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

时间:2023-04-01 09:06:08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

  我国事业单位对事业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尚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机制,使得事业基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基金申请使用权限规范,部门的具体职责也未做出明确规定,使得事业基金的使用管理不规范,部分部门之间权责交叉,影响了包括会计核算在内的事业基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

  第一篇: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国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会计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中,虽然设置了机构,但是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职业素质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就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动向做好全面评估和核算,影响到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低。

  (二)会计核算不合理

  在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依然是以现金制为基础,预算的目的就是为决算服务,很多时候这种现金制的预算会计很容易被忽略,进而造成事业成本无法统计,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无法评价。

  (三)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索要处理的信息数据也在与日俱增,然而就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来看,会计电算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会计内部控制中去,造成内部会计信息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措施

  (一)细化编制流程,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由于编制的不合理性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

  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细化财务会计的编制流程非常重要。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编制方法,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计算,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保障。

  其次,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在执行会计工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明确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推进单位事业的发展。

  (二)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制度是会计工作执行的标准和准则。

  为此,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就必须健全会计制度。

  首先,会计管理制度要从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管理要求、资金动向进行完善。

  其次,在事业单位内部制定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建立责任制度,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他们的意识,进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逐步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职能转变,筹资渠道多元化,业务活动和业务支出日趋复杂,单位的资金量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优化资金配置,事业单位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事业单位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办法,进而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透明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加大会计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将成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在事业单位内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统一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确保了会计信息统计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提高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效率。

  三、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

  会计管理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为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为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第二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1.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比较

  1.1会计科目设置

  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主要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其中一般基金是“事业单位历年专项资金的结余、未分配资金的损失和结余”,而投资基金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产生的基金。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取消了这两个科目,而是另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以“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该科目下还设置了“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资产折耗”、“文物文化资产”等明细科目。

  新制度的会计科目更细,针对性也更强。

  1.2对外投资核算

  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以流动资产(货币资金、材料等)、固定或无形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或者接受捐赠时,均采用投资基金科目核算,

  且进行流动资产的对外投资时,核算要在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科目之间转换,相对繁琐。

  而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以固定或无形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和收回或者接受捐赠时,不以事业基金科目核算,而是在非流动资产基金下的相应科目核算,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的对外投资和收回核算也无需进行内部转化,

  即将旧制度中的借记“一般基金”、贷记“投资基金”变为借记“事业基金”、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下的“长期投资”,核算更简化。

  1.3年末转入“事业基金”口径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力度,不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纳入结余分配中,也不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中,

  而能够转入事业基金的只有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扣除分配后金额的金额;再加上新制度下的非财政补助分配科目的核算对象仅为事业单位去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经营收支后全年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事业结余,

  而旧制度下的结余分配科目的核算对象则为事业单位去除经营收支的全年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事业结余,新制度的年末转入“事业基金”口径要小于旧制度。

  2.新制度下“事业基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2.1事业基金实际用途的限定与“非限定用途”定义的矛盾

  上文已经提到,事业基金是所属事业单位的“未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所谓“未限定用途”,即基金的用途不受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付资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多被用于对外投资上,已经构成限定基金用途的事实。

  事业基金实际用途的限定与“非限定用途”定义之间的矛盾,使得事业基金的定义出现了漏洞。

  2.2事业基金追溯年限不明确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将两个科目剔除出事业基金范畴,致使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范围发生改变,

  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做出如下要求:“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日的新账”,“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包括新旧结转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

  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但却未对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的追溯年限做出明确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无限期追溯,难度无疑很大。

  2013年开始执行新制度的事业单位通常根据2012年12月31日财政收付系统中财政结余指标数,将“事业基金调整到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科目”,但这样对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有一定不良影响。

  3.新制度下提高事业单位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策略

  3.1建立和完善基金控制机制

  我国事业单位对事业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尚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机制,使得事业基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基金申请使用权限规范,部门的具体职责也未做出明确规定,使得事业基金的使用管理不规范,部分部门之间权责交叉,影响了包括会计核算在内的事业基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事业单位需建立和完善资金控制机制,对事业基金的使用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事业基金使用的效益。

  在基金控制机制下,事业单位会建立一个项目库,对各部门申请的事业基金的数额、用途、预期效益等进行详细记录,对事业基金的申请数额和项目的规模、预算等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事业基金用到实处,并对相关项目进行跟踪,了解项目的实际的收支情况,为最终的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3.2建立和完善基金监督管理机制

  对事业基金的申请数额、用途、结余等进行控制对提高事业基金的使用效率有积极意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防止某些部门或个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事业单位需建立和完善一套事业基金监督管理机制。

  一方面,公开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事业基金申请数额、用途、收支、结余等信息,让单位职工参与到事业基金的使用监督工作中来;另一方面,由财务会计人员和领导组成监督委员会,严格事业基金申请审批程序,严格把关相关项目的各项基金支出,

  根据市场情况为部门项目提出基金管理建议,如项目需采购大宗物品时,建议采用公开投标等方式减少成本支出,进而减少事业基金的给付,提高管理的效率。

  3.3加大对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管理力度

  财会人员是事业单位进行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主要力量,财会人员的财物处理能力及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事业基金的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财会人员如果缺乏专业的财会知识,对事业基金的内涵和核算方法等不清楚,核算势必存在差错;如果对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财务软件不了解、不掌握,就无法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提高事业基金的核算效率和质量。

  其次,如果财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操守,在进行事业基金核算时容易谋私、损公肥私。

  因此,事业单位需加大对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管理力度。

  一方面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如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学习讲座、进行计算机技术和财务软件应用培训、开展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另一方面制定操作性强且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仅对财务处理标准、财会人员的权限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还形成一套奖惩制度,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财会人员处理的账目进行审查,一旦发现财会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则严格根据奖惩制度处理。

  4.结束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务部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对旧制度进行修订后产生的。

  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对外投资核算、年末转入“事业基金”口径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仍未能解决事业基金实际用途的限定与“非限定用途”定义之间的矛盾,且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上也未就事业基金的追溯年限做出明确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论文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毕业论文10-01

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研究10-26

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研究论文10-09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研究论文10-09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5-26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析10-0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10-01

医院会计制度的研究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