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临床护理的论文

时间:2024-05-16 15:00:13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通用】临床护理的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床护理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临床护理的论文

临床护理的论文1

  1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1.1专业能力

  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1.2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

  1.3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9];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1.4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2.1定期业务培训

  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2.2合理应用评价体系

  定期沟通反馈,提高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习医院根据护理实习教学要求建立评价考核制度,不定期组织护理临床教学专项检查,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征求护生对科室及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的工作评价,及时发现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教学专题讨论会,组织各科护士长、临床护理教师代表、护生代表参加,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强化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反复沟通和教学信息反馈,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树立威信,提高领导能力。通过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相关能力培训,积极参与临床教学实践,通过与实习护生的全方位沟通及对临床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临床护理教师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在本实习周期结束后,采用无记名自评答卷的形式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参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四大方面均不同程度获得了提高。说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师生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护理临床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临床护理的论文2

  我院作为“松原市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在救助白内障患者上的问题上义不容辞,不过由于较为缺少临床专科护士的同时,却遭遇患者多的问题,势必引发传统的护理模式显示出其明显的弊端,不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临床实践显示,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普遍最为认可临床护理路径,认为这种利用图表形式的护理方式最科学最规范,能减少漏项,让护理及诊疗达到效果,并使得护理的质量获得提升。为此,我科室结合科室具体情况,着手进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组织实施,目前各项数据显示效果不错,具体报告在以下有所体现。

  1 临床资料

  20xx年3月~11月,248例白内障患者在我科获得免费实施手术。男113例,女135例,年龄45~76岁。

  2 护理方法

  在分成两组时采用随机法,观察组为124例,其中男55例,女69例;对照组为124例,其中男58例,女6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

  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根据相关科室规定对参加复明工程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主要参考工作经历与业务能力,共分为3个小组,除了包括筛查小组与围手术期组两个小组之外,还有健康教育组,而确保这些组成员明确职责,特安排了专业的岗前培训。由医务科、护理部、手术室、院感科、科主任与护士长参与制定,经反复讨论,参照其他医院优点结合本科室特点修改制定而成。

  2.2 实施

  2.2.1 筛查小组在筛查小组的人员构成上,除了有1名眼科护士与1名轮转护士之外,还包括有2名实习护士,这一组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有:一是协助医生检查前来就医的患者,是否都达到白内障复明工程的要求;二是对这些患者进行过往病史的检查工作,主要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三是对于那些确定有心血管的患者,先了解其日常的平卧时间,如果不足30 min,就需要及时提升主治医生;最后就是协助患者办理术前的相关手续工作。

  2.2.2 围手术期组对于围手术期组来说,在人员的构成上则是由2名眼科护士+1名轮转护士+1名实习护士组成。这一组的工作范围也较广,主要包括在次日配合医生重点检查患者的眼部,如眼部 A 超等,此外,还要细心的做好各项术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基本的工作职责之外,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让家属对手术有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为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做准备。在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负责接送工作,在进行手术之前,还协助做好签手术协议书等。除了做好以上这些工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包括术后加大巡房力度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3 结 果

  两组患者正确掌握滴眼液的方法,掌握护眼常识,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满意度各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4 讨 论

  4.1 目标明确

  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品质高与成本低,这种模式通过设计工作流程图,让所有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明确职责,在工作上发挥积极主动意识,对复明工程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护理服务工作。

  4.2 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的治疗白内障工程不同,复明工程一个比较特殊的特征就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帮助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完成手术,并能在这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护理方式确保患者能顺利恢复健康。这种护理是一种连续与动态的护理过程,在这过程中注重对护理内容进行升级与优化,消除、简化、合并,让整个护理工作更科学,立项实施,方便快捷,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减低成本。

  4.3 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大多数来自农村是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年龄较大,基本上属于文盲,因此对眼科的基本常识更是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简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这些健康教育的讲解需要循序进行,让患者及家属对这些白内障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经常沟通也有利于与医患之间建立信任感。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在各个环节上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定,如在每个时间段都需要有人负责,这就为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了基础。

  4.4 保证复明手术的质量

  在白内障的护理工作中,其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工作。临床数据表示,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就最容易发生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感染。加上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一般来自农村,在卫生方面较为淡化,常用脏手、手绢、卫生纸、甚至直接用衣服角擦拭眼睛,因此对这些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的论文3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临床4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所上治的外科休克患者经抢救及临床观察及护理,痊愈39例,死亡1例。结论: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维持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呼吸型态,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和焦虑。纠正体温异常。消除并发症。休克属于危急综合征,应对病人进行特殊和重点护理。

  关键词:

  外科休克;抢救治疗;护理措施

  引言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成为不可逆阶段引起死亡。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密切观察病人变化,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救治,以去除病因,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改善脏器功能及恢复细胞的正常代谢。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外科休克患者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外科休克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6岁。共中失血性休克38例,感染性休克2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坠落伤3例,刀刺伤6例,妇科出血3例,感染性2例。1.2方法针对导致休克的原因和不同发展阶段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包括: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积极处理原发疾病;纠正代谢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护重要器官功能,预防MODS。

  2护理

  2.1急救护理协助医生抢救病人。补液与药物应用,做好术前准备。防止继续损伤,防止并发症。

  2.2一般护理

  2.2.1病人体位和环境

  一般采取平卧位,保证脑部血液供应。最佳体位是将头及上身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有条件和必要时应用休克裤,有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体位安置应注意病人的耐受性、舒适和有否痛苦,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应少搬动病人,保持安静。

  2.2.2吸氧

  休克病人常规吸氧,病人休克好转可间歇吸氧,氧流量每分钟6~8L。病人危重时面罩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使用辅助呼吸,氧气的浓度要40%~50%才可预防组织血氧过低。

  2.2.3维持正常体温

  感染性休克病人持续高热应采取降温措施。

  2.2.4镇静、止痛、止血和抗过敏

  对创伤性休克有疼痛的病人,必要时应止痛;休克病人有烦躁不安,可给予镇静。出血病人应止血和防再出血。过敏体质病人免于再接触,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对于感染引起的疼痛一般禁止使用镇痛剂[1]。加强基础护理:如高热、昏迷、气管切开和皮肤压疮的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出现意外。

