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1
一、目标:
通过七个活动单元的设计,引导离异家庭孩子认识自已的成长背景,培养他们正确表达自己及分享内心想法的积极态度。
二、方式:
辅导教师就设计的活动方案,以团体的分享及互动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目标,在每一次活动后,辅导教师将会撰写一份观察记录与报告,供学校辅导室参考,按实际需要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学校辅导室追踪及关心组员的成长情况,并建立完整个案辅导材料。
三、对象:
小学四、五、六年级离异家庭的男生
四、时间:
课外活动(40分钟左右)
五、地点:
学校多媒体室或适合孩子游戏的场所
六、工作人员:
心理辅导教师
七、活动内容安排内容:
离异型家庭学生心理辅导辅导者收集案主资料成立“谈心小组”共同确定目标、要求、原则
活动之一“我有我的小秘密”交流
活动之二“我在家庭中所感受的最痛苦”倾诉
活动之三“最愉快事件”或“我是一个……人分享”或“假如我是一个……人”的`角色互换
活动之四“严重事件”讨论
活动之五“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家”
活动之六“个人的梦想”
活动之七“健康生活辅导”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2
1.团体名称
“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
3.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4.团体对象
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
5.团体规模
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
6.团体时间
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
7.团体地点
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8.团体领导者
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20xx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
9.理论依据
1.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
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咨询为来访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发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昼缩小代价而昼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而后,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提出了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海斯(hays,1988)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以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3
一、活动背景:
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比例高达25%-30%。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展览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青年的要求。因此,在针对青少年成长中身心健康问题我们特组织开展心理主题活动,让心理健康走进青少年生活。
二、活动目的:
1、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活动消除青少年的困惑,让青少年走出误区。
2、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人生。
三、活动主题:
直面压力,放飞理想。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
五、活动内容:
1、心理健康讲座(全校)
2、心理小游戏(分班级进行)
①男生、女生多少钱
目的:让大家都了解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游戏规则:男生值5毛钱,女生值一块钱。游戏的时候,裁判会说:“走呀走,走呀走,走到集市买白菜,一块钱,卖不卖?不卖!一块五,卖不卖?不卖!两块五…四块钱,卖不卖?卖!”当裁判说到卖的时候,参赛选手要根据价钱组队,组不到相应价值的同学会被淘汰(底价至少为1元)。直到最后大概剩20个人员左右就进入下一个游戏。
②解套:
目的: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游戏规则:
首先所有的`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5-10人为最佳),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圈。然后从一个人开始要求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的人相握。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家再不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臵,来解开交错的套。小组人数相等的情况下,以解开套时所用的时间的长短作为标准评分。获胜的一个或两个小组得到相应的奖励。
游戏做完后,可请同学们进行感悟交流。
3、心理测试:(分班级进行)
每位同学发一份“幸福指数测试”问卷,分班级收齐,由各年级的心理老师进行问卷分析及总结,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想出应对措施。
4、心理咨询:
学生可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也可把自己想咨询的问题投到“悄悄话”信箱中,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解答。
5、心理互动留言板:
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想或者疑惑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留言板上。老师和同学都可对留言进行跟帖式解答。最后把同学们咨询的特别的问题整理好,把精彩的留言收集好,留档保存。
④烦恼箱:
同学们可以匿名写出自己心中的烦恼,然后扔到准备好的烦恼箱中。(学校派专人收集烦恼箱中的烦恼,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进。)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4
活动主题: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
①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②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③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④让成员学会敞开心扉,主动去接纳、喜欢和肯定他人。
⑤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安全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团体成员:
以班级为单位来参加活动的小学生。
团体规模:
10人左右
辅导者:
心理辅导员
活动场地:
渝中区计生委心理咨询室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纸、笔、椅子
一、开场白(3分钟):
各位小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参观学习。我是今天的活动组织者XXX,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同时提高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
二、准备活动(7分钟)(二选一)
1.跟我一起做
领导者先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跟着老师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老师可选择做3~4个动作,比如扮鬼脸、握手等等。目的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坐地起身”暖身游戏
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后活动结束。
三、正式活动(25分钟)
(一)心有千千结
1.活动过程:
①让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
②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听领导者口令,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
③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紧接着,领导者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用各种方法,如跨、钻、套、转等(但手不能放开),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
2.主持人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①面对“死结”,你们一组同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②你们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如果胜利了,你们是如何解开死结的?失败的'有何感想?
③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结”?我们该如何面对?
