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简报

时间:2024-07-08 12:00:21 简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简报

  站在今天公民社会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的文化权利,基本文化权利要得到保障,就要让每个人都读好书。读书月,正是市委市政府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责任感与广大市民积聚已久的文化需求激情碰撞的产物。想要知道更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简报的内容?若想,请随时关注简报栏目!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简报

  催生读书月的,是深圳人在阅读上的“先知先觉”。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来深圳的人都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实现梦想的动力,就是不断的知识更新和信息滋养。正因如此,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追求就更加自觉主动,这座青春都市也就有了巨大的读书热情。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是1996年11月的第七届全国书市。全国书市,这个曾被别的城市认为是亏本买卖的“烫手山芋”,在深圳变成了“香饽饽”。这是出版界一次史无前例的盛会,当时,为控制顾客的数量,开业当天实行售票,5元一张门票,没想到当天前来参观购书的市民依然多达10万人!短短10天,深圳书城销售额高达2177万元,一举创造了5项全国纪录。

  第二,是深圳当时的图书馆现象。记得原来在北京读书工作时,常为了写论文跑北京图书馆,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可谓门可罗雀,去借书时畅通无阻,可是,来到深圳后发现,这里的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年轻人都排着队进去读书。

  我曾在团中央工作过,记得团中央领导多次告诫我们,知识的积累,决定一个人最终的高度,也决定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最终的意义,我们要为21世纪读书学习。来深圳工作后,目睹人们学习读书的热忱,我曾在xxx年为《深圳青年》杂志写下一篇卷首语《为了21世纪回炉》——“在深圳,10个蓝领中有6个曾经和正在回炉,而在白领中是4个,平均言之,这个城市有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辛勤地工作一天后,还要透支精力、花费财力,艰苦地学习。这是怎样的精神与价值!”、“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在进取,而当一代人和一个民族都有这种持续的热情时,那将是种族的幸运。”

  市民的读书热情和求知渴望,引发了我们的深深思索——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应该在市民阅读行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也许,举办专门的读书活动,正是一条绝佳路径。这时,媒体的声音出来了,市图书馆副馆长、市政协委员刘楚材的提案上来了——《关于建立“深圳读书节”的提案》,与我们的设想不谋而合。

  xx年4月,文化局新闻出版处开始调研,提出策划草案。我们寻思着,设立读书节还需人大审批通过,改成什么好呢?设立“读书周”吧,时间太短,还没热起来就闭幕了。最后,我建议把“读书节”改成“读书月”。20xx年4月,我们向市委宣传部递交《关于在我市举办“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报告》,并向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白天同志作了汇报。不久,市委宣传部正式批复“同意每年11月为‘深圳读书月’”,时任市委副书记李统书也专门批示“好事,要尽力做”。

  20xx年11月1日上午10点,首届深圳读书月在深圳书城北广场隆重启动。那一天,市领导李统书、周长瑚来了,老领导李灏、厉有为来了,机关干部、企业员工、武警战士、中小学生都来了,彩旗气球飘起来,威风锣鼓响起来,深南路上行人驻足、车辆减速。那一天,我主持并宣布首届读书月开幕。我们希望,深圳民间蕴藏的巨大读书热情将通过读书月得到充分释放,市民的阅读权利将通过读书月得到充分满足。

  一路风雨同行,读书月拥有“全世界最高级的顾问团队”

  读书月的设立,被媒体誉为“深圳人的又一创举”。

  创举,就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借鉴,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办好读书月?我们为读书月请来了“全世界最高级的顾问团队”。

  20XX年10月26日,读书月组委会聘请老领导李灏、厉有为、李海东同志为总顾问,同时向饶宗颐、金庸、陈佳洱、谢冕、余秋雨、牛憨笨六位先生发出“特别顾问”的聘请书。读书月走过11年了,他们一直与我们风雨同行。

  三位老领导,在深圳“杀出一条血路”中功勋卓越。在位期间干得轰轰烈烈的他们,却有一个共同遗憾,就是觉得深圳的读书风气还没有形成,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帮助我们来推动读书月。读书月有个惯例,在组委会全体会议前夕,必定专门向总顾问汇报年度主题、重点活动,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记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之后,组委会办公室公开征集读书月总主题,经几番讨论,我们拿出三条备选。在征求意见时,三位老领导异口同声:“‘阅读·进步·和谐’好!”一时传为佳话。每每读书月启动,他们只要在深圳,一定准时参加。有一次,李灏同志脚扭了,还坚持在主席台上站了50分钟,他笑着和我说,“读书月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明年可不要罚我站了!”如此真情,怎不让人感动?

  读书月的特别顾问,都是德高望重的鸿儒大家,他们为读书月不遗余力,或登坛开讲,或推荐好书,或策划创意,或题词赠字,总给我们许多收获和惊喜,了解欣赏读书月的他们,成为这一品牌自觉的传播者、真诚的推广者。

  金庸先生来深圳参加读书月活动时,我们安排他住在五洲宾馆,他一直说这里太高级了,住商务酒店就可以,还要自己付房费。我们给他讲课费,他更是分文不收。逛书城时,他坚持自己掏钱买书,“我应该对深圳文化有自己的贡献”,他对读书月印象深刻,“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有如此欣欣向荣的读书尚学风气,是我没有意料到的。”饶宗颐先生在84岁高龄时,成为读书论坛第一位开讲嘉宾,这对读书月是多么巨大的支持啊,时隔多年,老先生还动情回忆,“能够为读书月做第一讲,我很自豪。”

