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

时间:2024-08-26 09:07:20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精品[8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移风易俗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精品[8篇]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1

  一、深入调研摸底子

  xx镇地处深山区,信息、交通闭塞,村民受传统习惯影响,大操大办办理红白事现象比较严重,同时,还有一些低俗恶俗的表演以及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现象。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大操大办婚丧礼俗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广大农村具有普遍性。究其原因:一是“面子”心理,别人家大肆张罗婚丧嫁娶事宜,自己家不办担心亲戚、邻家笑话;二是攀比意识,不论红白事,都要争脸面、讲排场、比阔气;三是专门引导和服务机构的缺失,很多村民并不愿意大操大办,但是没有人出来组织、出来要求;四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文明乡风缺失。如果不移风易俗,由此引发出的酒风盛行、口角矛盾、打架斗殴等现象,不但会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绊脚石,而且会影响群众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为此,xx镇党委、政府结合Xx市“文明素质提升年”活动和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示精神,引导各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真正解决群众“不想办而又不得不办”的难题。

  二、宣传发动建组织

  我们成立红白理事会的想法得到了市民政局的充分肯定。一是举办专题培训,全镇30个村的支书、村长全覆盖,下发了红白理事会职责与章程,强调了成立红白理事会的重要意义,要求各村召开群众代表会议成立由村干部、新乡贤参与的红白理事会。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各行政村自治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全镇30个行政村选举出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设立专门联络员,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具体的办理标准、流程,并将红白理事会成员名单、制度及章程在全村张榜公示,全体村民在红白理事会的统一领导下遵照执行。三是结合市文明委《关于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指导意见》和全镇实际,出台了《xx镇在“第一书记”派驻村推进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实施方案》,并实行红白理事会领导包区、机关干部包村制度,将11个“第一书记”派驻村打造成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示范村,并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为全镇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会全面铺开奠定良好基础。

  三、细化量化明规定

  在Xx镇各村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暂行规定中,重点明确了红白事的办理程序、办理要求,力求细化量化。一是从严推进丧事简办。村民家中有丧事的.,主家要第一时间告知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派人向主家吊唁,告知办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监督执行。要求一切从简,提倡厚养薄葬(花费总额不超过3500元)。取消回赠的毛巾,限制烟酒,严禁吹唢呐、搞演出;减少纸扎品数量;酒席一律改成大烩菜等。此外,各村还统一置办了丧事办理用具。规定出台后,虽然群众非常欢迎,但还都处于观望状态。但在曾庄村红白理事会办理第一场白事后,群众看到花费比以往减少了1万余元,心服口服,纷纷按规定执行。二是大力倡导喜事新办。明确了“六提倡、六反对”标准:提倡简约定亲,反对盲目攀比;提倡举办一次婚礼仪式,反对重复浪费;提倡新式婚礼,反对豪华婚礼;提倡“礼轻情重”,反对高额礼金;提倡环保婚礼,反对乱贴红纸和大量燃放鞭炮;提倡低碳迎亲,反对豪华车队。三是修订村规民约,把移风易俗纳入“小宪法”。为让红白理事会工作有依据、村民红白事简办有底气、少数盲目攀比者无借口,各村都召开村民大会,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把简办事宜纳入其中,有了“小宪法”的支持,保证了红白事简办始终如一坚持下去,形成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四、严格执行保落实

  我镇一是强化宣传,要求各村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进行安排部署,与每家每户签订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承诺书;同时将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暂行规定制成喷绘,在各村人口密集场所进行公开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二是严格处罚。明确了处罚措施,若有村民不按规定执行将取消该村民所享有的一切福利待遇和救灾救济。三是干部带头。规定执行过程中,要求村在外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体村民都按规定办理。20xx年12月18日,桥沟村李世法去世,终年85岁。子孙中多有在外工作及经商人员,他们对是否按丧事简办争执不下,这时桥沟村红白理事会出现了,会长苗荣政带领理事会成员领着他们重新学习了镇村两级关于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规定,说明了理事会对村里丧事简办家庭的帮助措施以及不按规定办丧事的处罚办法。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他们放弃了请吹手、放烟火、大办酒席等铺张做法。整个丧事比他们原来计划节约了近2万元。桥沟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共为村民节约25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以点带面思发展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xx镇以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各村建设了“村史文化长廊”,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开展了“陪伴父母来义诊”、“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孝老爱亲活动,同时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移风易俗道德讲堂、成立法律帮扶中心等等。一系列活动使得Xx镇风清气正,说闲话的少了,不孝敬老人、不和睦邻里的少了,思发展、想发展、比发展的多了,如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成了广大村民共同的目标和心愿。移风易俗工作也由原来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群众的思想已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文明习俗观念在大峪已渗透人心。截至目前,Xx镇各村红白理事共为全镇群众节约200余万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2

