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看包公观后感

时间:2022-10-05 18:27: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看包公观后感

  《宋史包拯传》中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看包公观后感:

看包公观后感

  看包公观后感【1】

  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千年包公》,包公是为民、公正、严明、廉洁司法的化身。

  包公司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作用。

  看完专题片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当代的包公――朱~基总理。

  总理是一个铁面无私、疾恶如仇的性情中人。

  总理厉言反腐、忧国忧民,表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

  他在总理任期内,防治腐朽始终处于优先位置。

  他严词表示,要彻底查处走si案件,狠狠打击走si犯罪分子,要依法杀一批人,杀一儆百。

  他亲自督办厦门远华走si案,其间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多名罪大恶极的腐朽官员被判处刑。

  对震慑犯罪、抑止腐朽起到了重大作用。

  他常用“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公”的古训鞭策自己,从来不搞特权。

  他外出考察轻车简从,常常与随行人员一起吃自助餐,自己拿盘子去盛饭菜。

  他作风务实,反对浮夸,告诫下级要“不做假账”、“做清白的人,做干净的人,说老实话”。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总理虽然退了,但他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朽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朽,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应居安思危,乐不忘忧,时刻保持和增强对腐朽的忧患意识。

  “战斗正未有穷期”,我们反腐朽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所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让我们像朱f基总理那样,拿出“先打老虎后打狼”的精神,加大反腐力度,执法必严,惩前毖后,杀一儆百,腐朽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看包公观后感【2】

  包拯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宋史包拯传》中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最典型的例子是,据司马光《涑水纪闻》所载,他知庐州后,“亲旧多乘势扰官府,有从舅犯法,希仁戳之,自是亲旧皆屏息”。

  横行霸道的官员为之收敛,堂舅犯法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包拯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他发誓做“民之表”,曾留下家训,叮咛子孙务必将清正廉洁的家风一代代传下去: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四《包孝肃公家训》)

  几十年间,除朝廷给予的俸禄外,包拯没有多吃多占过一分一厘。

  包拯却一改前规,下令制砚数量不得超过进贡之数,离任时“不持一砚归”,从此成为载誉史林的佳话。

  这段佳话虽然载在《宋史》,其真实性如何本来亦无法完全确认。

  但有意思的是,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博物馆在发掘包拯及其家族墓群时,仅发现一方普通砚台,而非端砚,这真不啻为这则历史佳话的可靠性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佐证。

  包拯精神产生在特定的地域、时代、社会、阶级中,但由于这种精神具有历史的先进性,有历史先进性的精神总是具有难以磨灭的光辉,所以,它就和大思想家的思想一样,超越了时空,乃至超越了阶级,称得上是历久而弥新了。

  弹指一挥间,1000多年过去了。

  应该说,制度性的建设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更为根本,也更为重要。

  但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包拯一直受到历朝历代不论为官还是为民者的普遍敬仰。

  包拯及其包拯精神似乎并没有过时的迹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就是这种精神的回响,就是这种精神的光辉的闪耀。

  公明廉威、勤政为民,既是全社会的政治诉求,也是执政者需要再一次拾起的历史文化遗产。

【看包公观后感】相关文章:

肇庆包公祠观后感07-14

看千年包公观后感10-26

包公祠观后感(精选9篇)08-29

参观肇庆包公祠观后感07-14

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10-26

参观包公祠有感07-01

包公文化园观后感07-14

收看千年包公观后感10-26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11-15

千年包公观后感400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