  2.3病情观察和监测

  护理人员观察休克病人时,应掌握一看神志、面色、呼吸和浅静脉,二摸脉搏和皮肤,三测血压和尿量,四了解监测血、心电图和中心静脉压的情况。

  2.3.1神志观察

  反映脑部血液灌注和脑细胞缺氧情况。休克代偿期,缺血、缺氧不严重,病人精神兴奋、烦躁不安;休克失代偿期,脑缺血、缺氧严重,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晚期病人可昏迷;如病人由烦躁转为安静、淡漠迟钝转为清醒则说明微循环改善,休克好转。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到昏迷则预示休克严重。

  2.3.2生命体征

  2.3.2.1血压、脉搏血压、脉搏的变化是休克病人最早表现之一,休克病人血压常低于90mmHg。脉搏快而弱常大于100次/min,每15min测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小时测一次,并记录,血压尤应注意脉压差缩小(<20mmHg),越小越说明血管痉挛程度严重;脉压正常,血压正常,说明微循环恢复正常。休克病人的脉搏变化常比血压变化早,护士通过测脉搏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

  2.3.2.2呼吸

  ①应注意呼吸的频率、强弱、节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无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三凹征等。当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且呼吸困难,虽经吸氧甚至加压辅助呼吸给氧仍不能改善血氧分压时,则预示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休克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②昏迷病人应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在治疗休克过程中,要注意病人有无咳嗽、咳血性泡沫样痰,肺部有无湿性啰音,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3.2.3体温

  一般休克病人体温降低。感染性休克体温升高,如果病人体温持续40℃以上或突然降到常温以下,说明病人处于临终状态。

  2.3.2.4皮肤色泽、浅静脉充盈和肢端温度

  包括:①病人皮肤由苍白转为发绀,示病人进入休克期。②由发绀转为皮下瘀血点、瘀血斑,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③皮肤由发绀转为红润、肢体皮肤干燥温暖,示微循环改善。④浅静脉充盈示血容量充足,微循环改善。浅静脉萎瘪示血容量不足,微循环未改善。

  2.3.2.5尿量

  尿量是观察休克重要而有效的`指标。做到:①休克病人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成人尿量要求30ml/h以上。如每小时少于17ml/h,血压正常,表示有肾衰竭。②当尿量维持在30ml/h则说明休克好转。无尿或尿量减少说明休克未见好转。

  2.3.2.6心电图:

  对心功能不全或钾代谢紊乱者,应经常监测。

  2.3.2.7化验室检查:

  及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以及凝血功能。测定乳酸值,它能表达机体无氧代谢的程度,判断休克的预后,若持续升高则表示病情危重。

  2.3.2.8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常作为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指标。

  2.4扩容疗法的护理

  休克病人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抢救时保证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是抢救休克最基本的措施[3]。达到:①要按照补液原则补液,晶胶按比例输,达到扩容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②要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一路快速输液扩容;另一路保证药物输入。③记录24h液体出入量,严重病人随时小结,抗休克时输液量大,药物种类多,要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药物浓度和速度,及时记录用药名称、输注时间。根据用药目的,正确执行医嘱。紧急情况下,应加压输液,大量快速输液最好是有中心静脉压监测,保证心肺正常功能,保证合理补液。

  2.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①使用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应小量、慢速输注,根据血压调整药物浓度和滴速。②密切观察病情并每15~30min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一次,并详细记录。③缩血管药物禁忌渗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组织坏死,如有发生应局部立即注射扩血管药物如利其丁或0.25%普鲁卡因,以缓解血管痉挛和组织坏死的可能。有心功能不全时应给予西地兰等强心药物,首次可给0.2mg,可重复给药,剂量一般一次不超过0.4mg,最好应用监护仪。

  2.6皮质类固醇应用的护理

  皮质类固醇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大量一般不超过一周,时间长者则应逐渐减量,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大量应用可使抗感染能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因此使用皮质类固醇时,应同时应用抗生素、制酸剂,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7保护重要器官的护理

  补足液体,先快后慢,液体补足后应减慢输液速度和量,联合使用扩血管药物,纠正酸中毒,防止发生心源性休克。维持呼吸功能,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吸氧无效,应立即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选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使肺扩张,促进肺换气功能。清除口腔和气管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护肾功能,在快速补液的同时,观察尿量,不应少于30ml/h。

  2.8防治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各种留置管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部感染。注意观察各种创面和伤口,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和伤口清洁。

  2.9心理护理

  对休克病人和家属给予心理支持,避免产生焦虑、恐惧和不安,护理人员应镇静,耐心解释各种治疗方法和措施,准确操作,关心、同情病人和家属,取得他们的合作和理解,随时查看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各种监护仪器和各种管道的作用[4]。严重病人守护在病人床旁,防止发生意外,保证病人和家属情绪稳定。

  3讨论

  失血时应止血,外伤疼痛应止痛,骨折应固定,避免活动防继续损伤。急救和运送时稳定体位,尽早扩容包括口服,可穿休克裤。手术病人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提高手术耐力,感染病人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或采取其他外科措施。要询问病人用药史,有过敏史体质注意用药,作过敏试验并备好抢救药物,发生情况及时处理。自救和他救相结合,增强自信心,发生休克时应就地平卧,积极抢救,家属协助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梁立新.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9-160.

  [2]杜小红.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25-126.

  [3]缪彩伦.外科手术患者急发性休克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86-1887.

  [4]赖云青.外科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8):20.

临床护理的论文4

  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有机结合项目管理对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改进的影响。方法抽选20xx年6月—20xx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由临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接受护理管理培训的责任护士给予护理,40名责任护士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项目管理对其进行护理培训,分别于管理前后对护士进行专项护理考核,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管理前责任护士考核合格者8名,考核不合格者12名,20名责任护士成绩一般;管理后38名责任护士考核合格,其中,30名护士分数达到95分以上,2名护士考核成绩一般,分别为89分、86分。管理前后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有机结合项目管理能显著提高外科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法;项目管理;外科临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A

