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集合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
一、问题阐述
人际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国内外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交往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
团体辅导也可译为小组辅导、集体咨询等。加兹达、邓肯和梅多斯(Gazda,Duncan&Meadows,1967)认为:团体辅导是一个动力人际过程,以意识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核心,具有多种治疗功能:导向现实、疏泄、互信、关心、了解、接纳和支持。由于团体辅导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训练,既能解决目前因心理辅导教师少而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困境,又能发挥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已为国内外诸多心理学研究者所证实。
本研究选取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困扰的初中生为被试群体,以团体咨询理论与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为依据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使用标准化心理测量、个案分析和团体过程分析的方法,从团体辅导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学教授邬庆祥制定的《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共36道题目)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共28道题目)作为测量工具,作为前测筛选被试与后测考察辅导效果之用。题目用“是”“否”回答。
《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配备标准答案,将学生的回答比对标准答案进行评分计分,总分越高,表明学生人际关系越好;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
《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问卷》则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总分越低,表明同学关系越好:0~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较少;9~14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严重。
2.被试选取。选取研究者所在初中的全体初二学生(共96人)为测试对象,通过《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进行前测,共筛选出10名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困扰的学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4名,这些被试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一般人际关系》得分处于24分以下,即一般人际关系处于一般及以下;(2)《同学关系测验问卷》得分处于9分以上,即与朋友相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3)经与班主任沟通,确认其在班级的人际交往状况不令人满意。
为了更好地引导被试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活跃辅导氛围,树立学习典范,研究者安排2名(1男1女)学生加入被试小组。他们在前测中未表现人际交往困扰,师生反映其人际交往状况较佳。他们在前后测中的得分不参与数据统计。
三、研究过程
1.前测及研究准备。前测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名被试,并选出2名人际交往较佳的学生,共同组成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少数相互认识,大多数并不认识。
由于研究者之一(徐艳)为该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为了防止被试对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存在“我的人际交往有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成员”的误解,被试选定后,研究者与被试逐一交谈,帮助其了解团体辅导的目的、过程及效用,打消被试的抵触与排斥情绪。
2.制定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团体辅导方案时,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
(1)由于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很多,一些因素如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人生经历相对来说较难控制和改变。因此,本研究选取认知、情感因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训练。基本的研究假设:通过对被试的认知、情感因素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干预,改进其人际交往能力。认知方面涉及以下内容:帮助被试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树立人际交往中的合理信念和健康的交往心态,学习交往技巧;情感方面,降低被试的社交焦虑程度,了解合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与作用。
(2)选取指导性的.心理咨询理论。为使咨询在一个学期内取得最佳效果,本研究尽量利用各种心理咨询理论的优势。本次团体辅导采用以下观念为咨询的理论基础:心理分析理论的无意识和早年经历会影响当前行为,在团体辅导中多次启发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早年经历;理性情绪疗法和相互作用理论较为简单易懂,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仍然比较艰深,因此,研究者将此进行改造,在《合理表达》一课中,结合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遇到的人际交往困境及相关情绪,通过帮助其合理表达化解困扰;根据强化原理,在团体辅导中适时适量使用表扬、鼓励、现场反馈等方法强化成员良好的交往行为。在整个咨询中,始终贯穿罗杰斯的无条件关注和共情,同时通过挑战、面质等督促成员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等。
(3)两名研究者都具有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长期的中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进行过多次调查和整理,采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的《心理健康学本》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综合团体辅导的理论,对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完善。
3.实施团体辅导。由于初二处于初中阶段的转折期,课务安排相对较紧,本次团体辅导只能利用每周拓展课或午休的1个小时开展,除去期中期末考试的相关时间,共开展8周,一共8次、8个小时。
每次团体辅导结束之后,教师提供课堂反馈单,要求成员对辅导效果进行书面的反馈,以此强化课堂效果。此反馈包含成员对团体辅导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成长的评价。
4.实施后测。团体辅导结束后,仍采用《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作为测量工具,对12位成员进行后测。由于距前测整整一个学期(5个月),可忽略记忆效应。
5.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只统计10名筛选出来的成员,2名人际交往较好的成员不参与本次统计分析)。整理和分析每位成员每次辅导后的反馈记录,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
1.《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统计结果
表2的数据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10名成员在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依据《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的评分标准,本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提高初中生一般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效果。
2.《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统计结果
表3的数据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10名成员在同学关系测验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P<0.05)。依据《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的评分标准,本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提高初中生同学交往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成员的课堂反馈示例
单元主题为“朋友,你好”,设计的问题为:你记住了几位朋友的名字?本次活动对你与朋友认识有什么益处?
成员反馈:串名字游戏一下就让我记住了大家的名字,而且听到别的同学说出我的名字和爱好时,心里很开心。以后我也会注意记别人的名字,因为这会让对方觉得受到关注而开心。
单元主题为“组建团队”,设计的问题为:谈谈你在《诺亚方舟》游戏中最大的感受。
成员反馈:我们这次的游戏没有成功,我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们确实付出了努力,也想了很多办法,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队员之间还太拘谨,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团队帮助的力量,我相信下一次一定能成功!
单元主题为“学会倾听”,设计的问题为:在本课中你学会了哪些人际交往应该具备的知识?你准备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使用这些技巧吗?理由是什么?
成员反馈:要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诉说,与人谈话时不要打断对方。要耐心地听完,并作出表示。这些技巧很重要,做到这几点,一定能与他人很好地交往。
单元主题为“学会宽容”,设计的问题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的?你准备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如何宽容待人?