  实施“乡风文明”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时代的要求,是百姓的期盼。为全面提升乡风文明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乡风文明”行动,从自身实际出发,把群众引导到“乡风文明”行动中来;全方位开展“乡风文明”行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靖石。

  (1)成立了乡风文明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乡风文明创建办公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片长及其他副职领导干部任副组长,宣传办、民政所、纪检办、综治办、国土所、规划所、圩镇办、团委、妇联、各村为责任部门的乡风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台了《靖石乡“弘扬苏区精神推进乡风文明”行动方案》、《靖石乡关于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靖石乡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意见》、《靖石乡铁路、公路主干道、河道沿线等“三沿六区”乱埋乱葬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了全乡乡风文明行动专题动员部署会。要求各相关单位和各村认真对照“乡风文明行动”工作要求,把乡风文明工作抓实抓细,并形成监督机制,要对全乡各村乡风文明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督察。同时成立了乡风文明创建办公室,并配备了专职人员管理日常工作,同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

  (2)全乡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制定村规民约,发挥理事会倡导厚养薄葬。指导全乡10个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成立了文明理事会和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办事章程并已上墙公开,完成了人员配备和办公场所。本着喜事新办、廉办,丧事简办的原则,严禁大操大办、迷信祭奠、雇吹鼓手,倡导厚养薄葬,鼓励村民们收取较少彩礼,由理事会德高望重的人员出面协商,解决婚事、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问题。同时,坚持干部带头,要求机关、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对婚丧喜庆活动的邀约,做到非亲不参加,若要嫁娶,带头履行降低彩礼的原则,一律不得超过5万元,自我约束,带头示范;党员干部本人及家庭成员确需操办酒席的,一律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审批。由乡纪委负责督查,对工作不落实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年度督查考核管理;如发现有党员干部严重超标准、超规模或变相超标准、超规模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尤其是靖石村甫背组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捐学助学活动,只要组里有学生考入大学,理事会就会对其进行捐助,同时在池塘边成立了道德讲堂,对全组小朋友进行国学宣讲,国学教育,培养尊师重教、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同时理事会出面协商解决,将全组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门前户后干净卫生,形成了长效有序的.机制。

  (3)依法治理不孝行为和遏制天价彩礼。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依法治理不孝行为和遏制天价彩礼。积极响应法治于都建设,第一组织乡村干部学习《关于依法治理不孝行为和天价彩礼,推进法治扶贫专项工作的通知》精神,并且第一时间将文件转发到各村居委会,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严厉打击不孝行为和天价彩礼。我乡田东村河贤组刘绍华今年出嫁女儿,原先坚持要彩礼20万,村红白理事会知道事情后,多次上户宣传乡风文明和法治于都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成功的促成了一桩美事,最终只收了彩礼3万元。对于不孝行为则严厉打击,做好摸底和备案工作,对于红白理事会多次调解无果的,取消不孝家庭的一切政策优先享受权和评先评优权。

  (4)扶志促脱贫攻坚。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扶贫要先扶志,只有志气和心气上去了,脱贫就不再是问题和困难了。我乡黄沙村大布脑贫困户古贞荣,患有长期慢性病和脊椎性疾病,天天长吁短叹运气不好,天公不公,对于未来极为迷茫,刚刚评上贫困户也找不到发展方向,在乡党委政府和交通局帮扶干部肖贵育的谆谆开导和鼓励下,慢慢的对生活有了信心,志气也上来了,要奋发向上,充分利用好党的好政策,开始发展养猪产业,帮扶干部也热心帮助贷款等后勤事宜,目前养有肉猪20头,脱贫不再是问题。渔翁村贫困户郑林长,自从乡里畜牧兽医站下岗以来,对生活也失去信心,找不到发展的思路,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余灯贵,多次上户慰问,并对其耐心的开导,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经过长期的开导,其恢复了以往的干劲,心气和智慧都上来了,在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展发展养蜂产业,村里成立合作社为其提供技术和售后等服务,大力助推其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养有蜜蜂100多箱,纯利润在3万元以上,天天笑呵呵的过上了好生活。

