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与健康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与健康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与健康论文 篇1
摘要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关心食品不仅仅是“食以果腹”,更多地是关心食品的营养、安全卫生、贮藏、综合利用等问题。
本文在描述“食品化学”的定义的基础上,说明食品化学在食品安全、打击伪劣食品、食用产品加工质量、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中所起的作用,论述了食品化学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食品,化学,人类健康
1、何为食品化学
当今世界,人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关心食品。
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云尚未解决温饱的地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能得到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营养素。
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丰富的食品供应,而且许多农副产品通过深度加工以及加入化学物质后,改变成丰富多彩的各式食品。
此时,人们关心的是食品的成本、质量、品种和制作上的方便,加工过程以及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卫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这正是食品科学—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质、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1]。
在科学领域中,食品科学是涉及到细菌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综合科学。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特性及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1]。
例如在销售新鲜水果和蔬菜时,食品化学家就要研究如何维持其生命过程的适宜条件;而长期保存食品时,食品化学家主要研究的是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比如热处理、冷冻、浓缩、脱水、辐射处理和添加化学防腐剂。
2、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
安全性是任何人选择食品都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食品在消费时不能有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或细菌的污染。
食品变质后或发生不良变化后,其质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乃至产生毒素。
前几项凭直觉容易察觉,而后两项则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检测到。
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对有毒成分的了解,促使人们采取许多控制措施,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因消费食品或在加工中加入的物质而可能引起对健康的危害[2]。
花生很容易变质,产生黄曲霉素,这种毒素能诱发肝癌;在豆类及谷类中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聚素和色素,卷心菜、萝卜、菜籽等中含有具有抗甲状腺作用的含硫葡萄糖苷,在木薯中和豆类植物中存在着有毒的氰类化合物,豆科和茄科植物中存在豌豆素、黄毒素,植物抗毒素,在菊科植物中存在有能导致肝脏静脉闭塞和引起肺部中毒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类,黑胡椒中存在有能致癌的黄棕素[2]。
食用动物性食品后有发生猪肠毒素病和贝壳类的麻痹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由海洋动物引起的鱼中毒(食用含有毒组织的鱼所引起)和贝壳类中毒(食用曾摄入浮游生物并浓缩其毒素的贝壳类所引起)。
为改善营养价值,保持新鲜度,创造某些期望的感官性质或有助于加工,而加入到食品中的一种或数种化学物质(即食品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添加剂多达到2000种以上,其中许多是有毒的,必须通过测定,监测其食用的安全性。
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用作食品保鲜剂和着色剂也有很长的历史,主要是用于肉类(火腿)和鱼类食品,这两种试剂都有可能产生具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和胶凝剂的角叉胶与溃疡性结肠炎及胃肠道其它组织的变化有关。
偶氮染料色素添加剂(如黄油)有可能导致肝肿瘤和膀胱肿瘤[2]。
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好,微生物很容易生长,它们可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肉毒杆菌和肠毒素。
在正常生产、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疏忽,使得一些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如烟熏食品中有一些能致癌的多环芳烃。
另外,食品中残留有剧毒的杀虫剂和除草剂。
重金属作为一种普遍的环境污染物和偶然的食品污染物而日益受到关注。
汞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镉能导致动物和人类肾小管损伤、贫血、肝功能受损和睾丸损伤。
能致麻木和头痛的多氯联苯很少出现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但它们常存在于鱼、家禽、乳和蛋中[2]。
