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11-13 17:17: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纪录片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观后感1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此刻,我们来追忆6位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绪碧,陈曾吉,许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关部门在599位归国志愿军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让他们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与家人“团聚”。

  只是,时光,已经过去七十年。他们牺牲时,没有一个人留下后代,他们的生前事,已经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辈的讲述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很难拼出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所以,这里记录下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或许,也不生动。但我们还是想如实地呈现给读者,因为,这6位烈士的.身后,还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国怀抱却仍没有找到家人的593位无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骨忠魂。这些几经转述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回望,可以帮我们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在一代热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时代印记,让我们感悟他们在“舍与得”抉择中映照出的家国情怀。

  “煌煌烈士尽忠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纪录片观后感2

  星期三下午,我们一同观看了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也是一次沉重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一颗星球上。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也许我们所做的,不足以彻底改变环境的现状,但至少可以一点点剥去黑暗、重见蓝天。或许,可以减少一个因环境罹患肺癌的受害者。没有人愿意被黑暗永久包裹,这些不忍直视的、难以置信的事实,我宁愿它们只是历史。

  只要敢于创新、积极实践,我们终会迎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日子!

纪录片观后感3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部非常精彩的纪录片《猎捕》。这部记录片是由BBC(应该广播供公司)历时三年,遍布三十多个国家拍摄剪辑而成,整部纪录片分为七集,让我看完之后目瞪口呆、震撼不已。

  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靠力量击倒野牛,猎豹靠速度追逐羚羊、非洲野狗则靠团队合作捕获角马。

  在茂密的丛林里,老虎和花豹利用自己的保护色和周围的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对要捕获的猎物进行伏击。

  在广阔神秘的大洋中,全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居然以最小的磷虾为食,为了饱餐一顿磷虾,它需要跋涉3000多公里,而虎鲸也依靠团队配合猎杀座头鲸幼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海豹、金枪鱼、海豚、鲨鱼、鲣鸟的轮番围攻下,数吨沙丁鱼几分钟内化为乌有。

  在无垠的天空中,老鹰用速度和力量捕食小鸟,雪鸮则无声无息的擒获老鼠。

  在寒冷的.北极,北极熊在浮冰上艰难的捕食海豹,为了生存有时候还要吃腐食。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摄制人员利用了无人机、仿生摄像机、甚至动物摄像等各种科技手段和设备,还要忍受严酷的环境。这些幕后工作人员为了捕捉精彩的镜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值得我们敬佩和赞赏。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动物们在大自然生存很不容易,需要具备很多生存技能、捕猎技能甚至逃生技能。我想:我要学会更多的技能,无论遇到多么恶劣的环境、遇到各种灾害,都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纪录片观后感4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工序”。职工透过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才能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安全教育要从各种方式,把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方在第一位,让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对自己的重要性,将思想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融会贯通,透过改变教育方式和形式来引导受教育者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内心动力到达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实现安全生产由被动到主动。

  六月份是全国安全月,我厂以这次为契机组织以“遵纪守法,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大型安全图片展览,安全图片展览中一件件血淋淋的事故一齐起违章操作,对广大职工的内心触动很大。使职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同时也理解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的`必要性。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有麻痹大意心理。在这次图片展中套管线丙班班长林美年夹手的事故就是典型的麻痹思想安全事故,操作工机床发生故障时,就没有想到林美年在3#夹具处做什么,同时林美年在检查管体是否被夹具夹伤,在没有明确指示和没有指定监护人时,用手去摸管子时被夹具夹伤,至今无法上班。如果在这起事件中,相关人员都以安全为前提,作好协调工作,那么这起事故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还有一些违章行为虽然没有造成安全事故,但是他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及生命安全事故,所以我们要透过这次展览进行举一反三,认真学习和总结,实实在在的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持续清醒的头脑,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断累积安全生产知识,使我们广大职工真正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纪录片观后感5

  西域顾名思义就是新疆。在这个十一小长假里我就去了大好河山的新疆。

  去新疆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床上一直也睡不着,因为我太兴奋了,终于我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到了,我早早地起了床。我们10点踏上了去往飞机场的.道路。我们的飞机5点起飞到第二天凌晨1点到达新疆。虽然我们凌晨1点到达,但我没有一点困意,大概是因为我太激动了吧!第一天的旅行开始了!首先,我们先去了可可托海景区。可可托海位于富蕴地区。景区里主要有卡拉先格尔地震裂带、可可苏里、伊雷木湖、额尔齐斯大峡谷组成。集优美峡谷河源风光、沼泽湿地景观、寒极湖泊、地址矿产资源等自然景色为一体。