成员反馈:用宽容的话语总比尖酸刻薄的话给予他人的伤害要小得多,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不可以一味地纵容,这样只能让他人觉得犯了错就一定会得到原谅。
注:12位成员都有即时的课堂反馈,限于篇幅,只选择其中1~2位成员呈现。
4.个案分析
成员A:男,性格腼腆,人际关系不佳。在团体辅导中非常投入,没有一次缺席,每次发言都坦诚开放,敢于袒露和剖析自己,在“大方赞出来”的课中,得到团体成员的一致赞扬,班主任反映其变化很大。
成员B:女,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同学关系不好,为此常常困扰。由于本次团体辅导直接切中其需求,加上其本身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资质也较好,因此每次辅导都很投入,发言积极而有质量,课堂反馈也很有质量。师生对她的变化反映非常好。
五、讨论
1.本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综合《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的前后测数据,参加辅导的10名中学生在一般人际关系方面有显著的提高(P<0.001),在同学关系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P<0.05)。综合成员的课堂即时反馈,本次团体辅导能够帮助成员从自身的人际关系出发,结合辅导内容,认真思考人际关系,坦诚解剖自己。同时,课堂即时反馈起到了即时强化、巩固课堂效果的作用。综合两个典型个案及其师生评价,成员自我改变意愿强烈、投入度高,且积极思考,这说明本次辅导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本次团体辅导取得积极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具有独特的优势
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交往机会,因此,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不良的人。
(2)团体成员的主动发展意愿是辅导成功的基石
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一样,需要成员具备主动发展意愿与积极投入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辅导前辅导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并且加入两位人际交往良好的成员活跃和引导气氛,因此本次团体辅导中,12位成员没有一位缺席过,上课非常积极投入,每次团体辅导之后也都认真填写课堂反馈,并且表示很期待下一次的辅导。因为有这样的主动意愿与投入精神,才保证了团体辅导的良好效果。
(3)团体辅导方案的针对性是辅导取得效果的保障
参与本次团体辅导的两位教师都具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能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等有一定的把握,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因此设计出来的团体辅导内容,从团体辅导的理论和中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采用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堂强化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进行现场强化,保障即时效果,从根本上保障了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辅导课堂上,依据辅导内容的进程及成员的表现,辅导教师的无条件关注、共情、挑战、面质以及及时反馈、强化等咨询技巧的合理使用,也保证了辅导内容的有效使用。
2.本团体辅导方案的不足
时间安排。由于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不便安排辅导,因此我们选定辅导教师(徐艳)所在的初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但初二处于初中转折期,课程种类较多,教学安排紧张,因此8次团体辅导只能利用拓展课或午休时间开展,每次团体辅导之后,成员和辅导教师便又要匆匆赶去上课,师生都比较辛苦。如果能有更为宽松的时间和条件,本次辅导将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2
每一位走进洋泾中学的人,都会被校门口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所吸引,那就是赋予了这座80年老校所特有的学校精神——“负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做负责任的学生”,不仅成为了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的工作信条,而且使这种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他们已成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强大的后备军和建设者。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xx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部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xx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1.加大心理科研力度。通过整合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中心理辅导的目标、途径与方法。学校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将从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理清框架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高色的心理辅导创新之路。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3
一、目标:通过七个活动单元的设计,引导离异家庭孩子认识自己的成长背景,培养他们正确表达自己及分享内心想法的`积极态度。
二、方式:辅导教师就设计的活动方案,以团体的分享及互动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目标,在每一次活动后,辅导教师将会撰写一份观察记录与报告,供学校辅导室参考,按实际需要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学校辅导室追踪及关心组员的成长情况,并建立完整个案辅导材料。
三、对象:小学四、五、六年级离异家庭的男生
四、时间:课外活动(40分钟左右)
五、地点:学校多媒体室或适合孩子游戏的场所
六、工作人员:心理辅导教师
七、活动内容安排内容:离异型家庭学生心理辅导辅导者收集案主资料成立“谈心小组”共同确定目标、要求、原则
活动之一“我有我的小秘密”交流
活动之二“我在家庭中所感受的最痛苦”倾诉
活动之三“最愉快事件”或“我是一个……人分享”或“假如我是一个……人”的角色互换
活动之四“严重事件”讨论
活动之五“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家”
活动之六“个人的梦想”
活动之七“健康生活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4
一、团体方案名称:
良好课堂,友好关系——我可以
二、团体规模
由7—9人一小组、 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赣师附中初三<四>班全体同学,赣南师院xx心理学部分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日下午4:00——5:30
活动地点:赣师附中校内(具体待定)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初三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压力,特别是中考临近,初三学生的精神压力大。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上课不用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有早恋现象。这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同学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恋爱观,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六、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加深了解
活动一:串名字游戏(大约15分钟)
游戏方法: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如我叫A、喜欢写作;第二名学员要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的左边(右边)的喜欢音乐的C,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兴趣爱好复述一遍。(人数不多的可以反过来轮一圈)
分享交流:
1、你是怎么记住其他学员的名字及兴趣爱好的?
2、这个游戏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单元端正学习态度建立友好关系
活动二心有千千结(大约15分钟)
目的: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活动程序:
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
2、从任何一个人开始要求(她)他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的人相握
3、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家再部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置,来解开交错的套。
交流分享:
1、面对“死结”,你们一组同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2、你们是如何解开死结的?有何感想?
3、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结”?我们该如何面对?
第三单元正面压力树立良好的心态
活动三你说我说(大约35分钟)
活动程序:
1、由主持者开始,发起话题,引导小组成员针对上课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部分同学的早恋现象,引导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异性关系的。
2、针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主持者可以引导其他组员进行反馈。
3、帮助小组成员发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并总结分享。
交流分享:
1、从交流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你可以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第四单元舒缓压力以自信饱满的心去迎接未来
活动四放松——兔子舞
活动顺序:
1、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2、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3、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xx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听主持者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者,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者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者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体会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5
一、活动主题: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背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三、活动意义:
1.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四、活动对象:
小学生,20人左右。
五、活动场地:
一间空教室。
六、活动时间:
50分钟。
七、活动准备:
眼罩、气球。
八、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游戏示例:我叫xxx,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人数:两人一组。道具:眼罩。游戏方法:
1.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2.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3.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心理辅导员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九、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3.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6
一、辅导目标:
总体目标:抚平学生心理创伤,稳定其心情,使其正确熟悉车祸大事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喜爱生活、喜爱生命、善待人生,学会感恩。
详细目标:
从认知上正确地对待车祸,通过心情的宣泄、放松训练,降低学生的焦虑感,积极适应生活;培育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帮忙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他们面对逆境解决困难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辅导预备:
学生凳围成一圈、纸箱、笔和白纸、《感恩的心》视频、《阳光总在风雨后》视频
三、辅导对象:
车祸受牵连的同学、教师。
四、辅导过程:
第一步:讲明意图,建立信任
今日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是由于,我们有两个同学在车祸中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们照旧伤心不已!平常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欢乐,教师知道他们的离去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苦痛!所以借这个班会课让在坐的同学对这两位逝去的同学表示祝福,把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特别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这件事情的发生,除了带给你们巨大的哀思,可能还有震动和困惑:生活中的苦痛真的可以通过死亡来解脱吗?生命的意义毕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苦痛,甚至无望的心情?
其次步:情境重现,心情抒发
团体共享:
1、车祸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身体有些什么反响?先小组沟通。然后全班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心情,并引导这些心情都是人在紧急状况下的正常反响。)
2、车祸过后,你做了些什么?想过怎样做?没法可施时你有什么感受?(从学生的共享中了解学生对大事的认知,并准时引导。)
3、小组争论共享。(现在,你最担忧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了解影响学生心理的关键问题,教给一些应对的方法,树立学生信念,帮忙学生重建安全感。)
依据学生争论得到的心情反响,教师赐予指导,让学生知道发生车祸后自己有这样的心情是正常的。
第三步:心情排列,端正熟悉
1、心理应激反响
当我们患病一些重大的打击和挫折时,由于这些打击和挫折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承受力量,因而会带来剧烈的苦痛和压力,并引起心情、认知、行为上的消极反响。
心情上:感到悲伤、生气、内疚与自责,焦虑、孤独、无助、疲乏;惊吓、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认知和行为上:不信任、困惑、迷茫、失去目标和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失眠、食欲障碍、漫无目的和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行为、做恶梦、叹气、坐立担心、哭泣等;
还可能消失一些生理上的病症:如胃部空虚、胸口紧迫、喉咙发紧、口干、呼吸急促、缺乏精力等。
2、哀痛现象
亲人或朋友的突然去世,这是特别大的灾难性大事,会导致我们的急性应激并消失各种哀痛反响:
(1)某种形式的身心病症或生理不适
(2)逝者影像萦绕脑海不去
(3)对逝者或死亡当时情境感到内疚
(4)对外界有敌意反响或消极看法
(5)失去遭受失落前的生活功能
(6)进展出逝者曾有的行为特征
(7)产生想追随而去的念头等。
3、跟学生沟通这段时间他们心情、认知、行为的表现
“这些都是你曾经受或正在经受的,都是正常的反响。但我们仍需要学会面对和承受这样的大事,并进展自我调整,需要让哀痛告一个段落。现在我们带着伤心一起缅怀和悼念我们的朋友。”
第四步:深情追悼,表达情感
“你走的那么匆忙,还多想跟你把酒交心谈到天亮!”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会在这里做一个哀悼仪式。假如你有什么话想跟我们逝去的同学说,就把它写下来吧!
