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2:11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的对象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状态,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校教师更好地进入临床学习,完善多层次护理临床实践环节。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

  方法 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方便选取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儿的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2.69±0.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1.02)分(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7.13±1.8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1±2.37)d(P<0.05)。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结论 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多发性儿科疾病,主要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多表现为皮肤瘀斑、腹痛,腹痛部位集中于下腹部、脐周,往往伴随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还可能发展为肾型过敏性紫癜,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均极为不利[1-2]。

  因此,临床需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该研究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特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

  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

  该研究经患者家长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采取抛掷硬币的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30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3岁,年龄最大9岁,年龄均值为(6.17±2.02)岁。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岁,年龄最大10岁,年龄均值为(6.29±2.36)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均值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检验或t检验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遵照医嘱为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配合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药物应用,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与患儿进行主动地沟通,态度和蔼,对表现良好的患儿进行适时表扬,对哭闹的患儿进行安抚。

  可通过动画、卡通的形式,为患儿以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目的。

  并对成功事例进行介绍,将患儿的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加以消除,从而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生活护理:患儿病房空气应保持清新,床单和被褥保持干燥、整洁;对探视人次进行限制,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与食物过敏原接触。

  ③用药指导:首先加强患儿应用钙剂治疗的护理,患儿采取过敏治疗过程中,推注钙剂时应保证针头在患儿血管内,保证药液无外渗,并及时更换患儿的注射部位。

  其次对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护理,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并消除患儿的紧张顾虑心理。

  对患儿家长讲解用药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药物反应,告知患儿家长按时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关于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④皮肤护理:对患儿的皮肤进行严密的观察,穿着衣物应轻柔、宽松、透气,定时清洁皮肤,禁用碱性清洁物,以预防皮肤感染。

  ⑤并发症护理:查看患儿的面色、表情、体位以及腹痛的程度等,查看患儿是否出现不良表现,观察患儿肠型以及包块大小,并取标本进行检验,对肠套叠并发症加以预防。

  并对患儿的尿量和尿液颜色进行观察,如出现蛋白尿,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发展为肾型过敏性紫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

  VAS疼痛评分采取脸谱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且无法耐受,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3]。

  护理满意度采用选项法进行评价,共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将相关数据录入至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其表现形式分别为[n(%)]、(x±s)。

  当P<0.05时,表示进行对比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住院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发生皮肤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有6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包括4例皮肤感染、2例肾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

  2.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2。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在儿童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皮肤瘀斑为主[4],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是指主要累及部位为腹部的过敏性紫癜,

  这种类型的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和脐周疼痛,部分患儿伴随有消化道症状,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会累及肾脏,发展为肾型过敏性紫癜,危及患儿生命安全[5-7]。

  因此,临床应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而临床治疗中配合护理干预是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环节[8]。

  常规的护理措施较为陈旧,仅按照护理规范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操作不具有灵活性,护理方案不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特点,无法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

  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常规护理措施逐渐不适应护理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无法给予患儿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干预效果欠佳[9]。

  而针对性护理是指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给予患儿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规避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中的相关风险因素,为患儿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在岳丽等人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发现,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达(93.24±2.53)分,且护理后患儿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该研究结果与上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该研究采取了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数据更具为(2.69±0.83)分,并发有客观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患儿其VAS疼痛评分为(2.69±0.8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住院时间为(7.13±1.86)d,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67%,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针对性护理可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各方面进行有专项干预,包括心理、生活、饮食、用药、皮肤以及并发症等,从而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2

  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提升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14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12月本院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14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照组。

  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3/7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3/7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69/7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9%(51/7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临床上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关键手段是手术,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祛除患者病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1],然而侵入性的手术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创伤[2],甚至还会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

  现阶段大量临床研究认为,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康复[4]。

  本研究以2014年1~1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14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观察组,以2013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14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14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80岁,平均(56.6±14.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3±0.4)个月;疾病类型:18例为前列腺增生,14例为前列腺癌,12例为膀胱癌,26例为泌尿系结石。

  对照组14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80岁,平均(56.5±14.6)岁;病程1~5个月,平均(2.4±0.5)个月;疾病类型:20例为前列腺增生,13例为前列腺癌,12例为膀胱癌,25例为泌尿系结石。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后安全护理隐患分析

  ①引流管方面:泌尿外科患者因病情特殊性,往往需要在术后留置导尿管、肾造瘘管等众多引流管[5],因此,加强患者引流管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其肾造瘘管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预防患者术后出血,而一旦发现患者引流液中出现新鲜血尿,必须给予其二次手术治疗[7],此外,泌尿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极易出现感染,影响治疗效果。

  ②并发症方面:部分泌尿外科患者因自身机体特殊性,极易在术后出现感染、压疮、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得到护理人员高度关注。

  ③手术带来的疼痛:泌尿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可能是因手术切口、二氧化碳尿潴留等因素引起的。

  二氧化碳尿潴留能致使机体局部组织呈酸性,导致炎性反应性致痛因子增多,引发疼痛感。

  一些接受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受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刺激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膀胱收缩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1.2.2 安全护理管理措施

  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大小便护理等基础护理;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以免出现褥疮;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一旦出现血尿,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叮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其抗生素进行治疗。

  ②术后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协助患者妥善安置、固定引流管,以免引流管因折叠、扭曲等影响正常引流;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引出量等,一旦发现引流液呈鲜红色,应立即报于医生,进行解决;应定时对患者引流袋进行更换,确保引流袋清洁、干燥;针对留置双J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其多采取站立姿势,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必要的排尿训练,以免患者因憋尿而产生尿液反流的现象。

  ③切口护理:针对术后伴有切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切口的护理,做好切口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患者切口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应立即报于医生,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在切口消毒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每日消毒次数,原则上次数不宜过多,切口消毒后,令其自然风干。

  ④疼痛护理:针对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其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安、紧张等情绪;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按照具体的疼痛等级对其实施对症治疗;指导患者利用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降低主观疼痛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进行治疗。

  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易消化、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饮食搭配得当,

  饮食结构合理,禁烟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严禁擅自停药、增减药物剂量等,向患者介绍具体用药注意事项,确保用药正确、合理;叮嘱患者对自己的尿液颜色、尿液量等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入院会诊。

  1.3 观察指标

  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70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出血,1例感染,1例排尿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4.3%(3/70);对照组70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4例切口出血,4例感染,5例排尿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3/7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69/7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9%(51/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该方法能有效促使患者康复[15],但其存在一定的创伤性,难免致使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需得到高度关注。

  在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做好安全管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17]。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并以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所采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术后安全护理隐患分析和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在全面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引流管、并发症、手术带来的疼痛等方面存在的护理隐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认真落实[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3/7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3/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王刚等[19]研究相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69/7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9%(51/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函授本科护理毕业论文10-08

护理本科优秀毕业论文10-08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全10-0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模板10-08

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10-08

精选关于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0-08

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10-01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致谢10-02

标准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