为保证人类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化学家、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病理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共同研究,才能作进一步的识别和解释,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
进行食品的加工和贮藏,食品化学家起着关键的作用。
3、食品化学与伪劣产品
当今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假冒伪劣商品,掺假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以酒精兑水充当白酒;黑胡椒中掺入砂子、叶子、枝、梗、小麦粉、碗豆粉等;辣椒粉中掺入银朱、赭石等;香精油中掺入松节油、其它油和酒精;醋中掺入硫酸;咖啡中掺入烘烤过的谷粒、烧焦的菜豆和豌豆等;茶叶中掺入冲过再弄干的茶叶和其它植物的叶子;牛乳中掺水、淀粉、树胶、苏打、糊精等;糖中掺入砂、石灰、纸浆等;巧克力掺入淀粉、磨碎的硬饼干等。
由于每一种食品其特定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只要能有效地检测某一食品中特定的成分,便能推论出该类食品是否掺假。
因此,食品化学家们通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了解食品的天然特性,研究常被当作掺杂物的化学制品和检测它们的手段。
食品化学是有效地控制伪劣产品必不可少的科学。
4、食品化学与产品加工质量
如何能在加工过程中保持食品中的原有营养成分,同时又能有效地除去毒素,这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最感头痛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加工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使食品能在可食用条件下贮藏更长的时间。
由于加工过程的激烈性,产品的天然特性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是期望的(如加热使蛋白酶抑制酶等抗营养分子失活),有的是不期望的(如加热破坏维生素),高温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能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从而使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
对蔬菜进行速冻加工时,如不预先杀死其中的酶,其组织有可能在冷冻贮藏期间催化有害的'反应。
另外,当蔬菜或肉解冻时,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解冻渗出物或烹调之中损失。
对食品进行脱水干燥时,会因不同种类和不同的脱水方法不同程度地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维生素C的破坏和蛋白质生物价值的降低。
食品化学家通过对上述变化的规律进行认真地检测和研究,来设计出最佳的食品生产、质量改良和贮藏的方法。
5、食品化学与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
任何食品的基本组成不外乎以下几类,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
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主要就是充分利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玉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次是油脂和蛋白质;油料种子比如油菜籽、花生、黄豆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甘蔗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麦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面筋蛋白;一些药材中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生物碱类、黄酮类等;一些蔬菜水果,如山楂、刺梨等主要是富含维生素C[1]。
综合加工利用就是要充分利用上述的一些营养成分,提高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
目前菜籽的加工方面只是充分地利用了其中的油脂,而其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只是作为饲料或者作为肥料使用。
在黄豆加工方面,许多只是利用了其中的蛋白质,而未能充分利用其油脂。
在许多粉丝加工厂,只是利用了其中的淀粉,而未能利用其中的油脂和蛋白质。
缓解粮油供求矛盾,除了大力发展生产,提高产量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浪费。
比如,单只利用菜籽油,每公斤只能提供13167kJ的热量,如能充分利用其中的蛋白质,可多为人类提供3344kJ的热量[1]。
6、总论
食品化学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及其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化学检测确定食品的安全性,并为加工工艺的最优设计,为确保营养元素不在加工过程中损失掉提供可靠的保焊接接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对这些工艺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认真检查,样样把关,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与焊接工艺要求不符的,必须尽快提出,尽快解决,不能包庇,这样才能保证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夏延斌.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1-15.
[2]王竹天.食品安全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28.
化学与健康论文 篇2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条件、有能力去获得规范、健康的日常饮食。
他们通过报纸、媒体等时刻关注身边的饮食新闻,却忽略了化学在其中担当着的那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味从营养角度出发,导致“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因不健康饮食方式而诱发的疾病。
因此,我们应用丰富可靠地科学吃出健康!
