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07 01:58:5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1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这是写秦王。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全文就是在这样主体对话并助以行动的描写中,用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反衬出唐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文章的笔法上最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的写法。

  4.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怫()跣()抢()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字词;

  2、借助注释和工具疏通文意。

  3、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字词;

  2、借助注释和工具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导入

  由电影《我的一九—九》中着名外交家顾维均的故事?引出他"不辱使命",然后,列举众多"不辱使命"的外交者,如硕相如、鲁仲连、周恩来等,以引出唐雎和课题。

  2、简介作者,释题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着作整理编辑而成。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唐雎()怫然()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休祲()缟素()色挠()

  二、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1、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学生自己翻译课文。

  教师强调以下重点字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希望;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请广于君扩大;

  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违背;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交换;

  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曾经;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脚;与臣而将四矣成为四个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穿丧服;挺剑而起拔

  2、学生翻译全文,全班交流。

  四、达标提升

  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____使命(2)秦王fú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____(4)以头qiāng____地

  (5)休jìn____降于天(6)天下gǎo___素

  (7)秦王色náo____(8)huì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àng___江边(10)天上宫què____

  (11)三年jī____旅客(12)低qǐ____户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3)岂直五百里哉!()()

  (4)长跪而谢之曰()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

  4、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教后感: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03-09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案教学10-09

【精华】《唐雎不辱使命》教案三篇10-30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汇编6篇10-24

唐雎不辱使命改写作文11-20

《唐雎不辱使命》改写作文08-23

范雎怎么读11-15

范雎说秦王11-16

有关范雎还是范睢09-11

小鸭唐德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