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

时间:2024-06-11 09:02:05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垃圾分类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1

  党的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相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保洁员和群众代表,对我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为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常态长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机构,制定了方案,编制了规划,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网络,逐步形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体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不断加大投入,使治理经费有基本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村,给予基础设施、收集转运、达标验收相应的补助或奖励。按每个村设置3-5个公益性岗位,共配备保洁员1790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即将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部分乡镇通过村民自筹等方式,多方筹资,完善设备设施。如大河岸镇许家畈村,通过“一事一议”和成功人士捐助,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二)持续扩大宣传,使垃圾分类有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户外广告、暗访曝光、公开投诉电话等形式,大力宣传,增加农民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倡从源头上治理白色垃圾,形成良好氛围。如各乡镇中小学都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大部分乡镇、村,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和QQ群,及时工作动态,部分村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好典型和垃圾分类知识。

  (三)着力强化督办,使治理工作有外生动力。通过专项督查、暗访、聘请第三方机构考评等方式,加强督办,各乡镇对村、村对农户也开展相应的检查评比,考核结果与乡镇以奖代补资金挂钩。通过政策激励,进一步形成合力,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九资河镇在评比奖惩上动真格;骆驼坳镇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对各村垃圾分类情况现场评分,郭家河村“一月一评比”,张榜公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一些过去只在城市出现的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垃圾集中露天堆放,导致“垃圾山”恶臭熏天,蚊蝇乱飞。农村垃圾污染,严重影响村容整洁,损害村民健康,原本山青水美的农村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已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仍然是瓶颈。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是制约垃圾分类的一大难题。“村里靠乡镇,乡镇靠县里,而县里财力有限。”据了解,在经济发达省份,地方政府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像罗田这样的贫困山区县,资金问题可想而知。特别是垃圾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来保障。目前,只停留在公路沿线办几个示范点,应付上级检查验收。

  (二)观念仍然是制约。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广泛普及,观念深入人心。在欧盟,农民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不按规则分类,将会拒收,甚至罚款。在美国,垃圾公司深入乡村专车收集。在日本,垃圾分类非常清楚,分开投放,各放其箱。在台湾,有法律规定的强制垃圾分类,政府定制垃圾袋。在我国,虽然“秸秆禁烧”力度大,但垃圾就地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居民缺乏分类意识,能收拾好投向垃圾桶就算很不错了。对哪些是可利用、可回收垃圾,根本一无所知。从胜利张家岗村调查看,部分村民家里有2个垃圾桶,知道分开投放;仅有20%的人不再使用塑料袋。

  (三)分类仍然不普及。以前,农民大多家门口有一个粪堆“沤粪“,垃圾基本自生自灭,“白色污染”很少。现在,农村垃圾明显增多,沼气未普及,也没有专业回收机构。对垃圾怎么分,分几类,如何处置,连具有变卖废旧意识的人都很少,开展分类处理的村不多。从三里畈镇长源冲村、新铺村张家冲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来看,群众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分类程度仍然不彻底,减量效果不明显。减量的主要是厨余垃圾(10%左右)和可回收垃圾(15-25%)。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垃圾分类是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和前提。从源头抓起,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为此,我们建议:

  (一)由政府主导,着力拓宽资金渠道。

  一要把政府投入作为主渠道。既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项目支持,又要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重点用于购买机械化处理场服务、形象统一的垃圾清运车、专用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和宣传引导等支出,实行以奖代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整合环保、畜禽养殖排污、村庄整治等涉农资金,投入农村垃圾分类。

  二要把多元投入作为大方向。可以考虑借助市场力量,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分类。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扶持垃圾处理龙头企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借鉴浙江金华经验,进行“干湿分离”和再利用回收,扶持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资源化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有条件的村,可以组织本村在外成功人士赞助、社会捐资,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适当收取治污费等办法,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三要把建章立制作为新思路。我国关于环境的法律法规较多,但真正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垃圾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较少。既要综合运用道德、技术、财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又要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相关机制,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二)让乡村主抓,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类收集、投放要求。每个村组、自然湾落,定点设置不同颜色、不同标识的垃圾桶,将垃圾分类标准印制在上面。从源头抓起,发动农户,在家里事先按有机垃圾(菜叶、果皮)、有毒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家电等)、可回收垃圾(玻璃、塑料等)和不可回收垃圾(煤灰等)分别放置。规范垃圾收集,对可回收垃圾,在各村布置1-2个集中收集点,由乡镇组织定时定点回收,量大的有偿或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农户分类的积极性。对有机垃圾,可以堆肥,也可以单独或邻村联建阳光堆肥房。对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统一清运处理。

