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来源:工作汇报 时间:2017-05-09 编辑:结珍 阅读: 手机版

  围绕优质粮油等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扶持做大做强,引领农民增收。下面的是小编分享的与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公文网!

  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一:

  岔路镇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56万,是霍邱县中南部典型的农业乡镇。“十二五”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抢抓这一难得的机遇,把它作为解决群众温饱、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做强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脱贫工作显著成效。全镇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7600人降至2015年底2440人,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十二五期间扶贫工作成效。

  (一)摸清底子,精准帮扶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为办公室主任,配备一名大学生信息员,并明确各村主任兼职扶贫专干。精心组织,认真培训,扎实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回头看”。为了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镇提出“八四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方法,即八个排除、四个必须纳入、两个优先的识别方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确定为贫困户:①在集镇及县城自建房屋或购买了商品房的;②家庭有小轿车、农用车、工程机械的;③现任村干部家庭的;④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收入较稳定的单位工作的;⑤家庭成员有担任私营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⑥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具有赡养、扶养、抚养能力,拒不履行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⑦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⑧人户分离,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纳入贫困户:①民政部门已经认定的五保户;②家庭主要劳动力有三级以上残疾的;③居住危房且无力修缮的;④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疾病致贫的。在同等条件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优先进入贫困户:①计生双女户家庭;② 残疾人家庭。亮出了“硬杠子”,经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无异议后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系统。贫困户摸清了,镇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组织镇村干部、教师、单位职工等500多名在职人员联村帮户,开展送温暖,谋发展帮扶活动,并将活动成效纳入年终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整合资金,连片开发

  “十二五”期间,我镇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村5个,在实施过程中,镇为了放大扶贫资金的效应,把一事一议特惠制项目、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农业水利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土地增减挂项目等向整村推进村集聚,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亿元,整治高标准农田5.8万亩,修通镇、村、组断头水泥路55公里,硬化渠系33公里,深挖当家塘102口,建设美好乡村中心村4个,基本实现了90%以上的村民组组组通水泥路,100%的村民组组组有当家塘,支斗毛主渠水利设施配套,农业抗灾夺丰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周店村汤楼片在并村前被列为2013年度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该村由于前些年村办企业负债,缺乏基础设施投入,村组道路一直是泥巴路,被群众戏说为“下雨天赶集穿胶鞋的都是汤楼人”。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到该村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依托扶贫资金30万元,整合县乡公路建设资金45万元,安排一事一议特惠制项目资金35万元,修建了7个村民组4.2公里水泥路,群众乘势而上,2014年又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周店村汤楼片原9个村民组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赶集再也不用穿胶鞋了,彻底改写了历史。

  (三)扶持产业,自我脱贫

  一是围绕优质粮油等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扶持做大做强,引领农民增收。安徽乐民米业有限公司是省级扶贫龙头产业,近几年,乐民米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在本镇范围内落实优质稻生产订单4万亩,优质优价,全镇年增收800万元,户增收1000元,基地稻谷加工的“志明”牌大米荣获省著名商标。合作社为社员优质粮生产开展“六统一”服务,即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害防治、统一机插机收、统一农产品订单收购。合作社2014年已荣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尝到订单生产甜头的社员汪惠珍不断扩大生产规模,2014年流转土地540亩,在全县首家注册了家庭农场,不仅自己脱了贫,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周边10多户群众脱贫。二是围绕本镇生猪、白鹅、麻黄鸡等特色产业,扶持规模发展。岔路村通过招商,建设一家国家级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育肥猪2万余头,解决40多人当地就业;草楼村依托麻黄鸡产业优势,组建10个养殖小区,204户养鸡大户联合成立红光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购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销售。2014年,合作社出栏麻黄鸡200余万只,户均增收2万元,有54户贫困户当年脱了贫。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合作社内114户养殖户成立互助资金协会,2015年底,互助资金规模累积达到60万元,为社员扩大规模养殖解决了资金难题。