1、让学生先写下最想对逝去同学的话。
同学把写好的纸折成心形,播放《天堂没有车》严厉的音乐唤起学生对逝去的同学的思念。
2、哀悼仪式:接着在空旷的地方预备一个纸箱,把同学写下的心里话烧了。然后让他们大声说:“我的……,一路走好。”
3、默哀1分钟
最终在原地默哀一分钟,给这件事情画上一个句号。引导学生逝者以已,作为有幸活着的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生命。
第五步:正视生命——“假设生命还有三天”
通过这个环节,我想让他们明白:在灾难频繁的今日,我们很有必要对人自己的生命价值做一番思考。感悟生命和净化心灵,从而以开心饱满的精神去度过剩余时间,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顽强和欢乐。因此从以下几步操作:
(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每人在纸上写出假设生命只有三天大家会去做的事情。
(2)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个人将自己写的话读给右边的一个人听。
(3)请学生们大声念出自己“三天生命的规划”,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4)活动共享:让他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圆满,也都想去挽回,只是由于一些缘由没有去做,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就去做。假如我们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终一天来过,那我们的生命肯定更加精彩。
第六步:珍惜人生,感恩身边的人
让学生思索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懂得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
感恩生活,每一个活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更何况我们安康地活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我们的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感谢我们朋友赐予我们欢乐;感谢我们的教师赐予我们学问……
(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每人用笔在纸上写上对自己比拟重要的20个人的身份,比方父母,亲戚,姐姐,教师,朋友等等……
(2)然后将20个身份舍弃10个,再舍弃5个,再舍弃3个,再舍弃一个。
(3)引导大家思索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4)请同学答复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5)然后,用电脑播放并引导参与活动的成员唱手语歌《感恩的心》
教师小结:面对灾难,我们不哭,由于我们信任,苦难总要过去,盼望马上降临!我们布满信念!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面对灾难,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珍爱生命!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亲情、友好同伴。
面对灾难,我们不哭,让我们学着顽强!让我们期盼明天!……”最终教师把《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送给全体同学,愿每一个同学,每一位教师都能把难过、悲伤、感动化作一种力气,一种源自灾难的力气,一种令世界瞩目的力气!欢乐顽强地度过每一天!
五、辅导效果:
通过将近4周的辅导,主要通过观看、问卷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心情,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详细表现在:
1、心情上:大局部学生不再感到悲伤、焦虑、孤独、无助;惊吓、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2、认知上:正确熟悉到生命的价值,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价值。
3、行为上: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互助互爱。
但与逝去学生有亲密关系的个别学生心情上还有点恍惚,其次天重点找他们进展一个心理测试,让他们了解这样的心情、心理反响还是正常的,特殊让学校心理教师跟进这些心情较大的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7
一、热身活动-花样握手
两个手面对面,同时伸出右手,与对方手背对手背,然后手掌向翻转,拇指顶在一起旋转,直到两个人呈握手姿势,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嘴里说着口号:虽然在一起,但是不了解,从今与往后,请你多关照。每个人尽量与更多的人握手。
二、讨论团体公约
尊重—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发言不评价、手机静音不看屏幕、关注正在发言的人、不无故脱离团体
保密—本次活动讨论的话题停留在团体内部、生活中不拿活动的内容说事、活动中涉及的人或者事不到外面对号入座
真诚—如实讨论自己的感受、积极参与分享、用心去感受、有疑问在团队内讨论
三、心有千千结
目的: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体会团体支持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规则:活动三完成后,适当的分组,分成三组左右。每个小组站成一个圈,所有人向小组的圆心前进,然后每个成员的左右手寻找另一个成员的左手或者右手握住,但是,一定不要握住和自己相邻的人的左手和右手,这样就形成一个复杂纠缠的结。
形成节后,要求成员集体合作解开这个节,回到最初的状态,不能松手,但是可以钻、跨、绕。练习需要成员有耐心,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时,可请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四、信任之旅
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规则:按照活动二中的两人小组,一位成员扮作盲人,一位扮作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知道者选定的线路,带领盲人绕室内外练习。期间不能有任何话语的交流,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练习结束后,两人坐下来交流当盲人的感觉和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分享。然后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交流讨论:可以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者他人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了什么。
遮眼罩若干个(若材料缺乏可让盲人扮演着闭上眼睛亦可)注意事项:
指导者最好事先选择还盲行的路线,道路最好不是坦途,有阻碍,如上下楼、上下坡、拐弯、室内外结合等。
五、分享总结
本次活动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收获,对于接下来的队伍建设你有什么想法,如何进行今后的工作?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8
一、青春期心理咨询与辅导
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内外急剧的变化往往伴随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往往感到惶惑与迷惑,并伴随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经常伴随的矛盾与问题,为学生提供普遍性的常识与个别咨询辅导。一般来说,中学生常见的青春期课题有:第二性征出现及其它生理变化导致的困惑、性心理萌动与两性交往及早恋问题;自我的确立与认同;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的开放与闭锁之间的矛盾;心理的独立与依附性之间的矛盾等。其中,尤其应该充分注意到性生理成熟对中学生生活和学习诸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影响,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消除错误观念,减少不必要的烦躁与紧张。
二、个性发展与人格塑造
常言道:“个性即人生。”学生的个性品质对他未来的生活道路有重要影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天资优势,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指导,针对某些不利特点提出人格塑造的建议、计划与措施。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可以采用观察法和测验法。较普遍采用的个性测验有性格测验、卡持尔十六项人格特质测验(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等。由于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最好能调动家长和科任教师、同学等多方面力量,给予积极配合与督促。
三、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学习心理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影响学习成效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就智力因素方面来讲、我们应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观察事物,了解记忆的规律及有效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学会科学用脑、利用共同要素与知识概括性原理积极促成学习迁移,科学合理地组织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和能力等等。另外,有关专家普遍承认,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南师大一项调查表明,学习困难学生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更多的来自学习心理障碍。主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自信心的丧失与习得性无助;学习策略与方法失当;对学习与考试的过度焦虑与紧张;师生关系紧张、标准过高、学习的不良归因、动机缺失等。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针对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立足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专业与职业定向指导
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欠缺,这突出体现在升学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上。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定向,在填报志愿时仅凭一时冲动、好奇或盲人摸象式的瞎撞,导致出现升人大学后出现专业兴趣不浓,甚至少数同学大学期间一直为专业闹情绪、无心学习的现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与职业定向指导之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气质、性格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则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适合,外倾型的人更适合于从事人际交往性强的工作,而内倾型的人更适合于比较深沉、细致的工作。
五、考试与竞争等压力与挫折的应对
