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教学如何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论文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气体时选取气体发生装置原则和喷泉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解决怎样利用氢氧化钠、生石灰和浓氨水来制备少量氨气的实验问题。然后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先分组讨论,接着老师做出指引,最后由小组长发言给出全组的最终答案:第一步,在烧瓶中倒入适量浓氨水,加热;第二步,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或者生石灰;第三步,用分液漏斗装浓氨水,在盛有氢氧化钠或者生石灰的烧瓶中滴加浓氨水。随后给学生留下问题思考:如果只用少量氢氧化钠颗粒、适量浓氨水、蒸馏水、一个圆底烧瓶、橡胶管、大烧杯和带橡皮塞的玻璃管怎么做出喷泉效果?这是两个知识点相结合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
陈汝梅指出,通过增加有趣味的实验,展开科学探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散思维的良好氛围。无疑,开设第二课堂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自己一套设计化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此时,学校应开设化学实验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第二课堂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想法可以变成现实,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氯酸钾的化学性质以及检验氯离子、钾离子的方法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实验就可以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氧、钾、氯3种元素。思考讨论后就可以得出实验方案为:第一步,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在一起,加热两者的混合物,产生的气体能复燃余烬的木条,则证明有氧这种元素的存在。第二步,冷却残留物,然后加水搅拌至溶解,用滤纸过滤,用铂丝沾取少量滤液在酒精灯上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为紫色,则证明有钾这种元素的存在。第三步,取适量滤液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然后加入到稀硝酸中,发现稀硝酸中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氯这种元素的存在。通过第二课堂的实验,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化学书本中的检验原理、方法,而且学会了怎么证明氯这种元素的存在。
此外,学生还能通过第二课堂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根据钠、铜、钙等金属离子在火焰中呈现出的颜色不同,学会它们焰色反应的实验。并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得出不同的结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开放性实验:用2种方法鉴别出溴化钾溶液、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实际上鉴别的方法有2种以上。面对此类问题,每个同学都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其中的一些方案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此时,老师应该耐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众多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制定出最佳方案。再者,沈庆指出,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化学实验。比如根据酸的性质,指导学生利用pH试纸来检测家中的水、果汁、洗涤剂等,然后产生一些想法,如如何改变物质的酸度等。
学生可以从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方案的设计训练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学生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使书本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运用。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新时期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探索创新出化学教学中更好的途径。
【化学教学如何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0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0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8-09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06-24
师范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的论文06-27
实践能力评语10-28
实践动手能力10-26
绿色化学论文07-28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