  外科的主要疾病分为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也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的操作,机体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尽管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但术前、术后护理不当,依然会影响预后,延长后期恢复时间,因此提高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与提升外科治疗技术同样重要[1]。笔者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项目管理改进本院外科临床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xx年6月—20xx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36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6±7.8)岁;阑尾炎42例,胆囊炎25例,骨折12例,腹部外伤5例,消化道出血10例,腹股沟疝8例,下肢静脉曲张9例,急性乳腺炎17例,乳腺脓肿8例。上述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医师及相关辅助检查(B超、CT、MRI等)确诊,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管理培训时间和患者入院时间将入选的1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7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临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送药、送检,用药指导,配合医生给予常规治疗等,观察组由护理组安排接受护理管理培训的责任护士给予护理。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项目管理对40名责任护士进行护理培训,①项目启动与计划(P),本项目目标为将外科护理质量提升10%,对责任护理进行护理知识强化培训;进行护理规范及护理礼仪培训;定期考核培训内容,及时收集患者反馈信息,讨论问题,提出对策。②项目实施(D),根据计划由责任护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环管理优质护理,从患者入院、治疗、出院全阶段进行全面护理。③项目控制(C),根据计划每周对责任护士进行考核,每月进行科室护理大检查,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患者反馈信息,明确项目成绩和不足,讨论解决措施,培训小组加强监管力度。④项目收尾(A),召开项目大会,综合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护理问题改善情况及患者反馈信息总结项目管理成绩,培训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发言,将项目管理成绩作为下阶段培训依据。上述循环培训模式以1个月为1个周期,持续进行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责任护士进行专项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及护理礼仪,每项赋分25分,满分100分,分数≥90分为合格,70~90分为一般,≤70分为不合格;分别于培训管理前后采用本科室自制问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一般(70~90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率为满意率加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责任护士考核分数比较

  管理前责任护士考核合格者8名,考核不合格者12名,20名责任护士成绩一般;管理后38名责任护士考核合格,其中,30名护士分数达到95分以上,2名护士考核成绩一般,分别为89分、86分。管理前后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0,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工作直接贯穿于患者就诊的整个过程,其护理质量反映了科室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护理管理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岗培训,定期考核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工作中不良态度,保证患者接受到优质、全面的护理[2-3]。笔者将PDCA循环模式与项目管理结合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意在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研究显示,管理培训前对外科护士进行基础护理知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护理礼仪等专项考核8名(20.0%)成绩合格,12名(30.0%)成绩不合格,20名(50%)成绩一般;管理培训后38名(95.0%)考核合格,其中30名(75.0%)分数达95分以上,2名(5.0%)成绩一般,分别为89分、86分。护士专项考核成绩间接反映了科室护理质量高低,该结果提示管理培训后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也是评估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本研究前后抽选两组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总满意率89.2%,对照组72.6%,两者差异显著(χ2=6.20,P<0.05)。综上,PDCA循环法有机结合项目管理能显著提高外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妃.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外科的'实践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9):785-786.

  [2]覃泽萍,王非凡,彭翠香,等.对外科主管护师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认知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19(9):1076-1078.

  [3]傅桂芬,梁惠娟,莫云,等.免责直报系统结合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xx,30(1):10-12.

临床护理的论文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病患接受不同护理之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采用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几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引言

  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都是女性十分困扰的妇科疾病,在女性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了极大的重视[1]。本次实验为了分析探讨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共100例病患进行回顾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和盆腔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25例,盆腔炎患者25例共50例;对照组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25例,盆腔炎患者25例共50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6-76(52.6±1.8)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7-78(53.4±1.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慢性子宫颈炎的患者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心理焦躁,情绪波动较大,对自己的治疗没有信心,不健康的心理暗示会对病情的治疗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保证患者心情愉悦,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有信心[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时候,要保持耐心和亲切的态度,及时的解答患者的疑问,给患者以足够的温暖和照顾。②饮食护理:患者对自己治愈期间的饮食没有足够好的控制也不利于病情的治愈,因而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饮食,杜绝患者的不健康饮食习惯,禁止患者在治疗期价食用辛辣煎炸等垃圾食品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保证戒酒戒烟,注意平衡饮食的摄入。③用药护理:除了常规护理以外,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用药有特别的讲究,对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将浓度为10%-20%的硝酸银溶液涂抹到患处,之后用生理盐水擦拭,一周1-2次。(2)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方法:①制定方案: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情程度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时应该先问清楚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具体病例,要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制定。②心理护理:换上盆腔炎的患者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遇到情绪不好的患者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向患者讲解关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与日常护理常识,以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于自己的治疗信心[3]。③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是现在常见的盆腔炎治疗方式,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的是静脉注射和口服抗生素,消除或者减轻炎症;物理治疗需要通过加入药物的离子透入、短波、超短波及蜡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时刻注意休息,减少劳作,按时用药、配合治疗。1.3疗效判定。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判定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95分≤满意≤110分,86分≤较满意<95分,0分≤不满意<86分。治疗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27例(58.70%),较满意度为16例(34.78%),总满意度为43例(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4例(52.17%),较满意度14例(30.43%)以及总满意度39例(82.61%)(P<0.05)。

  3讨论

  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也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以及心理压力[4]。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发生通常与宫颈炎治疗不彻底,性生活不健康,有过流产或分娩的经历,滥用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发生。由于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和女性的关注,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慢性宫颈炎患者和盆腔炎患者的护理的时候,不仅要照顾到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照顾到患者的心理变化,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减轻对病情的恐惧,用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治疗。同时还要照顾到患者的饮食和日常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多个方面[5]。注意维护病房的环境良好、空气流通,当患者出现病情导致的疼痛时要帮助患者用专业科学的方法环节疼痛。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病情也不需要全部的隐瞒,可以选取一些积极的方面告诉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抑,让患者有治疗的信心。综上,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可见对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维芬.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临床护理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xx,10(11).

  [2]卢海珍,杨玉华,庞飞,等.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探讨及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37(26):3331-3333.

  [3]陈凤艳.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xx,(27):227-228.

  [4]常玉芳.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及护理策略分析[J].医药前沿,20xx,6(32).

  [5]张平.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J].吉林医学,20xx,32(30):6482-6482.

临床护理的论文6

  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专 业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决策, 分担责任,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1]。良好的医护合作是目前国内对于mini-CEX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十分有限。 由于临床护理人员不足及患者不配合,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 一定困难,有3名教师曾拒绝学员约定,其原因是太忙没有时 间;另外5名教师曾遭遇患者拒绝,其原因有患者不想被打扰、 个人因素、无耐心等。如医院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的 自我效能感,奖励配合评量的患者,将会有力推进多元评量, 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消除疾患,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康复的重要保 证[2],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 离职率。医护合作态度是指医生或护士对医护合作的评价和 所持有的具有持久性而又有一致性的心理倾向,积极的医护 合作态度对双方的职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3]。医学生和护生 作为未来医疗领域的主力军,他们对医护合作的态度和认知 将直接影响医护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对154名临床 医学专业及145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力求为今后进 一步开展医护合作教育、提高医护合作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大学实习已满 10个月的154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医学生)和 145名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医本生)88名、临床医学专 业研究生(以下简称医研生)66名,男106名,女48名;年龄21~ 30岁,平均(23.89±2.56)岁;96.8%在三级医院实习,3.2%在一 级医院实习。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护本生)79名、护 理学专业研究生(以下简称护研生)66名,女生122名,男生23名; 年龄19~31岁,平均(23.18±0.34)岁;均在三级医院实习。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 资料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 龄、专业、学历、实习医院级别、对医护关系的认识。Jefferson 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由Hojat等[4]于1995年开发,用于测量医生 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的态度,分为共同教育和合作、护士 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医生权利4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 计分法,1~4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 “同意”“非 常同意”,条目8、10采用反向计分,使用总分评价,总分为15~60分,得分越高,说明医护合作态度越积极。量表总分45.1-60.00为医护合作态度水平高;30.01 ~45.00为中等; 15.01~30.00为低[2]。此量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使用,在跨 文化因素的比较和合作教育的成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良好 的适用性。杨晓莉等[2]将其译为中文版,包括医生卷和护士 卷,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4和0.85。

