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

时间:2022-10-06 17:33:29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

  摘要:公共管理人员是在现代法制主义国家下经过法定程序选举担任政府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整合运用公共资源合理调配,以达成政府施政目标。

  本文简述了管理者的管理胜任能力以及个人的管理魅力,明确了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并提出如何提高公共管理者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者 管理技能 职业要求

  在知识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管理者之间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公职的质量及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实施与贯彻,只有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者为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以下几条基本的管理技能与条件。

  一、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性技能

  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

  特别是电脑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以后,对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一线管理人员,技术技能的提高则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他们主要从事培训下属人员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下属人员所做的各种工作。

  (二)人际交往能力

  公共管理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工作,其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共行政人员需要直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这时就需要管理者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对公共管理者的人际交往技能的要求甚高。

  美国卡耐基工业大学曾对1万名受测试者做过追踪分析,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竟占到成功因素的85%,而人们普遍认为至关重要的智能和技术因素只占15%。

  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一基本素质,既要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其减少摩擦;也要善于调动周围同事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各尽其职,将事业越做越好。

  (三)概念化技能

  概念化技能是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要求管理者把握方向、综观全局、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决策。

  管理者需要提出观点并且将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使关系抽象化、概念化。

  随着管理层级的上升,概念技能也将随着提高。

  这一技能在管理过程中是起协调和统一作用的,它具有不可否认的全面重要性。

  具备概念技能的管理者会准确洞察组织机构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之复杂性。

  (四)诊断技能

  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一个公共管理者应根据组织内部各种现象来分析研究各种表象,由表及里,探究其实质。

  (五)沟通技能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短的确是曲线,有些话就是不能直接说,这就是职场交往的潜规则。

  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如果你不懂得与人沟通交流,陷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种无效的沟通模式之中,而这往往将导致谈判陷入僵局,最终两败俱伤。

  所以沟通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是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假如沟通不畅,感情用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要学会与人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与途径,因为它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姿态、行为、眼神、表情等。

  有时,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带来很大的作用。

  二、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具有耐心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见耐心是成功的垫脚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生活就是点点滴滴地积累,成功则需忍耐忍耐再忍耐,坚持坚持再坚持。

  耐心是在心理上谈判对手的一种战术与谋略,也是成功谈判的心理基础,可以使人们更多地倾听对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有关数据表明:人们说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180个字,而大脑思维的速度却是它的4-5倍。

  就这是为什么常常对方话还未完,人们却早已理想化了。

  这种情况往往会错过一些极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失去谈判的主动权,所以要冷静、客观、认真地倾听对方讲话,保持耐心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有素质的公共管理者应具备这一条件,在与群众热心交流时,我们需要耐心;为群众服务、排忧解难时更要耐心细致,公共管理者要时时刻刻树立自己是一个服务者的形象,随时准备好耐心为群众服务。

  (二)具有信用意识

  信用是指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它是难得易失的,你费十年功夫所积累的信用,往往会因一次的食言而丢掉,并且很难完全恢复。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政府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公众对政府信誉的主观评价和判断,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形象在公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这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行政道德素质修养,做到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不断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对全社会的信用建设承担责任,塑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必须以民众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公共管理者要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深入了解群众需要,行政管理工作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力做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事情,把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现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不是统治更不是治理, 而是服务。

  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基本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一些公共管理人员乱用职权、欺压百姓、欺上瞒下,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公众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损伤极大,作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四)要善于分析和思考,有缜密的心思

  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尤其是价值、判断、直觉、经验间的分析思考与分析工具的整合。

  一个人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信息的收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只从自身角度去看待问题,难免会产生片面性,公共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认识,就必须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以求洞察事物,通晓事理,将工作做到位。

  心思缜密是一种状态,再仔细的人也会有粗心的时候,再粗心的人也会有仔细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调动这样一种情绪。

  人人都想成功,而且人人都想快速成功,这就需要细致缜密地分析事物,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逐一考察和预测,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

  (五)具有前瞻性和适应能力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的复杂性越来越强烈,我国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冲突与滞后现象时常发生,这既导致公共政策失效,又破坏了政策的统一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可信度。

  所以要求我们政府管理人员能够高瞻远瞩,有预见意识和前瞻能力,着眼长远来考虑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科学预测,防患于未然,减少政策冲突的发生,主动回应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避免出现政策滞后的现象。

  适应能力通常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保持协调和动态平衡的一种倾向性或潜能,它可自行探索和修正自我,并将适当的反应行为整合进行自我促进个体适应能力的发展。

  如果你想改变环境,首先要适应环境,只有适应了,才能利用你的学识、你的能力和工作,逐渐影响和改变这个环境。

  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放下架子,不要这也不适应,那也不适应,否则最后被淘汰的是你。

  适应能力对应激情绪反应,即焦虑、抑郁和愤怒具有负面影响,当你的职业适应能力越强,你的工作质量就会越高,相反有更少的应激情绪困扰。

  三、如何提高公共管理者的素质

  (一)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我们知道,公共管理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反映了现实,指导了现实。

  没有一定政治理论的水平,是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

  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看问题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但是,想要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所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应该成为公共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二)增强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管理者的内在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

  具体地说,就是要健全人格,即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豁达开朗,宽容平和,公平正直。

  情绪稳定,就是要对工作对事业有着高度的热情,对自己的情绪能够很好的控制。

  好心情不仅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而且对稳定人的情绪,感染人的热情,激励人的士气都有很大的作用;坚强的意志,即要有毅力,有决心,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要有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

  作为一个管理者还要有广泛的兴趣,不仅对同行业有兴趣,同时也要对其他相关行业有所涉猎。

  当然,作为管理者最主要的应该在他的管理工作上,不应该舍此求彼。

  (三)公开透明的激励措施

  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系统,即需要把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

  首先要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考核制度,另外要配合好评估制度,以组织的绩效为基础,公平合理评价个人绩效。

  好的激励制度能充分地发挥人才的激励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四)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社会监督体系

  公共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反映其法制的状况,因而增强法治意识就成为具备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管理质量要求,明确管理者的民事责任和职业责任,修正和补充行业法规和配套措施。

  此外,对于有违反职业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管理人员,除了要追究其民事责任,还必须对其进行刑事处罚,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此让每个管理者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做任何违法违规,违反职业道德的事。

  加强社会监督,加大社会舆论的力量,严防其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公众应当担负揭露和曝光的责任,让违法犯罪的事件暴露于阳光下,以此来提高整个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形象和质量。

  四、结束语

  公共管理是一个多样性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代公共管理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做出显著的成就,就必须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管理者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专业精神,丰富专业的管理知识、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社会活动家。

  本文针对公共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出一些关于公共管理的应具备 的综合素质,并提出提升公共管理者素质的建议。

  为今后的公共管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成福著.公共管理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黄芸著.论公共管理者的修养. 2012年

  [3]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9):28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相关文章: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10-13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11-17

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04-29

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能力01-20

战略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0-07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10-23

管理者具备的能力09-26

成功的简历应该具备哪些条件?10-26

优秀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02-07

成功的家教应让孩子具备的九大能力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