考试与竞争是当今学生普遏面临的课题。尤其在升学压力之下,我国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考试过于频繁的问题,甚至“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试与竞争的心理调适也就成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之一。一些学校尝试进行过“考前心理辅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其具体内容大体包括:对待考试与竞争的正确态度、考试与赛前准备、应考与比赛策略、考试与比赛中的情绪自我调节、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及合理归因、受挫后情绪的自我调适等等。同时,今天的学生将来走出校门之后,仍将面对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学会合作与竞争的统一,积极参与竞争、形成面对成败的正确态度、掌握压力应对技巧与挫折心理自我调节技巧,不仅对学生今天的成长有益,而且对于他们的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六、人际关系协调
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应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关系常识与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心境,提高学习与工作成效。具体来讲,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长辈的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及新环境的适应等等。不同的人际关系要求有不同的态度、分寸与技巧。对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同时,也存在一些基本规律与要点,如为人正直善良、待人真诚、心胸豁达、理解与关心他人、在具体问题上求同存异、注意形成良好第一印象、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掌握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与行为技巧等。
七、心理障碍的矫治与心理卫生保健
大量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集中于躯体症状、学习因素与考试压力、焦虑恐怖抑郁敌对等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离家出走、自杀等方面。对于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一定要运用有关心理健康诊断与治疗知识认真对待。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有关中学生心理煌康方面十分理想的诊断量表与统一的诊断标准,加之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结论一定要慎重,切勿随意夸大症状,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更不能对这些学生有歧视态度与言行。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9
活动要求:
每个班级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有两人来做,心理委员作为活动主持人,另一人作为助手。如请其他班级心理委员时要请其做自我介绍。每个活动结束后要必须进行活动感受分享。
活动引导语: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利用(班会体育课)的时间开展一次心灵拓展活动。我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这是我这次活动的搭档(介绍你的助手)。希望大家能在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去体验活动带给自己的内心感受。接下来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环节:
一、一分钟拍手
首先询问大家,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让你快速拍手,你能拍多少下?先让大家去想,不要去尝试,然后让每个人记住自己的数字。接下来,主持人看着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快速的进行一次拍手,并记住自己的拍手数字。
主持人进行询问,实际操作与刚开始想的有没有差别?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其他学生进行回答。
最后进行分享:
1、我们每天都是在一分钟一分钟的时间度过的,那么注意过身边的一分钟的流逝吗?
2、你想到过一分钟你能拍手这么多吗?(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相信自己)
3、刚开始大家拍手频率很快,到最后变的.慢了,但是没有人停下来,为什么?(坚持)
二、20个我
每个人拿出一张纸来,以“我是……的人”来写二十个这样的句子。
主持人进行询问:你书写的内容是积极的比较多还是消极的多?(每一个缺点都是放错位子的优点)
分享环节:
活动环节,到此结束,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说一下,他在活动中的感受,与大家进行一下分享。(先让同学自己主动说,然后再随机找几个学生进行表达)
最后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活动,以后类似的活动,心理中心还会开展,希望我们的班级能在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下,成为沁县中学最优秀,最团结的班集体。(大声询问大家)大家有用没信心?
好的,今天活动到此结束,下来每个人写一份活动的感受,不限制字数,只要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就行。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0
OH卡牌(The OH Cards)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及心理咨询工具。它由一位在加拿大攻读人本心理学硕士的德国人Moritz Egetmeyer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艺术家Ely Raman共同研发。自1982年初次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21种语言。20xx年,OH卡牌被正式翻译成中文,并逐渐从我国台湾、香港传播到内地。OH卡牌由88张图卡和88张字卡组成。图卡为水彩图案,内容主题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情景;文字卡可以作为图卡的背景,当选择将任意一张图卡置于任意一张字卡中(如图1),则会有7744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一、OH卡牌的心理学原理及主要用途
OH卡牌的图卡可以体现内在心理主题,图画能够刺激人的右脑,引发我们的直觉与情感,从而使内在情绪与心中的渴望被激发出来。字卡主题跟人性阴影面的能量有关,借此刺激左脑,引发我们的理性与分析。OH卡牌利用了心理投射原理,主要融合了经典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和荣格的意象原型及集体潜意识,其作用机制类似于沙盘治疗、心理剧治疗和房树人等心理技术,在使用上也更兼具趣味性和便携性。
OH卡牌的心理学用途较为广泛,并且可以用在许多不同层面,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从轻松地说故事到深度的自我探索。心境的投射,可以如镜子一般,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多角度了解自己;说故事和故事接龙,可以激发创造力,开启直觉力,增进我们的想象力。个体咨询中,OH卡牌可以辅助来访者找到内在的困扰,澄清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其寻求、探索解决困扰的方法;而在团体辅导中,OH卡技术又得以与团体动力学原理相结合,来帮助我们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模式,增强自我觉知,锻炼我们的倾听与反应能力,同时可以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促进团体成员交换感情、想法和直觉,在沟通互动中获得支持、感悟与心灵成长。
二、OH卡牌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适切性分析
正是由于OH卡牌在使用上的诸多优势,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医疗以及企业人员培训等诸多领域。而从整体上来说,OH卡牌的应用对象多以个体和小团体为主,至今未见到将其应用于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案例或相关研究资料。
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将OH卡牌的使用融入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之中收效甚佳,具备良好的适切性。
(一)主题内容的适切性
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及内容选择应当符合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对于OH卡牌,特别是其中的88张图卡,涉及到的内容可以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挫折、环境适应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主题都能够从卡牌中找到对应图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及课程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而由于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及困扰的不同,投射在相同图卡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主题内容的深入探讨提供多种的思路和角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
(二)形式及理念的适切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遵循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强调在活动中的师生、生生间互动。而OH卡牌在团体中的应用同样如此,注重在交流中了解自己与他人间的`沟通模式,培养倾听、反应能力以及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我,在与同伴的互动和反馈中得到成长。因此,从形式上来说,OH卡牌的使用方式与技巧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要求是相契合、相一致的。
(三)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首先,为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设计过程中,力求通过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而OH卡牌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图画和色彩本身对大脑的刺激;第二,OH卡牌在使用中能够变换出多种“玩法”,例如轮流编故事、编排心理剧、补充图画内容、总结归纳感悟等。
其次,心理辅导活动课期待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省、创造等方面的能力,OH卡牌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面对不同对象,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对于初中生群体,可侧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OH卡牌加深对问题的探索,学会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
