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使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时间:2022-09-30 14:26:39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使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摘 要: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我们可以从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汲取人生智慧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第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困惑与思考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鲁东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古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如何作为,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就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端正认识,明确教学目的

  古代文学,顾名思义,这门课程学的是中华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学精华。我们面对的是一篇篇经典文献,其中不乏一些读起来佶屈聱牙的文字,所以有学生曾提出疑问: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还学那些古老的东西有什么用?还是学电脑操作、外语等有用。究其原因,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发财致富的浮躁心态弥漫整个社会,人们头脑中的那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作怪。人们重视的是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而不是文学。不光是学生,有的教师也曾经产生这种疑惑。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能回避这个重大问题的解答。回避了这个问题,教师教学就会失去目标,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如何让“古”的教学内容适应“今”的形势变化?我觉得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虽然讲述的是古代文学,但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历史变化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人文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

  本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目前高校教学受商业文化、拜金主义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坚持以“立人”为本,拒绝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这种立场在大多数学生中得到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巨大时空差距导致学生与学习内容的隔膜,加之社会上功利主义以及快餐文化的冲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锐减。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转变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否则,很难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1.转换角色,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

  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唐代文人韩愈在《师说》中的阐述最为经典,“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向弟子传授儒家之道的权威地位。过去古代文学的教学就是这样的基本模式,教师整堂讲授,学生只记笔记,每节课基本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水平,确实是一条十分便捷的途径。但是,教师“一言堂”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只需记好笔记就算完成了上课任务,考试前死记硬背课堂笔记,有的学生甚至连课也不上,临考时复印别人的笔记,背背记记照样可以合格,甚至还能得高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来上课,而忽视了上课的重要性,更不会去主动思考更多的问题,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便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萎缩,养成对教师的过分依赖。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创新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另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也使教师很难听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不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愿望,也就很难根据学生的要求来改进自己的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教师不是单一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方法的指导者;不是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权威话语施之于学生的征服者,而是放弃话语霸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新格局的基本内容,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只去记笔记。教师“一言堂”应变为“群言堂”;教师“满堂灌”应变为师生共同研讨问题;教师的以讲为主,应变为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去学。这种引导方法很多,比如对于古代诗歌作品,教师可重点讲解一些诗歌欣赏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意象、意境、格律,等等,然后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赏析作品;对于古代小说作品,可以设计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前准备,上课时先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再作总结。通过提问,逼着学生看一些书籍,使其养成主动学习思考问题的习惯,历练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自己做学生的体验,如果教师的课激发不了思考的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就会非常淡薄。而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效果就大不一样,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自己思考过的问题也会记得牢、学得深。

  另外我们学院近几年还搞了很多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扩展延伸。如国学晨读活动,以一年级学生为主,每天早晨诵读《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每年举办一次百首古典诗词默写大奖赛,师生还参与市爱华国学馆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普及活动,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开阔了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课堂内外的联动互补,正确引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效果显著。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

  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我们从 2001 年起,尝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编写切实可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我院局域网的便利,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资料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

  阅;我院局域网特辟“课堂延伸”栏目,为每个教师都设立了论坛,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研讨的窗口,学生可围绕教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也可以把作业贴在“教师论坛”的作业区,教师作批阅,形成师生网上互动的局面。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我们还将阅读经典文本与读图、影视欣赏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人物、场景的想象依托,有利于拓宽学生对作品的品鉴思路,拉近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古代文学这门古老的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前进的步伐,深入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它在新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发挥出学科的优势,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2]谢 泳.学人今昔[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使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相关文章:

让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09-30

让你的英文简历焕发新光彩10-08

让小河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作文01-02

新媒介环境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论文10-08

让青春焕发光彩致辞10-07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10-01

研究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10-01

分析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史料10-01

有关让青春焕发光彩的新年致辞06-09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