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新定位探析论文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大学药学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践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探讨了这一课程教学在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中的新的定位与教学目标。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新定位
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难得一遇的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大量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参与,而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系统担负的重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与药物化学理论课以及实验课的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药物化学是现代创新药物研究的基础,也是获得生物活性样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药物化学的发展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药物化学实验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对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巧以及理解本专业知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的医药发展形势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原有的以教授实验操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教学目的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满足现有的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的形式下,药物化学实验这一课程在药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定位应该是什么呢?通过这门实验课程的教学我们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本校在相关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见以供讨论。作为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为了实现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定位和致力于同时实现下面几个目的。
一、药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训
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化学实验是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设立的课程,两门课程尽管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药物化学实验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对一些有机合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做进一步强化,更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需要突出强调一些药物合成实验特有的技能培训。在实验设计中,通过针对性的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过程的了解,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作为一门以操作为主的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教学,指导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度,更多地让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学习与实验相关的知识。
二、配合理论课程教学,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
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是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设立的目的之一。这一目的的实现要求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与实验课程充分匹配,并且在实验讲解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对具体实验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也要结合理论课程的知识要点,强化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践教学表明,在实验课程讲解中更多的联系理论知识,不仅对学生理解课程知识有所帮助,也有助于药物化学实验的顺利开展,一举两得。
三、培养良好的实验安全意识
药物化学实验时常会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甚至剧毒化学试剂的使用,还会遇到高温、高压等较为极端的反应条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药物化学实验之前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评估其风险性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事实表明,在目前已发生的药物化学实验人身伤害事故中,除了极少数是由于极端意外情况或由于人类目前知识的缺乏而无法预测其危险外,绝大多数药物化学实验事故是由于实验安全意识的欠缺、实验保护措施不到位等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然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对药物化学实验风险的正确认识,广泛存在过度看待其风险性,从而使得相当比例的学生由于担心药物化学实验的风险而畏惧、排斥药物化学研究,并把药物化学排除在其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向中,这对药物化学这一学科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缺少自我防范意识,没有正确佩戴甚至拒绝佩戴相应的个人保护用具,从而导致实验隐患的存在。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均源于学生缺乏对药学化学实验的了解,没有形成对实验风险的正确认识。因此,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实验课程,也应当承担起培养药物化学专业学生对药物化学研究风险性正确认知的责任,既要减少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的畏惧心理,也要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从思想认识、心理准备及安全事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详尽的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考核,使学生在实验课程前即可充分了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其次,药物化学实验室需要加强硬件上的投入,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如通风橱等)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防护眼镜、实验手套等),以保护学生免受化学试剂的伤害。同时,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必须以身作则佩戴相应的实验防护用具,遵守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从点滴开始影响、培训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要在实验预习中充分了解所用试剂的性质及必要的保护和急救措施,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纠正学生对于实验风险的错误认识。笔者近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些措施对于学生正确的实验安全意识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形成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四、初步培养科学研究的观念与能力
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研究型、创新型药学人才。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作为一门本科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的实验型课程,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观念和能力。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切以实验数据说话。因此在课程中,指导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及时、真实、完整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和现象的重要性,杜绝任何对原始数据的篡改行为,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传统教学中,采取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过于依赖于教师,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符合我们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知识和科学逻辑思维分析、理解问题的成因。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学习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研究的热情与创新意识,从而鼓励更多的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从事药物化学这一行业。总之,作为肩负着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需要充分重视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不仅是一门实验技能培训课程,更是一门综合科研能力培训的课堂,在整个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院校有必要重新定位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具有基本合成化学药物和新药研究开发能力的新一代学生,为更好地培养和发现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玉平,罗艳,张万金.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4):376-377.
[2]胡海霞,李家明,秦瑛,见玉娟.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安徽医药,2010,14(5):613-614.
[3]任铁钢,黎桂辉.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素养[J].河南农业,2014,24(12):39,41.
[4]黎小莉,杨帆,陈璇,梁润成.推进高等药学教育改革,探索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3-14.
[5]黄健军,邓刚,蒋才武.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105-106.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新定位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06-24
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争议探析10-26
信息技术改革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论文10-13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探析论文10-12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10-26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2
绿色化学论文07-28
化学与健康论文11-16
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10-13
高中化学论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