  第二天,我们去了喀纳斯禾木,辖区有两个村:哈纳斯村和禾木村,居民主要是图瓦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位于阿勒泰山脉中麓,准格尔盆地北缘,东与蒙古国接壤,南接冲乎尔镇,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接壤,西与哈巴河县相邻。中国最美的六大古镇古村之一。

  接着我们来到了克拉玛依世界魔鬼城。这个地区之所以叫“魔鬼城”是因为那里的风声像魔鬼在喊叫。科学家推测那里一亿年也就是白垩纪时代那里曾是也片海洋。在咨询大厅里我看见了恐龙的骨骼和恐龙蛋。

  这就是西域的风土人情,西域也是中国最与众不同的省市,长大以后我还会来新疆的!

纪录片观后感6

  近日,纪录片《中国》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播出。在黄金时段暂停坚持多年的青春偶像电视剧,播出自制历史人文纪录片。对于多年来形成的收视定位,这是一个冒险。但是,情势所迫,湖南卫视也不得不试图转型。但这种转型值得肯定和鼓励。

  纪录片《中国》的登场,是在20xx这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恩回馈——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民族,值得被赞扬,也值得被记录。

  纪录片《中国》以思想与制度为主线,挖掘从春秋时期开始,对今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并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群星的个人选择及闪耀瞬间,向大众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

  纪录片《中国》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史,它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思想感情,是从当代人的眼光观望文化历史的一种选择。不仅如此,《中国》也是一次长视频精品路线尝试:在制作上,采取了目前纪录片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在叙事上,放弃传统纪录片的线性结构,采用从中间打开和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在风格上,不讨好当今长视频的种种流行,特别强调仪式感,特别强调伟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场景。这是一部有文化门槛、需要历史储备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让人汲取能量的纪录片,召唤大众从历史学习,把责任、使命放到实践里面去。

  纪录片《中国》用由浅入深、妙趣横生的语言,回溯中华文化渊源,讲述中国历史变迁。在伟大的历史发展道路中,找寻中华民族的勇气之源、力量之源、自信之源。

纪录片观后感7

  说起圆明园,我对它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五年级上我曾学习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从文中知道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与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还知道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的毁灭。可看完了《圆明园》纪录片,我感慨万千,片中讲述圆明园在清朝三代皇帝的.努力下成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又因为这些皇帝不重视科学,使圆明园——万园之园,变成了一片灰烬。这使我更细致的了解了圆明园。

  当我看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画面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建造出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看到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圆明园化成了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

  看完纪录片,我也为失去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侵略者毁于一旦。圆明园的毁灭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读书,振兴中华。

纪录片观后感8

  看完《故宫》这部纪录片,有个词一直在我脑海中显现,那就是“奇迹”。

  这个奇迹的产生似乎就是古代皇帝的一个命令。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夺过皇位后,将自己原来的封国北平设为第二京都,改名为北京,耗费无限人力物力历时15年终于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称自己为天帝之子,而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故宫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皇家高贵身份的象征。紫禁城内最尊贵的建筑是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长宽比例为9比5,象征着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观众展示玉器时多采用镜头慢慢拉近的手法,给人以视觉的刺激效应;或采用由平拍慢慢转入俯拍的手法,展现玉器年代久远的神秘感。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这座华丽的宫殿里曾住过两家人,朱家和爱新觉罗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记载,并且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皇权的争夺。深红的高大砖墙,金黄色的硫璃瓦,宫殿的棱角向天翘起,格局统一,设计整齐,宽敞大道,高阶皇梁,暗示着封建的等级的森严。

  故宫这个奇迹历经了风雨磨难,屹立不倒,其中的文化珍宝更是凝聚了千百年文化的结晶,不管如何,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纪录片观后感9

  第1集

  1898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一个中世纪的国家迈出了走向现代国家的步伐,1898年的戊戌变法距今整整110年。有一位青年,他从戊戌变法开始登上中国思想、政治舞台,成为了新时代的启蒙者,他就是梁启超。

  第2集

  梁启超来到日本后,曾一度希望与孙中山的革命派联合,但遭到了老师康有为的阻止。美国之行也让梁启超感触颇多,相对于革命的道路,他认为,改良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3集

