雄辩有力:“先王之所以为法”为什么呢?是“人也”。“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因而“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接着,作者列举了“审堂下之阴”、“见瓶水之冰”、“尝一脟肉”这三件生活常事为喻,说明“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今人之法,应该“法其所以为法”。也就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人着想的;当今制订法令制度的人,应效法先王的做法,从当今人出发,为当今人着想。不必法古,而应“察今”。接着,作者在前面正面论述的基础上,又从反面讲述了“荆人袭宋”(“循表夜涉”)的故事,进一步说明,办任何事情,特别是制订国家法令制度,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论点三,“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作者先从反面说明死守成法不变则悖,而“悖乱不可以持国”,点出“适时的法制”的重要,由此引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论点,作者以“良医”“良剑”“良马”为喻,说明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而改变;又以“刻舟求剑”为例,讽喻不顾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之人;最后以“引婴投江”为证,嘲讽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可笑。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以上三个论点的分析,也可分而论之。)

  关于论证方法:由上可知,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提问:从以上讨论分析中,断定哪一个论点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贴切些呢?

  学生讨论,两种意见各执一端。

  教师概括:我个人看法,还是“论点三”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贴切些(不同的意见允许存在)。“论点三”是在“论点一、二”论述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这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写作特色赏析:

  1.指名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三段。

  2.提问:请说出课文中有关说理、举例、设喻的段落,并谈谈这三者较完美地结合的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第一部分(1─3段),重在说理,兼有设喻、举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设喻、举例。这三者很好地结合,使文章的论据充足有力,深刻透彻。特别是文中的精譬设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学习 的。

  四、教师总结:

  本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寓含着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的时代,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这种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五、集体朗读课文,要求流利、准确.有节奏,有感情。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2.补充练习

  (1)填空:

  ①《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察”的意思是(明察),“今”是指(当今的实际情况)。

  ②阐述先王之法不可法的原因,课文中的原句是:

  A(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B(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③全文论述的主旨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了说明这一点,文章列举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等三个故事,还运用了(良医)、(良剑)、(良马)等三个比喻。

  ④《吕氏春秋》亦称《吕览》,该书成于(秦统一天下之前或战国末)。全书共26卷,分为(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

  (2)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说明其用法和意义,并简述活用的理由。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案:前一个“法”,名词用如动词,效法、取法。名词“法”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并带宾语“先王之法”,故活用为动词。)

  ②为其不可得而法。

  (“法”,名词用如动词,效法、取法。因为连词“而”的后面一般不能连接名词,而是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故活用为动词。)

  ③犹若不可法。

  (“法”,名词用如动词,效法、取法。因为名词“法”受助动词“可”的修饰,故活用为动词。)

  ④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因为后面带了宾语“以近知远”,不起修饰作用,故活用为动词。)

  ⑤使人先表澭水。

  (“表”,名词用如动词,设立标志。名词“表”带省略了介词“于”的补语“澭水”,并作“人”的谓语,故活用为动词。)

  ⑥军惊而坏都舍。

  (“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坏,崩塌。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本来不带宾语。这里“坏”后面带了宾语“都舍”,使宾语“都舍”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故活用为动词。)

  (3)预习《训俭示康》

设计方案 篇3

  大班六一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我们做主

  活动背景

  “六一”节就要到了。过去,为了让孩子排出好节目,教师会精心选择表演内容、演员和服装,设计队形、动作,让孩子们来排练,孩子们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现在.我们是这样做的:让孩子说出自己想演的内容和角色;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节目和分配角色;让孩子尝试为自己设计制作服装道具,为自己设计动作造型……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后.他们的兴趣始终很浓,活动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与过去相比,我们感到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关注的点不同了:过去我们想的是如何排好节目,关注的是结果。现在我们意识到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方式.因此就更加关注孩子在过程中能否主动参与.孩子有没有获得发展。

  在“六一”活动中。教师只要将眼光放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做主,也能使原本枯燥的排练节目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孩子的发展。

  活动一:演什么

  活动目标

  1.理解“时装表演”。能用动作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1.活动前让幼儿关注电视中的时装表演.积累有关经验。

  2.先让幼儿说说自己理解的“时装表演”是什么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动作、服装、道具等要素,并让幼儿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我们自己进行“时装表演”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表演什么呢?为什么?

  4.教师适当引导幼儿将说的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并从组合、服装上考虑是否合适。让幼儿知道要整体考虑,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

  5.教师利用海报.将幼儿的讨论记录下来,让幼儿用图画辅助说明。

  活动二:我想演……

  活动目标

  1.通过相互交流.感受自己是节日的主人,愿意主动参与节目。

  2.在同伴与教师的鼓励下,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回忆做好的海报或列表中的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明确所要演的节目。

  2.教师:你想参加哪个节目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用“我想演……,因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幼儿自主报名,教师将名单写在海报上进行统计。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有的节目演的人少,有的节目演的人多,怎么办?

  5.教师可引导幼儿想出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要注意让幼儿理解公平合理的原则。

  活动三:我设计的服装

  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服装的想法.并尝试用语言解释自己的设计理由。

  2.能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你觉得××角色应该穿怎样的服装。为什么?”

