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闭幕词

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

时间:2023-04-01 01:27:12 会议闭幕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

一次新生命的超声,是否也有需要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

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

  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会闭幕词【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好,由四川麦迪逊公司和重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会”今天上午圆满地结束了。

  这次会议有幸邀请到远道而来的国内知名超声医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的姜玉新教授、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谢红宁副教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李晶副教授来到山城,他们分别对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介入诊断治疗、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以及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和血流显像特征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大家获益匪浅。

  四川省老一代的超声专家、建筑医院张平主任就三维超声临床应用的系列探讨展示出三维超声广阔的应用前景及重庆医科大学王志刚教授就超声造影剂的治疗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的报告,使人耳目一新。

  麦迪逊公司还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多项超声新技术,使到会的代表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得了很大的收获,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是一次成功的会议,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这里要特别感谢四川麦迪逊公司提供了这样高档次的学术环境,感谢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成渝两地及贵州省超声界的新老朋友们欢聚在美丽的山城共叙友情,其乐无比。

  最后,祝各位专家、代表们、朋友们身体健......

  学术年会闭幕词【2】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历时一天半的“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要结束了,但各位代表的精彩演讲和讨论将给我们留下永久和美好的记忆。

  我的话,谈不上是大会总结。

  理论研讨会不是工作会议,它只需要学术的自由争鸣,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它可以形成许多共识,但不一定得出什么结论。

  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正如厦门大学校训所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一、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咨政育人、服务社会

  德国诗人、哲学家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曾经有一位美国学者说,教育研究“是不结果实的树”,意思和歌德的话差不多。

  他认为,每年有那么多教育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出版,有什么用吗?它们只对作者自己晋升有用,或者只是满足了作者的自我成就感,而对教育实践没有起什么作用。

  我的看法与上述学者完全不同。

  我认为,灰色的理论自有“灰色”的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或迟或早,或多或少会对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实践起推动作用。

  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领域,有的应用研究具有很明显的立竿见影的作用;而有些基础性学术研究,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决策者或实际办学者,后者更可能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一个春风化雨的渐进过程。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

  我们的许多论文,可能偏向于机构与项目研究或经验总结,这些论文比较符合实际。

  “下里巴人”的社会价值不一定低于“阳春白雪”,它的价值在于针对机构或项目的实际问题,发表一己之见,或总结一点经验,供同行参考借鉴。

  我对博士生的要求是,撰写一篇1万字的论文,至少必须钻研50万字的文献,写5万字的文献综述。

  哪怕这个时候他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低水平的,但是,只要他不抄袭,有一定新意,就应该肯定它的理论价值。

  至少,他看了50万字的材料。

  他今天的新意,明天就可能发展成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创新力量。

  这次会议我们特意挑选了一部分理论水平相对较高的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参会,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研究生告诉我,他不敢在大会上“班门弄斧”,我告诉他们,你要弄斧就得到班门。

  二、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必将成为教育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当代中国,不仅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新兴的教育研究大国。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起步较晚。

  但是,就发展势头看,它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教育科研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举两个例子。

  据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外合作办学月报》显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出版的中外合作办学著作、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

  另一个例子是,在发布本次研讨会1号通知时,我们就把会议定位为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国际化。

  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发现,各方回应十分踊跃,到前天为止,我们还收到不少想来参加会议的咨询。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39篇,经过组委会评议,最后确定参会论文86篇。

  这个数据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也证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响应,主要得益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未来10年中外合作办学提出的总体规划和明确要求以及在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上的突破。

  曾几何时,人们对中外合作办学还持观望、谨慎的态度,中外合作办学到底是大办好、小办好还是不办好?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以来,这种争论明显减少,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未来10年怎么办?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

  截至2015年底,经审批机关批准依法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57个,经审批机关批准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38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把教育国际化写进政府文件,实现了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同时,《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外合作办学未来10年的发展作了总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梳理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进展,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以理论创新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近几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重要法规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与此相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和提高的新阶段,在理论体系建设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主要进展有:

  1.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理论体系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例如,强调论从史出,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历史,尤其是近10年的历史进行了不少研究;又如,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规律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带有根本性的意义。

  笔者20XX年X月XX日应邀在河南省教育厅、亚太大学

  联合会(auap)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一届auap学习与分享论坛”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

  未来10年,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是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这个大局。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必须根据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及对自己的定位,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引进、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材、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师资队伍等,把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核心来抓,通过不断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借鉴跨国(境)教育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做法和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条基本规律是就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来说的,第二条基本规律是就中外合作办学的内部诸因素的关系而言的。

  中外合作办学要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必须通过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实现。

  可以说第一条规律必须通过第二条规律来实现。

  后来,笔者又在《人民日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著)以及各种演讲进一步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这两条基本规律,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反响。