  1911年,武昌起义在意外中爆发。中国的历史规律告诉梁启超,改朝换代将带来多年大乱,他希望利用自己在上层和军队中的人脉组织和平政变,免国家于兵火,实行立宪。但袁世凯出山,打乱了他的`部署。

  第4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梁启超力主中国应该通过参战改变自己的孱弱的国际地位。他说服总理段祺瑞力主参战,但总统黎元洪却反对参战,参战问题后来竟成为政治筹码,黎元洪调张勋的辫子军进京“护驾”,辫子军一进北京却拥立12岁的逊帝溥仪复辟大清国,北京的政情乱成一团。梁启超与段祺瑞在马场誓师讨伐逆贼,第二次挽救了共和。

  第5集

  1919年,梁启超从欧洲回国,他决心不再参政,好好做点学问。但他在家里也清闲不了,总有一些屁股很沉的客人,他规定,每次见客只给5分钟。

纪录片观后感10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视频—法兰琳卡《变形记》,后来老师就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变形记》的观后感。

  这里的主人公是易虎臣和吴宗宏。易虎臣的家在深圳,他是个全校闻名的公子哥,特爱打扮,很注重形象,不爱学习,差点儿被学校开除了。他之所以去参加变形记,是因为爸爸答应给他一个手机。但是,他参加了变形记后变得不再爱美了,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连手机也不要了,回到家还学会做饭,易妈妈非常地开心。

  吴宗宏是山村的孩子,才14岁,从小就帮爸爸妈妈干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山村里顿顿吃的洋瓜,在城里的时候,为了满足易蓉妹妹的生日礼物,他把易爸爸给他的“巨款”花光了。

  两个不同身份的人,一个养尊处优,一个家境平寒,互换了角色的七天后,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吴宗宏来到了易家,易虎臣的父亲对他很热情,一下子就给了吴宗宏一千一百元,他就得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巨款。但是在学校,一开始同学们对他也很热情,鲜花给他,老师让他当代理班长,却被小胖打了一个耳光,跟易虎臣的妹妹易容玩得很开心。离别时告诉了他的同学一个秘密: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现在是他的继父。而在大山的易虎臣一开始不适应,后来老师让他当代理班主任,他尤其关心小黑,并找到了小黑的父亲,小黑异常感动。变形结束后易虎臣变得十分关心家人和同学。

  从变形记中,让我懂得了,我们要互相取长补短,珍惜幸福生活,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纪录片观后感11

  “茶,上面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这便是所谓的茶。

  而茶道,不是用眼睛看得,也不是用鼻子闻得,更不是用嘴巴喝的,而是用心感悟的温暖。” 这是纪录片<<茶经>>中的语录

  曾经告诉过很多的朋友一个东西————茶道四要。何为四要呢?即茶,艺,点,谈。

  时至今日,还有好多人都未能理解其中真意。茶,茶叶,不同的茶叶不同的味道;艺,不是所谓的.茶艺展示,而是泡好茶;点,喝茶难免会饿,所以需要吃的,也就是茶点;谈,喝茶不是参禅,故不在于悟。

  六类茶叶,喝什么种类在于自己,茶叶好坏也在于自己;泡茶手法好坏在于自己,或是功夫茶八道程序的一丝不苟,或是紫砂白瓷陶器玻璃各个容器的交辉相映;茶点或是苏州两百名点,或是野果奇葩;茶谈,或是相声说唱,或是私聊密语。

  至于什么是茶道,<<茶经>>纪录片也不曾阐明。片中有这样画面,从乡下农家子孙三代齐聚一堂,以老碗啜着山茶,嗑着刚刨出的生花生,到深山古寺,僧人调来山泉,跪于凉席,火炉烧水,木制马勺缓缓加热水冲茶;从茶楼青年女子展示茶艺,顾客慢饮,到村落皮影戏,农人小童蹲做而观,手中茶渍满是的玻璃杯中的茶,老翁慢啄慢饮,小童一把夺走,一饮而尽

纪录片观后感12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光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之后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此刻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想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能够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我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就应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此刻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纪录片观后感13

