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找规律》教案

时间:2023-12-15 09:20:16 立宇 教案 我要投稿

《找规律》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教案(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教案(通用20篇)

  《找规律》教案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伸出手张开,问:有几个手指?有几个空档?如果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能夹几枝笔?(板书: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

  2、请4名男生和4名女生排队,要求: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全都排着符合要求吗?怎么办?(排成4男3女)他们是怎么排的,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

  交流表示的方法。师:这样的排列方法叫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索规律

  1、出示教学挂图。

  (1)在图上找一找,有没有像刚才男生和女生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交流。能不能用一句话描述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2)这些一一间隔排列有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规律?同桌合作讨论、探究。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名称:两端物体中间物体

  (4)归纳出“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运用规律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提问:“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相”可知什么?

  各自解答。交流。

  把上题改成:马路一边有25个广告牌,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该怎样解决?

  2、(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提示:一根木料锯1次,能锯成几段?画图理解。那锯3次能锯几段呢?为什么?

  (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四、拓展规律

  1、把前面表演过的4男4女再次请上台。思考:有什么办法不多加一名男生或者不去掉一名女生,使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围成一圈)归纳:当围成一圈时,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同样多。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提问:为什么桃树也是75棵?

  五、总结规律。

  《找规律》教案 2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准备:

  ppt 编织绳 小鱼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 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找规律》教案 3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

  师:小朋友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就是因为有了规律而变得更加美丽。

  师:数学王国里的聪聪和明明,他们应用了规律的知识分别装饰了厨房,想请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下,大家愿意去吗?

  (课件出示聪聪设计的厨房)

  师:谁发现了聪聪设计的厨房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复习以前所学的`规律)

  生反馈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明明看见聪聪把厨房设计的那么漂亮,他也迫不及待想要展示他的作品了。看!这就是明明设计的厨房的壁砖和地砖。(课件出示)

  我们来听听聪聪是怎样评价的呢?(你怎么设计的乱七八糟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为明明设计的厨房有规律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助聪聪找规律。(揭示课题并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他们设计的厨房来引入新课的,这样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当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的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聪聪设计的厨房是按照小朋友们以前所学的规律来设计的,属于复习旧知:然后当出示明明设计的厨房时,通过聪聪对他的评价,说怎么设计的乱七八糟的,一点也没有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兴趣,直奔今天的教学主题找新的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我们先来研究壁砖。这个壁砖的排列究竟有什么规律呢?(4)

  师:请小朋友小组合作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大概3种:斜着看,每一斜排的图形相等,颜色相同;每一行的图形一样多;每一列的图形也相同。)

  当学生提到每一行的图形一样时,(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老师这样引导:刚才都是斜着看,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啊?)

  师:对,每一行都有圆形、菱形、三角形、五角星这4种图形,但是这4个图形的什么不一样呢?

  师:那他们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先来观察第一行。

  师:排在第一的是什么?(学生说一个,我依次贴在黑板上)

  师:那从第一行到第二行图形位置是怎么变化的呢?(请学生到黑板上摆)

  当学生摆完后,课件出示,问:这样就好了吗?(还要往前移一格)

  师: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演示的呢?

  师:第三行的图形又是怎么变化得来的呢?(请学生来移一移)

  《找规律》教案 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88找规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和练习纸及没有花边的雨伞、衣服、相框、手帕图片等材料。

  2、学生准备蜡笔或水彩笔。

  3、课前与学生做有规律的游戏。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形象的图形排列、颜色交替规律,为后面的抽象数列规律探索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存在的规律做好铺垫。虽说学生在生活中常见规律的存在,但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规律缺乏系统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时初定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物体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2、通过猜一猜、涂一涂、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猜测、创造能力。

  3、通过寻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策略选择。

  1、《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书本向生活辐射,不完全按教材的编排进行。

  2、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我准备通过多次实践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在数学新课程培训时曾记得斯苗儿老师针对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时说过,对于教材的挖掘,我们只要求广度而不是深度。因为,每册教材的编排总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只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测,体会“规律”的含义,掌握找“简单规律”的方法进行运用规律,再去创造规律,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课前:因为是借班上课,有必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前和学生做游戏。首先请学生看我或听我的,如果能跟得上就一起来做,谁做得好就请谁上来做。当我拍手××× ××××××时,学生已很整齐地跟着拍了起来。我再伸手、跺脚;伸手、跺脚......学生又整齐地做了起来。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上来自编,其他学生跟着做。学生情绪高涨,都争着要上来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第一次来和你们一起学习,还不知道谁的学习本领最大呢?现在先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推测能力最棒,好吗?

