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啥是佩奇观后感体会

时间:2022-12-08 20:49:1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啥是佩奇观后感体会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啥是佩奇观后感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啥是佩奇观后感体会

  春运,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学表征之一。

  没有上世纪末以降的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人口迁徒(这背后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进程),是不会引发每逢佳节之时,全国所有铁路大干线的超负荷运转。春运的繁忙隐约意味着,我们正在现代与传统之间飘来荡去。

  为了缓解某种对逝去传统的愧疚,也是出于某种自己认为的“好”,很多人选择渐渐带领老人从地域上摆脱“落后”的传统,渐渐以新的地域,城市化的地域,调整老人的“固步自封”,就像影片中的父亲一样。但这种文化差异并不能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小猪神奇地成为不同地域中精神向往的共鸣的外在影射的物质载体,成为了三代人之间重新认识和理解的契机,成为一种大时代湍流中令人温暖温馨的港口。

  万玛才旦曾表达过对传统文化因一代代人与其距离的增加而逐渐消失的忧虑,同样的,新兴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呈现出一个倒三角式的形态。对文化的疏远、包容和沉浸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一个家庭,也固然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阶层分化。但这部短片,尽管我不喜欢它的剪辑,因为我觉得太过迅速并略显凌乱,但在这种快节奏叙事中可以看出爷爷讨得孙子喜欢(并非贬义,因为很多老人都想要在后辈面前证明自己并不是年老不中用,依然可以为这个他眷恋的家作出贡献。我并没有指摘所谓的底层阶级向上层阶级投降的意思)的迫切。而这种迫切,显然并不能求助于滞后的知识系统和老去的权威,势必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新的方式向着新文化靠拢。

  令我感动的是,全家人最后都接受了这种新的“蒸汽朋克”般的造型。其实“佩琦”从来都不具有什么真正神圣不可侵犯的“肖像权”,它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喜悦和幸福,这种原初的创作理念和这个老人的目的貌离神合,别无二致。虽然这种尝试偏离了约定俗成的轨道,但更具有更高层面的普适价值。尽管在事物诞生之初,解释权常常归属于精英阶层,但这并不妨碍也无法剥夺较为底层的阶级用美好的情感对事物的重新定义。同时,带出了现在很多老人的现实处境,想要接受新文化,但因种种非主观因素而接受不了。孩子那种惊喜的眼神,不仅代表了对作品的认同,对爱的认同,更代表了血脉上的认同,新文化时代者对老旧文化时代者的认同。

  我初中时经常和别人说一句话,“物理距离并非四海八荒,心理距离才是山高水远。”我们被安排在不同的物理空间,势必受到地域限制和经济程度影响,但我们从文化高原眺望文化断崖时,不应该以知识分子的俯视视角侵扎,而应该以一种后来者的尊敬将其扶起,因为是他们将我们推至那样的高度。也只有他们,跌跌撞撞地尝试去理解我们的高处不胜寒。

  这部影片在自诩为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的眼中可能有内涵上的不足之处,但在普罗大众看来,已经丰满而温暖。

【啥是佩奇观后感体会】相关文章:

啥是佩奇观后感11-07

“小猪佩奇”作文(通用22篇)05-30

小猪佩奇作文(通用14篇)08-09

我和小猪佩奇过一天作文(通用20篇)07-29

我家还缺啥作文05-27

心灵奇旅观后感 《心灵奇旅》的观后感11-11

心灵奇旅观后感03-27

危崖奇坝观后感11-15

《心灵奇旅》观后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