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论文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事业单位的支持,在社会竞争及经济制度改革的要求下,事业单位需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并满足社会及单位的需要。
第1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改革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要点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一)建立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现阶段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对独立,存在严重的信息障碍,弱化的财政监控的效果,因此要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改革,对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整合,建立统一、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包括审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基金财务报表、会计报表等多项内容在内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以更全面、系统的反映出政府的财务状况,对政府会计综合信息的披露予以规范。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强化固定资产价值管理
基于全新的公共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会计要向着权责发生制的方向发展,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下,只有在提供服务时才可确认收入,并且接受服务后要将对应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该项费用就作为债务而列入资产负债表。
财务报表需要将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运行成果如实、完整的反映出来。
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适用于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逐步由现行的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提高固定资产价值计量的标准,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以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不实,提高各类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有效性。
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参考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制度规定进行调整,比如取消固定基金、设置累计折旧等,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并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列入资产负债表。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经过调整后,可以将固定资产的净值、盈余情况等真实、准确的体现出来,最大程度上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
此外,还可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将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通过核算的方法反映出来,为追究固定资产流失责任提供依据。
(三)优化系统,改进财务报表体系
要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会计报表中就必须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等内容,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为新增项目,并对报表的结构、项目及排列方式进行改进。
比如借鉴国际通行的作法,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顺序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原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等项目则被取消。
事业单位按照年度、月度等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编制基础、编制原则及办法不得随意更改。
总之,优化财务报表体系可促使与会计惯例更加协调,并且提高了报表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及实用性。
二、结束语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运行与经营逐渐与政府脱离开来,形成了独立或半独立资源的会计主体,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时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针对现实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多方位、循序渐进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促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第2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法制建设,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
在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提升单位相关财务人员的财务法律意识及理财意识,并对财务立法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按照相关的财务法规来制定详细完整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为事业单位构建一个良好的财务法律政策环境。
事业单位在每个财务管理阶段都要做到依法办事,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的法制规范化,树立财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为单位的预算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财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对财务法规有全面的了解,养成规范的财务支出行为,并对各科室的财务预算计划进行有效的协调,为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法制氛围。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在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我国事业单位原有的预算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单位的发展,预算编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是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方法改革时,务必要从预算内容的改革为切入点。
例如:
1.在预算编制中推行“零基预算”的方法,“零基预算”的方法比传统的“基数预算”法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及经济环境;
2.预算资金改用直接拨付的方式,将所需的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具体的项目上,从根源上,降低拨付资金的再分配次数,有效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预算目标。
(三)加强预算绩效反馈管理
在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在完成绩效考核后,需将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使所有的考核对象能够了解并掌握考核结果与目标的差距,并及时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提升工作质量。
例如: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加强对预算部门的管理及控制,并对预算前及预算中的财务工作进行重点控制,积极引进并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提升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四)加强预算绩效考核
在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需使用定量及定性分析同步的方法,并以单位的投入及产出为考核管理的基本导向,考核体系需要考核目标为考核的基础,预算考核体系需对社会及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导向作用。
例如:
1.选用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预算绩效能够顺利的实现;
2.对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同时将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及经验进行传播和推广。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改善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制度
新型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效的弥补了事业单位原有财务管理的缺陷,但还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辅助,才能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参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资产的购买、维护、处理及使用系统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并对相应环节制定具体的要求。
例如:明确并细化企业资产流入及流出的记录,不能对企业资产进行随意使用等;另外,事业单位需对单位资产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监督机制需包括内部及外部的监督、事前及事后的资产管理、系统实施的管理及监督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
(二)改善事业单位资产会计核算工作
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加强本单位资产会计核算的审核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事业单位资产的入账标准。
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期限需超过一年,事业单位的价值需在制度规定的标准之上。
单位的资产在使用中要保持其原有的物质形态,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同类商品,可视作单位资产进行核算处理。
2.事业单位资产的账务处理。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按月进行计提折旧,就折旧年限而言,若上层财政部门有规定则按规定执行,若上层财政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则按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折旧年限。
3.事业单位资产的权责发生制。
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的核算应选用“权责发生制”,与以往选用的“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具有更多的优势,更能满足单位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三)改善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责任
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对其资产的管理责任进行明晰,具体操作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1.事业单位需成立资产管理机构,将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权限全权交给资产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需受事业单位领导的直接管理,同时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结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需定期或不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清点核算。
2.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对单位的资产账务进行处理,编制单位资产的明细账与总账,并按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单位的日常财务项目进行处理。
3.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在使用单位资产之前要向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申请,并在使用过程中对单位的资产值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将单位资产的使用情况及时汇报给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对单位资产除了有维护与使用的权力外,不具有任何的处置权力。
(四)改善事业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就需要让单位各个部门间共同合作,除了对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外,还要做好单位资产的全面统筹分析工作。
例如:依靠新的会计制度能够对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由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单位资产进行统筹运用,并参照实际情况对单位资产进行合理的购置,充分发挥现有单位资产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避免出现重复购买及资产闲置的情况。
三、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事业单位的支持,在社会竞争及经济制度改革的要求下,事业单位需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并满足社会及单位的需要。
在新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构建一套经济科学且适应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响应国家的会计制度改革号召,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毕业论文10-01
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研究论文10-09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研究论文10-09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思考论文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模板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析论文10-01
医院会计制度研究的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