3.主持人点评: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些“死结”,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齐心协力,这样子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体谅他人,先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老是埋怨别人。
二)盲人旅行
1.活动过程:
①将咨询室椅子布置成几个障碍物。随机将同学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当盲者,一人当领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领路者以话语辅导盲者前进,并绕过障碍物,但两者不可以有肢体接触。
②时间限制为三分钟,三分钟后更换盲者为领路者,领路者为盲者,再进行三分钟。回到座位,自由发言,讨论刚才的感受。
注意事项:
①“盲人”戴上眼罩后原地转3圈,失去方向感后体验盲人的无助。
②“盲人”旅行过程中,“拐杖”只能用肢体动作引导,不允许进行语言交流,最好在适当的背景音乐中进行。
2.主持人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①成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害怕?担心?还是兴奋?你相信你的搭档会正确的带路吗?当领路者一路领着你安全畅通的走完障碍物时,你的感觉又是什么?
②当你领着盲人顺利的完成任务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成就感吗?
③当你看着两个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务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想想,如果是自己,会顺利完成吗?
④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3.主持人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团结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无条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帮助你。就比如刚才的游戏,盲人完全信任领路者,而领路者感觉到了盲人对他的信任及尊重,为了不让盲人失望,必定会全力以赴的帮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对方,迟迟不肯前行,还这里问,那里摸,领路者也肯定会不耐烦的,那样,你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盲人旅行”游戏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真实地体验和感悟信任、互助在交往中的作用,享受朋友间爱与被爱的幸福。
三)你划我猜
1.活动过程:
将小朋友两两分为一组,每组抽签决定谁来比划谁来猜测,领导者给比划组各一组词语,要求小朋友用身体动作将其表达出来,每比划一个词语,猜测组要给出答案,如果错误则继续比划,直到所有的词语都比划完为止。最后根据完成任务的先后决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
2.主持人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①请优胜组谈谈感受,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能够最快完成任务;
②请最后一组谈谈感受,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任务的完成;
③请所有人自由发言,谈谈不被理解时的感受。
3.主持人点评:
有时我们不能清楚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其他小朋友,这时不要着急,我们应该巧用方法,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四)卖西瓜
1.活动过程:
在本游戏中,男生代表0.5元,女生代表1元.。游戏开始,所有小朋友拉成一个圈,然后放手,在圈内随意走动,领导者喊:“西瓜大,西瓜圆,我家的西瓜圆又甜!”小朋友要接话:“你家西瓜多少钱?”领导者给出一个金额:“7块5!”这时小朋友要根据自己代表的价值和周围的小朋友组成7块5,在所有人中必定会有人落单。按照相同的形式进行若干轮游戏,连续三次输者可以小小惩罚:表演、讲笑话等。之后让小朋友坐下,各自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
2.主持人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①询问哪些人在游戏中落了单,并请他们谈谈落单的感受;
②没有落单的时候又是什么感受。
3.主持人点评:
在我们和小朋友的相处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小摩擦,有的小朋友或许会联合其他小朋友孤立他/她,这时我们就要想一下,假如我们是那个小朋友,心里肯定很不好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小朋友时伸出温暖之手,不要有意孤立其他小朋友,有了摩擦更要主动接触、主动交流。(可围绕孤立这个话题自行展开)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总结今天团体辅导的内容,并再次强调学习中要有耐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原则。强调敞开心扉、主动交往以及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
2.组内所有成员相互握手示意,活动结束。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5
一、活动主题:
团结就是力量
二、活动目的:
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三、活动对象:
学生
四、活动场地:
餐厅三楼
五、活动时间:
45分钟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一个明媚的春日的午后大家聚在这里开展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活动中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去体验活动带给自己的感受。在游戏之前将全体同学成员随机分成四组,确保每组的人数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5分钟左右)
(二)热身运动:
1、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尽快进入状态,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
2、活动时间:10分钟
3、活动程序:
每组围成一个圈,小组以速度最快,动作最整齐、声音最洪亮的说出“相信我们组是最棒的”为优先胜出者。
活动规则:每个人拍一下手,说出第一个字“相”同时向右边的人背上拍一下,然后一次拍两下手,说出开两个字“相信”同时向右边的人背上拍两下,依次往下进行。(10分钟)
分组展示,选出优胜组,请优胜组的同学分享你们成功的心得。
(三)坐地起身
1、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间的配合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
2、道具要求:无需其他道具
3、活动时间:25分钟左右
4、详细游戏规则
⑴每组先派2个人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
⑵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
⑶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⑷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同学“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成功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
5、分享感受
(1) 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受是怎样的?当成功的时候感受是什么?
(3)之前有没有过这种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对你有什么启示?