  (5)宣传引导方面。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入户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和倡议书1.92万余份,入户宣传比例占全乡的100%,做到宣传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知晓率无死角,全方位。在各村显著位置宣传标语30余条,全乡墙画及其其他公益广告面积约为840㎡;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联合派出所民警对黄、赌、毒等不良陋习进行严厉打击,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崇尚文明。在全乡营造了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的浓厚氛围。在村级层面,大部分村都将宣传资料普发到各户(发放形式有:乡村干部入户宣传、通过学校“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通过乡村微信工作群进行网络宣传等),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将倡议书、相关政策在乡贤群里进行宣传。

  (6)“三沿六区”乱埋乱葬专项治理。采取置物或植树遮挡、易地迁埋等方式进行分类整治,达到保护生态和节约土地的目的。在抓好旧墓治理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新墓标准,禁止违法乱葬和建大墓、豪华墓。制定鼓励政策,对自愿行动并达到治理标准的,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引导群众自愿参与专项整治活动。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定程序操作,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做细群众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确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全乡已规划建设2个公益性公墓。

  (7)做好圩镇整治工作。我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出重拳做好圩镇整治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圩镇“脏、乱、堵”问题,疏堵结合,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下发圩镇整治工作方案、温馨告知等方式,营造圩镇整治的良好氛围。通过整治,圩镇街道大为改观,往日拥堵不堪的集市井然有序。日后将加大对圩镇的巡查管理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进行整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8)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事例。自乡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以来,我乡涌现出很多典型事例。首先是开展了“卫生清洁户”的评选活动,比一比、看一看、评一评,评选出了18户清洁户。黄沙村大布脑社区理事会会长古贞泉,带领群众做好空心房拆除、生活垃圾治理的同时,帮助邻里义务调处小纠纷、小矛盾;好儿媳周丽英因婆婆中风,在外务工听闻消息,立马从外地赶回家里尽孝,照顾好婆婆的生活起居;渔翁村支书郭新发,上个月生了个大胖孙子,他虽然亲朋好友多,人脉广,但是并没有举办满月酒等相关酒席,而是低调办事,自己私下里乐呵。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任头村水头组李九凤,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丈夫,操持全家的日常,用瘦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的力量,以身边好人好事的力量来带领全乡人民推动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

  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让宣传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将乡风文明的政策宣传到庵堂庙宇,宣传到每家每户每一个人,利用永久性的文化墙和宣传栏宣传好榜样,让模范的旗帜作用来引领大家。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3

  为扎实做好20xx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化殡葬管理服务,倡导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清明

  各地要充分认识清明节祭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平安清明为目标,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平安有序。各地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扎实做好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检查督导、上报信息等方面的工作,切实履行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负责同志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执行严格的失职追责制度,努力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各地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要在清明节前组织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活动,深入检查和整治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设施安全、服务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结合殡葬服务机构和当地祭扫活动特点,做到“三个必查”:骨灰存放室、集中焚烧区、祭拜公祭处、遗体火化间、油料存放库、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必查;祭扫服务接待、人员车辆疏导、应急服务保障、遗体交接火化等关键环节必查;遗体接运车辆、火化炉、监控仪器、指示标识牌等重要设备用品必查。相关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加强督导检查,密切部门协作,必要时提请当地党委政府成立临时性指挥机构,强化统筹部署和职责分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清明节祭扫工作格局。

  二、提升服务水平,创建文明行业

  服务质量是殡葬行业的生命线。各地要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供优质祭扫服务,提升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殡葬服务工作“走前列、争一流、创品牌”,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各地要以清明节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殡葬行风建设,做到清明节祭扫与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同部署、同考核。要采取双随机抽查、实地暗访、委托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在清明节前按照“八不得、八提升”要求,对殡葬服务机构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见到实效。殡葬服务机构要创新服务模式,适当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和祭扫专区,采取网上预约、上门服务等服务方式,拓展悲伤抚慰、医疗救急等服务项目,增强服务规范性和便民性。清明节期间要重点加强对遗体运输、证件查验、火化确认、信息比对、档案留存等服务环节的管理,实行全程留痕、重点监控和多重防范,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三、统筹宣传引导,倡导移风易俗