关键字:日常饮食、健康、营养、化学成分
正文
人们生活中所需的水份、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绝大数来自日常饮食,人们通过食物的摄取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日常饮食主要分为蔬菜、水果、肉类。
一、蔬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有调剂饮食、增进健康作用。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①辣椒含有丰富的VC,在补充人体营养的同时,辣椒能剌激唾液及胃液的分泌,故有健胃及除肠内不良气体作用。
外用能使此肤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扩散,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能治冻疮。
②土豆即芋艿,含蛋白质、Vc、胡萝卜素,含有较多钾。
钾能促进胆固醇排除及降压作用。
土豆同时具有补充健脾、消炎作用。
③菌类:金针茹具有治虚弱、痢疾等功效,以鲜嫩为佳。
蘑菇具有化痰理气、益肠胃等功效。
木耳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痛作用。
表一:部分蔬菜营养成分及功效
名称 营养成份 功效
冬瓜 碳水化合物、VC、Ca、P 误食河肠或煤气中毒,用冬瓜汁解毒
白萝卜 葡萄糖、胆碱、VC 与红糖煎取汁,可解蘑菇中毒,具有保肝排毒作用
胡萝卜 胡萝卜素、Ca、P、Fe、VC 误服汞或从事汞作业的人员,常食胡萝卜
白菜 蛋白质、VC、Ca、P 消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
西红柿 胶质、胶果、VC、Ca、Fe、P 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黄瓜 含碱量蔬菜中最高 治疗痛风和风湿的食疗食物
二、水果类:含有大量水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同时个有许多功效,例如西瓜有清热、止渴、利尿功效;山楂能健胃、消食及破瘀血;香蕉调以蜂蜜可治乙型脑炎;杨梅能治痢疾、预防中暑、胃气痛等。
表二:部分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名称 营养成分 功效
红葡萄 含丰富钾、水杨酸、Fe、鞣质 降低胆固醇,有助于供血
苹果 含有VB、VC、K、Mg、B、Ca 益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
猕猴桃 含丰富糖分类脂、VC、Na、P等 防止致癌物质产生,对肝炎、高血压有食疗作用
柚子 含有胡萝卜素、VB1、VB2、VC、Ca、P 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胀
梨 果糖、葡萄糖、蔗糖、柠檬酸 促进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三、肉类:不但味美而且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效。
①、鸭肉、鹅肉的脂肪论数量,绝不在猪、牛、羊等家畜肉之下,但其分子结构却接近纯属植物油的橄榄油,不但不使血脂升高,还有降低有害胆固醇作用,因而对心脏心益。
②、羊肉性味甘、热,富含蛋白质、脂肪、VB1和VB2,以及Ca、P、Fe。
有御寒保暖,健身壮体,增强抗病能力。
③、鲤鱼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含丰富蛋白质,多种游离氨基酸及维生素和Ca、P、Fe。
有开胃健脾、利尿消肿、消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
④、带鱼的肉美而且鱼磷含有较多卵磷脂可增强人的记忆力,同时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美肤作用。
在对食物进行分类、化学剖析后,我们来看一下化学在日常饮食中的作用。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及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
(1)曾经,中国的素食主义为社会推崇、美国就曾有一本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书—《救命饮食》。
它深深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以当时中国人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反衬美国生活的不健康。
作者敏锐地发现,美国社会有一种蛋白质崇拜,然而,过多摄取蛋白质却造成了肥胖、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等问题,相比之下,当时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他们承担着更艰苦的工作,可心脏病、糖尿病等发病率却相对较低。
该书一度引领美国营养学革命,喜欢快餐与果汁的美国人开始转向素食和蔬菜,吊诡的是,今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丢掉传统的生活方式。
今天该书对我们的讽刺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在反思的同时是不是该捡起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从而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
(2)除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消亡,变的还有饮食消费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已逐渐趋于成熟,以前生猛海鲜横行大江南北,公款吃喝大行其道,狂吃滥饮、比财斗富的场面已鲜见于茶楼酒馆。
而今亲朋聚会,品菜谈心的场面是与日俱增。
当人们从比财富、吃面子的狂燥虚荣中逐渐冷静下来,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朴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
这些迹象从酒店宾馆的装潢档次和文化品味中可窥见一斑。
我们乐于看到这种现象,因为当中国人的应酬趋向于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时,我们似乎为父辈的健康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便是那些酒店的消费主体!可惜的是,无论观念如何改变趋向于完美,在科学面前,我们弱小的可怜!尽管日常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但如果食用不慎也会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常见日常饮食误区纠错:
(1)牛奶不可空腹饮奶,使奶未充分消化即进入肠道,不利于养分吸收,同时牛奶中的与一羟色氨等催眠成分进入体内,可使你工作或学习处于低潮。
因此,喝牛奶应伴着面包等粮食类食品,一方面保证早餐有较多能量,另一方面,牛奶在粮食一起食用,可延长其在小肠的吸收过程,还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2)牛奶不可当水喝。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为使体内水保持平衡,必须从饮食中得到补充。
饮料、牛奶都含有大量水分,但饮入过多,特别在出汁,失水过多时,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喝白开水还是很重要的。
(3)饭后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蛋白质结合,既妨碍蛋白质吸收,又易发生便秘。
(4)酒后不宜用浓茶解酒,因为酒中的乙醇随着血液循环到肝脏中转化成乙醛,再变成乙酸,然后分解成水和CO2,经胃脏排出体外。
而浓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促使尚未转化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造成乙酸对肾脏的`损害。
另外茶碱能抑制小肠对Fe的吸收。
(5)可乐不可当水喝:可乐喝多了会使体质变弱,皮肤发生变化。
