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评价
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评价【1】
摘 要 在所有的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财务要素之一。
本文从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通过实证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评价体系 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的重要性对于会计行业是不言而喻的,在企业的整体财务要素中,会计盈余的基本重要性也被强调高于其他要素。
另外,会计盈余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表现为我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制定股票发行、配售和停牌相关政策时广泛使用了这一指标,其重要性足以决定上市公司股市的命运沉浮。
一、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
会计政策本身在制定时,不可能制定的十分完美,考虑到会计处理的方方面面,许多问题需要在会计实践中被不断发现,以及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完善。
2.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由于企业财务负债状况会对企业资信产生影响以及管理层对管理报酬的期望和政府对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可接受的会计政策时,又因为会计政策本身规定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有一个可供自由选择的范围,而需要依靠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选择,管理当局在选择时必定按照“自利”的原则,使用会计制度、规定赋予其所拥有的自由决定能力。
3.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运用
在选定会计政策之后,如何运用该会计政策,管理当局仍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力。
例如,在选定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政策之后,对于确定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管理当局仍有自由决定权。
4.收益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风险的高低,与环境有关,也与管理当局的管理战略有关。
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会降低收益的质量。
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包括经营周期的长短、收益水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收益的稳定性、收益来源的构成等。
二、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毛利率指标、存货指标、应收帐款指标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等。
2.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数的构建
在构建盈余质量评价指数时,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将它们加总,此即为赋权的过程。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观确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对指标权数加以确定。
主观确定赋权法的最大问题在于主观性太强,其结果容易受到个体的学识背景和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为此,本文将采用变异权数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司的EQI,以克服主观确定法的内在缺陷。
本文共抽取7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各单项指标χk的数值,然后得到各指标的权数:静态盈余质量指标权数、动态盈余质量指数权数。
根据各基本评价指标及其权数的赋予方法,本文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QI)设计为:
根据己确定的指标因子及变异权数,可得到本文所确立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具体的步骤和计算过程,不在此细述。
三、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以下以盈余质量在股票投资中的实证,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1.研究假设
提出以下假设:
H0 :EQI与土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即EQI越高,上市公司下期获取的投资报酬率越高;H1: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H2:毛利率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H3:存货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负相关;H4:应收帐款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负相关;H5: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2.实证模型的建立
所选用的检验模型如下:
模型一:
模型二:
变量说明:
Rt+1:一股票的t +l年度报酬率率。
X1一t年度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
X2一t年度毛利率指标;
X3一t年度存货指标;
X4一t年度应收帐款指标;
X5 —t年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
EQI—t年度上市公司动态盈余质量评价指数。
3.样本选择
在选定样本前,要剔除一些数据缺失或指标异常等不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的上市公司,最终确定的样本公司总数为71家,由于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列举。
4.实证结果分析
针对动态盈余质量,通过得出的相关数据看出,模型一回归Adj-R2为1.5%,而模型二回归Adj-R2为0.9%。
可见,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度不大。
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三个:(1)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氛围并不理性,很多投资者并不关心盈余质量的内在信息价值;(2)也可能是盈余质量信息本身的缺陷导致的;(3)影响股票报酬率的因素是很多,有市场外部的因素,又有市场内部的因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心理因索等。
因此EQI对报酬率的解释力度虽为1.5%,也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结论:
盈余质量是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重要方面,它能让投资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由于单一盈余指标存在的局限性,投资者在考察上市公司时应多关注盈余的质量因素而不能单独地考虑EPS, ROE等传统财务数据,只有构建盈起盈余质量的整体评价,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程小可.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
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2】
摘 要:会计盈余信息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是投资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
因此,必须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盈余管理;规范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且影响着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
首先,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
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操纵,是有意义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也反映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
另外,盈余管理行为在符合契约要求的条件下,是一种公平交易行为,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其次,盈余管理是由管理层进行或者授权进行的。
管理层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以及经营活动的很多决策都是由经营者决定的。
再次,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
盈余管理是通过调整会计数据使得会计盈余信息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
盈余管理是好是坏,主要看是否适度。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从管理者角度看
管理层是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管理层掌握着最为丰富的内部信息,可以获得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那么管理层就有机会和权利进行盈余管理。
股东和投资者们为了约束和奖励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与管理层签订管理契约,将管理层和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企业盈利水平越高,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就越好,管理层获得的报酬也就越高。
当企业的盈余水平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时,管理层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就会出现盈余管理行为,人为调整会计盈余。