  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期间社会关注殡葬工作的有利时机,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突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宣传主题,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不断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挂横幅、贴标语、设宣传栏等方式,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城乡社区服务平台等公共宣传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优势,开展播放公益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开放日”“体验日”、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举办大众讲堂等大众化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有序组织社会公众了解殡葬服务,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展示殡葬行业良好形象。要加强舆情预警和应对工作,主动通过新闻会、网络问政、媒体访谈等形式,及时权威信息,加强交流互动。要正确对待媒体和群众监督,对曝光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及时回应。对调查属实的,要严肃处理、限期整改和及时公开;对调查不属实的,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好解释工作,增进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提倡殡葬行业协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宣传引导作用。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和低碳祭扫,树立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倡树尊老爱幼、厚养薄葬、从简治丧的文明新风尚,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组织群众参加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等现代纪念追思活动,推行错峰祭扫、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激励保障举措,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扫理念成为社会自觉行为。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4

  近年来,我乡文明创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抓手,以“文明创建+”为工作基调,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管护等工作,不断提升全乡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现将卢村乡20xx—20xx年文明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创建期间我乡以周调度、日通报、时时上传下达的工作机制,将全乡集镇划分为18个网格,按照定人定岗的原则,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年来,我乡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文明创建共投入小工12000余人次,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制作柴火架子150余个,更换柴火篷布200余张,铁网架子120余捆,更新公益广告约800平米,铺设沥青路面约5000平米,修补硬化水泥路面3000余平米,清理垃圾5000余车,拆除改建旱厕3500余户,投入创建资金近2000万元,将全乡居民房前屋后的存量垃圾、乱搭乱建、乱搭乱盖、破损披挂等问题全部整治到位,达到创建标准。

  二、主要工作做法

  1、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为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我乡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每年通过向上争取项目,乡财政再进行补充的方式,三年来,在全乡30个自然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围绕中心村周边、三线四边及重点自然村的周边,开展居民房前屋后的清理整治、旱厕的拆除改建、路面的硬化、河堤护坡的修理以及微花园、微景观的打造等,共投入资金约500万元,在改善群众居住的环境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基础,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2、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感。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为了提升文明创建的参与度,我乡所有干部职工全部注册为文明创建志愿者,并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氛围,目前我乡有文明创建志愿者5680名,三年来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210余场,投入志愿者11000人次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同时,各村、社区通过好人引领、党员牵头、积分兑换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卢村乡“守护母亲湖”志愿服务队以中国好人谈贤贵为引领,围绕卢湖开展系列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库区垂钓游泳劝阻等活动,实现从净化湖水到净化乡风,从一个好人到一群乡村好人的志愿服务好人接力,三年来共组织大规模活动30余场,参加人数近2000人次;二是唐流村通过爱心银行积分兑换的方式,根据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用所获得的的积分到村部的爱心银行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为志愿服务活动注入新的动力。

  3、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创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全乡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乡创新推出“1+3”工作思路,即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好人引领、移风易俗、宣传推广为主要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助推文明创建走上新台阶。一是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三年来,我乡已组织了农村专场春晚2场、专项文艺汇演20余场,广场舞大赛2场,各类节日活动196场,宣讲、普法、未成年人等活动1300余场,制作工艺宣传片2支,一批主旋律节目和视频在各村循环演出,惠及全乡,参与人数达到4500余人次。二是好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一支好人志愿服务队和多支好人巡讲队,多层次、多角度讲述好人故事,帮助贫困好人,力所能及的用好人示范带头作用去影响更多的群众,把卢村这个好人的发源地推广出去,以一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感染一个村民组,一个村民组形成一个好人村,最后达到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乡有中国好人1名,宣城好人2名,广德好人29名,已开展好人巡讲30余场次,好人帮扶活动31场。三是移风易俗助力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移风易俗是一项艰巨而难啃的“硬骨头”,我乡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推广移风易俗,营造移风易俗的好风气。比如宋陈村老年协会创作了《移风易俗音乐快板》,唱词通俗易懂接地气;甘溪村组建移风易俗广场舞队伍,以青春活力的方式树立健康生活;唐流村以新风堂和万寿堂的建设为突破口,有效促进了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转变了群众观念,提升了村民素质,目前全乡建有新风堂3处,万寿堂2处,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婚丧喜事简办的移风易俗好习惯。四是媒介推广紧跟其上,造浓宣传氛围。乡文明实践宣传工作和活动组织同步安排,针对乡村两级月初拟定的活动计划,筛选出一批优秀活动,集中乡级宣传力量进行报道,其他活动由村级宣传工作者及时上报。在本级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文明实践”专栏,20xx年以来已推送120条专题报道,共获得15000余浏览量,有多篇报道在中央、省、市媒体上刊登,得到了一致好评。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5