  我们做过统计,现在,读书月高级顾问团的平均年龄达到了82岁。他们的求学治学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为读书月增添了无限风华。一批在中国文坛、思想理论界星光熠熠的学者,也在一起对读书月相助支持,对读书月口口相传。

  一群敢于担当的人,推动读书月“拾级而上”

  十年来,读书月的阅读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看看多年来的主题,我们可以清晰勾勒出一座城市全民阅读的历史变迁。

  首届读书月提出“营造书香社会,共创美好未来”,第二届提出“探求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第三届提出“建设公民道德,实现文化权利”,第四届、第五届提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前几届属于读书月的造势阶段,场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丰富多彩,让市民逐渐熟知了读书月。第六届到第九届属于巩固成长阶段,我们提出“阅读·进步·和谐”作为总主题,每年再设年度主题,如“实实在在读一本书”、“我阅读·我快乐”等,在阅读已为市民所广泛认可的前提下,我们关注着市民的阅读感受。

  在走到第十个年头时,读书月进入创新提升阶段,跳出了阅读的小圈子,进入城市的大视野。“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的主题告诉我们什么呢?十年不辍的含英咀华,十年不辍的苦心经营,十年不辍的机制创新,十年不辍的精神浸润,阅读已和这座城市的人密不可分。

  从首届的50项活动、170万人次参与,到第十届的372项活动、900万人次参与,读书月的发展轨迹,犹如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

  十年磨一剑!正是一批敢于担当的人,一群热爱读书的人,“把读书月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办”,推动着读书月拾级而上。一批同道,多年如一日地把读书月当作一种崇高追求,这批志同道合的同仁成为读书月的中坚力量,也为深圳学派奠定了发展基础;作为读书月的总承办单位,原来的新华书店,现在的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以及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始终在充满创意地开展工作;文化局、市教育局,市工青妇等单位也在各自领域尽心尽力。

  举办读书月中,媒体的力量不容忽略。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是读书月始终一贯的宣传者、推动者和组织者,深圳商报的“文化广场”、深圳特区报的“文化星空”对读书月给予全面生动的报道,本身也是多种活动的策划者;广播电台举办的诗文朗诵会成为诗人的盛宴、市民的节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陪伴着读书月一路走来,一路传播,当其他媒体聚焦深圳的经济指标时,他们目光灼灼地关注着深圳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对深圳人的精神品位的一种尊重。

  一个文化品牌的创办与坚持,不仅需要理性,还需要激情,正是一大批单位和一大批人的用心浇灌,才让读书月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一座30岁的城市,以10年打造文化品牌构筑文明样式

  今年,读书月进入第11个年头。很多人心存疑虑,读书本是个人的行为,一个城市为什么要以读书月的形式去推动?深圳才30岁,何以把全民阅读活动坚持了十年之久?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被赋予不断探索和先行先试的使命。深圳用十年时间,持之以恒地开展读书活动,说明了读书活动在深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说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和全市的一种基本态度。历届市领导都精心呵护着读书月这一品牌,总抽空出席重要活动,而他们本身也是城市全民阅读的领航者,有些市领导在调离深圳时,行李中最多的就是书。

  中国有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站在今天公民社会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的文化权利,基本文化权利要得到保障,就要让每个人都读好书。读书月,正是市委市政府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责任感与广大市民积聚已久的文化需求激情碰撞的产物。在2001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成了多年来我们开展读书月活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十年来,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深圳的每一个角落。读书月,涌现了读书论坛、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中外经典诗文朗诵、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等一批知名品牌,让市民享受到读书之乐。值得关注的是,当一些城市的读书活动在开展若干年后变为“鸡肋”时,深圳读书月却长盛不衰。因为读书月有一个独特模式,就是“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支持、市民参与”,搭建一个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广阔平台。因为读书月总是创意不断,每年都有新活动新亮点。以读书论坛为例,在举行了几届之后,我们创新形式,让名家“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金庸与二月河“南北大侠”的论剑,星云法师与刘长乐的交流,自是一票难求,最受欢迎。

  读书月的举办,不仅表明一个城市的文化态度、文化追求,更表明深圳对未来的志向,不急功近利的远大抱负。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过去10年,正是城市品格形成的关键期。让我们欣慰的是,在这个关键期,读书月伴随着深圳人走过了十年,这是“用大气压制浮躁,用优雅驱除粗俗”的十年。而今,“以读书为荣”已成为我们的价值理念,“以读书为乐”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去深圳的书城和图书馆看看吧,那里处处有人们认真阅读的身影;到大街小巷、工厂校园走走吧,600多个图书馆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等待着爱书人的到来;和公务员、白领、打工者聊聊吧,读书已成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知识获得力量,从经典汲取智慧,从文明启迪创新,崇尚阅读、求学问道,已沉淀为我们城市一种共有的精神气质。

  省委常委、书记王荣同志曾说,深圳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但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形成了非常扎实的基础,确实是走在全国的最前面,创造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奇迹。奇迹,正是读书月等活动共同缔造的——去年,这座曾被戏称“文化沙漠”的城市,荣膺“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赢得国际知识界的认可。

  “十年磨一剑,未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可当。”去年,读书月特别顾问、北大原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热情寄语第十届读书月。而今,第十一届读书月即将开幕,城市的文化闹钟又响起来了,读书月,正迈向新的十年。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深圳筑造的不仅是高楼大厦,通过阅读,我们还在走向一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在创造一种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简报】相关文章:

信息的简报03-30

信息简报范文09-12

信息培训简报10-27

信息简报范文07-27

春耕信息简报02-03

帮扶信息简报05-04

防疫信息简报05-23

扫雪信息简报06-09

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08-18

消防演练信息的简报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