  笔者在20XX年X月XX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理论文章提出建立中外合作教育学,也得到多方响应和支持。

  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研究方面。

  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认识从简单的理解到实现多层面的深入探讨。

  实际上,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与层次性;第二,优质教育资源具有实用性;第三,优质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或者称“可匹配性”;第四,优质教育资源具有过程性。

  从具体引进环节的研究,到强调全过程的研究,并对如何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进行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3.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律框架与管理体制研究方面。

  侧重于政府监管及机构项目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在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构建方面,不少学者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近年来,对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及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也相继有论著问世。

  尤其可喜的是,一些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在这方面选题,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实现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4.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侧重于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大批成果,尤其是一线的教师研究热情比较高,一些成果既有理论也有实际,颇具价值。

  值得强调的是,课程与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核心。

  当前,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双校园”办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0XX年X月,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针对此类项目明确提出了4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在中国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分别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分别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要求中国教育机构对引进的外国教育机构的课程,特别是用以替代中国学历教育课程的课程认真进行评估。

  这个要求实质上就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要求。

  是否必须坚持这4个“三分之一”?如何严格按照4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评价,是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着力点,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

  在战略模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研究,如“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战略研究,等等。

  5.机构与项目实际办学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提升。

  这方面成果的数量较多,体现了办学者的深入思考和对中外合作办学理论指导的重视。

  6.跨国(境)教育及其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实务影响的研究。

  如何对跨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为我所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外合作办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视,也涌现了一批较高质量的成果。

  (二)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脱离实际。

  理论空洞,书卷味太重。

  (2)实际脱离理论。

  陈述事实,就事论事,发表局部经验或个人感想,以偏概全,不能上升到一般理论上来。

  这集中体现在实际部门反映的:中外合作办学理论成果“用不上,不够用”。

  2.几个应对策略

  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存在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应对。

  (1)理论工作者要有一个主动的意识和主动的姿态。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应用性很强,理论工作者必须主动贴近生活,主动融入活生生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2011年4月,笔者随教育部代表团访问了越南、印度、以色列3个国家,考察过程感受至深的一点是,国外的教育资源是否优质,不到实地去看,还真不容易弄清楚。

  这里说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还包括国外的实践。

  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终究是没有价值的。

  (2)要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科学性与可行性有时不是一回事。

  写出来的东西可能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科学性不错;但是,它却现实针对性不足,研究的不是“真问题”;或者你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在现实中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脱离实际,那你的“科学性”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没有社会价值。

  (3)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要保持学术的相对独立性。

  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学术自由是超越不合理的干扰而追求真理的权利。

  它是理论创新的土壤和保障。

  在教育行政化倾向难以一时避免的情况下,学者更需要有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理论勇气和学术精神。

  (4)政府、社会应该进一步重视、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为创新的理论成果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确实存在有些领导不重视或不够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问题。

  但是,这话不能笼统地说。

  有许多领导是十分重视或比较重视的。

  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负责人不仅自己研究,还热心支持和关心其他人的研究。

  本次会议来了那么多校长、院长、主任,就是一个明证。

  相反的一个例证是,我在一个活动中见到一位校长,他那个学校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得还不错,他自己又是教育研究出身的。

  于是,我顺便邀请他参加我们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他顺口说了一句:办研讨会,都是你们没事找事做;我们做行政的,从管理的角度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的话让我思考,当校长的,应该以“出主意、用干部”为重才对。

  他的主意哪里来?不就是要调查研究吗?!由此可见,思想重视不够,具体支持不够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许多省市、各机构和项目重视与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程度就会很不相同。

  3.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起步较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前,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进行基本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把研究聚焦在火热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

  两个问题值得重点关注:第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和观念;第二,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及其运转机制。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句话,这就是,用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机制使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

  (1)中外合作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先导。

  在变革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理念方面,应该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

  在理念方面,应该重视:

  (1)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例如:《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995年)提到:“中外合作办学……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年)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法规文件层面,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2)可持续发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

  (3)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理念与管理理念的梳理。

  (4)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战略模式、办学模式及未来发展走向关系问题。

  (5)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关系问题。

  2.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问题。

  至少包括:

  (1)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框架与政策体系。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与政策环境。

  (2)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体制与内部治理结构。

  (3)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4)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

  (5)跨国(境)教育中涉外合作办学的制度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等,尤其是某些教育输入国与输出国的比较研究。

  各位代表,今年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也是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

  在这样的日子里,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我认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显示了中外合作办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理论和实际问题都有良好的敏锐性,在学术上不仅关注了中外合作办学基础理论研究,而且直接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质量保障等方面,从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探讨,对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和思路。

  不少来自海外的学者,给代表们提供了跨境教育的许多经验和理论,使大会充满了国际化的气息。

  大会所进行的各类报告和讨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术前沿问题、理论建设与现实问题解决方面,都提供了很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在相当程度上拓宽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