  请客送礼是我国礼尚往来、联系人情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迅速变迁,原为联系人情的请客送礼,已经超出了其良性的社会功能,在X县,请客送礼逐渐演化为名目繁多、高频率、厚礼金的敛财手段,广大居民不堪重负,这不仅不利于构建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使农村经济畸形发展。“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因此,请客送礼风亟待治理。

  一、治理理论概述

  治理理论诞生于福利国家危机、大西洋福特主义、国家转型、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大背景之下,突破传统行政学“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主张,强调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提供范围多元的公共服务,运用多种治理工具所建立起来的一套追求效率与价值的上下互动协调机制。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森瑙认为,治理是在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它有如下几个特征:(1)治理主体多元。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而是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内的广泛主体构成的行动者集团,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合作,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管理者,而是扮演协调和控制的角色。(2)政府与社会的界限开始模糊,复杂的网络关系使得管理的责任边界模糊。(3)治理工具多元。治理的工具不再局限于政府所使用的治理工具,而是延伸到多元主体下的治理工具,治理工具更加多元化。(4)治理视角多元。治理不再将视角局限于政府所关注的领域,而是将视角延伸至更加广阔的范围。(5)治理是一种协调、互动机制,主张上下互动,多元参与。

  二、治理机制

  (一)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

  规范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公民个体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供保障,为公民与社会互动过程提供行为准则。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形成的治理效果不同,以往对社会风俗的管理大都停留在非正式规则的层面上,这种治理方式对治理对象的约束力不足。红白喜事的礼尚往来原本是活跃邻里氛围增进彼此感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请客送礼却变得名目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礼金数额越来越大,民风不淳、人情关系恶化、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为保证社会秩序的有序化,一方面,要将社会规范进行固化,使之形成一个健全的规范体系。X县在20xx年先后颁发《进一步深入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借机敛财不正之风的通知》和《深入治理城乡居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请客送礼风进行具体、明确的规范,下大力气整治,形成了长效机制,并带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取得了较好治理效果。另一方面,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与创新。X县积极建立申报制度,即要举行请客送礼事宜的须先申报,获批后方才能举行。

  (二)文化的形塑能力

  文化影着一定地域内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对于引导人们的道德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力,韦伯认为中国人的集体观念建立在血缘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集体观念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大操大办的不正之风歪曲原本的人情交往,社会风俗成为逐利的工具。因此,地方政府加强对本县的文化治理,促进文化氛围的整合。X县政府的相关文件出台后,主要工作便是宣传,在人民群体内达成共识,以取得人民的支持和配合,方便以后的争执工作的具体开展。其形式主要有:通过宣传车巡回宣读相关文件、在墙上张贴相关文件活动等,通过这样一些形式加大宣传,警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违规请客送礼的不良风气。

  (三)违规惩罚的相关机制

  “边缘违规”指的是处于违规边缘的行为,是介于违规犯罪与廉洁之间的灰色地带。若任由其发展不加以约束制约,则会诱发违反规定、违法犯罪的行为,给社会之风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边缘违规”是不正之风的前奏,因此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预防,就要将“边缘违规”扼杀在摇篮中。因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请客送礼需要报送单位审批,故在之初,单位与个人两方就有一个交涉,若发现违规操办,单位领导会及时找到个人,进行说服教育,劝诫其停止请客送礼活动。在民间,主要是违规操办个人所对应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相关领导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因涉及主体多元,要针对违反规定的主体和程度做出具体、明确的惩罚标准。

  (四)公民监督机制

  监督贵在发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对症下药、根治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改进作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持之以恒。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一方面要有相关的法规支撑,使得公民监督有据可循。另一方面,提供公民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X县《深入治理城乡居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公民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要积极参与。大操大办的不正之风都是发生在群众之间的事情,在治理的过程中,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则会对预防和惩治不正之风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为此,X县纠风办设立了举报箱和监督举报电话,一旦有人发现违规大操大办,都可向纠风办举报,相关人员去核实,发现确实违规的`当场处理。这一举措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使想违规操办之人难以顺利进行相关活动,加强了治理效果。