  (四)内引外联,合力攻坚

  全镇11个村分别与县直7家单位、镇直3家单位、镇内1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落实一对一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单位、企业、个人为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特困户慰问累计捐款120余万元,其中乐民米业公司2013年为帮扶的莲花寺村修路、植树一次性捐款40万元。我镇草楼村、共同村是中央驻皖新闻单位定点帮扶单位,主要有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家定点帮扶单位,他们经常联系,驻点调研,倾情帮扶,为帮扶村的早日脱贫致富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岔路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立足自身,走、转、改,蹲点调研,为产业发展鼓与呼。2012年初,各新闻单位来到草楼村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养鸡大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围绕养鸡产业发展及乡土人情撰写了《养鸡哥的乐与盼》、《草楼村民看戏乐》和《乡亲心中的最美村医》等报道在相关媒体重要位置刊登。倾情关怀,帮、扶、送,送来了温暖,为民生民计献爱心。2013年春节期间,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长顾立军带着团队,给草楼村送来特困慰问金2万元以及价值42万元的食用油、电热毯、羽绒服、棉被等。日报社为村里解决安装32只调频大喇叭,资金3.4万元。经常联系,来、去、聚,共同探讨,为扶贫扶志谋良策。四家新闻单位每年来帮扶村开展帮扶调研活动都在3次以上。他们的真帮、真扶,极大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坚决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贫困户人口全部脱贫。

  (一)明确任务

  经过摸底筛查,全镇贫困户1328户,贫困人口2440人。其中五保324户、324人,低保618户、1112人,一般贫困户386户、1004人。

  (二)制定规划

  经过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低保户、五保户累计1436人都是老弱病残家庭,无劳动能力,全部由政府兜底,通过五保供养、低保、残疾人救助、大病保险、危改等民生工程项目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其余1004人,落实党员干部包保、工作队进村帮扶等措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采取“一单一图”进行督查。即查看贫困人口分布图和扶贫对象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人清单,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项,扎实推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

  (三)脱贫计划

  2016年脱贫500人,2017年脱贫300人,2018年脱贫300人,2019年全部脱贫。

  (四)组织保障

  1.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驻村点长、书记、主任是直接责任人。

  2.强化队伍建设。镇成立扶贫工作站,明确村主任为扶贫专干,重点村派驻扶贫工作队。

  3.强化目标考核。每年开展一次扶贫工作专项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包保干部,不评先不评优,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二:

  2016年,桥巩镇贫困村脱贫搞帽2个村(即毛塘村和文武村),贫困户脱贫总户数89户,人数340人,其中:贫困村毛塘村贫困户10户,人数47人;文武村贫困户37户,人数146人。现将现阶段脱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村脱贫村脱贫攻坚情况

  (一)文武村委脱贫攻坚情况

  1.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化扶贫政策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带领贫困户群众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积极探索桑蚕业,并建成了白塔屯的兴宾区桥巩镇桑蚕示范基地,该桑园总面积已达1000余亩。全年养蚕13批,饲养蚕种2400张,产茧96吨,产值384万元;平均亩桑产茧200公斤,平均亩桑产值8000元,完成了整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养蚕人均超万元。另外,文武屯已落实红心柚、密橘面积680亩,屯西屯种植蔬菜面积约300多亩,古塔屯50多户群众,平均每户养鸡100多只。现整村39户贫困户每户均养殖肉鸡60多只。文武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日趋成型。

  2.扶贫到户促增收,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

  一方面培育两个农民合作社,分别为:桥巩镇文武村农民水果种植储藏销售合作社、桥巩镇文武村农民桑蚕养殖合作社),其中,桥巩镇文武村农民水果种植储藏销售合作社,共完成产业脱贫巩共30户130人,占贫困总人口的89.04%,该项已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数有37户;桥巩镇文武村农民桑蚕养殖合作社,共完成产业脱贫巩共3户12人,占贫困总人口的4.8%,该项已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数有3户。现已发展贫困户种植南方蜜桔、三红蜜柚面积规模达100亩,发展贫困户养蚕基地面积规模达10亩。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目前,共有4户贫困户(蔡树庆瓜豆种植项目、李锋三红蜜柚和香瓜种植及肉牛养殖项目、萧锐南风蜜桔种植及肉牛养殖项目、莫盛欢肉牛肉鸡养殖项目)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发展特色产业。