  2.展示幼儿在家里与家长共同设计的服装.并请幼儿说出设计的理由。

  3.评价同伴设计的服装:你喜欢谁设计的服装?为什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幼儿从款式、色彩及适合角色等方面评价)

  4.给同伴的服装投票。评比最佳设计服装。

  活动四:千奇百怪的衣服

  活动目标

  1.欣赏同伴与家长共同做好的服装.感受服装式样、材料、颜色的丰富多样性。

  2.能够发挥想象为做好的衣服出谋 划策,将衣服改进得更好。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穿上在家与父母共同做好的衣服,展示给全班幼儿看。

  师:这件衣服是你和谁一起做的?你帮了哪些忙?小朋友喜欢谁的衣服?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式样、材料、色彩等方面欣赏)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你觉得这件衣服哪里还需要改进?

  怎样改进?用什么材料改进?(教师在引导讨论时。先要让幼儿发现同伴做的衣服的优点.然后再提改进的意见,并且要关注全班,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

  3.让幼儿穿着做好的衣服随音乐在教室里自由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五:我设计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自己设想角色的不同动作。

  2.初步尝试在音乐伴奏下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自己做做想想:

  我演的角色可以做哪些动作?怎么画出来?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通过讨论或观看相关资料(图片、动画片)解决问题。

  2.让幼儿画出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幼儿合理分配画面,让别人能看懂。

  3.展示作品.让幼儿听音乐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幼儿想想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需要调整。

  4.观看幼儿的表演.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有趣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六:千手观音――太阳花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及节奏。

  2.在老师的启发下,探索各自“出手”的时间,尝试不需要教师引领,自主完成动作。

  3.愿意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接纳他人合理的意见。

  活动准备

  已学会千手观音的手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千手观音”的音乐。观看碟片,感知动作,并通过问题“如果你们来做这些动作会有什么困难”进行预测。

  2.第一次尝试做动作,通过一看镜子。发现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说说解决困难的方法。

  3.运用幼儿说“出手”的方法进行动作练习。

  4.让幼儿听音乐做动作。重点解决太阳花的组合动作与音乐配合的困难。

  指导语:“如何能在这段音乐结束前把动作做完呢?”

  5.听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活动七:我们来听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节奏。

  2.能按音乐的节奏走步和做动作。

  活动过程

  1.在排练中.引导幼儿相互观看.发现不合节奏的问题。

  2.幼儿坐在位子上.听音乐拍出节奏。

  3.幼儿仍坐着,听音乐用两手在腿上做走步的动作。

  4.老师哼唱音乐,帮助幼儿掌握在每个乐句的最后一拍上摆造型。

  5.老师哼唱音乐。帮助幼儿完成合乐走步和造型。

  6.幼儿听音乐走步和做动作。

  幼儿园六一主题活动――幸福的家(大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正确的方法学唱。

  2、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爱家的情感。

  3、复习《大鼓小鼓》《爸爸的眼镜》,能有兴趣地自编节奏及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小鼓各一,录音磁带,眼镜

  活动过程设计:

  一、复习《大鼓小鼓》: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大鼓小鼓表示欢迎!

  1、全体幼儿唱。

  要求大鼓声清脆响亮,能和小鼓的区别。(即要求歌声中的轻响控制)节奏先给x x xx x

  2、改编节奏型。他们还可敲出更多更好听的节奏,谁来帮忙?

  1) 幼儿编节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 请个别幼儿讲讲编的节奏,大家同意的集体学打。完整地唱加节奏。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复习歌表演《爸爸的眼镜》:

  1、刚才我好象看见我的爸爸也来了――爸爸你在哪里呀?(幼儿全神气地出列站好) 让我找个最神气的爸爸,(找到一个给戴上眼镜)这个最象,宝宝和你做个游戏。

  第一遍完整表演。 能有表情地表演歌曲的前奏、间奏、民奏部分。

  2、爸爸没眼镜了会发生什么事?

  请几名幼儿表演间奏部分,学习他们风趣的表演,能创造性地表演。

  3、 集体表演,换戴眼镜的爸爸,给个别幼儿以鼓励。

  三、新授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 随意请二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老师做宝宝,示范演唱。

  1) 宝宝唱的歌听上去感受如何?好听在什么地方?(柔柔地,慢慢地,很抒情地……)

  2) 我唱时,对爸爸妈妈怎么样?(三个人很要好,很亲热,并借以了解家务)

  2、另换两旬幼儿换爸爸妈妈,老师范唱,鼓励幼儿一起唱,谁的歌最好听,谁就能做我的爸爸妈妈。怎样用歌曲唱爸爸妈妈的,学唱(爸爸妈妈)。(2组)

  3、幼儿三人三人给伴,把椅子围成一个个家,边游戏边唱歌。(2~3遍)

  难点:(1)最高音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字的唱法放松。

  (2)转换音,要柔柔地才好听。

  4、知道歌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四、复习律动:去公园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秋天到了,爸爸妈妈还要带大家去公园玩呢!准备好,出发了!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设计方案11-18

(经典)设计方案11-17

设计方案【精选】11-04

设计方案[经典]11-12

[精选]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08-26

教学设计方案11-09

实用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通用11-20

设计方案(热门)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