  三、治理困境

  (一)居民参与不足

  按照契约论的逻辑,政府是由公民订约创制的,其政策输出也必定出自民意,符合民众利益诉求,因此,现代政府也叫民意政府。在民意政府下,政策的输出不能仅靠行政长官的一人之志,一般政策输出至少要获得政策对象的理解方能有效推行,尤其是在移风易俗的政策领域,其治理更需要得到公民的普遍支持和参与。请客送礼风在我国源远流长,蕴含其背后的人情联系与往来已经融入人的心理之中,这一自古以来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却要受到各种规范制约,其阻力必然巨大。尤其是在措施推行之初,一些居民难以理解,这就使得这种风俗的治理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在X县,在当地出台相关要求之后,一些违规大操大办的居民便选择在熟悉而隐蔽的地点,或者干脆到邻县去,以求躲避惩罚,给请客送礼风的治理无疑加大了难度。

  (二)边界治理困难

  费孝通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乃是一“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心,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以此散发出波纹圈,这些不同的波纹圈的交织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差序格局网络。在县域边界的居民仍是如此。他们的人际关系网并不因行政边界的划分而止,在这一差序格局之中,县域边界地区许多人的人情网络都牵涉到邻县的居民,在请客送礼上,他们既要承受邻县的人情重担,又要遵守县域法规,输入长期难以弥补输出,这就使得他们相对于县域中心地区的居民,压力更大。自然,在边界的许多居民,一方面,受邻县请客送礼风之累也会大操大办,另一方面,其地理特征也有助于他们规避相关惩罚措施。显然,治理请客送礼风的治理有它的行政边界,请客送礼风却没有这样的边界限制。这是治理范围所必然遭遇的边界治理困境。

  (三)行政强制的法理依据缺失

  我们知道,现代政府是按照公意行动的,政府出现之必要性之一就是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政府的行为被限定在公共领域,而请客送礼被更多地认为是私人领域的事情,政府不得侵犯私人领域,因此,政府对社会风俗的介入,更多的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手段,然而,移风易俗要想收到较为良好的治理效果,光靠模范带头和说服教育肯定行不通,因此不免要采取相关强制措施。然而强制措施除了对相关党员干部要硬性约束外,对一般民众,却是不具合法性的,因为民众不违法即不强制。政府的强制措施并没有上位法的支撑,其法理依据相对缺失。在这里便陷入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要采取强制措施才能达到治理效果,另一方面法律的精神又要求不能对不违法的公民采取强制措施。该县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用了一个很明智的方法,即在公民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建立相关村规民约,自作承诺,然后有政府监督执行。

  四、优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

  一项政策要想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需要政策的有效执行,尤其是在社会风俗治理领域,因为社会风俗在民间积习良久,潜移默化而逐渐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减少政策阻力,离不开居民的普遍理解与支持,移风易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宣传在这其中应始终保持应有的力度,一方面要丰富宣传手段,不仅要利用巡逻车在大街小巷进行广播宣传,并在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张贴通知,村委会在各户村民门前张贴通知,还要积极组织座谈会、动员会、签名大会,同时,对相关典型案件利用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以形成良好的政策氛围;另一方面也要优化宣传内容,宣传内容应尽可能贴合当地民情,语言简短、通俗易懂,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居民学习相关内容,以求在整个县域范围内得到居民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这样方能有效地推进请客送礼风的治理。

  (二)加大执法力度,促进长期治理

  我国古代也有治理社会风俗的例子,从其经验来看,整饬结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某些官吏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为了从中获利而忽视对陋俗的整治;或者对盛行而又难以移易的陋俗予以妥协,所以其政策难以在各地贯彻始终。因此,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巡查,从严治理,构建有效的责任机制,强化县乡各级主体的责任意识,让违规的大操大办无处躲避,同时,应适时地对执法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并且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障执法人员能够公正严明地执法,另一方面要保障治理的长期性,移风易俗是一项长久的事业,短期的治理往往只能达到刹止的效果,一旦这样的治理终止,陋习轻易便能复苏,因此,请客送礼风的治理一定要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期化,以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三)促进公民参与

