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4-10-20 07:07:41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或听或写汇报,汇报通常是对工作的总结报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总结了哪些经验,如何写一份正确的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1

  一、工作内容

  审核登记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进一步抓好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监督检查;强化生鲜乳质量检测。

  二、实施单位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医政药政处、畜牧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处、市草业饲料处、市农垦管理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市饲料工业办公室、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县(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三、工作措施

  (一)组织措施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增强做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按照农业部通知要求,落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将各项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不发生生鲜乳质量安全事故。

  组长:

  副主长:

  成员:

  (二)职责分工

  委属相关部门: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和《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加强对生鲜乳的监督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处负责牵头和总体协调、信息收集、报送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监督管理和安排生鲜乳的抽样送检工作;对辖区内奶站、奶牛场开展监督检查。监督区、县(市)于20xx年2月18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辆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

  畜牧处负责生鲜乳相关报表的统计报送工作。

  兽医医政药政处负责投入药品的管理和生鲜乳药物残留的监管工作。

  草业饲料处、饲料办业办负责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场管处负责相关企业的`协调管理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疫病的监测。

  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负责奶站及生鲜乳运输车辆许可的具体审核工作,开展辖区内奶站及生鲜乳监管工作;按照安排部署完成抽样任务。

  (三)具体要求

  1、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xx年第15号)规定,本着“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于20xx年2月18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辆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并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奶站及生鲜乳相关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每月3日前报市畜牧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报送《省生鲜乳生产和收购情况月度监测报表》(表一和表二,并同时通过农业部网站报送)、《省生鲜乳收购站基本情况汇总表》、《省生鲜乳收购站基本情况统计表》、《省生鲜乳运输车辆基本情况表》、《省生鲜乳运输车辆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附件)。

  3、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要按要求和职责督促各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建立进货台帐,重点记录饲料、兽药使用状况,生鲜乳收购、检测、销售及运输记录等信息,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各区、县(市)要建立生鲜乳收购站信用档案,于20xx年6月10日前将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名单及检查情况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要将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列入“黑名单”,通过“农业信息网”向社会公布。各区、县(市)对辖区内的监管面要达到100%,市级部门按各区、县(市)的50%进行抽检督查。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2

  一、工作机制

  (一)分工负责制度。由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按照“整体设计、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做好本单位的业务统计调查工作。

  (二)统筹协调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由区统计局或视需要由区政府办公室召集各乡镇(街道)及区级有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第一产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指导、督促、推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三)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产业统计范围、调查频率和上报时间。

  第一产业包括以下5个门类:(1)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牧业报表实行定期报送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15日前上报乡镇基本情况表、行政村基本情况表(每5年报送一次),3月5日前上报一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一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5月8日前上报春季作物估产报表,6月8日前上报农作物夏播面积报表、春季作物实产报表、上半年畜牧业报表、第二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8月5日前上报农作物秋播面积报表、夏季作物实产报表,9月5日前上报前三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三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0月15日前上报全年农作物预计报表、全年畜牧业生产预计报表以及第四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2月20日前上报年报。

  畜禽监测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每月(季)的20日前。

  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5日、6月5日、8月5日、10月15日前。

  农村住户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现金收支日记账》、《农村居民家庭实物收支台账》实行月报制度,乡镇(街道)每月10日前上报数据;《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情况季度调查表》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每季上旬(3月10日前、6月10日前、9月10日前)上报数据;《年报一次性调查一套表》乡镇(街道)12月15日前上报。

  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要业务统计报表在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区统计局。

  (二)组织实施。

  区统计局负责指导开展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及统计业务培训、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负责相关行业的第一产业调查,审核、汇总、上报本地区第一产业统计报表。

  各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第一产业业务统计调查、数据评估分析等工作,及时向区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等作为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分别要负责做好农业、林业、渔业、耕地面积、食用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及年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相关统计数据的.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加强考核。

  按照《关于印发区20xx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严格考核制度,落实考核责任,确保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

  三、工作要求

  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涉及范围广、调查难度大、业务要求高,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2.做好统计保障。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安排专职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财政预算要保证开展调查所需经费,确保第一产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3