可乐是由许多化学物质萃取物合成,加上糖制成,不仅营养价值低,而且积有的化学物质对肝不好。
(6)忌食青蛙,青蛙以田中害虫为食,而害中体内又往往沾有农药,这种农药残留在青蛙体内。
因此,若食青蛙,农药也会进入人体内。
轻者引起局部炎症、脓肿,重者可导致腹膜炎、失明、瘫痪。
(7)忌食青蕃茄,因为青蕃茄含有花青素和生物碱,食后会感动苦涩,甚至发生中毒。
(8)忌食发芽、绿皮、损伤的马铃薯,因其含有毒性的龙葵碱和白垩土碱。
(9)不宜过多食用色素饮料及食品,因为该食物会影响神经系统冲动传导,特别使儿童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好动,饮食减退。
(10)不可过多饮用咖啡,虽然咖啡有醒脑提神,促进思维,消除疲劳的作用,但过量饮用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夜间失眠,剌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分泌,诱发胃病。
鉴于此,我想在社会普及饮食科学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市场上卖的科学搭配饮食的图画表,它以它的便宜进驻到寻常百姓家。
我也有幸买过一张,在欣喜的同时,我却又担忧,若这一批次的图画表出了差错,那反作用是否更为明显?又会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因此,增强市场监督显得义不容辞,这包括监督市场上的毒奶粉、地沟油、过期食物等等。
同时,在市场调节之下,我们个人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三、日常饮食建议搭配: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
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最后,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儿童!六一期间,各超市的打折区充满各色糖果,开着飞机的Kitty猫、会吱吱叫的“愤怒的小鸟”等无疑对孩子们充满了诱惑。
但是,这每一颗小糖丸的背后却是各种食品添加剂,比如一款名为米奇卡粒的糖果,分为草莓和蓝莓两种口味,其成分却与草莓和蓝莓毫不沾边,而是由诱惑红铝色淀、亮蓝铝色淀加香精制成。
有资料显示,诱惑红、落日黄、柠檬黄等色素添加剂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禁止使用!父母们明知不好,但还是买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口欲。
专家指出,正规儿童食品的添加剂虽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长时间、大剂量地吃也会对身体造成累积的隐形伤害,儿童食品添加剂问题亟需引起国家和行业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坎贝尔Ⅱ著,张宇晖译.救命饮食.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2]比阿特丽斯·特鲁姆·亨特著传神译.食品与健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3]汤高奇,曹斌.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化学与健康论文 篇3
摘要:正处于人生关键转折点的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正逐渐成熟,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心理极易出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在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化学教学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加强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根据相关数据材料分析显示,近年来,约30%的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障碍,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才,羁绊了他们个性潜能的发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但要尽职尽责地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还应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高中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方面
有些学生初中时的成绩一直不错,但上了高中之后,随着课程内容难度加深,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与初中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复杂的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和结构,让一些目标过高而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不适应,尤其是当自己的成绩大幅度滑落时,便会产生自闭、烦躁、焦虑、郁闷、痛苦等负面情绪,导致了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
还有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不断得到的成功体验决定的。一旦学习上受到一些挫折,学习的兴趣变化逐渐下降。比如在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节概念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另一方面,初中对于化学计算接触较少,所以到高中阶段面临计算,便学起来很吃力,这时候若老师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的疏导,学生很可能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再加上家长的指责,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情感方面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情感较不稳定,易喜、易怒、易急躁、易冲动。往往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们彻夜兴奋,一个小的挫折也可能使他们苦恼不已。这种喜怒无常,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压抑、抑郁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方面
高中生正值青年初期,已经摆脱了初中生的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所以人际关系也是高中生面临较多的一类问题,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情关系敏感、紧张。高中生心理发展复杂矛盾,他们既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与尊重,又总是把老师置于与自己对立的位置,遇到问题极容易产生对抗心理、因此,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是高中生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问题之一。
