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2 12:42:49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医院越来越重视各科室的质量控制水平,但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院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口腔科工作职责主要围绕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作为口腔科护理人员需频繁接触各种口腔医疗器械,且受检人群多为流动人群,从而导致口腔科护理人员具有较多职业暴露危害因素[1-2]。因此,总结和分析口腔科护理所面临的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并且根据其总结和归纳出针对性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地位。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论文

  关键词:口腔科;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安全管理

  口腔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不同,接受患者就诊量大,就诊周期长,各项诊疗活动需使用较多器械,受检的人群中存在着较多未知危险因素,并且患者多处于张口状态,也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唾液及血液的感染途径,致使医务人员具有较普通科室更多的职业危险因素。口腔科护理人员除了配合医生利用各种器械完成较多技术操作外,还需要处理大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为促进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在口腔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3]。笔者在广泛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科室经验,归纳出了口腔科护理中面临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并据此分析,深入探讨应对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特报道如下:

  1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患者体液带来的生物危险因素。口腔科患者操作的时候患者多处于张口状态,操作时候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大了感染风险机会。口腔诊疗操作中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等体液飞溅,患者体液易污染护理人员身体多处体表皮肤,从而造成感染风险。同时,口腔科护理人员在清点、清洗以及回收使用过的口腔科医疗器械以及处理医疗废物时候也容易造成损伤和污染。显而易见,许多经过血液及体液传播疾病(诸如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疾病)极易通过此途径引起交叉感染。

  1.2锐器意外伤害带来的危险因素。口腔科使用医疗器械繁多,且多为锐利医疗器械,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受损伤。护理人员要经常接触刀片、车针等锐利器械,在清洗、消毒过程中极易引起意外伤害。并且在协助口腔科医生为患者拔牙或者镶牙的过程中,除了被医疗器械刮伤外,甚至会被患者牙齿刮伤。这也加大了护理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1.3口腔科常见物理及化学因素风险。口腔科护理人员遭受的物理因素风险主要包括高温、粉尘、噪声以及辐射等[4]。口腔科含有较多比较小的医疗器械,这些小的医疗器械经常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因而反复口腔科护理人员反复接触容易造成高温对人体的损伤,甚至不慎还会被烫伤。口腔科为患者诊治过程中,诸如牙钻等器械的频繁使用,可能产生较多微小粉尘和气溶胶等,这些物体弥漫于工作环境中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口腔科很多仪器还容易造成噪音,人长期在高分贝的噪音刺激下,众所周知,将对机体各个系统将造成一定的损害。口腔科医疗器械多,消毒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工作中将面临化学消毒剂的危险,这些物品常具有挥发性、刺激性和腐蚀性等,人体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因素下对身体十分不利,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系统等均有危害。同时口腔科填充材料,由于使用不慎也会有化学危害。

  1.4社会压力带来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每天协助医生收治病人,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每天事物繁杂。并且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工作压力大,再加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理解,容易造成较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容易变得疲惫、精神紧张,这些如果没得到及时调整,对医务人员自身身体状况不利,同时还不利于优质护理的开展。

  2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的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护理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科室氛围。制定科室基本方针制度,并且联系实际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工作开展做到科学、合理,使护理走向规范化管理,让一切护理工作及人员管理都有规律可循。调动一切有利要素,注意关心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关注心理变化,减轻护理人员压力,构建良好的科室氛围。

  2.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意保护自我,操作前后注意消毒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注意科室卫生,定期消毒,保持空气的流通,可以减少化学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对具有腐蚀性、刺激性的药品及消毒用品应注意合理储存,避免泄露。

  2.3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科室合理布局。对于病人应注意核实是否完善相关输血前检查,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筛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警觉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认识到锐器伤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传递、整理、回收医疗器械时候应格外注意,避免伤及自己。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注意改变自己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同时科室应该注意合理布局,注意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做好医疗器械的养护,减少噪音的污染。尽量减少放射辐射及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2.4树立互帮互助氛围,舒缓心理疲劳。工作及业余中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树立互帮互助的科室氛围,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疲劳,培养更多业余爱好。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做好心理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1]张琦.口腔科护士职业防护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3,02:72-74.

  [2]吴明慧,黄卫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5,10:935-936.

  [3]任红润,周楠,叶发明,王文梅,王莉蓉,林梓桐,等.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766-768.

  [4]刘宇霞,武彩霞,韩福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策略[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01:63-65.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合同02-27

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因素与预防论文10-09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合同12-07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0-08

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论文10-12

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因素论文10-08

影响医德档案管理因素论文10-08

分析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和主要危害因素论文10-09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探析论文10-09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研究及分析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