  移风易俗牵涉到每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其治理尤其需要公民的参与。X县应积极动员县域居民,一方面获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在这其中,不仅要形成相互监督、共同抵制的治理网络,还要在更大的范围上形成居民的共同行动,方能刹住请客送礼之风;另一方面,公民的广泛参与也有助于提升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我们知道针对社会风俗领域的行政强制措施是相对缺乏法理依据的,这就需要公民之间达成有效共识,促进契约的达成,由政府监督执行。因此,应积极建立村规民约的约束机制。从名义上看,村规民约是民众的自觉行为,是民众自由意志的体现,是民众自愿做出的承诺,在精神上或原则上,相当于法律的制定,因此,如果个人出现了违法村规民约的行为,就要接受自己曾承诺过的罚,这样的处罚需要政府来执行,在政府看来,这只不过是遵从了民众自己的志愿而已,没有对民众人权的侵犯。政府这时的行为是具有合法性的,或者说是正当的,因为广义上得合法性不仅指合乎法律的程度,从根本上来说是指合乎人民志愿的程度,即正当性。强制措施与法律依据的背离是社会风俗治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遭遇的困难,从历史经验来看,多数情况下,会采取强制措施,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其中,部分会冠以合法性的名头,部分不成文地进行操作。“适度的强制行政是保证政府行政过程顺利的手段,但过度的强制行政是对政府权威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却会影响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结果反而会造成民众的反感和抵触。因此,地方上在采取强制措施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即限定在人民合意的范围内。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6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活动,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居民破除封建迷信,摒弃旧俗陋习,逐步促进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原则,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创建活动。

  (一)突出群众主题。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二)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摸清摸准当地旧俗陋习的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

  (三)突出正面引导。要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群众。

  三、主要内容

  (一)领导体制。成立移风易俗活动领导组织,广泛吸纳党员干部,成立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工作,有计划组织村民学习科普知识,开展科普活动。

  (二)工作机制。通过广播会、党员干部会、议事代表会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建立移风易俗实施档案,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总结,有会议、宣传、检查、考核、评比等文字、图片、影音资料。

  (三)道德建设。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居民参与比例占总户数的80%以上,鼓励党员干部带头。

  (四)社会风尚。制定村规民约,下发到户,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悬挂;村民家中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五)公益事业。在进行集会或重大节庆时广泛进行宣传,利用公共场所开展移风易俗教育讲座,拓展宣传方式与内容,利用群众性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四、实施步骤

  整个移风易俗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运用横幅,标语,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完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7月)推动移风易俗长效开展机制,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树立学习典范,通过抓先进示范,抓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引导居民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并大力宣传,运用讲座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7月—8月)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行动与完善机制、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认真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回应目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革除生活陋习,积极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五、项目考核指标

  (一)成立一支由党员干部带头,居民参与的移风易俗领导组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

  宣传讲座:不少于两场,分别于项目开展前期、后期举办。

  (二)评选活动:举办四场不同类型的评选活动,分别为“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

  (三)制定村规民约,印制宣传册进行发放。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7

  xx位于沙雅县县城东南,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片区管委会,总人口7954户26537人,由维、汉、回等14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3%。耕地19.8万亩,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是一个纯农业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农村红白事操办和民汉通婚入手,积极倡导节俭办事、文明理事,通过移风易俗,净化了社会风气,树立了文明新风,减轻了群众负担,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一、充分调研,大胆出台婚丧嫁娶改革规定。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特别是红白喜事、小孩满月、起房搬家开业、学生上学、当兵等许多事情越办越隆重,越办越阔气,一个丧事至少花费好几万元,一个喜事花费十几万元,群众内心反对却又无可奈何。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任其发展和漫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严重相悖,与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因此,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婚丧嫁娶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婚丧嫁娶及各项喜庆事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压实各村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因村制宜,制定婚丧嫁娶村规民约。

  婚丧嫁娶改革前,各村存在着有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陈规陋习,一些牧民为了风风光光办红白事,甚至不惜借高利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返贫。为有力制止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倡导婚丧嫁娶节俭新风,根据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婚丧嫁娶的有关规定》,各村迅速行动起来,结合本村实际,从细处着手,制定出台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严重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教育引导农牧民和全县党员干部,移走“歪风”、易除“低俗”,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等方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广泛宣传,新规定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能否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搞好移风俗、婚丧嫁娶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党委政府要求各村根据实际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张贴村规民约、村喇叭广播、红白事上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婚丧新规人人皆知,争取全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倡导民汉通婚,就是倡导正能量。只有不断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融洽民族关系,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才能促进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狠抓落实,确保婚丧嫁娶改革常抓不懈。