  1.2.2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开始前,由研究者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方 法,并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由被调查者自 行填写,当场收回,最后由研究者进行核查。回收后及时串 核,剔除无效问卷,进行编码和分析整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320份(医学生165份,护生155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医学 生154份,护生145份),医学生和护生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93.33%和93.55%。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双人同步录入,输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 述,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医学生和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表1)

  医学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为(49.36±5.27)分,护生总分 为(50.58±3.37)分。根据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的分数评 价标准,医学生和护生均处于较好水平,护生高于医学生,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115,户=0.036),在“共同教育和合作” “护士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这3个维度上,医学生和 护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生权利”这个维度上,护生得 分高于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5,P=0.000),护生 更不赞同临床医生的主导权威地位。

  2.2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主要差异(表2)

  3讨论

  3.1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水平良好

  表1显示,医学生和护生得分均在高水平的医护合作态 度范围内,与医学生相比,护生得分较高,由表2可知,在条 目“护士应该被看作是医生的合作者和同事,而不仅仅是助 手”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 ),护生医护合作 态度更积极,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6]。医护生合作态度 均较好,可能与双方都处于实习阶段有关,刚刚从课堂转入 临床中,热情饱满,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精神 状态能够促进医护沟通,融洽的医护关系能够促进医护合 作。护生得分高于医学生可能与传统的观念有关,一直以来 护士的地位较低,人们普遍认为护士仅仅是打针、发药的, 所以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依从性远远不如医生,并且护理学发展起步晚,同时女生占绝大部分,所以护生从心底里对医 学生有种依赖和信任的态度[7]。然而对于高学历的护本生和 护研生来说,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护理定位,希望将来在临床 中获得与医生平等的地位,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促进患者 的健康,所以护生有着更加积极的合作态度。

  3.2协助发展护生的护士自主权

  表2显示,在条目“护士应参与有关医院后勤服务的政策 决定”上医学生得分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说明医学生更希望护士拥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权。虽 然护生正在被灌输护理工作者新角色和职能的观念,认为 应该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负责,并有权利和义务发表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但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多处于支配地 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也习惯于听从医生的安排,很 少表达自己的建议。患者也往往觉得治病靠医生,更多注意 与医生搞好关系。另外,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探寻适 合护理人员发展的科学管理机制[8],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 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还没有合理的能级标准,护理人员能 级结构不够清晰,岗位职责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专业技术水 平[9],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价 值实现,并在影响护士自主权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通过临床 老师的带教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实习护生。因此护生 的护士自主权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及管理者应 该注重对护士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并通过积极开展在 职继续教育项目和开设医护论坛等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 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创建良好的 合作环境,协助发展护生的自主性。

  3.3开展医护合作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在条目“在所有的卫生服务事物中,医生应占 有主导的权威地位”和“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医生的医嘱” (反向条目)上,医学生与护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护生得分较高,双方对医护职能关系、医生权利的认 识不平衡,护生对医生的主导地位更持不认同态度,更愿意 接受“并列-互补型”的医护合作关系。目前,护理学已成为一 级学科,护士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 是患者健康的教育者、权益的保护者、示范者、研究者、咨询 者、管理者[6]。我国也提出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新标准?,努 力使护生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然而医学生受传统观念 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接纳了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 位,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11]。临床带教的医生往往 是主动的,习惯给护士命令和指示,同时缺乏对护士新角色的 认识,即使是有新的了解,但旧的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在短时 间改变,带教医生的态度和行为让实习的医学生逐渐形成了错 误的观念[12]。因此应加强医学生对医护合作关系的进一步认知 与对护士新角色的认同,积极引导医学生接受新的理念。

  建议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生和护生专业课同时,重视医 护专业间的合作教育,考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医护合作教育 课程,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巧,改善医学生和护生对自 身职责的认识,提高医护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 观念和态度,提高医护合作能力。有调查[13-14]显示,跨专业教 育和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对医护合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 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学校自身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医护合作的教育。带教老师以身作 则,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医学生和护生沟通交流 合作的能力。

临床护理的论文7

  摘 要: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

  关键词:医学护理论文发表,发表医学护理学论文,褥疮护理论文投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选取同期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2~12岁,平均(6.3±2.5)岁,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入院当日检测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次日抽取静脉血送免疫室待测。

  1.2方法

  1.2.1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指定检验科专人操作,采用EDTA-K2真空负压抗凝管静脉采血,轻摇混匀,然后选用Sysmex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1.2.2血IgE检测:由护士抽取患儿晨空腹静脉血5ml,置于不抗凝无菌试管中送检验科,待血凝后由指定免疫室专人离心获得2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置-40℃冰箱中冻存待检。应用美国Everong公司生产的酶法试剂盒,Clinibio全自动酶标仪,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水平,按试剂盒要求操作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性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正常对照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3±0.16)×109,观察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1±0.25)×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IgE(105.13±25.63)KU/L;、观察组血清IgE(232.53±35.21)K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呼吸道上皮的吸附作用、病原体直接侵入及免疫学紊乱等学说,根据观察发现[4],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淋巴细胞、巨嗜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参与神经介质及其相关受体和酶的改变,引起气道狭窄和炎症。有研究认为[5],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由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发生,并由此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进一步说明了肺炎支原体既是感染源又是过敏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说明与机体的高敏状态和超敏反应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存在机体高敏反应,并且致使机体出现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临床护理的论文8

