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

时间:2024-04-20 10:16:00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 1

  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为了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团结向上,使同学们四年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制订了以下计划: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⑴以学习为主,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力求整个班级成绩出色。

  ⑵与辅导员老师,院校学生会,班主任老师保持良好联系,积极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任务。

  ⑶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丰富同学们业余生活。

  ⑷带领同学参加各项比赛,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⑸提升班委素质与能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二、工作安排

  ⑴学风建设

  1、学习委员定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解决同学们的学习问题,协助同学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学习委员积极联系任课老师,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班级同学学习情况

  3、据学习需要,班委可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建立学习小组、举行班会增加同学们对专业的学习热情。

  我们要争取全班所有同学都能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⑵活动的组织

  1、各班委积极宣传、组织并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证每个活动我班都有积极参加。

  2、定期组织一些班内活动,给大家提供可以表现自己的舞台,并可以为大家提供增进友情、发表意见、锻炼口才的机会。

  3、根据班级同学的课程、学习和生活状况,班级将适时开展班级茶话会、聚餐、出游等活动,以愉悦同学们的身心,增进相互彼此的友谊,使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团结。

  ⑶班委工作

  1、定期召开班委工作交流会,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里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特别是集体活动开展时,应分配好任务,使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执行。

  2、在每月班委工作交流会上,班委间互相指出对方在工作、行为等方面的不足,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的更加出色。

  班委不仅要配合院、系里的各项工作,更要积极开动脑筋,从各个细节入手,加强班级联络,扩大情感交流,增进班级凝聚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⑷生活、心理方面

  1、由生活委员与心保委员负责,成立心理小组,解决同学生活问题及矛盾,保持班级团结,同学身心健康。

  2、开设班级邮箱,征集同学意见,并由生活委员在每月班委工作交流会时总结,使每个问题得以解决。

  最后,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全班同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把学习与文化体育生活有机结合,丰富知识,锻炼能力,深化思想,努力建立一种大家积极发表意见、参与班级建设的良好和谐的民主氛围。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 2

  本班以《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为依据,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简单直接的命名—————微笑伴我行(希望通过创建这个文明礼仪班,每个小朋友都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露出灿烂的笑容)。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创建目标:

  1、我们的口号是“微笑伴我行,快乐你我他”。结合学校学校爱心银行工作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让每个学生用微笑来实践。

  2、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继而做得更好。

  3、阅读关于文明礼仪的书籍和故事,深刻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争取每人都会讲一个文明礼仪故事,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行为的先行者。

  二、创建内容:

  “一树立”:树立争创行为规范示范员、行为规范文明班的决心。

  “二养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告别”:向陋习告别;向粗鲁告别;向违纪告别。

  “四节约”: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零花钱。

  “五活动”:制订《班级文明公约》(九月份完成)校园礼仪我先行、家庭礼仪我示范、社会礼仪我实践、教师礼仪我监督、节日礼仪我学习等活动

  “六无六有”:出言无脏话、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划、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习有进步、活动有创劲。

  三、队员情况分析:

  人员数:56人,男生35,女生21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

  1、年龄特征:低年级阶段队员好动、好玩、好表现;

  2、兴趣爱好:正确引导队员的爱好,合理组合队员的优势,形成探索动力;

  3、特长才干:故事表演能力强、运动成绩优、兴趣爱好广;

  4、发展趋势:针对队员研究的分散性、盲目性、趋向性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四、实施细则:

  (一)班级管理制度

  1、班级设值日班长,全面管理每天事务。

  2、按职责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生活委员会和文体活动委员会。

  3、学生干部竞争上岗、轮流执政。

  4、缩小管理范围,分工明确细致。

  5、班主任要全面指导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教导、引导、训导和指导工作。对每天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及时监督。

  (二)管理方法

  1、值日班长每日小结,常务班长周总结,班主任月总结。

  2、学生文明礼仪表现与班级特色板块——成长乐园挂钩。(根据学生表现,每星期评选“进步星”、“礼仪星”等。)

  3、学生的表现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主要依据。

  4、每天一问,“今天,我微笑了吗?”

  五、实施步骤:

  1、与课任老师做好沟通,随时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

  2、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重点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教育。

  3、确定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⑴校园礼仪我先行

  开展“我当校园文明礼仪使者”志愿者活动,成立一支“文明礼仪示范团”,在班级内做好榜样示范。评选“班级文明礼仪使者”,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爱护绿化环境的基本公民道德意识。

  通过评选“班级文明礼仪使者”,开展“我做一天礼仪示范员”、“校园中美的寻访”、“校园礼仪现状”等活动,以“礼在行为、礼在语言、礼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从而使队员们由“他律”到“自律”自觉地把友善、微笑待人、遵守行为规范等道德目标付诸实践。

  ⑵家庭礼仪我示范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围绕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宣传“讲究卫生”、“体态端庄”、“穿着得体”、“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礼仪知识。结合爱心银行活动,开展储蓄文明行为活动,从而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尊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道德习惯。

  ⑶社会礼仪我实践

  围绕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常识和社会行为准则,在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开展活动,宣传文明交通、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游览、文明就餐、文明上下楼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其中,重点抓交通文明、遵守秩序问题。

  ⑷教师礼仪我监督

  结合学校“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用老师们的大手拉起同学们的小手,共同来做礼仪规范的人。

  ⑸节日礼仪我学习

  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中国文化的`精神,都通过礼来表现。礼渗透在中国人的整个生活中间。中国的节日也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使道德精神得以落实到现实生活、实际行动中来;而道德精神则是这些礼节、礼仪的灵魂。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级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教师节以“感恩老师”为主题教育,“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十·一”长假期间布置学生多收看一些战争时期的故事片。让学生做到“六知、四全”。“六知”:知队名、队旗、红领巾、队礼、领导者、队的作风;“四会”:会系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唱队歌、会呼号。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激发为国而学的信心。

  4、每天、每周都进行“文明规范我先行”比赛活动。具体的操作方式是通过争得“小爱心”来体现。

  五、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收交学生暑假作业。

  2、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特色班级计划。

  3、对学生进行重新排座位。

  4、布置教室环境。

  5、利用班会组建班委会。

  5、出第一期“新学期”黑板报。

  6、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方面的教育。

  7、召开主题中队会:老师,您好。

  十月份:

  1、出第二期“国庆快乐”黑板报。

  2、加强队知识教育。

  3、召开主题中队会:我爱你,国旗。

  4、申报特色班级。

  5、召开特色主题中队会:微笑伴我行

  6、迎接特色班工作的随机检查。

  十一月份:

  1、召开主题中队会。

  2、出第三期“学习真快乐”黑板报

  3、召开主题中队会:诚信伴我行。

  4、召开学习交流会:畅游书世界。

  5、积极准备并参加期中测试。

  6、召开主题中队会。

  十二月份:

  1、积极准备并参加“书画比赛”。

  2、召开主题中队会

  3、出第四期“庆元旦”黑板报。

  一月份:

  1、召开主题中队会总结一学期收获。

  2、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3、学生品德评定。

  4、学期总结评比。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03-12

班级建设工作计划优秀03-24

班级建设方案10-31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计划11-24

班级学风建设方案01-07

班级文化的建设标语12-21

班级团队建设方案03-25

班级建设方案模板06-02

特色班级建设方案10-02

班级文化的建设标语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