  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理论性、学术性和国际化的特点,这样的学术交流,无疑将对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进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次会议的成果表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正在逐步取得重要进步和成果,在方法学创新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这次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要感谢各位代表的积极参与。

  各位远道而来,让我们得以一同切磋琢磨,共同关心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我还要特别感谢会议支持机构教育部国际司的关怀和支持。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教育部国际司徐永吉副司长、陶洪建、方庆朝、王道余处长都来了;而且,他们在百忙中全程参加了会议。

  永吉副司长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教育部国际司的支持,使研讨会提高了规格,增加了亮点。

  还要感谢香港大学的同仁,他们也为会议的筹备和召开付出了大量的辛劳;最后,要感谢我们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的同仁们和研究生们的辛勤劳动。

  谢谢你们!

  限于我们的经验和水平,本次国际会议肯定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有不少疏漏,请各位代表多多见谅和包涵。

  例如,代表发言的时间偏短,论述和提问回应的时间不足,让人感到意犹未尽,有点遗憾。

  不过,我希望,有了大家的理解和谅解,这些遗憾将变成“美丽的遗憾”。

  欢迎各位代表再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学术会议。

  我要告诉大家,今年下半年,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还将举办两次学术活动,分别邀请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世界知名专家、厦门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波士顿学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阿尔特巴-赫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的许美德教授来厦门举行专题报告会,时间分别定于7月中旬和10月下旬。

  欢迎各位参加我们的报告会。

  我还要告诉大家,在昨天晚上的汇报会上,我们讨论了将来想做的几件事,其中有:第一,我们计划于2015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10周年之际,召开《条例》颁布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二,借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提出如下倡议:成立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或者叫做学会),团结一切有志于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研究。

  会后,我们将发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都是依依惜别。

  我要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向各位道别。

  各位代表离开厦门之后,天各一方。

  但是,当今世界是小小地球村,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将使我们通过这次会议建立起来的联系和友谊不断地加强和延续。

  让我们为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进一步走向繁荣携手共同努力!

  最后,我宣布,“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

  谢谢大家!

  二〇XX年X月XX日

  学术年会闭幕词【3】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

  仲秋时节,我们又一次相聚。

  本次大会是我们荆门中医药界的又一次盛会。

  大会共收到了论文48篇,注册参会人数约200余人。

  参会的代表来自本市8个县区,真实代表了荆门市中医药的学术水平。

  同时,本次大会我们也邀请到了国内知名专家陈日新教授、李家康教授、戴天木教授、黄嘤教授等,他们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提高了我们学会的学术档次。

  本次年会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参会和出席开幕式的有市卫计委吴主任,市中医医院杨院长,并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本次年会充分展现了我们学会近年来的科研成果。

  大会设立了论文交流,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认真听讲、讨论热烈,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学术研究水平。

  同时,经理事会充分磋商,评选出《咳宁膏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等10多篇优秀论文(学会常务理事以上作者不参加评奖),我们的年会已成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专业知识的大课堂。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前医疗体制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巨变的时代,各种利益与价值观都在发生冲撞,我们生活在一个理想喧哗又莫衷一是的工作环境之中,市场意识形态和滥觞的消费主义,武断地侵蚀着医疗行业,医生价值判断失衡。

  招摇于世的“市场医生们”消解了医学的庄严和神圣。

  他们得意洋洋地一边填充欲望的口袋,一边鸣响中医文化的丧钟!在境况不利于我们坚守清贫,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与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顶放歌。

  守望精神高地,屏弃时下那些生命价值沦丧、围绕铜臭转的“市场医生”观,创建一种关注群众,揭示中医药科学奥秘,寻求生命解救的医家,以期解蔽时代,进一步赢得政府和人民的信任!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中医药学会在杨贤海理事长的带领下,加强医德修养,潜心提高专业水平已蔚然成风。

  我们的中医药专题,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7项,开展省级继续教育专题会11次,国家级继续教育专题会一次。

  今天杨贤海、陈明达两位主任医师的拜师仪式,又给我们表率了学究探索的风范。

  我相信,荆门市中医药工作在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席之地会快速成长,人民会更加信赖、依赖我们中医药工作者来守护健康。

  在年会即将闭幕之际,我们要感谢市卫计委、市中医医院对本次大会举办的积极支持和辛勤劳动,也要感谢几天来为大会而辛勤工作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本次年会的举办还得到了厂商的支持,一并表示感谢!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感谢他们! 最后,感谢各位代表的积极参与,祝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返程顺利,一路平安。

  谢谢大家!

  周XX

  二〇XX年X月XX日

【超声医学学术会闭幕词】相关文章:

学术会闭幕词10-05

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09-30

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10-05

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精选06-14

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06-04

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范文10-09

中药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06-12

最新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06-25

学术研讨会闭幕词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