  1手术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要培养患者良好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真诚的关注与关怀,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增强培养患者的良好心态以及为患者树立信心。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完成,护士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对患者的脸色、腹部的起伏情况,并且做好记录(意识的消失时间、麻醉时间、麻药剂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给药之后患者的肢体乏力,下肢易滑落,应要注意扶持。当患者处于全麻的状态之下,容易发生舌根后坠从而引起喘憋、呼吸困难,同时患者停经7周左右就是是早孕的反应期,大部分患者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同时还存在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的危险等。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发道的畅通,护士在配合医生的前提下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待手术完毕之后即可叫醒患者,在患者完全清醒之后还需要继续的观察35min,等到患者乏力、嗜睡、头晕等症状消失之后,才能拔出特提,停止给氧,并帮助其穿好裤子,取舒适的体位休息。此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尤其是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脸色、意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下腹疼痛、阴道流血、出冷汗等状况。在手术要给予患者常规的饮食、饮水以及健康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叮嘱患者要加强营养的的调整,尤其是要避免生、冷、辣等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入口。在手术后要禁止2周的盆浴,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以防出现细菌性的`感染疾病。尽量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1-2次,勤于换洗内裤和卫生护垫;手术后要禁止1个月性生活,避免发生交叉的感染。若是咋手术后出现了腹部的剧烈的疼痛、阴道出血量的增加或者是伴发炎症、发热,需要及时的回院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接受治疗,以便于促进子宫的恢复,降低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人流术后子宫收缩出现疼痛感,还能降低人流术综合症的症状。

  2加强手术室的管理

  首先,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的规范手术室。污染物品通过外走廊、污道与供应室清洗间相连,供应室的消毒室通过洁道与手术室限制区的无菌物品间相连,供应室严格划分区域,各区间有物理屏障相连,遵循人流、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强制性单向流动的原则[3]。

  其次,手术结束后,由洗手护士用酶稀释液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供应室回收后,根据污染性质分类浸泡,再经水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一些内镜器械和精细器械可配合高压水枪清洗及人工清洗。除此之外,还要对合格的器械进行包装灭菌,且放置到位。

  然后,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护理服务内涵,应加强对手术护士专科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入实践满足手术医生对专科技能的实际需求,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及时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护理配合的难点和特点请手术医生讲课或列席护理培训课程,直接听取他们对手术配合意见,实施针对性整改,是提高手术专科技能、保证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手术室医护协调性配合访视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临床护理的论文9

  【摘要】内科护理学做为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是为医院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而如何能够发挥基础护理教学最佳效果,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既往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能够起到传授知识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固需要一种新模式,强化教学质量及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及相关获得的积极性。我们发现,混合式学习能够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获得了教育界广泛认可。本文就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意义与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混合式学习;实践内科

  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从事工作、照护患者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护理技巧,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是为医院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是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施教、示范,教学效果中规中矩,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高,甚至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创新思维、求知欲、探索能力均受到影响。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BL)通常指将学习风格、学习环境、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进行综合应用并在教学工作中有效落实,旨在将数字化教学与课堂面对面学习这两种较为典型的施教形式有机整合,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应用主要的发展趋势[1]。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可促进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并有效强化学生之间协作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我院混合式学习法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

  1混合式学习发展趋势

  混合式学习最早兴起与上世纪80年代,具有即可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启发、引导、监控等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也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施教原则在于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问题,采取相应方式将问题解决,在教学方面的体现是利用不同信息、媒体传递方式将问题解决,根本目的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国际教育界认为,混合式学习这种施教模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知识、技能,也利于对其价值观及向上情感的培养。我们将混合式学习做为关键词进行文件检索,发现混合式学习已被一些高校应用,如20xx年解文明等学者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施教过程中依据混合式学习设计了相关内容并进行实践;同年扈志洪等学者探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策略的构建;20xx年何一茹在教师培训中采用了混合式学习。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正在广泛开展,在如此大环境下,构建具有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对促进教育教学向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意义

  内科护理学属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临床护理方面关键学科。既往国内学者在此项学科教学中运用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教师做主体的形式,相关的教学活动均围绕教师来进行,基础目的只是注重传授知识。但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在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以学生或者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均会存在一些弊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2]。而采用学、教并重的混合式学习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改革对护理教学意义重点,主要可体现在下面几点:①促进教学改革将混合式学习所设计的内容有效运用至施教过程,能够提升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加快教学改革的脚步。②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所涉及到更为先进的施教理念与新型信息技术,给施教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要求施教人员必须从提高自身能力及知识储备做起,以能够将混合式学习有效贯彻。③促进施教目标实现,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师生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护理教学根本目的达成[3]。

  3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我院近年设立实验班,将混合式学习贯彻至护理教学,取得了满意效果,结合我校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经验,我们将实践方法总结如下:①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时间是1年,开展混合式教学班级的教学小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1名,助教2名及技术支持人员1名。②课程导入:我们对内科护理学相关的学习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制定施教内容与学习目标,并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及模式施教;同时,教学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各自职责,如主讲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介绍内科护理学学习方法及目标、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评价方法,助教主要将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任务、成果一一明确,技术支持则在教学全程给予信息技术方面支持。③活动组织:混合式学习并不局限于传统课上听讲与课后读书,而是将协作学习及课堂讲授相结合,利于多种形式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分析案例、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等四种活动形式,而组织形式则包括个体化、小组及集体学习三类。④学习支持:利用学校所开发的网络平台给予学生学习环境支持,具体包括及时将课程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发布在平台,并将一些课程相关重要资料发送至学生电子信箱,开通微信群、QQ群、微博,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提供给学生查询资料、咨询问题的平台,要求学生咨询的问题在48h内予以答复。针对具体案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见习内容,以促进施教目标达成。登记疏忽造成错漏以及计算错误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护理的无纸化办公模式,节约日常办公开支。②Excel表格极便于存储,可分月度、季度和年度建立备份文件在电脑中长期保存,避免纸质登记簿保管难以查找、占用空间的弊端。3应用Excel制作护士绩效考核表存在的不足缺勤考核未使用公式计算由于请假的种类和天数不同,所扣除的费用也不同,而且每人每月的休假也会有变动,如果使用Excel公式计算,每月都要重新制作公式,反而事倍功半。因此,缺勤考核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二次分配未使用公式计算二次分配是将每月缺勤是按照岗位系数、担任组长天数、考勤天数来计算,很难使用Excel公式计算。因此,二次分配项为手工计算后填报到表格中。

  4体会

  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客观公平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可以提高其工作中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5]。我院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绩效分配,取得良好的效果。Excel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在财务预算、账务核算、报表、计划统计等数据统计处理时,极为方便,其界面清爽,简单易用,在护理部能迅速推广应用[6]。Excel是由电脑编写和运行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可用来更方便地处理数据,一般用于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账单和销售、报表、计划统计等。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特点,能够让护士、护士长在接受指导后很快掌握并熟练运用[6]。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纸质登记簿而言,Excel电子表格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明显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金萍,陈斌,王玉莲,等.Excel电子表格在普通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xx,8(8A):20xx.

