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教学
摘要: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推广普通话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 意义 方法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是信息化建设,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语言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普及普通话是应用和普及中文信息处理新技术的必要前提。
从这个角度而言,普通话教育是我国科技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教育。
一、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往。
实现语言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和信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反映社会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
推广普通话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教部和教育部在1956年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推广普通话的联合通知》,就高校推广普通话的步骤、规划及有关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以后教育部文改会又多次发布文件,讨论研究全国学校加强推广普通话的问题。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
我们必须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普通话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反而会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其读写能力。
而且,通过普通话的教学,能使学生流畅地表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普通话已成为人们交往联系的重要桥梁。
因此,教师重视普通话教学,不仅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会间接地为本地区及全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推广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方法
1、选择适合的普通话教材。
普通话口语教材在形式上一定要体现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在内容选排上,力求新颖活泼,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选取文质优美的篇章,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普通话口语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而言,在学习借鉴高校普通话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初步设想,普通话口语教材应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语音知识;第二部分:普通话口语朗读;第三部分:说话训练。
此外,配合教材,编排大量针对性、趣味性的练习题,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2、刨设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普通话口语水平得以提高的基础。
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口语交际环境,实现口语训练量和训练质的提高,如果离开一个健康的语用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口语的知识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健康而真实的口语环境的创设和优化十分必要,而且有助于解决口语训练的质和量的问题。
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口语交际途径,通过量的积累为质的变化做准备。
如组织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要求学生尽量用普通话演讲,教师要认真地记录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找出他的发音缺陷,最后再进行讲评。
通过这样的尝试,逐步营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加强朗读教学。
关于声母、韵母、声调的指导都是结合朗读教学进行的,特别是在系统学过普通话后,更需要通过朗读巩固和提高。
朗读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朗读优秀的作品,可以更具体地学到艺术语言的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再者,朗读也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把普通话说得更好,提高运用普通话交流思想的能力。
朗读有基本要求和朗读技巧。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感情,有条理,从容自然,要顺应作品思想感情的发展。
朗读的技巧主要有四点。
第一,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二,朗读要用普通话。
第三,朗读必须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锤炼,做到朗朗上口,亲切动听。
第四,朗读应注意句中的停顿,声音的快慢、轻重以及高低的变化。
除了注意读音正确,吐字清楚,念得自然顺口之外,为了增强朗读的效果,还要讲究语调,在停顿、语气重音、句调等方面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4、语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语感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即听读时能迅速地感受、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二是能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在说写时能用精当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普通话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1)训练学生语韵感。
训练对普通话语言节奏、韵律的感悟。
普通话音节结构规整,由声、韵、调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声、韵、调这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用来表示语言的美。
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断、诗词或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去分析、去朗读,去感受,去体验,增强语感。
(2)训练学生语法感。
训练学生对普通话语言法则的感悟,这种感悟不仅要对语言是否规范迅速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敏锐地感知语言结构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表现力。
(3)训练学生语势感。
语势是由轻重、快慢、长短、间歇、高低、强弱等语言因素造成的,具有明显的表意功能。
语调还有表情的作用,因此语调的处理对于语言的表现、对于语感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总之,普通话教学是针对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较差,方音较重,不能准确、流畅地表情达意而做的普通话教学研究,旨在贴近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我们必须看到,语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我们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语言环境,提高全社会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和训练方法,促进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吴洁敏,新编普通话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赵俐,普通话教学新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李海英,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语言学阐释。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6。
【普通话教学】相关文章: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学教案10-07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学方案10-07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学方案10-07
《大家都说普通话》的教学方案设计10-07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学方案设计10-07
大家都说普通话的教学方案设计10-07
普通话教学工作总结10-30
中职普通话教学工作总结03-10
普通话教学工作总结模板03-10
普通话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