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旅游产业调研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游产业调研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旅游产业调研方案1
一、抓好整改落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按照县委“活动办”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局分别于7月15日上午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围绕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情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诚布公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自我检查,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批评,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为下一步全面整改、建章立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2、扎实开展第二环节“回头看”。按照县委“活动办”的工作要求,我局重点围绕学习教育、谈心谈话、查摆问题、对照检查、开展批评、民主评议等方面进行了自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落实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二环节“回头看”专题报告,为第三环节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3、研究部署第三环节工作。按照县委“活动办”的统一部署,我局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讨论第三环节各项工作,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方案,把建章立制作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狠抓落实,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及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我局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整改落实方案坚持从严从实、标本兼治,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建设计划坚持破旧与立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的原则,用机制规范管理,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明确了4个专项整治,4个制度建设,提出了23条整改措施。
5、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梳理汇总了问题清单,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逐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单个专项整治方案,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解决了“”突出问题;推进了4个制度建设,建立了长效机制,巩固整改实效;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困难;抓好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二、加强协调配合,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1、召开项目现场调度会。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在县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下,我局积极做好联络服务工作,在景区乡村部落·南山居项目现场召开了调度会。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利、交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下发了会议纪要,要求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及时为项目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做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我局及时向市旅游局上报了客家文化城、五等四个项目,纳入了市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积极做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草拟了《客家文化城至一江两岸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文稿,并征求了相关部门、乡镇意见建议。
3、及时做好农家旅馆创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根据市旅游局有关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星级农家旅馆创评工作。对全县农家旅馆进行摸底调查,指导农家旅馆完善相关硬件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农家旅馆积极创评星级农家旅馆。
4、配合做好人大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旅游产业,根据县人大《关于开展助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活动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做好了旅游产业调研工作,陪同县人大领导到宝莲山、、长洛西坳漂流农庄等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开展调研。针对调研情况起草了《县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认真分析了我县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三、强化沟通对接,推进旅游项目招商进程
1、邀请客商考察。三季度共接待陪同15批次客商到我县考察旅游等产业项目。
2、优化招商方案。为加快景区招商进程,我局对《景区旅游项目招商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再次征求了投资商的意见建议,根据双方协商的意见,对招商方案进行了完善优化。目前,准备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3、制定框架协议。7—8月份与海之生实业有限公司召开了项目洽谈对接会,对项目投资事宜进一步沟通协调。草拟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目前,准备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4、积极洽谈对接。为加快项目招商进程,我局多次与君悦集团洽谈对接项目规划编制及招商引资等相关事宜。目前,正在进一步跟踪对接。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
1、参选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单位。经我局申报,由我省及广东省旅游部门共同评选,我县国家4A级景区客家文化城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单位”,作为省主要景区向广东市民推荐。此次入选,将进一步增进两地旅游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县旅游知名度,拓宽广东省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人气。
2、组织参加旅游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广东旅游交易会和厦门海峡旅游博览会,以及省旅发委举办“风景独好”西安旅游特卖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活动现场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推荐我县旅游资源,发放《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提升了我县旅游知名度。
3、完成县旅游风光片制作。为突出我县旅游资源的特色亮点,我局委托大小王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制作了一部15分钟的旅游风光片,进一步加大了我县旅游资源宣传力度。
五、着力为民解难,扎实推进三送工作
1、开展“七一”党员慰问活动。为庆祝“七一”建党节,我局在村召开了迎七一党员座谈会,听取了党员们对村“三送”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局出资4000多元购买了不锈钢电水壶等慰问品,给全村党员送上了节日的问候。
2、抓好暑期安全防范工作。一是抓好暑期安全宣传工作。在村内醒目位置粘贴“告学生家长一封信”,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下组入户宣传安全常识;二是安排值班巡查。每天安排“三送”干部和村组干部对村内沿江河堤、山塘、水库进行巡逻,及时劝回私自外出游泳的儿童;三是开放农家书屋。为全村少年儿童借书、看书提供服务平台,让全村孩子度过一个既有意义又有安全的暑假。
3、做好防汛减灾工作。为做好村防汛工作,“三送”干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将雷雨、暴雨天气向村民预报,并提醒村民对房屋及屋后的山体,要多注意观察它的变化,积极做好灾前人员及财产的转移躲避和抗御灾害的预防。
旅游产业调研方案2
引言
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扩展,旅游演艺产品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演艺产品在丰富景区及旅游地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地品牌形象、完善旅游产品种类、满足旅游者多元文化需求以及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1]。此外,对激活文化演出市场、改革文化演出团体及文化事业单位的运作机制有着重大意义。旅游演艺产品作为特殊的旅游产品,具有旅游产品和演艺产品的双重性质。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研究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影响因素,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提升旅游演艺产品的价值,探求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旅游演艺研究的重中之重[2]。
一、旅游演艺产品概述
(一)现状
国外旅游演艺业的兴起和发展都早于国内, 研究多以个案为主,有从旅游者本真性体验、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营销、商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其中本真性是国外旅游演艺产品研究中比较集中的一个方面。国内对旅游演艺产品相关研究最早是从主题公园的演艺活动研究开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点:(1)相关概念分类和特征的研究;(2)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运作研究;(3)国内大型旅游演艺产品案例研究,国内大型旅游演艺产品案例研究中分为主题公园,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大型剧场及巡演三类,研究重点偏向于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运作[3]。
