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要求论文
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教育和培养合格人才,如何培养以“专业能力”为根本素质的合格人才不仅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实践问题。紧扣“专业”设计与实施学生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总体构成是: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现专业通识能力;又有专业方向知识、技能,体现专业方向能力。
具体地说,专业通识能力除一般意义上的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身心素养外,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学修养(人文修养)和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阅读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专业方向能力要求在努力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拓展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突出主攻方向和个性特色,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方向突出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涉外高级文秘方向突出文秘专业知识、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调研、信息处理、档案管理以及协调、公关等能力,熟练整理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强调英语水平;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突出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策划经营、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专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学生活动效能最大化,有力促进专业能力培养?学生活动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专业性。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活动要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设计,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明确和理解专业的素质要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针对性。
第二,目的性。学生活动的结果就是要体现活动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设定应该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措施来确定。
第三,融合性。任何一项学生活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意义、目的并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四,系统性。一项或几项学生活动都不能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应该有系统性强、丰富多彩、重点突出的学生活动,既涵盖专业能力培养的所有科目,又特别突出专业核心能力。
第五,地方性。用“地方文化”资源来设计活动,不仅增强活动吸引力,而且彰显活动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活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活动的设计方案
我们用表格呈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活动。
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活动设计表,该活动方案既涵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培养的所有科目,又突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目标性、层次性、系统性强,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地方特色、时代特征。
(一)培养专业通识能力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类活动:融合性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活动与专业活动相结合,将思想道德教育主题隐含在学生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达到活动主题融合性、目的多样性、效果丰富性的目的。如方案中诸多的“节日”征文、演讲活动;另外,部分活动利用了“地方文化”、“专业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活动目的更丰富,如地方优秀诗词吟诵赛等。
2.身心素质发展类活动:创造性
把握身心素质发展规律,依托“专业”,创造性地开展身心素质教育活动,如安全防范歌诀征文、青春恋爱故事征集等。
3.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类活动:地文性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利用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自然美、传说美、民俗美、诗文美中提高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如“地方文化”论坛等。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借助了“地方文化”之力,吸引学生参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竞赛等。
4.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类活动:系统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是阅读、口语、写作。围绕这“三大”核心能力,重“笔墨”、按步骤、分层次设计活动。
为实现“三大”核心能力人人达标,设计基础训练活动,要求人人参加、人人训练、人人过关。如,阅读能力训练,抓住阅读效果测试;口语能力训练,“5分钟”即兴演说;写作能力训练,规定写作基本工作量,以学期为单位,每位同学至少完成书评3篇、影评2篇、时评1篇、文学作品2篇、应用文2篇的学习任务。不定期开展“文学社”文学沙龙活动。特别是出版学生作品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为实现“三大”核心能力优质发展,设计个人竞赛活动。个人竞赛活动既有容易参加,普及性广的活动,有又层次较高,展示性的活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普及性活动有经典影视作品展播、读书报告征集等,较大难度的活动有文章缩写、扩写;口语能力训练,提高型活动,如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演讲活动,表演型活动,如诗词吟诵大赛、班级辩论赛等活动。写作能力训练,更是注重丰富性和选择性,充分利用“节日文化”、“地方文化”开展征文活动,为普及写作训练搭建舞台,还专门为写作强手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出版个人作品集、年级作品集,达到产精品、出成果的效果。
(二)培养专业方向能力方面
专业方向能力培养活动:职业化
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方向突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创意课堂”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听课、评课,讲课者自选主题,自备教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涉外高级文秘方向突出公文知识测试大赛、电脑基本操作竞赛和英语演讲比赛,提高文秘职业技能;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城市文化品位调查活动,培养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系列化、职业性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职业心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要求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03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论文10-09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10-09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改的思考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研究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6-08
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