  昨天我看了一部名叫《动物总动员》的电影,心潮澎湃。总有什么话要说。

  电影主要讲的是在非洲大草原上,人类为了建起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而拦截非洲汛期的洪水,从而使下游的小动物们濒临死亡,从而踏上了寻找水源的道路,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来自人类的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打败了电影中残忍的人类。使下游中的自然环境变得生机盎然。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所做所为。的确,人是作为生物树上最高等的高级动物而存在,但地球不只是属于人类,也属于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人类充其量只属于生物网中的一条线。有人画了一幅漫画——画上是人拿着一把枪躲在生物的多米诺骨牌最后,笑嘻嘻的打歪了第一张骨牌,那里知道他的灭顶之灾将要来临。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也不例外。离开了各种动植物,人类也将灭绝。

  进入了21世纪,水的消耗更大。但人们并没有幡然醒悟,浪子回头。而是更加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以致造成了电影中下游动物饥渴难忍的场面。醒悟吧!别让最后一滴水是人类悔恨的眼泪!人类如果在这样下去,必将自食其果。

  我由衷的希望:21世纪能成为一个鸟语花香的时代,一个莺歌燕舞的时代。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

纪录片观后感14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这部片子。

  这学期讲萨特,他说人的生命只是种偶然。或许在此处有些断章取义,想要表达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我很早就开始思考有关死亡的命题。儿时因为害怕死亡而哭泣,在黑暗中构想虚无,恐惧得浑身颤抖。有一个影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上小学的我在一天晚上抱住母亲,询问什么是死亡,直至恐惧得流出眼泪。初中的时候我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着社工说害怕下一世再无法找到我的父母,而她说了些什么,我早已记不清了。

  好人一生平安不过是一种教诲,慢慢我开始明白,生命不过是一种偶然,死亡也不过是种随机性。活着究竟是什么?是茫茫黑夜中不小心闯入的喧闹房间,是在睁眼与闭眼之间的惊鸿一瞥。我对死亡的触觉有某种奇怪的迷恋,在一切的剧情里,死亡是一声惊雷,带来神启。但这一切却又局限于抽离现实的虚幻中。我仍旧对真实的死亡充满恐惧与憎恶,而它出没于这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早已明白是死亡让生命显得更为离奇。生命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就是提出并且追问这一永无答案的命题。

  关于生与死的论题我早已咀嚼过无数次,它们在我的唇间和笔尖被反复蹂躏,甚至让我觉得老调重弹得恶心。又或许在当下的层次我无法望见更高远的一切,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生命和死亡都是美的,我热爱死亡,却也同样热爱生命。

纪录片观后感15

  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华臣影院看记录片《海洋》。

  影片一开始是惊涛拍浪的海面。那水面好像座头鲸身子下面的那一道道纹。

  后来,风平浪静,海面上什么动物也没有,拍浪的声音也没有,海面好像丝稠,摸起来一定滑滑的。

  突然,一群海鸟从天空飞过。它们发现海里有一在群小鱼。于是,它们如同剑一般一个个射向大海,去寻找食物。

  海鸟们饱餐一顿后,轮到海豚表演了。它们腾空而起,又坠入海里,有的甚至还在空中翻转几圈后才坠入海里。

  这时,一只座头鲸游了过来。它用巨大的翅膀拍起阵阵非常响又非常大的水花,好像在跳舞。更让我惊奇的是,有一条鲸居然在空中翻转一圈后才坠入海中。这真是个奇迹啊!它居然能把自己那么笨重的身体抛向空中,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小丑鱼这个可爱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们在海洋里无忧无虑,自由穿梭。一会儿躲在珊瑚里,一会儿躲在石头堆里。如果我是小丑鱼的话,那该多好!

  坏脾气的'蝴蝶鱼爱撅嘴。不知道它在和谁生气,也不知道它因为什么生气。

  寄居蟹总爱搬着“房子”走,难道它们是海里的蜗牛?可它走得也不慢呀?看来它不是海蜗牛,这只是它的本性。

  多美的大海啊!

  可是人类现在开始捕杀鱼类了。蓝蓝的大海变成了血腥的大海。他们撒下大网,将鱼儿们活活缠死,就算是凶猛的大鲨鱼也没能逃出这个“大魔掌”。更残忍的是,人类把鲨鱼的鳍和尾巴切下来晾晒着,做为自己的餐桌上的美食,又把鲨鱼放回大海里。被放生的鲨鱼像根光秃秃的大棍子,它不能游动,所以,等待它的只有死亡。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不要捕捉海洋生物,更不能把它们杀掉。因为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只有保护好海洋生物,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小人国纪录片写下观后感,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02-10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07-28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06-09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03-31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05-08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3-17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6-15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02-21

纪录片海洋观后感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