  二要构建长效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以村为1个网格单元,划分若干区块,每个区块下设若干个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由1-2个村民小组或若干农户组成。由驻村干部或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或主任为网格单元负责人,村“两委”为区块负责人,党员、妇女代表为网格小组负责人,每人联系3-5户农户,负责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等工作。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村规民约》,落实村民理事会监督、农户门前“三包”等制度,实行村民自我管理,大家共同监督。

  三要建立考核体系。将农村垃圾分类作为考核乡镇新农村建设,评比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的依据,纳入“五讲五评五考”,与乡镇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建立乡镇日常巡查、督查机制,并作为对村组干部考核内容,与工资挂钩。实行“每月一暗检,每季一督查通报、年终一考评”,对工作推进快、运行好的,通报表彰;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重视不够、整改推进不力的,公开曝光。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作法,调动乡村两级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农民主体,着力转变群众观念。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道路沿线标牌、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册、文化墙等多种宣传形式,提高群众知晓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干部深入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发挥农村“五老”人员作用,进行广泛宣传。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坚持用宣传引导的方式帮助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主要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三是集中整治,长效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xx年,全乡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中心集镇、新农村示范点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运行模式

  (一)集中收集型。按照“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填埋”的思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一个保洁点,按要求一个点组建农村保洁队伍。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

  (二)就近简易处理型。在集镇或相对集中村庄,选择一个中心垃圾填埋场,辐射周边村庄;在偏远的新农村,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一设置一个垃圾填埋场。在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月-3月)。

  1、制订方案。各村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2、宣传发动。召开一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动员会,安排部署本村垃圾处理工作。

  3、编制规划。各村要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二)实施阶段(年4月--年11月)。

  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年底全乡以新农村点为示范,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

  (三)督查阶段(年12月)。由乡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现场对照查看,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新村办,办公室主任由新村办同志兼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村负责辖区内农村垃圾处理的`具体组织实施,本村垃圾填埋场、垃圾屋、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做好保洁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明确农户的垃圾收集清运及公共区域责任分包,制定村规民约,对农户遵守保洁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落实相关要求。

  1、标准从严。各地要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即:一有垃圾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

  2、注重养成。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要圈养,柴草要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处理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农村乡、村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具体目标任务为:第一步,至20年底,县、各乡(镇)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实施方案,并着手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20年省试点村庄要全面启动垃圾处理工作;第二步,20xx年上半年要全面启动所有村庄点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年底,农户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第三步,进入正常规范化运行后,县、乡财政规范投入和奖补范围,实行乡(镇)、村自治管理。

  三、操作模式

  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按照县、乡、村、户四级联动,以垃圾处理场所为核心,以垃圾中转站最佳运距为服务半径,以垃圾收集点为基础单元,规划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县城近郊的农村,可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偏远村庄可采取“户集中—村组简易填埋”的模式;其他地方可采取“组收集—村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模式;各乡(镇)、村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各地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按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处理,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要注重“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村)转运、县(乡)定点处理”农村村落社区保洁四个环节的分层运作。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农户应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并将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堆放点。村(组)收集,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35户以上)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农户和公共场所的垃圾集中清运至村落社区垃圾池。乡(村)转运,乡镇要建设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站,配套一辆小四轮汽车负责各村落社区垃圾池的垃圾清运至垃圾集中转运站(垃圾中转箱)。县(乡)定点处理,县城和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各乡镇按照就近原则集中处理。

  四、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农村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工部、宣传部、建设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委农工部,由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长效管理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

  2、明确部门职责。(1)规划建设部门:全面负责垃圾处理技术指导。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对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置的布局、用地、规模等作出明确界定,并着手构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系。(2)环卫部门(环卫、环保、爱卫)要切实履行好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职责,加强环境卫生执法和检查。(3)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沼气推广力度。(4)财政部门要建立全县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经费投入。

  3、落实操作方式。圩镇:达到“七个一”。即有一个圩镇卫生管理机构、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垃圾中转站、有一队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齐全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日扫日清,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0%,处理率达到95%以上;省试点村:达到“六个一”。即有一个卫生管理理事会、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处理率达到85%;其它村庄:达到“四个一”。即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工具,垃圾做到及时收集、集中销毁,垃圾清理达到80%。

  4、做好基础工作。县将垃圾处理工作纳入09年新农村建设现场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要尽快启动该项工作,并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同时在11月3日前将实施方案上报县新村办。

  (1)各乡(镇)要落实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员,专门负责辖区日常卫生保洁;明确乡(镇)、村、组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是新农村建设点及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的具体督查监督员。

  (2)县建设局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这一机遇,指导抓好村庄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村庄内建设垃圾池、垃圾屋。