6、老师总结:
(四)围圈坐腿(10分钟)
1、活动目的:在同学们初步感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基础上,最后进行升华,使同学们进一步的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导语: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同学们在刚刚活动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做一个游戏,感受一下团结的力量。
2、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每一个同学的双脚并拢,脚尖抵在前一个同学的脚后跟上,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屁股坐在后面一个同学的腿上,看大家能保持多少秒。
总结:
(五)结束语
愿我们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都能带着今天满满的收获团结奋进,相亲相爱,一路花开。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6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下属的独立机构,直接受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宗旨,努力打造“积极主动、勤恳活跃、敢于创新”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的和目标:
活动目的: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理念,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形成群体心理健康的和谐校园。
活动目标:
1、介绍并讲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内容;
2、现场解答各系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活动准备:
活动前一个星期通知各系心理委员,并要其搜集同学们的问题。以便活动时进行提问。
四、资源需要:
1、教室一间,可容纳100左右。(如有条件最好有投影设备)
2、工作人员6名。(负责现场签到,分发资料(案例)等工作)
3、活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五、活动开展:
心理危机干预讲座相关内容:初步策划为通过分析1至2个案例来展示心理老师在危机干预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会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技巧来应对身边的各种危机事件,并把重点放在此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方法来解决时,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由此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危机干预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的干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或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新的经验,重整认知结构,能够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使自己变得坚强和自信,全面提高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危机干预——校园自杀事件紧急干预案例
事件中,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亲临现场,由于及时和准确的危机干预,避免了发生在校园的一起自杀事件。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我们该怎样做?希望本文能够给你启示。
当女子出现在对面10层楼的阳台上
一天中午12时,正是某高校课后就餐时间。食堂门前,三三两两的学生进进出出,“看!对面10楼阳台上!”一位同学突然惊叫。同学们抬头往一幢高楼望去,只见10楼阳台栏杆外面趴着一个女子,正欲做跳楼姿势。
同学们急得大叫:“不要跳!不要跳!”听到喊声,女子显得有些犹豫。很快,楼下立刻聚集了近千人。有的同学和物业管理的师傅迅速搬开楼下堆放得满满的自行车,有的同学跑回房间拿出自己的被子和棉絮,还有人拨通了110和消防队。不一会儿,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也闻讯赶到现场,救援开始。
绕过警察拉起的警戒线,得悉消息的该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教师作为谈判员出现在现场。心理咨询教师跑到楼上,在与当事人保持约20米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
“我是心理中心的×××教授,是来帮助你的。我曾经帮助过很多人。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痛苦,一定有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你可以告诉我吗?”
点评:凡轻生者都有痛苦、悲哀、愤怒的情绪,绝望是自杀危机形成的关键,一般在最初时情绪非常激动,不允许援助者接近。如果援助者强行接近,反而会引发当事人的过激行为。所以此时谈判者一定要与当事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危机发生,往往事发突然,他是谁?为什么要跳楼?心理咨询教师对轻生者大多不会有太多的了解。到现场后,心理咨询教师要迅速通过警察、围观群众、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家人、同事发现线索,分析当事人这样做的行为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这两方面掌握他的心理状况,属于什么样的类型,然后在短时间内制定出简单的谈判方案。先自我介绍,并着重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称谓,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如果有头衔和以往经验均可向当事人介绍,以与当事人建立信任感。先自我介绍,并着重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称谓,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如果有头衔和以往经验均可向当事人介绍,以与当事人建立信任感。不指责和评价自杀想法的对错
心理咨询教师:“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觉得一切似乎都变成了灰色,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觉得无趣,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对此你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你想过要改变,却很迷茫,不知如何做起,我说的对吗?”
点评:这时轻生者往往都是不予理睬,心理咨询教师要专注地看着当事人,非常耐心地寻找话题,以与当事人保持沟通,寻求建立信任关系的办法。此时,理解当事人的感受非常重要,给予他心理支持,让当事人有情绪表达的对象。千万不要评价自杀想法的正确与错误,并加以指责,应当给予充分理解,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理解自己。
心理咨询教师:“由于我对你目前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还不能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但有一点可供你参考,尽可能多地将心中的想法与苦闷说出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是你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给你支持,给你鼓励,伴你走过这一段痛苦的历程……”
点评:第一步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如果他情绪激动,就会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接下来,要通过和当事人谈话,分析出他这样做的缘由,找出“应激源”,制定下一步对策。针对当事人的行为根源,进行心理疏导、宣泄,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点燃其生活希望之火。
情绪松动给了心理咨询教师一个机会
由于当时不可能组成谈判小组,实际谈判工作是由心理咨询教师一人承担,但其他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专家谈判顺利,就不用警察出面解救;如果谈判不顺利,消防特勤人员就要抓住时机,先将当事人抢救下来,然后再由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谈判专家的出面给解救创造了一个机会,增加了安全系数,多了一个解救的途径,双方的配合,可以减轻警方的压力,增加挽救当事人的几率。
心理咨询教师:“你有什么困难和想法,我们都可以帮助你,最起码咱们可以说说话。”
心理咨询教师的开导让当事人情绪有了松动,她哭了起来:“我不想活了,活着没有意思。”
心理咨询教师:“是啊!有时候活着是挺难的。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要让自己去放弃呢?”