  (二)毛塘村委脱贫情况

  1.短期可收益产业:(1)贫困户和村里的极积带头户与广西玉茂农业有限公司、来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由玉茂公司和公积金中心共同免费赠送贫困户猪仔30头,年底由玉茂公司以2500元/头的价格回收,仅此一项,共有4户贫困户获利,每户当年增加收入10000元;(2)由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兴宾区纪委监察局共同协作,免费赠送3户有能力养殖肉兔的贫困户兔种及兔苗14只,带动了贫困户养殖的积极性,现兔子已可出栏销售,也已繁殖成功,仅此一项,贫困户当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3)生态有机红薯的种植,目前,此项产业已成功育苗,计划7月中旬发展贫困户农户种植,11月底即可收获,已联系好红薯的加工、销售渠道,明年此项产业一年可种植3季,农户亩产可获利3500元,年亩产可获利10500元;(4)肉鸡的养殖,今年4月,区残联给毛塘村贫困残疾户每户送来了50只鸡苗、2包饲料和鸡病药,这对农户来说,养出了很多的经验,目前该批鸡已上市销售,农户自行又采购了鸡苗,已能自我发展。

  短期收益项目为今年贫困户的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项目见效快,受到了贫困户的欢迎。

  2.长期可发展项目:(1)将贫困户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入股企业广西来宾市地保生物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地址在毛塘村白山屯内),每年年底分红4000元,分红三年,可带动毛塘村10户贫困户及桥巩面上村的50户贫困户发展,该企业将形成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2)油茶的种植在毛塘已发展成一项长期的稳定产业,目前,毛塘村已全村种植油茶达560亩,仅今年就种植油茶320亩。(3)由大户在村里种植220亩的柑桔树,雇用贫困户务工,目前已解决3户贫困户6人务工的问题,贫困户仅此一项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5)政策兜底4户贫困户。(6)移民搬迁4户贫困户。(7)新村委的建设将在8月底完工,毛塘将作为桥巩新型的党建示范基地。(8)网络宽带已建设完毕,经与电信公司多次勾通,目前,全村已通宽带。(9)道路建设也已达标。毛塘村目前已形成了长短发展并存的脱贫战略图,帮扶单位:来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宾市兴宾区纪委监察局、来宾市大地房开有限公司也积极配合脱贫工作,脱贫工作定能如期完成。

  二、面上村2016年脱贫42户情况

  (一)贫困户已有5户获得小额贷款,用于种养业、危房改造,其余贫困户我们也将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此项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

  (二)积极引进大户种植果树,解决贫困户的务工问题。如岜山村的680亩柑桔树、毛塘村的220亩柑桔树、桥巩六村的1200亩柑桔树等等。

  (三)产业扶持实施“两同时手抓”策略,在引导贫困户发展长期稳定增收基础上的同时,也注重对贫困户短期产业基础上扶持,实现年内增加收入。一是联系区残联对我镇贫困户发放1500只鸡苗,积大的带动了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如:岜山村峦山屯的张韩贫困户,仅此一项目前就已给他增收4500元,他本人也自发的购买鸡苗,发展产业);二是联系来华高新区给贫困户培养蛋50~60只/户鸡苗饲养;三是引导贫困种植蔬菜等。

  (四)落实政策兜底扶持政策。截止8月10日全镇面上共有6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有2户正在办理。

  (五)各村委水、电、网络宽带已全部达标。

  三、存在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贫困户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下一步,我镇将加大精准脱贫工作力度,全镇干部全力加入到脱贫的工作中去,尽快完善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的发展,力争完成区府下达的2016年脱贫任务。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
文书帮 wenshu.52jianpu.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