  2、感知规律。

  (1)出示一串串的小积木,(有一部分藏在盒子里)逐一出示。(第1、2串是有规律的,第3串没有规律的)

  (2)猜猜接下来是什么?

  (3)说一说你的理由。

  当我连续拿出两串有规律的积木,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学生肯定能说出相同的答案的,但当出示一串没有规律的积木,这时,学生的意见就不一定同一了,这时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争议。我就可以趁机让他们先看一看、想一想,再跟同桌交流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如果学生能说出因为前两串是有规律的,那么,我就问他“你说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呢?”从而引出课题。如果学生没有说出“规律”两字,那我就告诉他们,像前两串积木那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规律,然后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展开。

  1、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1)课件出示

  ①□○□○□○(注:□为蓝色,○为红色)

  ②△○□△○□△(注:△为红色,○为黄色,□为绿色)

  ③□△△△□△△△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3)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

  ⑷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虚线把反复出现的每一组隔开)

  如果学生的表达比较凌乱、无序的话,应及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

  ⑸你会接着画吗?

  2、猜一猜,第11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

  如果学生只说出第11颗是白色的,那我就会说:“我说也可以是黑色的。”那么学生就会好奇,就会再次去考虑问题。如果学生能说出两种可能,那我就请学生说出理由。

  3、涂一涂,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①○●○●○○○●

  ②△△△△△△△△△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规律?

  5、欣赏课件出示的有规律的图片。

  6、设计规律。

  小朋友,我们已认识了一些规律,也学会了找规律,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装饰一些物品呢?(出示雨伞、手帕等图片)

  (1)想一想,你们小组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创造的规律?

  (2)把这样的规律用在什么上面呢?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图片。

  (4)小组内交流。

  (5)展示创造的规律。

  (三)教学总结。

  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小朋友做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规律。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用比谁最棒的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课开始通过观察、推理、猜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规律”的含义。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以及学习方法有时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在这环节,创设了让学生去猜,让学生意会,积累感性经验,给学生了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在表达上还是比较零乱、无序的。我通过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规律。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的习惯。这一题的难度并不大,但考虑到学生在找规律时一般是从左向右的顺向思维考虑。在这里通过不同方向去观察可以找出不同的规律,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全方位考虑。

  在学生认识了规律之后,让他们找找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再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最后请学生设计美丽的花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还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自我的空间。他们可以画上花边,可以用学具摆花边,可以涂上颜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巩固新知,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延伸。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在创设情景的谈话过程中已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当我连续拿出两串有规律的积木,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学生都能说出相同的答案,并都有自己的理由。接着,我出示一串没有规律的积木,学生的意见不同一了,这时就引起了他们的争议。我让他们先静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跟同桌交流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学生大声地说:“因为它没有规律。”其他学生也附和着。

  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分歧时,我先不做出判断与,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产生矛盾的情形下,能够提己的想法,敢于面对意见分歧,通过交流形成一致的结论,是非常了不起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十分高兴。可我故作惊奇地问:“你们说没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呀?”我的话还没说好,有个学生已站起来说:“像刚才那两串积木一样重复排列的”;有个比较眼尖的学生看到我课前在黑板上的磁铁(红绿红绿红绿)说:“那就是规律”;另有一位学生说:“刚才我们在课前做的游戏就是按规律做的。”接着,我就引出了课题,板书:找规律

  片段二:

  在完成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的第③题时,有位学生说后面可以填上△□,我问:你为什么这样填,有什么规律?生说:“正方形的个数不变,三角形的.个数一个比一个多一。”我笑着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但是,我看到了部分学生的一脸茫然。我就没有留时间让学生探究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

