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中专护理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05 18:10:26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专护理教育的思考

  中专护理教育的思考

中专护理教育的思考

  摘要: 当前专业护理人才需求量大,使得各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保持较高水平,但招生人数的增加并不等同于招生质量和毕业生素质的同比增长。

  反之,在职业院校的护理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中专护理教育中问题更加突出。

  学校过度扩招,教学资源不足,教材繁杂,实验课设置比例太少,校企合作不够等;学生质量下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护理职业认知和认同感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护士行业的整体水平。

  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中专护理 教育现状 教育质量

  2007年国务院转批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纲要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国家行列”。

  虽然在“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农村卫生发展仍然滞后。

  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基础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专业人才匮乏。

  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8.5%,无专业学历者高达21.6%。

  所以,要实现这一规划,就要增加大量的医务人员,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最重要的问题是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基于此,很多大中专院校大量扩招,尤其是中专三年护理专业基本无门槛上学,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再加上学校的批量化流水线式生产,导致中专护士的专业素质也随之下滑,势必会影响到临床医护工作的质量。

  1. 中专护理教育的现状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工作对于临床的重要性。

  临床护士来自于学校教育,那中专护理(简称中护)教育现状如何呢?经过对500名中护学生的调查和三年教学观察,发现如下问题:

  1.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足。

  中护学生的生源相对复杂,其中有15%的学生高中毕业但高考成绩未达到大专录取分数线,80%的为初中毕业未被普通高中录取,5%社会生源。

  可见学生来源复杂,质量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

  被调查的500名学生有51%学生表示基本上能听懂,有36%的表示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听不太懂,13%表示完全听不懂。

  可见中护学生中有近一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较差,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有关,另一方面印证了多数学生学习的非主动性。

  在笔者调查的500名学生中只有24%是主动想学护理的,76%是应家人要求来学习的。

  在问及课后是否主动学习时,有93%的学生表示偶尔课后看书,7%的学生表示从不在课后看专业书,且没有一个学生表示其课后经常看专业书;从对未来的规划上来说,有16%的学生准备通过三年积累后参加护理单独招生考试进入大专继续学习,68%的学生准备毕业后直接往护理方向就业,4%的学生毕业后往非护理方向就业,剩余12%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规划。

  问及是否喜欢护理工作时,只有15%的学生表示喜欢,77%的表示一般,剩余7%表示不喜欢护理工作。

  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是很明确,对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的认同感还不够强,对护理工作的崇高性感触还不深刻。

  而且即使是有规划的那一部分学生也缺少去实现目标的动力和的具体行动。

  1.2学校盲目扩招,家庭缺乏监管。

  随着高校的扩招,九十年代后期中专学校也逐步开始了扩招,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更是逐年增长。

  学生虽然扩招了,但学校的软件硬件跟不上扩招的脚步,导致教师课时量过大,学校资源配置不足,很多实验和动手操作变成少数人做多数人看或者完全由理论课替代的现状。

  这一方面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影响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中护学生有70%左右年龄在15-16岁,正处于叛逆期。

  情感上高度独立,有个性有主张;生活上却独立性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力,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容易冲动却难以承受挫折和失败。

  到了学校生活远离了父母,再加上与同学舍友相处的诸多问题,容易变得孤僻和敏感。

  有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到了学校家长就鞭长莫及,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担负教育和关爱责任,因而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此同时,班主任往往需要负责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的学校管理,且肩负教学和行政工作,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无微不至,这就造成学生在行为上缺乏约束,在情感上缺乏关爱。

  2.改善现状的思考

  2.1明确目标,付诸行动。

  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中等护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是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有爱心、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动手能力。

  这就要求学校教师敢于创新,更新教材,对教材去繁从简,依据“能学够用”的原则,设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增加实验实训课的比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动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加深学生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争取在社会中磨炼自己和了解社会,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扬长避短。

  2.2德育为先,提高素质。

  2012年6月,杭州实习护士虐待婴儿,并将视频传至网上的事件为护士的德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学校应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职业素质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优秀护理工作者事迹宣传。

  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夯实教学能力,提升个人魅力,并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进行教学包括专业课教学时都可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避免一味地把德育教育的任务推给班主任或德育课教师,避免生硬的说服教育。

  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择机表扬。

  学生犯了错误就事论事地进行批评指正,提高学生自信和慎独能力。

  总之,加强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中职生克服消极情感,培养积极、高尚的情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2.3社会实践,学以致用。

  在问及是否希望学校增加社会实践机会,99%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多安排活动,增加了解社会的机会。

  很多中护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悠闲自得毫无紧迫感和社会压力感,而一些早早出社会打工的同龄人往往更早地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凸显出在校生缺乏社会经验,过分依赖学校和家庭对生活压力感知不足,从而导致其毫无后顾之忧,得过且过,既无学习动力又无发展目标。

  所以学校可以顺应学生渴望走出校园的心里的特点,多组织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感知人类文明,开阔眼界;走进敬老院发挥专业特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价值感;医院顶岗实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习兴趣。

  再比如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学校可把校内一些工作如打扫校园卫生,浇灌花草,洗刷碗筷,保卫巡逻之类的工作设置成学生竞聘的岗位,把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全方面综合型人才”落到实处。

  2.4加强沟通,共同努力。

  一个学生的教育问题,绝不是学校和家长单方面能完成的。

  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在平时,加强沟通,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专业特点,就业前景,招聘形式,等等。

  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成长经历等。

  在遇到问题时,不推诿不卸责,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等护理教育意义深远,但现存问题不容忽视,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使中护教育有良性发展的一片天地,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提高我国护理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贺清明.从聘用护士的专业素质反思中专护理教育的不足[J].中国护理杂志,2007,7.

  [2]贾新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1.3.

  [3]曾垂玉.中等职业教育之拙见[J].新课程教育,2010,9.

【中专护理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高等护理院校跨文化护理教育思考论文10-09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改革思考论文10-08

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思考论文10-08

“国学”教育的思考10-26

慕课形势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思考论文10-08

中西医结合中外合作护理教育思考论文10-09

中专护理专业个人总结05-19

对口护理专业项目教学的思考论文10-12

涉外护理班学生管理思考论文10-09

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