  一、基本情况

  我盟天然草原面积4551万亩,草原不仅是兴安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兴安盟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天然生态保护屏障。加强草原保护对维护我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盟的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存在着鼠虫害常发区分布不均匀、受自然条件影响严重、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差距大、监测任务重、从事预测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的早期预警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国家总站及自治区草原站的要求,结合我盟实际,盟草原工作站20xx年开展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建设,成立了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中心,建立了农牧民测报网络。测报网络覆盖全盟六个旗县市,设立145个观测区,确定农牧民测报员145人,旗县市级测报联络员30人,重点控制面积1630万亩,包括草原蝗虫常发区、草地螟发生区、草原鼢鼠重点防治区、黄鼠重点防治区和长爪沙鼠发生区。

  二、预警体系特点

  1、在草原鼠虫害农牧民测报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区域地形复杂等因素,在确立观测区时,每个测报点都经过外业实地勘察,尽量避免围栏、山沟、分水岭等地形因素对测报员观测的影响。观测区面积没有固定10万亩,而是在7-17万亩之间,主要取决于草场类型、植被特征和地形等因素。

  2、在测报员的选择上采取了以农牧民为主,嘎查领导和乡镇畜牧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旗县联络员和苏木负责人,苏木负责人主要负责所在苏木测报点的建设管理和测报员的调整;旗县联络员负责与农牧民测报员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的把测报员上报的信息整理、核实、实地调查并上报给盟预警中心。

  3、145个测报点统一编号,制作发放农牧民测报点牌匾、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和观测记录本等测报工具。苏木负责人负责发放测报点建设的`相关物品,测报点上牌,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等在测报点内的统一摆放工作,以确保测报点的规范建设。

  4、为了进一步确保预报网络的正常有效运转,把农牧民预测预报网络中每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规范。明确了旗县联络员、农牧民测报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技术规程,制定了测报员奖评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做到盟、旗、苏木、农牧民测报员的规范化管理。

  5、监测的内容在草原鼠虫害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草原有毒有害植物的测报。通过对有毒有害植物的监测,为畜牧业生产、草原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等工作提供信息。

  三、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网络运行流程图

  沟通

  协调

  农牧民测报员的日常测报工作主要是了解观测区域的基本情况,负责采集、记录鼠虫情原始信息,并上报于旗县联络员,当发现突况时,及时与旗县联络员取得联系。

  旗县负责人负责对农牧民测报员上报的原始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后整理上报于盟预警中心。每个测报点的信息资料登记备案,盟预警中心随时可以通过电话对测报地区进行监测。

  四、加强农牧民测报员培训

  从预警体系建立以来已开展了三期农牧民测报员培训班,培训班分别邀请自治区、兄弟盟市及盟内植保方面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农牧民鼠虫害测报网络运行方法、在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草原鼠虫基础知识、外业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及农牧民测报员观测记录本的填写等等。

  培训班邀请了当地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草原工作,争取全社会对草原植保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对进一步推进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实现草原鼠虫害的全方位监测控制和进行有效防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0xx年草原站与扎兰屯农牧学校签订了一份联合办学的协议,定期组织农牧民测报员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牧民测报员的综合素质和测报水平。

  五、积极发挥预警体系作用

  通过测报网络的建立,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工作,对于缩短测报时间、减少迟报漏报、实现对草原虫害的全方位监控以及做好鼠虫情趋势分析及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报网络20xx年4月启动到现在,农牧民测报员已经在草原鼠虫害的测报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如“千里眼”、“顺风耳”一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把观测区的鼠虫发生情况上报,使全盟各级草原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确定灾情发生区域、面积并制定应急防治方案,避免了因发生区域大造成迟报漏报、实现了对全盟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全方位的监控。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4

  一、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政府副秘书长工作

  政府副秘书长的职责,就是协助市长安排部署分管口工作,年初面对新的分管业务,农牧业、水务、林业、扶贫、民政、科技、等全新的工作。制定了熟悉业务、基层调研、横向联系、上级汇报、外出考察、明确思路、制定举措、全面推进的工作步骤。上半年先后两次深入十个旗县区调研,每个季度对分管的九个部门走访一遍安排部署工作。赴国家部委、自治区党委、政府,厅局汇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取得了好成效。一年来,农业、水务等相关部门共争取实施重点项目80个,完成投资近40亿元。