三、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各阶段的应用方法探索
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应用的良好适切性是课程效果的重要保证。笔者尝试在课前预测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即热身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使用OH卡牌,现对其应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汇总。
(一)课前辅助测试功能
作为一种投射测验,OH卡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发现潜在问题、设计活动主题,并辅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体方法:为每名学生随机抽取三套图卡、字卡(内容有意涉及亲子关系、学习生活、自我认知、挫折等方面),由学生以“我”为开头,为三套图卡、字卡编写完整故事。
(二)热身阶段应用方法
抽取7张字卡及一张图卡,由学生进行观察连线,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文字卡。将选择相同文字卡的成员组成一组,人员“先到先得”,每组人数额满为止(即认为“最合适”组额满,则选择“第二合适”的对应图卡组)。组成小组后,每个人轮流分享选择该字卡的原因。该活动可用于课堂分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同组成员都是想法相似、志同道合的人,有助于成员间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小团体的凝聚力。
(三)转换阶段应用方法
心理辅导活动课转换阶段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活动设计的重点是: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识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催化团体动力。OH卡牌在此阶段的使用方法可以采用结合课程主题及牌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编写小故事或编排一段心理剧等,引发对问题的探讨。
(四)工作阶段应用方法
工作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团体讨论、创意思考、联想活动、辩论活动、机智问答、角色扮演、身体活动、回馈活动、比拟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本阶段OH卡牌的使用方法也较为灵活多样。以下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钟志农所著《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所涉及到的工作阶段的课程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1、联想活动
教师根据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或字卡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图卡(或字卡),结合自己的卡牌内容,按照次序每人用一句话进行叙述,小组共同编一个完整故事,并向全班进行展示。此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互动,并展示在描述同一话题时不同小组各自的思路和独特创意,有助于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2、角色扮演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工作阶段使用“心理剧”的方法,即利用图卡或图字搭配卡编排心理短剧,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起到辅导效果。
3、纸笔练习
将图卡内容印在白纸中间,结合课程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图片空白处进行补充作画,形成一幅完整画面,并结合课程主题内容编故事,向大家说明图画所蕴含的道理。集体作画的环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所设置的目标应有差别。对于初中学生可侧重创造力培养和表达能力训练;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培养其自省力及理性分析能力。例如,图2为高一年级学生的小组作品《面对死路》。学生叙述:“两个人同时走进死胡同,一个止步退缩,另一个人坚持向前。结果坚持前行的人走到跟前发现铁丝网下有洞,墙上还有梯子可以通往外界。”该小组完成的困境图片,旨在告诉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坚持不退缩,就会看到希望。
4、身体活动
小组成员站成一列,教师随机选取一张图卡或字卡,呈现给小组最后一名学生,组员利用表情和动作在小组内传递卡牌内容,其形式类似于团体辅导活动中的“驿站传书”“人体拷贝”。该游戏能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无声的沟通过程,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中及高中年级学生均可操作,可用在“沟通”“合作”等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
5、比拟活动
心理教师根据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要求每名学生结合图卡内容及内心想法,以诸如“父母的责备像……”“同学之间就像……”等形式造句,让学生通过比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6、回馈活动
每个小组随机分配一张图卡,并按组员数分发相应数量的字卡,字卡在图卡绕成一圈,如图3所示。每名组员依次将此图卡放在认为最合适的字卡上,过程中无语言交流,其他成员进行体验。一轮之后,组员轮流分享感受。本活动更加适合于高中学生,可应用于“人际交往”类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在人际互动中的共情能力及换位思考能力;其次,还可以围绕心理辅导课所设定的相应主题,指导学生深入交流和探讨。
(五)结束阶段应用方法
心理辅导活动课结束阶段的目的在于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引导、激励学生将课堂上的活动体验与课后的生活实践更好地衔接起来。在此阶段,OH卡牌同样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开展活动,并起到积极良好的效果。
1、完善结局法
结合课程所感悟到的内容,为相关主题的图卡故事编写一个积极的结尾,或补充上一些图画,使它看起来更加积极美好。本活动的设计运用到叙事治疗、绘画治疗、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念和技术,在为课程主题内容的探讨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本堂课对学生认知及情绪转化的收效,可以作为团体辅导后的课堂反馈。
2、分享感悟法
每名学生利用抽到的字卡词语,结合该课程中感悟到的内容,总结一句积极的话语或建议,小组间进行分享。活动设计理念与OH卡牌类别中的“涟漪卡”“彩虹卡”相似,即归纳“正能量”的话语,并在组内及组间传递这种“正能量”。
相比造价高昂的沙盘等心理辅导设备,OH卡牌具有价格便宜、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等重要优势,而操作的原理及起到的作用均与沙盘治疗相类似。并且,OH卡牌对心理咨询师专业水平及咨询技术的要求较沙盘治疗也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对于很多心理学专业基础较弱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来讲,OH卡牌更容易上手。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1
一、活动目的: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生的原因;
2、交流学业压力,认识和分享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压力。
二、活动时间:
大约40分钟。
三、活动材料:
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
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将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硬纸板分别发给每位参与者;
2、宣布游戏规则:参与者根据指令一笔一笔地画,不许问,不许涂擦,不许相互观望;
3、主持人下指令:先画一个大圆,再画很多条直线,再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的椭圆,再画一个直勾和两个半圆;
4、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从中挑选出感觉最好的作品和最不好的作品;(最好的指看起来像一幅画;最不好的指什么也不像。)
5、请被选出的最好作品的作者A和最不好作品的作者B,讲述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
主持人讲解:这是一个利用心理投射原理进行的心理测验游戏。我并没有想到要大家画出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明白。在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A的心理压力最大,B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原因是,A在接受外部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给自己再下了一道任务(如,我必须…,我应该…等)。这样任务加任务就使得任务变得复杂化,他执行起来难度就加大,心理压力就大。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压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六、交流分享:
1、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师范生学习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种种压力。
七、注意事项:
在画的过程中,注重第一感觉,随心而画,不要询问,也不要和旁人商量。
活动四:幸福清单
一、活动目的:
1、减轻疲劳,舒筋活血,缓解压力;
2、认识压力的代价和舒缓压力的益处;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时间:
50分钟左右。
三、活动材料:
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
较大的室内活动空间。
五、活动顺序:
1、请大家肩并肩围成圈站立;
2、请大家向右转,成前后站立围成圈;
3、根据指令,请后面的成员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可以向前围成圈走动,边走边敲边唱:“敲敲背呀敲敲背呀、捶捶肩呐捶捶肩呐……”;
4、走动两圈以后可以问大家感觉如何?然后再请大家向后转,继续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
5、如此可以反复多次,等大家气氛活跃,身体放松后停止游戏。
6、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其所能列出所有有助于自己放松的活动,并选出三个效果最好的方法制订一份幸福清单,设定并公布自己想要从事的放松和减轻压力活动的清单,特别是那些方便在平时参与进行的活动。
六、交流分享:
1、平时当大家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你通常使用哪些方法对抗压力,效果如何?
2、你如何实施你的幸福清单?
3、为什么幸福清单需要张贴出来而不只是写下来而已?