  [2]李秀凤,刘红玲,张俊萍,等.Excel电子表格在护理部管理工作中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20xx,22(9A):2427-2428.

  [3]娄湘红,李萍.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xx,27(2):9-12.

  [4]杨晶.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xx,8(1):50-51.

  [5]陈爱珠,刘玉芬.以护理工作质与量为基准构建绩效奖金体系[J].护理学杂志,20xx,26(23):13-14.

  [6]邝丽霞.Excel在ICU护理绩效奖金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xx,8(22):753-754.

临床护理的论文10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急诊患者的转运交接过程中采用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患者的转运与交接过程中,通过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将转运的具体流程不断完善,并且规范交接的具体内容,从而提高患者转运交接的总体质量,对实施无缝护理管理前后的转运交接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了无缝隙护理管理之后,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互评均有所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交接的总体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于急诊科室的发展有着推动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研究无缝隙管理这一理念,起初起于没过医疗中心,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结合创新的机制,最终行成具有咨询、决策、反馈与监督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管理系统,既综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还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医疗组织机构当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我院将无缝隙管理这一理念应用于急诊科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转运与交接的过程中,不断规范流程,提高转运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方法

  1.1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能力

  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需要对急诊患者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对于转接与转运的全部流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从而学会如何使用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交接单。模拟抢救的每一个环节,在急诊科室建立模拟的案例,包括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嘱以及抢救过程中需要配合的内容等等。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可以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且熟练运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实习演练结束后,对病情以及整体救治过程加以讨论,不断完善,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处理,通过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找出发生失误的根本原因,对管理流程不断进行改造。

  1.2完善转运的流程

  在患者入院转运前,应当做好风险的评估,对于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患者目前的病情、生命体征、呼吸道的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在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等;在做好评估之后,准备转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监测仪、呼吸气囊以及便携式的氧气瓶等,转运过程中至少有一名医生与一名护理人员护送,并且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都应在5年以上,具有精准的`判断能力,可以独立思考并且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等。

  1.3对交接内容不断规范

  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时长、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用药、急诊处理等,并且对患者的物品加以核对。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或是其他科室之后,需要由急诊护士填写送达时间,并且与相应科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一同做好监护仪、呼吸机与氧气的连接,对患者静脉通道进行交接,对检查结果以及用药等情况进行交接。记录单一式两份,原件则由急诊科室予以保留存档。

  2讨论

  目前,我国急危重症患者在进行救治与护理的整体过程中,面临着两大趋势:一方面,急危重症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各大医院都在着手于以急诊为依托的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早期的救治,并且对医疗与护理水平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实施无缝隙护理,可以尽可能地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为有效的救治。除此之外,急诊患者入院后进行转运与交接也是决定其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正确的评估并且采用恰当的治疗与护理手段,加以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更进一步完善患者转运的流程,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董建兰,居伟.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xx(36).

  [2]许少辉,刘玉英,曾艳.转运交接单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xx(16).

  [3]吴丹红.急诊危重患者的交接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xx(06).

  [4]姜美华,童洁.程序化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xx(01).

临床护理的论文11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的作用分析。方法将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180名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比较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质量满意度、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操作技能及护理总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理学生临床实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率和整体护理能力,为临床培养更多优秀的护士。

  【关键词】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只重视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是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1]。我院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以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程序及方法,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180名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男6例,女84例,年龄19~24岁,中专42例、大专48例;对照组90例,男8例,女82例,年龄19~23岁,中专40例、大专50例;所有学生实习时间36~45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习内容相同;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

  ①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由护理部、教学质量控制组、护士长组成教学组织管理小组,制定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实习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学习等,由教学质量控制组进行教学工作[2]。

  ②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由教学组织管理小组制定本院的护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职责、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上报院长审批通过后实施,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及盲目性。

  ③加强师资力量。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根据公开竞聘、资格审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并进行系统培训,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的带教队伍。

  ④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本院的教学计划分为院、科两级,院级制订总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科级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室教学计划。

  ⑤加强督导。教学质量控制组每季度对所辖区域及科室进行教学督查,全面了解教学实施情况和学生实习情况,并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保证全院教学按规范顺利进行。

  ⑥建立师生交流平台。每月召开一次实习组长会,组长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向教学质量控制组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掌握各科的教学情况和临床护士的工作状况[3]。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学生教学管理后综合能力情况,包括护理操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技巧、自我防护方法等内容。

  ②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统一理论测试表,其中理论知识35分,操作技能35分,应用能力30分,总分100分。

  ③统计教学质量满意度,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情况。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情况比较。观察组在综合能力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2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观察组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操作技能及护理总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护理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教学管理是保证护理实习有序、规范、高效进行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护生操作技能、提升护生应变及沟通能力、规范教学内容、提升院整体护理水平有重要意义[4]。临床护理教学质控小组是整个护理教学管理的核心,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整个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护理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其次,开展选拔优秀的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后续教学目标与效果评定设立了标准;再者,每位护生给予院级、科级分别培训,不同实习科室按计划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完成,直至实习结束,每位学生都应完成所有教学计划内容,并进行考核。在教学的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访谈学生及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反馈体系,对护理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教学效果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通过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施,使得护理学生能够提升实习效果,做到从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提高综合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韦东晴.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xx,20(5):701-702.

  [2]陶巍巍,张新宇,丁淑贞.实习前临床护理综合训练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及临床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xx,8(10):452-454.

  [3]韦润.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问题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xx,5(10):165-166.

  [4]陈玉英,黄漫容,黄燕梅,等.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7(2):93-95.

  [5]卢华燕.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xx,5(10):164-165.

