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鉴赏结课论文

时间:2021-02-16 18:03:20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鉴赏结课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居于向外辐射的中心地位,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以下是古代文学鉴赏结课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古代文学鉴赏结课论文

  小议古代文学中的比较文学【1】

  一、融入比较文学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从中国与东亚各国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居于向外辐射的中心地位,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神话、和歌、物语文学)有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影响,对朝鲜、越南等国也是如此;中国与印度之间,则凭借佛教这一有力的媒介,达到了在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中国文学也从语言、内容到文学形式受到佛教的激发,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中国与西方之间,在16世纪曾经存在着“东学西渐”的趋势,西方很多国家曾发生过“中国热”,中国古代文学在这个热潮中也被介绍到西方,影响到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和思想。

  比如,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受到孔子道德思想的影响;德国的大文学家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也与其对中国作品的阅读分不开。

  如果把这种广泛的民族文学之间的联系贯穿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就能够打破封闭的民族文学视野,让古代文学课程拥有国际的视角,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与异域文学的广泛联系及其穿越时空的魅力。

  如讲到古代戏剧,就可以将中国古代戏剧与异域文学的联系考虑进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元代李行道的杂剧《包待制智堪灰阑记》,是最早传到欧洲的中国戏剧之一,也是对欧洲戏剧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的中国戏剧。

  剧本写妻、妾争夺一儿,各执一词,官司闹到包公面前。

  包公划一灰阑,让两位母亲用力争夺孩子,胜者将拥有孩子。

  生母张海棠因为不想让孩子忍受撕扯之痛而放弃。

  但包公最终认定输掉比赛的人正是生母。

  剧中“二母争子”的故事,与《旧约全书列王纪》、佛教《本生经》中的《大隧道本生》、《贤愚经》卷十一中的相关故事极为相似,已成为世界文学著名的母题。

  《包待制智堪灰阑记》与佛教故事的渊源已有学者进行详细的考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完全可以借鉴已有成果,对古代文学与佛教的关系作深入分析。

  “灰阑记”的故事不仅仅是在古代世界有过小范围的旅行,在现代世界,这一故事跨越了亚洲和欧洲的界限,并在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笔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布莱希特于1945年改编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

  布莱希特在戏剧的楔子里写道:“一个非常古老的传说。

  它叫《灰阑记》,从中国来的”,交代了其创作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二母争子”由印度故事到中国杂剧,再到欧洲戏剧,让我们看到了文学跨越国界的旅行,以及民族之间智慧的沟通。

  在中西戏剧间进行移植的还有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意、法、德等国著名作家都曾改编上演过此剧,其中最有名的是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

  《中国孤儿》将故事时间由春秋时期移至成吉思汗时代,将动作时间由二十多年缩短为一昼夜,地点局限于距离康巴鲁(即今天的北京)王宫不远的大臣宅邸,情节集中于成吉思汗搜孤、尚德夫妇救孤的冲突,并引入了爱情主题,删除了孤儿复仇的情节。

  这样的改动,从思想上说,是将原作的歌颂忠义与复仇精神变为对理性和仁爱的礼赞。

  在伏尔泰看来,大宋王朝及其遗民代表的是人类的成熟文明,而成吉思汗的元朝代表的则是落后的野蛮文化。

  于是,宋元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文明与愚昧、正义与邪恶、理性与偏执的冲突。

  而剧作真正的主角由忠臣程婴变为母亲伊美达,也表现出剧作重心由伦理向人性、由男性向女性的转移,表现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的差异。

  从艺术上说,这种改动则是严格遵守了西方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原则。

  在讲授上述两剧时如能引入西方可资比较的作品,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作品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收到互相阐释、互相说明的效果。

  依此类推,其他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可以置于世界文学的参照系中进行。

  二、借鉴比较文学成果更新文学史观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文学史与文本分析的模式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的特点。

  传统的文学史在看待作家时,更多是在民族文学范围内,考察作家的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价值,因此,文学史的内容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这种唯一的标准或许评出了民族文学的经典,但是却忽略了在异域文化中,本民族文学的样貌,在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内容的更新必须有新观念新方法的介入和启发,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很多启示。

  比较文学研究的是具有跨文化关系的文学现象,因此,在比较文学学科建立之初,研究者就注意到传统文学史研究不太留意的作家作品。

  在法国学派的代表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中,就提出了二流,甚至三流作家或许比一流作家更具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从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有时候,往往不是一流作家,而是二流甚至三流作家赢得国外读者的关注。

  如唐代诗人寒山,在古代文学的课程中几乎没有地位,课上几乎不讲,但是寒山的诗却在日本、美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美国“垮掉的一代”甚至把他视为精神导师。

  小说《好逑传》、戏剧《赵氏孤儿》也有类似的命运。

  如果我们把这些在国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都排除在古代文学课程之外,那无疑是一个缺憾。