七、注意事项:
1、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最好加入队伍中和大家一起游戏。
2、队形排列可以变化,场地小,可以用方阵的形式,也可排列队伍站在原地活动,也可用小步跑或快步走的形式。
第三单元释放自我,舒缓压力
活动五:放松操——兔子舞
一、活动目的:
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释放压力。
二、活动时间:
大约20分钟。
三、活动准备:
快节奏音乐和音响设备。
四、活动场地:
空地或大会场。
五、活动顺序
1、事先分组,每组10—15人,人不宜过多。
2、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3、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
……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4、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
六、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
七、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听主持人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人,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人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人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六:把压力吹跑
一、活动目的:
1、体会深呼吸放松心灵,舒缓压力的效果;
2、将非理性观念赶跑,学会用理性的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二、活动时间:
60分钟。
三、活动道具:
纸,彩色笔。
四、活动场地:
室内或室外草地均可。
五、活动顺序:
1、准备:可以采用三种姿势:
坐姿:身体坐在椅子上,挺直,腹部微微收缩,双脚着地,与肩同宽,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站姿:双脚立地,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卧姿:平躺在床上,两膝分开20公分,脚趾稍向外,双手自然地伸直,放在身体的两侧,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2、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肚脐下方,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吸气的同时,想象气流从口腔里顺着气管进入腹部,腹部慢慢地鼓起来;
3、吸足气后,稍微屏住一下,以便使氧气与血管里的浊气进行交换;
4、用口和鼻同时将气从腹部慢慢地自然一吐出来,好象在轻轻地将所有的紧张和压力吹出去,口、舌、腭感到松驰;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感到轻松为止。
(这个练习每天可1—2次,每次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不仅会感到心情舒畅,放松,而且,在面临紧张的应急状态下,你可用此方法达到迅速解除压力,消除紧张的目的'。)
6、主持人分发纸和水笔,每人一份,彩色笔放在场地中央公用。
7、成员在纸上写出或画出自己学习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六、交流分享
1、当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时,是否感到实际上也减轻了压力?
2、你学习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的一些非理性想法妨碍你?分享和讨论你的同事们一些的非理性的观念:如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身边的人都不称职;我在工作上再也无法长进了;我每次都要做到最好等等。
3、分享和讨论“替代的理性观念”:如“我有的事处理得不错,有一些则不行”;“我的同事们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需要找出能取得进步的新策略”;“在许多场合我都表现得很好”。
七、注意事项:
1、每个人完成图画或书写后,将所有的纸片挂到墙上,成员分别阐述他们的压力和背后的观念。
2、主持人可示范引导成员认识非理性观念的影响,使大家明白人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调节自我应对压力
活动七:音乐冥想放松训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体验放松的效果;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二、活动时间:
大约40分钟。
三、活动准备:
指导语、放松的音乐。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操作步骤:
1、选择一首轻松而舒缓的音乐,配以想象意境的指导语。
2、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仰卧在床上,将四肢伸展放平,使有舒服的感觉;
3、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的播放,呼吸保持深慢而均匀;
4、意念随着指导语的播放,同时伴随着想象的意境,在想象的同时,感觉到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我躺在美丽的大海边,沙子又细又柔软。我感到很舒服。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一缕阳光照射过来,我感到温暖、舒服。耳边想起了海浪的声音,我感到温暖而舒服。一阵微风吹过来,我有一种1说不出的舒畅的感觉。微风带走了我的,只剩下一片金色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我的思绪随着海浪的节奏,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过来,又离去,带走了我的思绪。我感到沙滩柔软,海风轻缓,阳光温暖。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紧紧地笼罩着我,阳光照遍我的全身,我感到身体暖洋洋的,阳光照在我的头上,我感到温暖和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轻松暖流,又流回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变慢,变得越来越轻松。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腹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胃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心脏,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全身,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也平静极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存在了,我安静地躺在大自然中,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自在。
六、交流分享:
1、今天练习的方法,你感觉舒服吗?是否体验到放松的感觉?
2、平坦你常使用的放松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是否体会过真正放松的感觉?
七、注意事项:
1、可以从关注呼吸开始,允许成员发笑,不需要制止,只要平淡地多重复几次就可以了。
2、训练中语气平和,逐渐地减慢语速。也可事先录好音播放。
3、放松训练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活动八:大团圆
一、活动目标:
1、选择符合成员特点、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活动,努力为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二、活动时间:
约40分钟。
三、活动场地:
室内、室外均可。
四、活动顺序:
1、指导者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2、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从歌曲到乡村歌曲,尽量找大家会的,全部投入,一首接一首。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五、交流分享
1、回忆整个活动,给你留下最深刻影响的是哪一次活动或者哪一个细节?
2、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临别前,你最想送给同伴的祝福赠言是什么?
六、注意事项
1、主持人可事先征求成员意见,选出大家共同熟悉的备选歌曲;
2、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送出祝福赠言。通过相互祝愿,让大家带着信任,想到能和大家相互支持、帮助,想到有这么一群伙伴,相信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2
目前,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内容已经从专业课成绩、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等常规指标向多方位、多层面发展。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局限在学生专业领域拓展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定性的培养方案不仅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埋没一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可通过建立一个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弥补现存培养方案的缺陷。该培养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更加贴近学生。以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相配合,通过个性化档案建设和针对性培养计划,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一、辅导员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随着大学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辅导和高校学生活动的制定与督促。因此,与授课老师相比,辅导员更加贴近学生群体并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基于以上原因,将学生辅导员引入培养方案能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和普及性。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辅导员须在综合测评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以下工作。
1.信息采集和资料库建立
本培养方案是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库作为个性化培养趋向的依据。学生辅导员作为该信息库的维护者,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然信息和参加各种类型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类。辅导员可以通过信息库的检索功能方便的整理出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
2.人才推荐和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中,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因材施教将具有特长和爱好的同学推荐到适合的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学生工作辅导员还需配合相应组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以实质性的提升学生技能。对于多次尝试同一领域技能却无显著提升的同学,在征求本人意见后推荐其加入其他组织。另外、辅导员需在个性化培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对素质培养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进行督促与预警。
3.提升必备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软实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重要的方面发展。所以,培养方案将这些能力的提升作为必选内容,由学校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和辅导。
心理素质的提升包括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受挫耐压能力的锻炼、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等。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提升主要是配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进行深化学习。
二、学生社团的职能
1.学生社团定位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普遍存在监管松散、活动模式化等缺点。因此,目前的学生社团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培养方案将学生社团从普通的学生组织上升成为辅助学生辅导员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教学机构。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提升素质。
2.学生社团工作方式
