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时间:2023-04-01 09:06:3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现代汉语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综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需求对象,而缺乏实际应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开始没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单纯的文化素养无法满足社会的职能要求。

现代汉语论文范文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思考分析

  【提要】

  对此,本文简要的探讨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

  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

  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

  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呻吟”,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

  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要将汉语言文学充分的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将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调整状态的能力,利用得体的语言表达、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来确保应用性活动的顺利完成.

  作者:施祥爱 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

  【2】汉语言文学角度看中国商文化传播

  摘要:中国的铸造历史源远流长,以商代的青铜器铸造为代表,铸造的生活、祭祀用品为我们研究商代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尤其是铸造礼器,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

  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商代文化特征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形式,以汉语言文学为重要载体,分析铸造礼器的文化传播表达方法。

  关键词:铸造礼器;汉语言文学;传播

  商代(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逐渐成熟。

  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水平为当时铸造技术最高,而商代铸造礼器上遗留的文字,成为我们解读商文化的入口。

  因此,笔者从汉语言文学传播角度,探索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和传承。

  一、铸造礼器的发展和工艺

  礼器的制作在中国古代铸造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和标志。

  (一)铸造礼器的起源与发展

  礼器是专门为贵族打造的,是其举行祭祀、丧葬、出征、筵席等活动时的重要用品。

  中国的铸造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铸造工艺绝大部分体现了礼器铸造上。

  而好的铸造技术、铸造工匠、铸造材料等,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并且主要为贵族服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些时候,铸造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例如:鼎、斛等,都是为了吃饭、饮酒而准备的。

  随着铸造技术的成熟,工艺难度也愈来愈低,铸造的物品也越来越成为礼仪活动的器物,开始从实用物品延伸到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用品。

  到了商代,铸造技术更加炉火纯青,达到全盛时期,铸造礼器包括用于祭祀的鼎、炉等,也包括筵席上用到的斛、觥、勺等,以及音乐文艺活动中的编钟等,铸造礼器成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标志,也是时代文明的象征。

  (二)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

  包括礼器在内,铸造物品的工艺大致一致。

  其原理流程为熔炼之后将液体浇注于相应模具中,待溶液冷却固化后便可得到相应形状,再经过精细加工,成为生活用品或者礼器。

  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大体需要三个环节:首先,是模具的制作。

  主要是根据礼器的需要,由砂、陶等特殊材料制作成模具。

  模具的好处是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制造出来的成品在形状、大小、细节上趋于一致,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礼器的制作和铸造。

  其次是溶液的浇注。

  将需要铸成礼器的材料加热成液态,在具有充分流动的性能下,浇注进模具中,待冷却后就变成了想要的器皿形状。

  在商代,用于铸造的原材料主要是铜元素、铁元素和锡元素等,其优点是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开采容易、成本低廉,热熔的技术要求比较低。

  最后,就是从模具浇注出的作品的加工和打磨处理。

  将冷却凝固后的礼器从模具中取出,进行细节的打磨和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虽然原理和制作工艺大体一致。

  但是具体到商代的铸造礼器上的生产流程的各个技术环节,以及某些技术难度在当时是怎么克服的,至今我们不清楚、不明确,还有许多的步骤和细节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

  (三)铸造礼器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礼器出土,通过对礼器的解读,成为我们了解一段历史的主要载体。

  因此,铸造礼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用意义古代生产技术单一,许多的生产生活资料都非常匮乏。

  木材、陶器等相对轻巧,但是不经久耐用,易磨损和结构性破坏。

  铸造器皿的出现,使人们在饮酒、吃饭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精美的器物,同时也增加了用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铸造礼器在当时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艺术意义无论是铸造礼器的造型,还是礼器上的花纹和图案,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主流艺术的取向和审美。

  也体现了当时铸造工匠的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古代社会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

  这为我们审视古人的思想、审美、工艺以及社会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文化意义铸造礼器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

  同时,礼器铸造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也是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大禹所铸的鼎,即代表了国家的权力。

  商代的司母戊鼎,就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作。

  二、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

  铸造礼器除了本身就有的使用价值和象征意义,还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媒介作用,特别是以商文化传播为典型。

  (一)商文化的主要内容

  商代起源于商汤,止于商纣王,前后历经大约5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作为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代表,商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先河作用的重要历史朝代,从目前出土的商代遗址和文物来看,虽然还不能完全解读商代文化,但是对我们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1.狭义的商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商文化主要包括商代的服装、音乐、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服装方面,“上衣下裳”的基本服饰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音乐方面,由于铸造技术的成熟,有编钟等,丰富了商代的音乐器材;在艺术方面,除了有壁画、岩画等还出现了彩色图案,以及各种样式、色彩的陶制艺术品;图腾文化方面,继续呈现了敬重鬼神,敬重祖先的现象。

  2.广义上的商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时代特色。

  政治上,由于商代处于古代的奴隶制社会全盛时期,土地、奴隶的归属具有明显的阶级特征,统治阶层之间、统治阶层与奴隶之间均有严格的等级体系;

  经济上,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导致富余的劳动产品逐渐出现,贸易也逐步兴起,以致后人对从事贸易的人均称之为“商人”;