  从《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及其他比较文学研究的工具书来看,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有的是具有事实联系的文学交流的梳理,有的是寻找沟通对话的平行比较。

  《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等研究都为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的更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古代文学借鉴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把在国外具有崇高声誉的作家也纳入讲授的视野。

  一方面,更新了内容,增加了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多层面多角度理解文学的意识,摆脱唯一的文学价值观。

  三、打通古今中外,比较中总结特色

  民族文学的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系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去逐步认识这一特性。

  有学者提出了“宏观比较文学”的概念,强调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的比较中总结民族文学的特点:“尤其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别文学的研究,都必然需要给该国文学加以定性与定位———就是要在世界文学的参照下,对该国文学的特色和特性、对该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总格局中的地位作出判断。

  而要概括某国文学的特性时,如果没有外来参照与外来比较则完全不可想象,也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了中国文学的精华,在文学形式与思想方面都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古代文学课程之中,我们除了给学生介绍具体的作家作品,还需要在世界文学的坐标系中,给学生一个宏观的总结。

  那就是中国文学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在学完一个个作家之后,能够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古代文学的总体印象,比如,中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而要总结这些特点,没有比较的视野是无法完成的。

  比较文学的研究目的:一是认识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二是深入认识民族文学的特色。

  在比较中方能见出不同民族文学的特色。

  如上文提到的关于中西戏剧移植的例证,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做进一步的理论提升,总结出中西戏剧的不同,那样诸如中国戏曲与政治、伦理的密切关系,中国戏曲的中和含蓄之美、空灵的舞台设置、开放式结构等问题都会在比较中得到更深刻的说明,进而帮学生树立起关于世界戏剧的总体观念。

  在《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一书中,作者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总结了中国文学的特征:“一、官吏作家化与作家官吏化;二、现世主义态度;三、非个性主义倾向。

  ”这一总结或许并不能完全客观地总结中国文学的特点,但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学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以比较文学意识渗透古代文学教学,把比较文学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打通古今,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视野,这对于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观念的更新,对于古代文学的时代性、国际性的追求,都是有很大裨益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种打通并非要在古典文学课上大量讲授外国文学内容,喧宾夺主,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视野,点到为止。

  古典文学水浒传艺术赏析【2】

  据统计,《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人物约有八百多个,社会各个阶级与阶层的人物几乎囊括殆尽,其中许多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的人物刻画之所以会取得辉煌的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突破了《三国演义》那种类型化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尽管还没有达到像《红楼梦》那样典型化的高度,但却无疑为典型化方法开辟了蹊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像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阮氏三雄等等人物,所以会扯旗造反,走上梁山,就是因为北宋末年那样的'社会环境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才不得不如此的。

  他们的性格发展,很符合他们的身份遭遇,使人感到真实。

  就拿林冲、鲁智深、杨志来说,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却是由于出身经历不同,生活遭遇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就不同,性格表现也各自有差异。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活的优越感、官场的得意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很自然地形成了安于现状、怯于反抗的性格,这就构成了他性格中对恶势力忍的一面。

  同时,禁军教头的经历,又使他广结豪杰之士,这又形成了他耿直、正义与不甘居人下的品格。

  这便又在忍的后面,蕴藏着反抗的因素,潜伏着复仇的怒火。

  当妻子被高衙内侮辱,他狠狠地举起拳头,拳头又软软地收了回来,这个典型的细节,将他性格中两个方面都凝聚了。

  以后的忍,是在典型的环境中的进一步延伸。

  待到“风雪山神庙”之后,林冲简直成了另一个人,而这又与安分守己的林冲是统一的,是事事隐忍的必然发展。

  总而言之,是环境逼他作官不成而求生,求生不成才定下了造反的决心。

  杨志,因为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样的出身,就决定了他对仕途很感兴趣,打定了“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的主意。

  他的生活道路上有两个转折,一是失陷了花石岗,二是失陷了生辰纲。

  这两次“公职失错”堵死了他“封妻荫子”的道路,功不成,名不就,只有到了这生死关头,他才肯上山落草。

  这样来写人物,使读者感受到了书中人物性格发展变化与环境的关系,有如水到渠成,真实自然。

  《水浒传》还善于在对比中写人,从而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生动。

  梁山泊那些英雄好汉们,不用说个个都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和贪官污吏无比仇恨,对广大被压迫阶级和下层人民群众无比关怀,深切同情的。

  但他们却有自己的一部血泪史,各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即使是一些性格相近的人物,也各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色,毫不混同。

  所以能够如此,原因就在于作者对当时的时代生活非常熟悉,并能从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概括提炼出人物性格中最本质的东西,在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描写中,显出人物性格的差异与区别,有时候作者将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使相反的性格显出更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