  (3)各乡(镇)要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创评、“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保洁创评活动。加强农民保洁意识教育,把卫生保洁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强力整治垃圾污染,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努力优化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展示农村崭新面貌。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宣传健康环境理念,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通过集中整治,确保国省道沿线视野开阔,无生活垃圾,集镇街道、集贸市场卫生整洁,自然村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到年,力争全县农村垃圾收集率达到92%,垃圾处理率达到85%。

  三、时间安排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按照省市要求,分三个步骤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15日—3月30日)

  县、乡、村、组四级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层级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1日—年11月30日)

  各乡镇、村委会、自然村组建队伍,落实人员,建设基础设施,制定各项长效管理制度,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各项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年12月1日—年12月31日)

  对各乡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推进我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完善提高。

  四、运作机制

  1、创新有效的垃圾处理机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1)对离县城较近且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乡(镇)、村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送、县处理”的模式。

  (2)对交通不便、经济薄弱的边远自然村,采取“统一分类、就地收集、综合无害化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

  (3)在李渡镇、文港镇、长山晏乡、下埠集乡、前坊镇、梅庄镇、三里乡、二塘乡等乡镇因地制宜建立大中型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的模式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全县乡镇全面推开。

  2、推行科学的垃圾分类机制。科学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对有机垃圾采取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对建筑垃圾采取就地利用作为平地或修路的原材料,对可回收垃圾(金属、橡胶、塑料类等)由农户或保洁员收集,送送供销社(回收公司)定点回收,对其他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3、实行垃圾处理有偿服务机制。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村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用工,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劳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材料所需费用,由县乡财政予以适当补助。保洁员的工资报酬及村内垃圾清扫清运等工具的购置费用,通过县乡财政专项列支补助、村集体经济筹措、名人能人捐赠、村民“一事一议”等四种筹资等办法妥善解决。

  4、建立督查考评长效管理机制。县清洁办将采取定期、定量的方式对各地垃圾处理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做到“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实行奖惩相结合,对每季度检查全县排位前三位的,分别按照1万元、8000元、6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对全县排位后三位的,第一次通报批评,连续二次诫勉谈话,连续三次进行组织处理,以此激励先进,纠正偏差,勉励后进。县清洁办将于4月中旬开展一次检查,重点检查各乡镇、村委会、自然村队伍组建情况、保洁人员落实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五、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农村垃圾处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任务重、影响大的重要工程,县、乡(镇)、村要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宣传栏、公开信、刷写标语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掀起全民讲卫生、保健康、美环境的高潮。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从4月份开始至11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清洁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抓好乡镇集镇所在地、国省道沿线及自然村的垃圾处理工作,确保集镇街道市容整洁、市场有序、无占道经营现象;对国省道沿线路旁垃圾窖要在半个月之内全部予以铲除,确保国省道沿线视野开阔、道路畅通、无垃圾污染和乱堆乱放现象,对国省道沿线343个自然村要按照每50户农户配备1名环境保洁员,沿线路段每公里配备一名保洁员,使其环境卫生面貌在短时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改观;确保自然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无粪坑外露和杂草丛生现象,做到屋前屋后一个样,村内村外一个样。

  3、落实主体,长效管理。各乡镇要切实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垃圾清运车,建立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站,落实管理人员和环卫人员,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资金”;各行政村要落实管理人员、制定长效管理制度,对部分行政村要配备一辆小型垃圾运输车;各自然村要成立理事会,设立宣传栏,配备保洁员,添置保洁设施,每个保洁员配备一辆手推垃圾清运车、一套清扫工具和两套工作服。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洁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农村垃圾处理日常运行落实到位。

  4、分级负责,确保资金。县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一是安排资金60万元用于乡镇大中型焚烧站或标准垃圾填埋场建设;二是安排资金80万元,对全县国省道路沿线343个自然村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三是安排奖补资金60万元,部分用于县清洁办工作经费,其余部分全部用于对垃圾处理成效显著乡镇的奖补。各乡镇也要将农村清洁工程办公室工作经费、国省道沿线路段及沿线村庄保洁员工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5、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落实工作职责,建立议事制度、工作协调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工作机制,实行每周五下午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活动期间县级领导要下到挂点乡镇和居委会(社区)指导环卫大清扫活动开展,县直各部门要到包干路段进行垃圾大清扫;各乡镇要实行科级领导包路段,乡(镇)、村干部包干到自然村的办法,形成领导有力、部门合力、责权分明、高效运转的工作局面。

【村级垃圾分类方案】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方案06-25

学校垃圾分类方案02-23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01-17

社区垃圾分类方案01-14

垃圾分类培训方案02-08

垃圾分类方案范文04-05

垃圾分类具体方案02-07

校园垃圾分类方案09-17

垃圾分类宣传方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