(二)研究的重要意义
旅游演艺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演艺产业要想拥有规模化的客流量,只能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使游客满意以此来争夺市场,占领市场份额。
1、在理论层面,目前国内外对旅游演艺的研究多集中在产品开发、营销创新和效益提升上,缺乏从游客视角入手的理论研究,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的空间和价值。所以,本文基于游客视角,对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2、在实践层面,旅游演艺的高效开发有助于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对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对策研究有助于把握市场需求,推动旅游演艺业态的市场开拓,同时为旅游演艺的进一步开发创新提供建议。
(三)旅游演艺产品选择的概念模型
二、张家界“天门狐仙”——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情况调查
(一)研究案例
近年来,张家界的旅游演艺业发展迅速,2010年《天门狐仙》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旅游贡献奖”。2011年,被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且被誉为“21世纪的梁祝”、“湖南省的旅游文化名片”、“中国山水百老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深具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天门狐仙》特有的故事情节迎合了游客对旅游演艺的需求,对调查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具有参考价值。再者,案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它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问卷调查的指标体系
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影响因素的测评体系分为因子层和指标层,因子层分为信息来源,可进入性,旅游成本,人口统计学因素和其他五类。信息来源的指标层分为亲朋好友宣传、广告宣传、导游介绍、慕名前来等;可进入性的指标层分为空间距离、交通往返时间、交通便捷度等;旅游成本的指标层分为门票价格、交通费用、住宿价格、餐饮价格、时间成本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指标层分为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家庭结构等,其他的指标层为客源地、旅游动机、消费、次数等。
(三)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xx年7月~8月间笔者亲自参与的在张家界“天门狐仙”演出现场对旅游者的随机抽样调查资料,抽样地点主要选择在入口和观众席附近等地,从而取得第一手意愿性数据,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85.6%。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逐题统计分析,然后计算权重,按照权重系数X>0.04为非常重要影响因素, 三、游客在选择旅游演艺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门票价格偏高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的月收入总体水平适中,在分析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中,门票价格的权重系数大于0.05且排行第二,且在问卷调查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游客在“门票价格满意情况”选项上持满意和不满意态度的游客数量差异值很低。以上分析说明游客对门票价格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门票价格过高。
(二)信息渠道不完善
在分析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中,导游介绍的权重系数大于0.05且排行第一,导游介绍在信息来源中比重较大,其他信息来源方式相对较小,说明各信息来源方式比例不协调。对旅游目的地不太熟悉的游客,在信息掌握不完全情况下,即使有导游的推荐和从众心理,自主选择的概率不大,很容易对旅游演艺产品产生不满意。
(三)旅游演艺目的地服务质量不高
近年来旅游演艺市场快速发展,巨大的利润空间让有些旅游演艺产品过分注重营销宣传,而在旅游演艺产品自身质量方面关注不够,有些旅游演艺产品甚至完全依靠导游的推荐。除此之外,在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方面投入不够,不太重视把当地文化特色与解说相结合。在旅游演艺产品带动旅游演艺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旅游演艺目的地的餐饮价格过高,交通便捷度不高等问题阻碍着旅游演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
(一)合理制定门票价格
旅游演艺产品的门票价格对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影响程度较大,但这不能表示一味地降价就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而且旅游演艺高投入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演艺的门票价格,旅游演艺要在短时间内收回投入成本就会造成目前旅游演艺门票价格较高的现状。即使如此,仍有很多游客愿意去体验。虽然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和门票价格不是直接相关,但是游客选择旅游演艺产品受门票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旅游演艺经营管理者要充分结合旅游演艺产品的生命周期,合理制定门票价格,来调整游客的流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淡旺季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解决季节性给旅游演艺产品带来的问题。
(二)完善信息渠道,发挥口碑宣传效应,拓宽营销渠道
充分利用导游介绍和亲朋好友渠道是关键,旅游演艺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赢得游客的肯定,还要提高游客的推荐率,教会他们怎样去向别人推荐,可在观看场所或观演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些新奇好记的口号或标语,加深游客的印象;除了亲友推荐外,还应当借助网络、电视、媒体、电影等销售渠道,以生动活泼而乂有针对性的营销方式准确传达游客认可的旅游信息,赢得竞争优势。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游客掌握更完备的旅游演艺产品的信息,做出自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游客满意,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旅游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旅游演艺目的地服务质量
影响旅游演艺服务质量的因素众多,对游客是否选择旅游演艺产品,服务人员态度以及旅游演艺解说系统是重点。重视旅游演艺目的地解说的设计,结合当地文化、民间艺术等解说。重视服务人员的培训,包括旅游演艺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等。服务人员可从服饰、行为等方面体现地方民俗特色,进一步让游客感知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除上述旅游演艺目的地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外,旅游演艺质量的提升还应从基础设施以及表演设施入手。完善旅游演艺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游客旅游活动顺利展开。交通便捷度,住宿餐饮是游客较关注的几个方面。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需求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游客对决策影响因子的感知和偏好不尽相同,旅游演艺产业应进行旅游市场细分,探究各细分市场的市场需求,继而作出不同的营销决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批次游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旅游产业调研方案3
一、课程优化的必要性
(一)旅游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有必要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新型人才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没有进入旅游行业,而是改行进入其他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造成此现象原因多方面,从教育自身而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新的视角探讨课程体系设置,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旅游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目前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强调技能培养的新导向下,旅游管理专业在追求理论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专门的实训实验室和模拟实训室。因此,旅游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缺失,使得毕业就业面临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和专业技能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从笔者自身经历的专业培养和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很普遍。首先,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而在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法学等内容。其次,在专业课内部,分化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旅游景区(点)管理三个方向,饭店类课程涉及到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市场营销等内容;在旅行社管理方向同样出现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在景区(点)管理方向同样出现类似的课程内容,这是专业方向分化而缺乏有效综合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结果