另外,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同管理层的职位升迁和声誉有直接的关系,经营业绩通常是考量管理者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好的经营业绩能够使管理者的职位上升,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二)从投资者和股东的角度看
投资者和股东把资金投入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获取高于投资的回报。
在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和提升股票价格方面,财务报告中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就是最关键的信息,企业的盈利水平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要求时才能获得上市资格,公开募股集资,企业才会发展壮大,投资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大。
投资者和股东利益的获得也体现在股票价格上,股票价格上升,股东获得回报,股票价格下降,股东亏损,而股票价格是由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水平决定的,这也成为股东授权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的税收,上市企业上缴的税款是相对较多的,也是政府更为关注的。
为了获得税款收入,政府希望企业能够盈利,获得的利润越高,政府的收入也就越大。
所以,政府就会向企业下达任务,要求企业的盈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并许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为了获得优惠政策。
就会尽力将经营利润保持在稳步上升的状态,因为一旦某一会计期间盈利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政府的要求,相应的优惠政策就会收回。
为了维护企业拥有的优惠政策,企业就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改变会计盈余,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利用会计政策和虚假的业务活动提高会计利润。
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将盈利水平保持平稳,也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因为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政府会对企业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背负的包袱就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改变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对不同会计期间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控制和改变。
这种方式会改变企业的整体会计盈余。
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不加以制止和控制,就有可能变成盈余操纵和盈余舞弊。
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科目调整会计盈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的债务重组收入和损失、政府补贴及其他不经常发生的给企业带来短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例如,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获得减免的债务额通常被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样的规定甚至可以使即将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盈利企业。
第二种是关联方交易行为。
关联方的交易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公允性,因为关联方交易不可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关联方交易也不存在公平竞争的条件,而且关联方之间是一种微妙的交易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关联方会通过这种微妙的交易方式虚拟交易业务,为亏损企业制造利润,粉饰会计盈余。
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虚拟业务活动,会计盈余不是真实的经营业绩,因此不具有可靠性。
虚拟的交易活动只是短期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具有持续性,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所以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持续性。
不真实的会计盈余预测出的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会计盈余信息不具有可预测性。
(二)应计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改变企业盈余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
但是,从一个相对较长的会计期间来看,会计盈余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收入;第二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费用;第三种,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盈余,也是企业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企业管理者掌握最充分的经营信息,有足够的空间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调整会计盈余。
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了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例如,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之后,不在当期确认收入,而是以销售收入尚未实现、发票未收到等原因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确认收入,这样就不能准确反映相关的两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水平,这样的会计盈余信息也不能准确的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规范盈余管理以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的完善
会计准则的规范仍然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存在的空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都为盈余管理提供可以利用的机会。
相关机构应该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新出现的经营活动,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另外,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企业外部,要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经理人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为中心的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
股东大会形成一人一票的投票机制,避免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决策。
建立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利益相联系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契约的形式规范两者的权利义务关系。
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内部审计机制。
(三)加强外部监管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保证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规范资本市场环境,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要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力度,对企业上市资格的审定要求要严格,提高证监会审核财务报告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尽可能的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国现行的法律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够明确,注册会计师在揭示盈余管理行为时,因执业水平得到的利益,与不揭示盈余管理行为获得的企业给予的相关利益相比,更多的会倾向于不揭示从而获得企业给予的更高利益。
另外,对于违反执业要求不揭示盈余管理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总有注册会计师投机而为,破坏了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
因此,应该加强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良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11,(21).
[2] 安鹏,宋雪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
[3] 张新月,蔡景浩.公司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
【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评价】相关文章:
盈余质量分析浅论的论文10-08
盈余管理国内文献述评10-08
影响管理者运用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的因素10-26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10-09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合理运用论文10-09
盈余管理方式隐性化及应策略10-26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论文10-08
关于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的思考建设的研究10-05
简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对策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