其次,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容忽视,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支配或者过分溺爱,都是促使孩子形成自私、无理、专横、任性、冷淡、幼稚或者懦弱等性格。但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民主型的家庭,孩子与父母保持一种尊重、平等的关系,在一个和睦融洽的环境中成才,会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中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尊重与理解外,还希望得到来自同学、朋友的支持与信任,希望有被同学、朋友接纳的归属感。但是由于理解问题不够深刻、思想又不够成熟,很难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再加上缺乏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和争端。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离开感情的教育是苍白的、干瘪的教育。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严重的损失。其产生的不健康的东西影响很大。”对于出生在现代的青少年来说,注重心理健康,情感培养,以情优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要重视情感的投入和思想教育的渗透。
1、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教学主体的心理发生了实际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它有利于沟通教学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和情感交流。其次,它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看重学习成绩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初、高中化学知识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硫以及二氧化硫这一节内容时,不妨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碳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再如在学习油脂的性质时,可以由氢化油的危害引入,为学生讲述氢化油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并用美国一部纪录片《给我最大号》还警示学生氢化油的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油脂性质的兴趣。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意识的表现,是指学生在课堂认知活动中的主动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质疑升华为学生的动机和需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批判思维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在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教师可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把少量的四氯化碳滴入U型管中,再在U型管的两端滴入有酚酞的硫酸铜与水,然后加入金属钠,点燃会产生气体,这个时候U型管两端产生的现象会完全不同。通过比较分析两个不同实验,对新实验方法进行设计,学生对钠的性质能了解和掌握的更加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
3、鼓励学生,帮助消除自卑心理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并非什么坏情感,也不是什么变态的征兆,相反它是每个人追求更大的价值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自卑不是错,关键是怎么对待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卑带有明显的情境性,一旦情境改变,自卑可能就会消失。比如学习硝酸和硫酸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回答初中学习的酸的性质,但学生分析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暗示、提示或补充,当回答正确时,应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升自信心。尤其是对待一些学习理解能力差,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一句简单的表扬,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4、挖掘教材中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若能挖掘出来,结合学生的特点,借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教学要求重视化学实验,强调尊重客观事实,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结合而产生情感和意识,体验和经历“事实胜于雄辩”的魅力,进而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地估量自己,摆正自己在班级、家庭和社会上的位置,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与他人交往,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例如对化学实验中制取氯气装置进行分析时,指出它是由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玻璃导管等很多单个的仪器按一定的顺序组装成的“集体”,才能实现氯气的制备;若将它们折开,则无法完成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在集体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逐步培养出爱家庭、爱集体、爱祖国、爱人类的高尚品质。再如在实验中若将温度升高到140℃而非170℃则制取出的气体主要为乙醚的事实,又可让学生明白一个失误、疏忽、粗心大意就可能造成一个重大的错误,正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输”,以培养其无论所处位置如何,但都要有责任心、使命感、归属感。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是一对矛盾,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利用“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人生始终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能够信心十足地面对挑战。
总之,许多化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决定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消除厌学、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只有教师较好的掌握与了解了教育心理学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等相关理论和规律,才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2]朱永新.新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9.
[3]王金战.化学是怎么学好的.吉林教育出版社.
【化学与健康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论文10-09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2
绿色化学论文07-28
化学论文ppt10-01
化学教育论文10-01
化学教学论文09-30
化学论文发表10-01
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论文10-01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