(一)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
笔者在进行课程优化设置的研究过程中,重点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运用质的研究中的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2013级(调研时已经步入工作岗位)、2014级和2015级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学生对正在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调研设定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式的访谈调查,主要包括了课程开设内容的必要性,课时数的安排,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课程的考核四个方面。
(二)调研结果
1.课程内容设置的必要性
当问到学生“您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哪些课程?哪些课程的开始没必要?为什么”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与从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非常的有必要,并且对实践类的课程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原因主要在于,课证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的考点知识,有助于提高从业资格证的过关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也有同学对管理学原理、会展策划以及酒店类的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定的质疑,认为这些课程一方面太过于抽象,另一方面认为与旅游的关联度较低。
2.课时数的.安排
在课时数的安排上,学生普遍认为酒店类的课程相对较多,而对于旅游心理学、旅游审美、旅游景区等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素养类的课程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旅游心理学、审美的课程有助于他们了解游客心理,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3.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
在“从目前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来看,你认为哪些课程应该先学,哪些课程可以后学”的问题上,学生倾向于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从业资格证相关的优先考虑。认为景区类课程、规划类课程以及酒店类的课程可以后学。
4.过程考试考核
在“你觉得现在实行的过程考试改革有没有对你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为什么?”的问题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认为,实行过程考试对自己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过程考试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理由主要在于个别课程的过程考试采用分组考核的方式,考核过程容易流于形式,互动性较差,没有充分发挥过程考试的作用。
从调研结果情况来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设置必要性、课时数安排、课程优先顺序安排以及考核方式所持有的观点原因可以做如下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自身不足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定时,除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内容之外,也有考虑到师资力量的安排情况,制定方案的教师从专业教师的代课习惯、学期课时数安排的角度做了过多的考虑。因此,容易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存在课程优先顺序不合理的现象。
除此以外,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也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全而不精的问题。旅游行业涵盖面广,课程设置时,将所有行业考虑在内,反而容易导致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精准的现象。
2.学生专业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对酒店类课程的安排表达了不满的情绪,或者认为没必要,或者认为课时数太多。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因为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还有就是学生对专业人士不足的原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掉,酒店行业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未来就业的一大导向。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基层的导游人员。
3.就业压力影响深刻
在全社会范围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学生更倾向于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容易将就业的容易与否与自身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进行结合。所以在学生所表达的诉求上,普遍认为与导游证考试相关的课程相当重要。
三、课程优化设置的建议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确定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所面对的困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明确专业设置的方向,不是笼统的划定一个旅游管理方向,根据“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的理念背景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明确各个方向的培养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发展特色为依据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通过课程设置内容凸显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不同,避免学生产生疑惑的情绪。但又不代表酒店类的课程要完全剔除,笔者建议可以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适当弱化酒店类课程的比例,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者是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酒店行业的一些发展信息。
(二)重视入学教育和课程介绍
针对学生在课程必要性设置时提出的质疑,笔者认为,学生的疑惑解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在入学教育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专业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就业途径和方向,避免学生将自己的就业方向仅仅局限于基层导游;2.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向学生进行课程导向介绍,使其明晰每门课程设置的意义。
(三)强化就业导向的课程
1.课证结合
“课证结合”是指以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将日常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应当加入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课程大纲的设定以及教材的选择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一致。
2.企业课程植入
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而且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笔者所在院校与多家旅游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保障。但是,旅游管理教育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目前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市场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学院的课程设置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企业需要的是步入工作岗位即能有出色表现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企业的课程植入到学院的教学课程中。
(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和过程考核
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时间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设置,建立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和过程考试进行融合,对学生的考察侧重于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引进三方评价机制,即:学生自查、教师考核、企业评价。
四、结束语
课程优化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不断验证和修订。旅游管理的课程优化有助于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培养更加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做出贡献,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巩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产业调研方案】相关文章: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2-06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调研报告01-13
关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3-28
产业调研报告04-06
产业调研报告10-05
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03-23
糖蔗产业发展调研方案范文03-25
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10-08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通用8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