为确保学生社团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需进行下列工作:
首先,应完善学生社团机构设置,建立一个社团监管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社团资料采集、社团培养方向确定、社团活动审批、社团活动完成度测评、社团会员技能提升情况考察等。通过进行上述工作,对培养方向相近的社团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技能考察结果进行社团等级评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以保持社团在良性竞争下逐步进步趋于完善。
其次,定期组织个性化技能培训或兴趣提升。根据类型不同开展相应的'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进行的同时,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最后,定期向学生辅导员进行人才跟踪汇报;对信息库中学生参与活动及活动中的提升情况进行汇报,并通过信息库对比功能对未获得提升或进步不大的学生进行筛选。根据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动员或建议其更改素质培养趋向。
3.学生社团职能示意图
三、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培养方案实施条件
为使本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学校可根据需要在管理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高等院校体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辅导员的地位,但其在高校中仍属于不被重视的群体之一。故其在对学生素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所以实施院校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提升学生辅导员的职能和工作权限,以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执。
其次,高校须将信息库的建设作为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库中应详尽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学习情况、参赛获奖情况、兴趣爱好、参加个性化培养的提升情况等。同时,授权辅导员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作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测评方式之一。
最后,实施院校需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方面领域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检测与鼓励学生投入到个性化培养方案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提升得到锻炼。同时,实施院校可创办个性化奖学金以奖励在培养方案中获得较大提升的学生。
2.培养方案整体示意图
四、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高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原理、功能以及使用说明,总地来说,此培养方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方案针对性强、学生认可度高;(2)个性化培养可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3)培养方案工作原理简单、信息库软件实用性强,便于高校推广;(4)资料库亦可作为辅导员举办及参与活动的人才备选库。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3
为普及基本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学生造就健康的身心,真正关注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关注心灵。同时为了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我校将开展第x届心理健康活动月。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月
二、活动主题:
远离心理疾病,关爱自身健康
三、活动内容
(一)高x心理档案建立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讲座内容:心理疾病的辨别
(三)班级心理委员培训
培训主题:心理委员的自身心理保健
(四)学生心理量表MHT测查
(五)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
(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七)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远足
(八)高三考前班级心理辅导
(九)优秀心理剧本征集
(十)优秀心理影片赏析
心理剧本征集通知
征集主题:“同学间的那些事…”
征集要求:
1、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内容积极健康。心理情景剧的剧本创作要结合表演艺术(造型、独白、哑剧、舞蹈、声乐)形式,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创作。
2、剧本内容要突出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协调的过程。内容要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就高中生这一群体所折射出的心理现象,如人际障碍、学业困扰、网络成瘾、青春期情感、贫困生心态等方面的心理冲突进行创作。剧本应注重心理矛盾冲突的展现与解决,能给高中生启迪为目标。
3、剧本创作不以将禁止反复报道的负面新闻、极端事件,原样翻拍为心理剧,甚至添枝加叶扩散负面影响。
4、所写剧本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保证剧本的原创性。 5、所写的剧本要方便排演,每个剧目表演时间在10—15分钟。心理剧剧本篇幅大致在3000字左右,采用Word格式排版编辑。
6、参与对象:高x、高x学生。
7、截止时间:剧本于x月xx日之前以A4纸质上报德育处心理咨询室。所有上报的参赛作品同时上报电子版,电子版统一发送到x
主题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活动
活动目的:团体初期的相识、合作、信任1、滚雪球
2人,拳头尖刀布,选择谁先,聊天;转为4人,把小组成员介绍给其他人;
转为8人,从某个位置开始,“我来自﹍﹍性格﹍﹍”,“旁边的是﹍﹍”;被8个人记住有什么感受;
8个人背对围成一圈。另8个人与之对坐,成为外圈。彼此自我介绍,1分钟后向右走。谈感受。教师点评。
2、突围与闯关
11人围成一个城堡,1人在中间,要冲出牢笼。(要求:不要伤害他人的身体,接触是允许的。)
突围者的感受;小组成员的感受;旁观者的感受。
3、同舟共济
大海中的一条船(一张报纸),全组8人要齐心协力站在报纸上。面积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4、刮大风
学员围坐一圈,把多余的凳子拿掉。谈这样坐的感觉怎样?听老师口令:戴眼镜的站起来,找新的位置。穿裙子的站起来,找新位置。大学老师站起来,找位置。男士站起来,找位置。
在新的位置上,什么感受?
5、推气球
原来的8人不变,每人拿一气球,吹起。听口令:抛一个,不让它落地。加一个,再加一个。哪个小组可以不落地的,哪个小组落地次数最多的。谈感受。——为什么顶不起来?
6、我的一天(作业)
每个人写下自己有代表性的一天的流水帐:日程安排。然后,划掉与他人在一起的时间,剩下多少时间是自己单独的。谈感受。
7、盲行
1212数数,数到1的站出来,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2号在外圈顺时针走,停。找一个对象,牵起他的手,做他的向导。
“盲人”谈感受;对拐棍是否满意;什么地方让你满意,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
8、夹乒乓球
3个盒子,每个盒子装着15个乒乓球。在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三个空盒子。组员排队,用筷子传递乒乓球,把球夹着传递到对面的空盒子里。全部传完后,又把对面的乒乓球夹着传递回来。第一个全部传完胜出。要求:不能用手托。
谈感受。
主题二、自己认识、自信心和团体凝聚力
1、“猜猜我是谁”
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猜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出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被他人猜中时的感受。
2、“20个我是谁”
目的:认识并接纳自己,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时间:约50分钟
准备:1张白纸,1支笔
操作:指导者可以先找出一个成员示范,连续让他回答“我是谁?”当他说出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时,如“我是男人”,指导者告诉大家,这种回答不反映个人特征,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然后指导者让大家开始边思考边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至少写出20个。当指导者看到最后一位放下笔时,请团体成员在小组内(5——6人)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3、“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时间:20分钟
准备:用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全体成员围圈而站,默默回忆或低声交流其他同学的名字。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央,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三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4、“红色轰炸”
目的:增加个体自信心。
操作:六七人一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小组中央,简单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个性方面的长处与短处,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和对他的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等),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察觉的。每位成员轮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规则:(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的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5、“心有千千结”
目的: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同学们认识到生活中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没有解不开的结。
操作:每一小组的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圈,记住自己左边和右边拉手的人是谁。然后把手放下,成员在组成的圆圈内自由走动(不许静止不动,也不要走到圈外)。当主持人喊停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要动,然后和刚才拉手的人再次拉起来,记住不要拉错人。从而编织成一张网,手臂交错。成员们必须在手不能松开,但可以跨、可以钻的原则下,将这张网解开,恢复到原来围成的圆圈。
谈体会。
6、“无家可归”
目的:使成员意识到归属感的重要,并在与人交往中懂得要主动。
操作:全体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圈并走动起来。当主持人第一次喊:“停,八个人”的时候,成员立即解散并组成八个人一组的'小组。被排斥在外的同学请他(她)谈感受,使成员们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感到融入集体内的喜悦感和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
7、“热座”
目的:通过相互提供意见,协助成员解决个人面临困惑。
时间:约60分钟
材料:每人一个信封,若干纸条(比人数少一张)。人数多,可分为6—10人为一小组
操作:每个成员发给几张白纸条,1个信封。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将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上,每张纸条写同样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回答问题的空间,每张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姓名。例如“怎样减轻生活压力?”“怎样愉快渡过大学生活?”“紧张焦虑的消解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睡不着怎么办?”等,然后把写好的纸条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
每位成员拿到他人的纸条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怀着真诚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之分,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真实看法写出来,回答者不用署名。信封放在小组中央,回答完成后,把每个人的问题放回信封内。每个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一一阅读。最后,全组集中,每个人谈自己阅读完后的感想。
由于得到了多个人的帮助,丰富了个人有限的经验,常使受益者感动不已。
8、“情绪红绿灯”