  镇党委政府成立专门督导组定期对各村进行巡视,确保将婚丧嫁娶改革落到实处。坚持乡抓村干部,村干部抓红白理事会,乡纪委、民政部门定期督导。对各村结婚、丧事、起房等操办事宜,要求村干部亲自参与把关。各村婚丧嫁娶实行“周报制",每周一由包村干部上报各村的婚丧嫁娶情况,统一登记存档。镇纪委、民政部门负责人按时到村进行现场察看,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通过乡村两级配合协作,确保婚丧嫁娶改革落到实处。

  五、奖惩结合,全面提升移风易俗工作的“软、硬”件水平。

  移风易俗、婚丧嫁娶改革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丧嫁娶改革,我们坚坚持奖惩结合,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提高群众的“软”件水平;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四清四扫”和治理“小污脏乱"企业工作,对全乡20个行政村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对环境卫生检查中得分前三名的村和后三名的村进行奖罚。为倡导移风易俗、婚丧嫁娶改革、树立文明新风提供了洁净的"硬"件环境。

  六、提倡民汉通婚,维护民族团结,创造美好生活。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人民。怎样贯彻落实的讲话?怎样使之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在新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维汉通婚恢复正常化、提高维汉通婚率。使维汉通婚恢复正常化,提高维汉通婚率是实现新疆民族团结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认识维汉通婚现象,使维汉通婚恢复正常化,提高维汉通婚率,才能在解决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中有所突破。今后,对维汉青年男女交往、维汉通婚说三道四、排斥孤立、威胁恐吓的,一定要严加惩处,政府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保障维汉青年男女正常交往,除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外,不仅可以对维汉通婚给于适当的奖励,而且还可以对承受更多社会压力的维汉通婚家庭的子女给予关爱和优惠政策。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8

  为进一步加强镇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xx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xx个村(居)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中xx镇把文明户评选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三方面保障星级文明户评选的公平性、可行性、科学性和规范化:一是把创建文明村镇的各项任务纳入星级文明户创建内容,对十颗星创建标准进行细化、量化,统一了星级文明户评选方案、申报表格、申报要求等;二是积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评星结果由群众说了算,把民主推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贯穿到“评星”全过程;三是按照镇、村二级分别建立星级文明户档案,将其文明户家庭成员情况、经济状况、家风建设情况等详细登记,并征集参与评选的家庭对文明创建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文明户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微需求”,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

  在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持续推进中,很快xx掀起了一股“追星”热。“星级文明户”点燃了乡风文明的星星之火,燎起了家风好、民风淳、清风正的文明之原。“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群众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打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xx镇从宣传教化、完善机制、村规民约、诚信惩戒、等方面出“新招”,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推动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展新动向。

  一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xx镇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各村居积极落实“一约四会”各项工作,推动“一约四会”制度上墙,深入开展“一约四会”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xx镇积极促成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帮助各村居建立红白理事会,让有威望的乡贤名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加入;同时,采集广大群众意见,各村商讨确定本村标准,制定具有本村特色,符合本村民情,涵盖群众文明诉求的村规民约;通过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明确农村红白事参照标准,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将清风正气融入村规民约,使文明精神在村庄落地生根。建章立制,经常性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文明新风活动,并建立“一约四会”工作台账和会议记录,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促进“一约四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是加强宣传、倡议以正风俗。xx镇组织志愿者入村进行宣传劝导并发放宣传资料,在各村居宣传栏张贴倡议书,利用村部电子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宣传标语,绘制移风易俗文化墙,在村落围墙上绘制移风易俗公益广告等宣传手段,积极宣传村规民约、勤俭节约、文明新风。号召村民摒弃陋习,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执行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行为,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氛围。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移风易俗活动方案07-27

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方案04-23

移风易俗活动的实施方案范文04-07

“移风易俗”活动实施方案模板10-07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活动方案精品07-17

移风易俗活动倡议书03-16

移风易俗活动简报(精选20篇)08-15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实施方案04-07

移风易俗活动简报范文(通用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