  其次创新工作思路。协助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市林业、科技、扶贫等工作会议、指导部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取得显著成效。成功举办了“包头---北京科技对接大会”、组团参加了“中蒙农业发展洽谈会“、北京农展会、山西农展会、特别是在内蒙古举办的”全区农畜产品博览会“上,我市获”优秀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两项殊荣。同时积极争取、协调相关领导部门为两个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解决了“差转全”问题,协助科技局积极组织13家企业申报国家、自治区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金属深加工园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组建成立了全市低保信息比对平台、大力推进社区机构改革和基层民主自治等,使各项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三是重点工作推进方面有了创新。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后,协助任市长全身心投入了“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实地调研、规划、方案设计、到落实。全面实行了日汇报、周安排、旬督查、月总结。开展了大量协调组织工作。取得总工程量:完成租地17000亩、征地900亩、整地挖坑233万穴、植树100万株、投资8.3亿的好成绩。同时狠抓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选育出玉米、番茄新组合各3个,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通过农业部验收。成功承办了内蒙古·广东科技活动周,签约科技合作项目33项,金额达30多亿元。圆满完成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供水工作,高质量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

  (二)农牧业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牧业重点工作。努力克服春播季节干旱和入夏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12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产量预计达到108万吨,增长2.9%。完成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面积21万亩,新增6万亩。新建马铃薯储窖335个,总储藏能力达到54%,提高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牲畜总存栏预计达到330万头(只),同比持平。其中:羊存栏270万只、出栏390万只。羊规模化程度达到75%,优质肉羊改良率达到70%;完成标准化规模奶牛小区(牧场)改(扩)建项目16个,规模化程度达到80%以上。及时发放禁牧补贴,强化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市种植饲草料116万亩。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全市118家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2亿元,增长12%;33家规模以上流通企业实现交易额72亿元,增长8%。晋升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家,新评定市级龙头企业22家,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家、30家和77家。新增合作社314个,总数达到777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新增包头市知名商标13个,农畜产品行业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分别达到8个、34个和39个。此外,土右旗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自治区6个被认定的旗县之一。组织参加了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荣获优秀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我市康汇公司“蜂蜜系列产品”荣获“金奖产品”荣誉称号。实施农牧业重点项目44个,完成投资16.6亿元。其中:17个财政补贴类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财政补贴资金3亿元;15个农牧业产业化类项目完成投资8.3亿元,12个休闲农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解决了两个市级农业科研所和九原区农技推广单位的差额拨款体制,成立了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18个局属单位的87名科技人员深入旗县区开展科技服务,引进、推广农牧业优质品种50个、实用技术45项,培育科技示范户4400户、示范基地20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玉米和马铃薯机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位居各盟市前列。监管检测力度加大。配合农业部、自治区和市本级农畜水产品抽检样品317个,合格率达到96.5%。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建设第一批10个试点前期工作。全市无公害农畜产品183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1个,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达到211个,新增53个。开展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了外疫传入。扎实推进布病羊溯源面点工作,布病羊阳性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5个旗县区在自治区率先通过布病控制区标准市级验收。

  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创新性工作。研究提出“三带六区”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在“南菜北薯、乳肉并举”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要求,通过广泛调研、摸清家底、跟踪考察,研究提出了“三带、六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完善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基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12个盟市率先开展基地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高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全水平。建章立制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干部学习、考评、会议、公文处理、督查、财务报账、公务接待等15项制度,力求用制度规范市农牧业局各项工作,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

  二、党建与自身建设情况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真正内涵,指导工作实践;坚持自觉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要求相关的政策和业务知识,主动思考有效完成单位目标任务的各种途径和办法。

  (二)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注重团结,加强沟通,努力建立班子内部协作配合、健康和谐的工作关系;努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重要人事任免、重点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建设等,一律经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三)加强修养,增强领导能力。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加强个人修养素质,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注重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深入二级单位和农村牧区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努力为农牧民增收及改善市局系统干部职工待遇等多办一些实事。

【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农牧业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5篇)02-01

安全工作情况汇报04-07

慈善工作情况汇报05-09

2016防汛工作情况汇报03-12

村扶贫工作情况汇报03-16

保安工作情况汇报总结11-09

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04-07

城区防汛工作情况汇报03-15

少先队工作情况汇报材料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