  军事上,商代不仅有完备的军队体制、征兵体制,而且还有成熟的人马车的战斗编队。

  这些都是广义商文化的体现。

  (二)商文化在礼器上的传播形式

  文化在铸造礼器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但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主要有三种传播形式:形状、图形和铭文。

  1.形状的传播铸造礼器的形状可以直接反映其在当时的作用。

  例如:鼎的造型呈现槽型,是人们早期吃饭的器皿,后来逐渐成为祭祀以及国家政权的象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民以食为天”的特点,象征着国家权力的基础。

  当然,也有些鼎、觥、斛器皿是三只脚支撑,所谓的“三足鼎立”表明了商代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三角形的结构,并且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时到今日,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文化的内涵。

  2.图形的传播形式在铸造礼器上,各式各样的图形反映出商文化的包容,尤其是图像被广泛应用。

  例如:为了表示对鬼神和祖先的敬重,祭祀的铸造礼器上添加鬼神的形象,这些形象通常都是凶神恶煞,面目狰狞的形象,以起到神秘、严肃的效果;再比如:在铸造礼器表面铸造出动物的形象,描绘出当时农耕社会的特征,反应当时社会对牲畜的重视和驯养文化。

  最著名的青铜四羊方尊,代表了古代青铜铸造礼器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当时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商文化通过铸造礼器上的、图案和花纹进行的抽象性表达。

  3.铭文的传播形式铭文即铸造礼器上的文字,因为礼器大多是由铜、铁、锡等金属铸造,因此也被称为是“金文”。

  在铸造礼器上的铭文主要包括铸造前期的铸字和在礼器制作完成后的刻字。

  商代的铭文主要是铸字。

  铭文可以直接记叙当时发生的事情,如帝王言语或者国家大事的最直观的文字记录,这也成为反映商代文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三、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汉语应用

  商文化可以在铸造礼器上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通过研究铸造礼器上的文字,结合中国汉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特点等,是最有发掘潜力的地方。

  1.汉语言的表达特点中国地域广阔,汉语言的表达历史悠久。

  分析其特点,需要分区域、分阶段来梳理。

  具体到商代语言的表达方式,通常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两种方式。

  而中国古代的口头语言无从可考,但书面语言却有众多实物作为支持。

  因此,研究商代文化,可以从研究商代铸造礼器上的铭文的表达方式入手。

  商代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完善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由图形演变而来,保留了一定的图像,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综上可知:商代语言的表达的特点主要包括:从表达的内容来看,记叙内容为主,以记载日常发生的事件为主要功能;从表达的方式来看:由于字形不多,往往一字多用,而且只能通过字形来辅助阐明事件;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同样由于字的总量有限,文字的表达言简意赅。

  2.铸造礼器上汉语表达的主要内容出于在礼器上铸造文字的工艺复杂程度,铸造礼器上的铭文通常不多,长铭文尤其罕见。

  在商代早期,文字记载的通常是铸造者的信息,或者是铸造礼器拥有者的家族的姓名。

  到了商代晚期,铸造礼器铭文通常记载的是当时礼仪场合的重要事件,例如:帝王祭祀的场景,将士出征的情况等等。

  3.铸造礼器上汉语言的应用对商文化的传播作用铸造礼器上铭文对汉语言的应用使商文化得以保留、传播,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后世产生的影响深远。

  在殷商时期,铸造礼器上的铭文在当时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是标记作用。

  标记礼器的名称、用途以及所有者或者制造者。

  其次,是记录作用。

  当时社会没有书写方便的成熟现代汉字,只能通过简要的表达,在铸造礼器上记录人物言论和事件。

  最后,是统治的需要。

  古代奴隶社会,统治者会利用一切东西方便自己执政。

  语言文字也不例外。

  经过统治者的美化,铸造在礼器上的铭文在表达方式上会倾向于统治阶层,目的是来宣扬制度、礼仪等,这有利于维护统治。

  而铸造礼器上的铭文,可以使商文化较为直观地保留下来,供后世解读。

  由于商代的文字不多,研究字形、字义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和特点,就能够为了解中国古代问题提供思路,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历史体系,使中国古代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同时,铭文还记录了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变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语言的变化。

  四、结语

  中国商代由于历史久远,出土的文物也极其罕有,文化的断层较为严重,但当下我们对商代文化的研究还不深入,不细致。

  许多商代的文化细节还有待发现挖掘以及考证。

  而历史悠久的铸造技术和古老汉语言文字的应用,则为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最为直接和准确的探索方式。

  研究商代铸造礼器传播商文化的方式,尤其是通过铭文的传播方式,能够部分了解当时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文化组成部分。

  而从汉语言的表达的角度,则更有利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铸造礼器本身所被赋予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山,郭胜强.殷商文化的繁荣与中国文明的进程[J].中原文化研究,2013,(03):54-55.

  [2]刘熠.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宗论[J].考古文物研究,2009,(01):109-110.

  作者:赵莉 潘忠志 杨晗 单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汉语论文】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11-15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10-01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10-01

现代汉语方向论文题目10-01

现代汉语论文选题10-01

现代汉语论文(通用9篇)06-18

《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8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论文10-08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