目的: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材料:事先准备好的情绪卡片,录音机,磁带。
操作:选出六名同学为扮演者,分别表演:惊奇、愤怒、高兴、害怕、悲伤、厌恶六种面部表情。将写有这些情绪的卡片分别呈现给六位同学,但不能让其他同学看到。然后这六名同学分别进行表演,同时播放音乐。每一次表演完,让同学猜测是什么情绪,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9、“个性发现”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他人,坦诚反馈,了解自己。
时间:大约50分钟
准备:每人一张“个性特征表”,一张白纸、笔
操作:指导者给每一人发1张“个性特征表”,请大家详细阅读。然后研究一下团体内其他成员每个人的个性,把你的认识记下来,对每个人可选择一种类型或选择多种(3—5)特征。每人都写完后,指导者按顺序找出其中一人,请其他人说出对他的分析。最后由他本人发表对别人评价的感受及自己的分析。也许一致,也许差别很大。为什么会有差别,深入探讨一下会有许多收获。
个性发现表
主题三:生命的价值思考
1、“生命线”
目的:对自己的一生做评估和展望,体会生命的宝贵,爱惜自己的生命。
时间:大约需要6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老师说明活动内容,见下图,然后让成员自行填写。
(2)10分钟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3)小组交流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线给其他人看,边展示边说明,注意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反应。
2、“墓志铭”
目的: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
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操作:
(1)你得病即将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应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
上,供人凭吊。
(2)墓志铭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也要包括以下几点:
A、一生的最大目标;
B、在不同年纪的成就;
C、对家庭、社会或其他人的贡献;
D、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举例:张海迪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3、“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生与死的体验,让学生把心中的困惑、苦恼和真挚的感情吐露出来,让学生接受一次死亡的洗礼,并获得新生,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体验友谊和生命。
所需设备:
麦克风、音响、温柔的轻音乐
活动时间:
100分钟(最好安排在晚上)
活动过程:
由于某种原因,你们今天将离开人世。死神已经伸出了他可怕的大手,随时会把你们吞噬,你们只剩一点点时间了。(声音缓和、低沉,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死亡的沉重感—能否让学生们进人面临死亡的状态是整个游戏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离开人世之前,你们要写一份遗嘱,我们假设你们已经写好了其他方面的内容,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写遗嘱的最后一部分,有关你们在班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内容:一年来我在这个班级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我对这个班级和同学们的感受;我对的渴望;我最后的遗愿(也必须是与同学们有关的)。
主题四:爱心训练
1、爱是什么
目的:进行爱的思索,考虑爱的内涵。
操作:(1)小组讨论:用定义、比喻、描述等形式对爱(爱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小组代表发言。
2、信赖感训练
依赖感是一个人发出爱心的基础,当一个人对他人缺乏信赖时,他就会变得过于自己保护,防范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当然就很难用爱心去待人。因此,要想变得有爱心,就应当先增强对他人的依赖,进行依赖感的训练。
3、蒙眼摇晃
你可以寻找六七个同学一起玩下面的游戏。其中一人用布带蒙着双眼,双手抱肩,双脚并立,站在中间,其他人紧挨着,围绕着他(她),然后,围着的人依次推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像一根木棍子一样,毫无顾忌地随着他人的推动,倒来倒去,转来转去,完全依赖周围的同伴。几分钟后,其他人依次站在中间,进行同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变得越来越感到心灵平稳,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4
总目标:
1.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亲近感;
2.感受集体携手前行时的强大力量,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3.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学过合作配合。
活动地点:
操场或者大教室
活动对象:
平直实小三(4)班学生一共37名
准备材料:
报纸
活动步骤:
一、介绍团体领导者、活动内容、形式、规则(2分钟)
大家好,我是此次团体辅导活动的指导者,我叫黄云霞,大家可以称呼我为黄老师。我非常高兴可以跟大家聚在一起参加这次团体辅导活动。我们这个活动的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大家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团体训练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规则,但总的规则就是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我的工作,积极参加到活动当中,中途不能随意离开团队。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今天的第一个活动。
二、暖身:找家(8分钟)
(一)指导语:现在我们将要进行第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找家”。活动目的是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从而积极参加活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活动规则是大家手拉手围城一个大圈,然后听指示所有人往顺时针方向走动,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大家就要按照该数字的人数集合在一起。没有找到家的同学即视为无家可归者,暂时退出游戏,找到家的同学继续游戏(指导者做示范)。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现在活动正式开始:
(二)具体操作
1.首先指导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听指令:“开始走动”;结束指令:“3人才有家”
3.找到家的人继续围圈;“无家可归”的成员暂时退出游戏
4.更改数字继续游戏2~3次。
三、多元分组(10分钟)
目的:
增进小组成员的熟悉与了解,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跃气氛。
步骤:
(一)指导语:现在我们将进行第二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多元排队”。现在同学们根据我说出的要求分成两列分别站在我的左右手的两边,在分组的过程不可以跟同学交流信息、说话。比如说男生站右边,女生在左边。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现在活动正式开始:
(二)具体操作:
1.指导成员先按性别分成两列
2.听指令:同学们家里养宠物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不养宠物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同学们做过火车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没做过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学号是奇数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偶数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同学们现在按照出生月份,上半年出生的同学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下半年出生的同学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两列队伍中的同学先按照月份先后,从小到大排列(比如1月出生的排在前面),拍好之后再按照日期大小进行调整。现在每一列的同学都按照出生年月日的大小排好了,让我们围成一个圈,开始按123456进行报数,记住自己所报的数字,数字相同的同学分成一组。
四、同舟共济(15分钟)
目的:
集思广益,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努力尝试,靠团队力量,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指导语:
现在我们同学们已经分成六组,每组同学手里都有一张报纸,接下来我们利用这张报纸来进行我们第二个活动“同舟共济”。我们先将报纸整张铺在地上,这报纸就代表了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现在需要每组的.成员5个人全部都站在船上,一个也不能少(指导者做下示范)。现在将报纸一叠为二试试看……
五、分享(5分钟)
每组举出一名代表分享活动感受。
六、结束(3分钟)
目的: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团体活动
步骤:
全体起立,互相告别,告别采用拥抱的形式,每人至少拥抱4个人。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5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全校掀起维护心理健康的热潮。
活动宗旨:
1.教会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其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避免患各种情绪障碍。
2.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从而使学生能与同学、老师、父母融洽相处。
3.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摆脱不良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0-11月2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暨国旗下讲话(具体内容如下):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始
2.宣读xx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3.以“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二)黑板报
各班以“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三)心理健康讲座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学生青春期卫生讲座(五、六年级女生) (四)心理辅导课
各班的辅导员在团体辅导室上一节心理辅导课,并做好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五)广播站
在红领巾广播站推出“心灵之约”栏目。(知心姐姐)组织学生观看心灵鸡汤电影。
(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
活动主题:“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七)心理健康知识展示活动
1.各班出一期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
2.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3-5年级每班推荐五份) 3.心灵日记(6年级每班10份)
4.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1、2年级每班推荐5份) 5.制作“快乐心语”卡,让学生在心语卡上摘录下令人愉快的诗句或名言警句送给同学,从而体验友谊与快乐(二至六年级) 6.“快乐心愿”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活动,学生对父母说一句心理话或一句感恩的话。同时发动父母回复,对孩子说一句心理话或寄语的的话。(二至六年级)
五、活动总结
附:校电子屏幕宣传标语:
A.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B.“健康的心理是你迈向成功的起点!”
C.“关注心灵,关爱健康”
D.“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相关文章:
心理团体辅导方案03-16
心理辅导团体方案12-04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0-0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7-28
(经典)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7-28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3-22
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4-02
学校心理团体辅导方案03-30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4-15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