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关系论文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关系论文【1】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对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务等方面进行变革,理解和把握正确、科学的会计思想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从会计认识角度分析并指出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关系
一、会计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它包含三层理解:(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会计认识的本质同样也是会计主体对会计所研究的客体的能动反映。
会计认识,是有机地内含于会计的理论范畴和会计实践之中,人们运用抽象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总结[1]。
会计认识方法则是人们探求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过程所采用的手段或活动的总和。
二、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
实践,指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毛泽东的《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艾青《光的赞歌》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而会计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是与人类行为吻合的能动的反映。
会计实践工作,就其最原始的雏形来说,远在印度太古公社的时代[2]就已存在了。
在我国,据史书记载,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时代[3]。
它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我国《辞海》将“理论”解释为“概念、原理的体系。
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4]”《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理性”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的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莫斯特认为“理论是对描述或规定一系列现象的规则和原则的系统表述,它可视为有助于组织概念,解释现象和预测行为的框架”。
著名的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1958年的《会计理论结构》中提出:“会计理论远非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细的分析,而是侧重于研究会计行动的思想。实践是事实和行动,理论则由解释和推理组成。”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理论同一起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来自于实践,意味着我们在观察大量会计现象之后,从中发现某些带有共性的特征,通过理性认识,把它上升为‘概念’,‘概念’就属于理论范畴[5]。”
三、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认识基础与重要来源
会计理论是在人们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思维活动所形成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
它来自于实践,又指导会计实践[6]。
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研究始于实践的需要,会计实践的需要促使我们去研究会计理论;第二,在会计实践中存在运用会计理论的主体、客体和手段,为研究会计理论创造了条件;第三,产生会计理论的萌芽;第四,形成会计理论的雏形;第五,由于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对已有的会计理论进行充实、改造、更新、使之不断发展;第六,验证会计理论的科学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
(二)会计实践制约会计理论
1、会计实践环境因素。
会计所处的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同时也影响基于会计实践的会计理论。
会计实践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内容有: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经济管理水平、政策和法律、单位规章制度、各部门协作关系、影响会计实践要反映会计理论的基础工作、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处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经济业务、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处理与各单位,员工之间的经济关系等。
2、会计实践特点因素。
在会计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理论,直接反映了会计的要求。
会计实践的系统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是一个核算与管理的系统,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构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联系;目标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的各种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行为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行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职能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的职能和职能的具体体现。
3、会计实践要素因素。
会计理论包括会计实践主体、客体、手段和结果等要素。
会计实践主体要素反映从事各种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及其素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会计实践的客体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的对象;会计实践手段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完成会计任务而采取的有关会计的方法、工具、措施和途径及各种手段的有效运用对完成会计任务的影响;会计实践结果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取得的最终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三)会计理论是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会计研究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为系统化的关于会计理论认识的过程[7]。
长期以来,会计研究这项实践活动已形成了其自身的方法体系。
其认识过程的形成要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的这三个基本阶段。
而会计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着会计理论形成的上述三个阶段必然是循环往复的辩证过程。
从会计实践到形成会计理论这一过程可简单归纳为:
1、明确会计对象。
依据认识的需要和有关规定或要求,确定认识的对象。
2、收集资料,获取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搜集大量、丰富的资料,为理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析研究,进行理论认识,形成会计理论。
对搜集的大量感性认识资料要进行整理分类;对初步整理的资料进行核实,是否真实、正确和合规;对不真实、不合理和不合规的资料,要进行核对,或进行再调查,以便更正、补充、替换和增加,使经过整理的资料变的可靠。
四、总结
会计实践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任何一种社会实践,既然有它发展的历史,有它存在的必要,则必有进行这种实践的指导思想。
就其发展的历史来说,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
把经验和教训总结起来,可为指导今后实践的借鉴。
就其现时的任务来说,有不同的情况要适应,有崭新的问题要解决,于是要探索新的途径,试验新的方法,要扬长避短,要去芜存菁,要弃劣从优,从而概括出客观的而不是臆造的、逻辑的而不是武断的、合乎事物运动规律的而不是背离实际的理性认识。
换言之,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抽象,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抽象。
存在决定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会计理论来自会计实践,来自具体的会计工作,是人们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从会计现象到其本质的观察,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而系统的结论。
它不断地从实践中产生、完善和发展。
同时它又反过来指导会计实践,服务于会计实践,使具体的会计工作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致用.《论会计哲学观》,地质财会,2003(4):9-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380-381.
[3]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1):8.
[4]张萌物.《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5).
[5]贺秋硕.《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科技信息,2008(12).
[6]卢永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5):56-57.
[7]叶陈毅、张冬梅.《关于会计认识路线的哲学思考》,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
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论文【2】
摘 要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与实务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客观社会环境。
影响会计及会计理论的会计环境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科学水平、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内容,作为影响会计的社会环境整体,其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可以是综合性的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是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体现为相互影响的关系。
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必然会促使会计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会计环境 会计理论 影响
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应该重点研究会计环境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与实务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客观社会环境。
一、会计环境
所谓会计环境就是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的,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于发展的,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客观状况。
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会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着影响。
会计环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总结一下,会计环境的基本特征是:①纵向差异性;②横向差异性;③相关性。
影响会计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方面因素相互联系而综合发生作用。
但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有大有小,有主有次,并非平行关系,一般来讲,在不同历史时期个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程度会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各种会计环境因素应从其对会计发生的实质作用大小出发,划分一定的层次,构成一个环境因素体系 。
从图1可以看出:①在影响会计的诸因素中,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起决定性的或主要的因素。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该国会计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当今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②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等因素是会计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受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制约会计需要程度和会计职业力量。
③会计需要程度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而被赋予时代特征,会计职业力量的大小也要受到经济、法律、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它是会计自身影响的因素,因而属于次要的环境因素。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会计的影响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完全可以与过去几千年的财富总和相比,20世纪的后半叶,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方面提出的挑战。
例如,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
不仅如此,知识经济的时间、空间概念还产生了对会计理论的冲击,人们力图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将经济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原会计基本假设或者说基本前提所界的时间、空间概念框架必须进行很大变化的调整。
(二)经济基础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经济基础对会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不管人们如何总结会计的概念,无论是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还是作为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都属于经济领域范畴。
经济基础环境,包括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经营方式以及介于法律和经济之间的经济政策,都会对会计产生重要影响。
(三)社会制度、政治、法律对会计的影响
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方面,都会对会计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对于会计信息公开性的要求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受到社会对保密性认识及个人权利认识的影响。
社会的保守程度对于会计的计量观也会产生影响,保守程度不同,对资产、收益的计量就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
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会计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上的要求往往通过一些经济政策来体现,政治对会计的影响往往不是单独表现,而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一起发挥作用。
“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它是体现统治阶级意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不管意识形态如何,各国都有不同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是最直接,最经常地制约经济行为和会计实务的。
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着差别,导致它们的会计制度有差别。
具体而言,影响会计的法律环境包括:⑴不同的法系,国家所属的法系不同,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也不同;⑵会计立法的主导思想,会计的立法思想决定了会计的立法模式,不同的立法模式又会对会计实务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总结
总的来讲,会计环境是会计形成的基础,会计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有对会计有影响的内外因素的变化都会提出相应调整。
会计环境是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的,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于发展的,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客观状况。
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会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着影响。
我国会计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中国会计具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章美珍.中级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关系论文】相关文章: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文10-10
会计理论探析的论文03-25
会计理论运用论文10-01
关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关系的论文10-08
绿色会计理论初探的论文10-04
会计理论中的博弈的论文10-04
会计管理论文09-30
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论文10-09
会计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论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