点评:建立关系,检视问题的向度,认清问题所在,鼓励当事人探索现在的感受与评估过去的感受,引发其探索其他可能的选择。心理咨询教师要做的就是快速干预有心理危机的人,不声不响地让其返回正常的状态中去,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我们都要严阵以待。
当事人的男友突然出现在现场。在与当事人的交流中,心理咨询教师得知,她是一位在校博士生,出现了情感困惑,又无法很好地宣泄与释放,困难在心中被放大,从而萌发了轻生的念头。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咨询教师对当事人进行辅导,引导她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定位,多想想为什么来到这里读书,多想想长远的目标,办法总比困难多,此时,该女子的男朋友焦急地赶到现场。
心理咨询教师:“你看,你的男朋友就在这里,他非常着急,不愿意看着你离开他啊!”
男朋友:“××,你有什么事好好说嘛,不要这样啊!”
轻生者:“我不听你的`,你根本不关心我,你爸爸妈妈也讨厌我,我活着没有意思。”
点评: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是当事人的支持系统,在当事人的允许下,可以直接到达现场表达此时的内心感受,给予当事人安慰与支持。但是,如果是引起当事人激愤的对象,最好不要在第一时间到达;另外,不要将所有重要他人统统带来,家人太多的紧张情绪可能使当事人处于混乱状态。
心理咨询教师:“我知道你对你男朋友很生气,他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你,没有他们的关心,你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是吗?”
轻生者边哭边说:“是啊!我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点评:利用同感,对轻生者予以最大的支持。可以让当事人通过言语的表达与哭泣进行宣泄。在危机状态下,心理咨询教师要在缓解别人的紧张情绪时,自己保持稳定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心理咨询教师继续利用同感进行回应,表示对轻生者低落情绪的理解,为当事人提供精神支持:“是这样的。我理解你的感受,这样真的是很痛苦……”
点评:选择自杀的过程,是一个生死冲突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选择自杀时,他的身体中总有一部分力量想要活下去,心理咨询教师要充分利用生与死的矛盾,强化他内心里想活的部分,弱化想死的部分。
要做到这一点,心理咨询教师的任务就是倾听,很多时候,倾听就是降低其自杀意念的过程。很多自杀者在平时更多得到来自他人的拒绝、回避和反驳,你的倾听首先就是要认可他、接纳他、承认他的痛苦。解救成功后须建立生活目标
轻生者转头往下一望,看到了楼下早已架起的救生气垫和围观的人们,自言自语:“他们怎么会这样。”
点评:看到110警察和消防队员迅速到位并架起气垫,当事人可能会担心跳下去不死,从而犹豫不决,因此这些做法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支持。
“是呀,就算是跳下去……”当事人的犹豫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了机会,在情感支持、劝说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密切掌握当事人的情绪变化。
就在当事人犹豫的当口,慢慢接近她的警察一把把她拽了回来。
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事件得到平息。同学们发出一阵欢呼声。
点评: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人类的自杀行为,但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对于意欲自杀和正在实施自杀的人,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作为谈判人员,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力保证对方的人身安全,和平解决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对方自然会感觉你亲近,愿意听从劝说。其中有两点很关键:一是心理咨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善于把握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引导当事人的思想意识向好的方面发展;二是言语要得当,用言语去影响当事人的情绪,激励对方。通过举手投足、目光,全方位地和对方沟通,用内心的爱和对方交流、沟通,才会确保谈判成功。
把女子救下来后,心理咨询教师又给她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最后,她还笑了。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后怕”。
点评:自杀者是因为失去了人生目标才作出了放弃的决定,当他看到人生目标后,再考虑自杀时就会不情愿、不甘心。这次危机干预成功地营救了欲跳楼的女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危机干预都一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总结
1、释放为主的原则。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有关研究显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
2、危机中的及时干预。导致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问题解决手段去对付面临的困难,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从而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我控制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一般在24小时至72小时,一个月内以内为佳。
3、跟进的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干预,及时发现继续需要干预的学生,进行及时的个体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的理性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功能,减少以后心理风险,使他们能用健康适当的方法处理危机,学习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应对问题和压力的能力,将危机转化为成长的机会,能够健康的生活。
2、现场解答各系心理委员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经费预算:
现场嘉宾饮水2-5元
打印相关纸质材料10元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注意两个环节时间的把握,避免过长或过短。
2、具体的讲座内容可由嘉宾确定,策划只起参考作用。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活动负责人:邓婕、谢春翠