临床护理的论文12

  【摘要

  目的探讨对讲机设备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xx年2月创伤骨外科订购对讲机、定科室频道、按排班分配对讲机,应用临床护理工作。结果使用对讲机一季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为97.7%。结论对讲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高效、快速处理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保证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对讲机;基层医院;护理;应用

  对讲机通信隶属专业无线电通信,在集群调度、应急通信、即时通信等方面独特优势,应用广泛。信息沟通广泛存在于组织的管理中,对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是护理管理重要内容。现在以专人管床、护士办公地点前移的护理模式,难免有些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每个人,对讲机的使用使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能够得到高效沟通,快速解决处理医疗问题[1]。

  1、临床资料

  我创伤骨科订购对讲机台数达12台,护士工作人员31名,均为女性,护士职称15名,护师9名,主管护士6名,副主任护师1名,年龄21~45岁。科室最高峰住院总人数达110例,平均每日择期手术5台,急诊手术4台,病重患者6例。护理模式分组管床负责制,工作时间8h。由20xx年2~5月在护理临床使用对讲机,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2、对讲机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2.1对讲机应用前的准备按排班定制对讲机的数量、定科室频道、做好专机、定班专用标识。使用前由办公室护士进行试机,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都要有回应,确定对讲机通畅后方可使用。

  2.2对讲机应用后的维护包括交班项目、专人收集、清点数量、清洁、检查性能、用电量补充。

  3、对讲机在护理临床护理的使用过程

  3.1办公护士与管床护士之间的沟通

  办公室护士是负责转抄、录入医嘱、接收新患者、办理患者出院手续,是信息发出的主要人员,通过对讲机可以通知管床护士的新医嘱执行、了解新收患者情况,使管床护士及时掌握工作任务新动态,先急后缓,心中有数,减少病房与办公室之间距离来回,达到省力、省时、有效沟通,高效完成任务。管床护士在病房执行任务时发现新情况,快速联系医生,处理突发事件。

  3.2总务班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总务班是科室是科室内的后勤中枢,负责用物总管,如医疗、护理、医疗用物的准备、补充、药物的检查与领取、发放,仪器的维修,当各班护士发现与之有关情况,如仪器不能正常运作、一次性用品缺用,药物领取有遗漏,通过对讲机准时联系总务班,及时维修、补充、纠正问题,成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错误发生,使工作问题共同发现,专人负责有序进行[2]。

  3.3管床护士之间的经验交流

  责任护士在护理临床工作中,护理操作技术参与整个护理过程,在护理技术不断更新、建立,护士技术水平决定工作质量,年资低的护士在执行任务过程难免遇到困难,又要及时寻求协助与处理,通过对讲机寻找帮助,既能立即解决难题,又减少因技术问题带来医疗纠纷。

  4、效果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问卷50份,回收问卷率为98%,科室人员使用对讲机认为学习容易占97%,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累计平均每天使用对讲机达50次,成功处理信息量45条,节省时间67min,快速解决应急状态5件,及时纠正错误4项。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97.7%。对讲机使用过程各类问题均得以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各类应急状态问题,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护理时间,保证护理质量[3]。

  5、讨论

  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还未逐渐完善的`条件下,未来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吸引患者小病不出镇,医护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下,能使医护人员有足够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其中途径优化护理沟通工具,对讲机的使用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指挥,可作为急救调度平台高科技设备,实现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在日常的临床医疗护理中,对讲机系统传达任务快速、方便,打破因不同工作区域限制,医护、护护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善喊人、找人才能信息传达,缩短沟通距离、时间,节省了人力、时间资源成本,跳出护理工作超时与低效工作模式,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讲机是一种投入经济成本低,在一定区域不受信号限制的沟通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使用,节省时间、人力成本,高效沟通,提高处理问题速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彤,蒋志伟.浅析数字对讲机未来发展[J].中国无线电,20xx,(8).

  [2]邱立,周兰銖.护理工具现代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xx,22(6).

  [3]蔡丹,罗萍.移动式对讲机对肿瘤科病区噪音及行走负荷的影响[J].护理学报,20xx,23(13).

临床护理的论文13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间在内科进行治疗的非精神障碍患者60例,纳人研究患者人院时间均在1周以上,且排除不良影响因素(危重患者、昏迷患者、存在意识和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5荀7岁,平均(403士4t6)岁,住院时间8一56d,平均(23t6士6.9)d。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沪<0t05)。

  l.2方法

  临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方法:首先帮助病患熟悉病房环境,减少内心压抑感与紧张感,确保其在睡眠环境内能做到心情放松,同时由护理人员亲切、悉心指导,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时解决患者心理需求;然后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病患了解、识别情绪障碍与疾病恢复的关系,引导其正确认识,树立信心,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l.3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3t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才检验,组间尸<0t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我院呼吸内科实施护患沟通护理服务模式以来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t67,家属陪护率为40t0%,对病情知晓率为93.33%,基础护理落实率达到1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沪<0t05),两组均没有发生护患纠纷现象。

  三、讨论

  3.1科学掌握沟通时机

  在患者人院前,临床内科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史,将对应的诊治科室推荐给患者,然后将相关检查流程、地点等介绍给患者,并向患者传授预防和保健知识,使患者的信息知晓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将良好的就医环境营造给患者;在患者人院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的缓解,并将患者的病情科学介绍给患者,从而促进其治疗配合程度的显著提高。同时,还应该将医院方方面面的情况介绍给患者,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接下来要生活的环境;在患者人院d3内,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心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掌握,然后将其和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更为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2全面把握沟通内容

  首先,依据护理方案和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临床内科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特点,将一整套完整的护理方案制定出来,然后将护理方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知情,如果患者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则应该给予其充分的考虑,如果合理,则积极采纳;其次,进行护理技术服务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每一项护理项目的内容,让患者了解进行该项护理的方式和目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配合度。尽可能少地暴露患者的身体,让患者建立信任感。总之,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在医院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内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查找影响护患关系的各种因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为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临床护理的论文14