主要参与者:调研部全体成员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7
一、活动目的:
同伴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不同的形式带来更有效的效果,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通过朋辈辅导员对我校“三困生”进行个案工作,可以扩大心理教育的服务对象,相对于专业咨询而言,更能为这些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体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扶植。更能协助各个学院心理协调部的工作,辅助各个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开展,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有效干预。
二、承办单位:
荆楚工学院理工系团委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协办单位:大学生会心理协会心理协调部
三、参加人员:
荆楚工学院20xx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具体时间:
20xx下学年度—20xx上学年度
五、前期准备:
1、策划:学生会心理协调部策划活动,制定活动预算。
2、朋辈辅导人员选拔:在各个分院20xx级同学中挑选负责,认真、有耐心对心理工作热衷的同学。
3、培训: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朱晟华老师和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
4、对于同伴辅导人员,进行相应的班级分配,本科生对应本科班,专科生对应专科班开展相关工作。
六、活动内容:
第一:采取小组或团体培训的形式来开展,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团体的资源促进朋辈辅导员的成长。
第二:培训内容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初步构建辅导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深入浅出,结合个案和朋辈辅导员自身发展来展开,促进自我认识,增强对辅导的信心。
第三:运用心理测验手段进行效果的评估,不断总结和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增强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尤其是通过心理测验使朋辈辅导员的培训与选拔、督导更好的.衔接。
第四:“朋辈辅导”是主体性辅导。在朋辈辅导中,各位班级心理辅导员要有“主人翁”的意识,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他们以主体角色参与心理教育辅导的全过程。
“为了我们”、“我们辅导—辅导我们”,凸显朋辈辅导的特色。
第五: “朋辈辅导”是分享性辅导。各班心理咨询师在遇到问题时,应与心理委员、心理协调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进行沟通
教师应沟通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第六: “朋辈辅导”是互助性辅导。“一人帮大家,大家帮一人”。
在一种场合,朋辈群体集中大家的智慧,各分院班级朋辈辅导员与心理协调部成员相互协助工作。互相评价、互相提醒、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第七: “朋辈辅导”是情境性辅导。调察心理教育现场,参与心理教育活动,咨询心理教育案例。整个心理辅导工作都放在学校心理教育的真实自然的心理教育情境中。
第八:“朋辈辅导”是成长性辅导。通过指导,每各班级得以些学生和班级辅导员可以成长,最终受益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七、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记得在活动期间对个人隐私保密,以防泄露。
2、朋辈辅导员遇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不要盲目进行辅导。
3、活动中遇到阻力时,应及时与心理协调部成员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沟通,寻求帮助。
4、班主任不得以辅导为名做与此无关的事情。一旦发现,他们将被取消资格。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8篇)8
为提高本学院心理委员及宿舍长的心理健康素养和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骨干更能胜任其所处工作岗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组织各心理委员、宿舍长进行线上朋辈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公共卫生学院各班心理委员、全体宿舍长。
二、培训内容
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提供线上视频学习内容,共14个专题,包括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角色定位、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及识别、心理委员的会谈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三、培训安排
1、参训同学关注微信公众号“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进入公众号后依次点击“毫末培训”、“开始学习”。学习开始前,须先完成账号注册,请填写个人真实信息。
2、完成注册后,对14个课程专题依次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后测试。
3、4月30日前将全部课程学习完毕,且测试题目达到85分以上者,可获得由中国心理学会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联合颁发的'“全国高校心理委员MOOC培训合格证书”。
四、培训要求
1、各班须向心理委员、宿舍长强调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组织其在期限内有计划地完成学习。
2、注意学习截止时间和最终测试成绩要求。
3、为便于本次工作联络及后续工作开展,请各班心理委员及宿舍长加入QQ群:xx
4、本次培训质量将影响后期技能大赛评选结果,请同学们认真对待。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团辅活动方案03-28
心理团辅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5篇)12-16
大学生心理团辅活动方案(通用12篇)12-17
心理团辅的策划书03-23
团辅活动总结范文05-26
大学生心理团辅活动策划书范文10-07
团辅活动策划书10-10
团辅活动策划书03-21
小学生团辅活动方案做情绪和主人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