  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虽然近年来,哮喘的防治药物不断增多,但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显著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患者对哮喘疾病本身和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认知错误,未能正确使用药物和吸入工具。临床护理路径(CPN)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其有利于诊疗和护理有序的进行,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有研究显示,对哮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院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对40例哮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哮喘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xx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哮喘的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相关检查确诊;④无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肺部疾;⑤年龄18岁以上,哮喘病史1年以上;⑥意识清醒,能协助护理并完成指标评定;排除标准:①全身器质性疾病;②合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他疾病者;③智力障碍;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75岁,平均(45.5115.3)岁。病程4个月至20年,平均(9.514.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0例,中度44例,重度16例。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科室成员共同进行讨论,结合喘患者的健康需求、患者的具体情况、本科特点及专家意见,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时间为纵轴,护理内容为横轴,按照路径表的内容实施护理,具体如下: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①入院当天:热情的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并进行自我介绍,对患者入院评估。常规入院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家属宣教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医学知识,适当进行用药指导。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如:当日抽血、X胸片等。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入院2d:根据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评价第1天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并介绍其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所用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饮食、吸氧、体位指导③入院3~4d:积极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完善各项检查,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口服药物、静脉注射以及雾化吸入等)。治疗过程中教会患者做深呼吸动作,引导患者咳嗽、咳痰以及体位转换。根据实物过敏原的检查结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冒,避免重复感染。通过口头教育、健康宣教手册,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结合患者的性格及家属的文化背景、职业等继续哮喘知识宣教(诱因、发作先兆、治疗、保健以及康复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只有长期遵医嘱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吸入方法,多采用现场演示方法。讲解饮食支持的重要性,与患者家属一起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制定食谱,注意患者的饮食禁忌和营养摄入。④入院5- 6d:继续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对前4d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鼓励提问,对未掌握的部分进行再次讲解,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熟练掌握治疗技术和健康知识。⑤出院日:发放哮喘防治手册,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家庭护理方法,口服药物的使用方法等,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嘱咐其按时复查。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实施诊疗工作,小组人员检查程序落实情况,完成相关护理后在临床护理程序表的相关内容位置打”丫”,未完成打”x "。对于未完成的内容当班护士必须在记录单中记载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每日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一起查房,检查护理的实施情况,询问患者的建议,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改进。

  1.3评价指标:①病情管理能力: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疾病的认知(相关医学知识、治疗方法、转归和预后等)、药物的使用、情绪管理、症状管理、服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每个项目包括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评5级标准,总分为30 ~1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病情管理能力越好。②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POz)采用SpOz仪测量不吸氧状态下患者的末梢SpOz . 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用AS307肺活量检查仪测量。护理前后分别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③哮喘积分:包括日间症状积分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按照患者的严重程度评分0~ 3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严重,影响生活。④住院时间;⑤住院费用。

  1.4统计学护理:使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士s),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比较:观察组在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症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FEV 1, Sp02高于对照组,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胸闷、咳嗽以及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还未能够对哮喘病进行彻底的根治,但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利于治疗的行为,较好的控制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带病期间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20世纪推行的一种融入了成效管理概念的新护理管理模式,其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是近年来最佳的护理方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发现其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内容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和具体护理行为一目了然,避免了传统护理的弊端,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周明对50例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冯广华的研究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了满意度。张岩等人的研究也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哮喘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哮喘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增大,临床疗效增强。

  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内容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护理的计划,系统、规范、分期分阶段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传授哮喘保健和自我护理知识,使其积极的参与自身护理中,提高了病情的管理能力,同时有效监督了诊疗护理过程。结果显示,观察组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高,肺功能好,症状改善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

临床护理的论文15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队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工作方法对剖宫产病人是一种科学合理和值得推广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剖宫产;护理模式

  临床路径在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迅速推行。我国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知识近几年在为数不多的医院应用于临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护理学科的内容不断拓展,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逐渐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剖宫产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高,而人们对于妊娠、分娩等方面的知识仍很缺乏。从而影响剖宫产术的实施和术后的恢复。与此同时,促进教育在医学各个领域广泛的开展也需要护理上的配合和实施。我院从20xx年1月开始,积极探讨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应用到剖宫产病人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xx年1—12月选择134例剖宫产病人。年龄21—24岁,孕38—40孕周。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5.4±2.4)岁,孕(38.2±2.1)孕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6.3±2.9)岁,孕(38±2.2)孕周。2组间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上加用CNP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两方面比较2组护理工作模式的.效果。CNP由经过CNP知识培训的责任护士实施,有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统一思路制定临床护理路径。⑴入院当天对病人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室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对病人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宣教母乳喂养的益处和情绪对分娩的影响,协助其做好准备,消除紧张情绪,对病人进行卫生处置,如更换病员服、修剪指(趾)甲等,抽血、药物过敏试验,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术前术后事项等,留下记录病人的联系电话。⑵手术当日排空膀胱,术前留置尿管,术后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术后去枕平卧6h,禁食6h后为流质饮食,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回病房1h内协助其皮肤接触,吸吮,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⑶术后6h可在床上活动,协助翻身,术后24h取半坐卧位,可在室内活动有利于产后恢复、增加肠蠕动,减轻腹胀,若无腹胀可改为半流质。排气后进普食,饮食宜高蛋白富含营养。术后24h拔除尿管并嘱其拔除尿管后1h内要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观察阴道流血,宫缩情况。保持会阴卫生。教会正确的哺乳体位或姿势,告知应实行按需哺乳。⑷术后第二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子宫复旧及恶露排除。饮食可适当加粗纤维食物。宣讲乳房护理知识,如乳房皲裂、肿胀原因及处理方法。新生儿护理知识,如更换尿布,沐浴等。告知新生儿筛查的内容、时间、部位等。术后第三天宣讲产后保健知识,如适当室内活动。饮食须知等,给病人送母婴保健手袋,再次确认病人的联系电话,以便回访。⑹出院当日做出院指导。宣讲计划生育和性生活知识,领取出生证时间,程序,门诊复查的时间。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等,保持大便通畅。新生儿要注意黄疸、脐部情况,按需喂养。告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2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实现了医疗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士每天必须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到位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调动和培养了护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改变了护理工作以往的被动执行医嘱和观察病情。在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临床护理路径无疑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护理服务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的一种新模式,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对病人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一整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教育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它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整体护理“的现代理念,也赋予了护士更丰富的角色内涵和明确职责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工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改变了单一、抽象的传统方法,增加了人性化的安排,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一对一的宣讲。病人在住院期间每天有责任护士告知病人当天的安排和注意事项,帮助病人学会正确的哺乳方法,注意事项等,直至病人熟练掌握为止,使病人能够更好的自我护理和照顾新生儿。观察组采用CNP护理模式对剖宫产病人进行护理,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也提高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CNP护理,能够使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细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有舒适和被重视的感觉,在心理、生理上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舒适感,同时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完善和发展护理工作范畴,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聂贞,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上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7(19):27-28.

  [2] ]陈兆明,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8(13):52-53

  [3] ]陈兆明,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8(13):52-53

  [4] 吴新娟,临床护理路程应用指南.北京:北京医学出版社,20xx:398-402.

  [5] 王巧云,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健康必读杂志,20xx,7(7):122

【临床护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临床护理论文10-08

关于情绪与临床护理的论文10-07

临床护理毕业论文10-08

护理临床论文完整范文10-09

临床护理论文模板10-09

骨科临床护理的整体护理论文10-09

优质护理的儿科临床护理应用的论文10-08

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