  片段三;

  “学会知识要学会应用,今天老师请你们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听说要帮老师的忙,学生可来劲了。我出示了一串黑白相间的10颗珠子问学生第11颗该穿什么颜色?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白色。果然学生都是这种顺向思维。这时我发现那位说出不一样规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我连忙问他:“有什么不同意见?”生答:“也可以是黑色。”同学们都看着他,一会儿就有一部分学生赞同了他的说法。我假装糊涂地问:“可以是黑色的?”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如果从左往右看的话就应该是黑色的。”这时其他学生也点起头。当学生明白,我假装糊涂,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加深了对“规律”的本质意义的理解。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可以找出不同的规律,并学会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全方位去考虑。以后学习规律就会容易得多。

  七、教学反思。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做为新单元的第一课时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教科书主题图是同学们在开联欢会,要求学生在布置后的教室里找出规律。作为一节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的展示课,我力求在新理念支配下实施教学。设计时根据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及自己在课改以来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或困惑的问题,借此机会展示一下与大家商榷。因此,我大胆地对整个教学过程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实际出发,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从中感悟规律。反思教学过程,我感觉这堂课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于:

  1、做中玩、玩中学。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把传统的“听中学”与“看中学”转变为主动的、活动的“做中学”与“玩中学”,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涂一涂、欣赏图片、设计规律等活动,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不但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愉快地学习,同时让学生感悟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

  2、做中学,学中思。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果本节课呈现的材料都是有规律的或都是同一方向的,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让学生在观念上经历“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过程。片段一中的第三串积木接下来是什么呢?课堂中引起学生的争议。最终学生的结论是因为它没有规律,而我却故作惊奇:“你们说没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及片段三中的我假装糊涂地问:“可以是黑色的?”由于有了这样的疑问,才激发了学生的交流与反思,让学生加深了对“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这节课也留给我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有:

  1、我走进新课程的误区。

  我反思了整个过程:本节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确认这个设计是符合新的课改理念的,课上全班学生兴致勃勃,场面也很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自主实践每一个活动。但是,遗憾的是没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而草草收场。这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怎样才能使活动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而达到预设的目标呢?如果在设计中减少一、两个活动或某个环节是不是可行呢?于是,我用同样的内容在校教研活动中在自己班级上了一节课。这一次,设计不完全相同,首先,让学生猜积木引出“规律”后,再表示心中的“规律”,然后进行找规律,最后学生设计规律。活动中学生有充分感悟和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发觉是我进入了新课程的误区导致课的失败。因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忽略了有效教学,以为活动少了就是不符合新理念的课似的。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安排的小组合作留于形式,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没时间引导辨析方法的差异,甚至没时间去关注尚缺成就感学生的困惑而草草收场。事实证明,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活动的整合,做到“以一带面”少设计几个活动。这样既符合课标,又不必担心一节课的任务完不成,那活动效果自然很有效了。

  2、存在困惑的问题

  这节课使我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许多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因为学生的想法、问题有可能是我们课前不能预测的。这样的课堂意味着教师会更多的付出,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回顾我的教学过程(片段二)在找规律时,有位学生说出□△△△□△△△的后面可以画△□时,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虽说生活中常见规律的存在,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可以说熟视无睹。因此,我当时只是肯定了他并表扬他,而没有让其他学生去研究,去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课后,有一位教师提出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下去这堂课一定会很精彩。那样的课更适应于新课标的理念,因为,我们提倡课堂上跟着学生的感觉走。但是,当时的我却想到既然每册教材总是由易到难,从浅入深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如果每节课都跟着个别学生的思维走,那么还有似懂非懂的学生怎么办?对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创造,他们的与众不同,我给予肯定、赞赏,但学生总是有差异的,一个人代替不了全班,新课标提出“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为什么我们只把目光注意到个别学生的身上,而忽视了绝大多数呢?(难道是我对课标理念错误的理解吗?)

  另外,对于教材的挖掘,斯苗儿老师说过只要求广度而不是深度。(难道是我对这句话的误解?)因此,课后我请教了那位上过这一课而顺着学生思路进行的老师,她说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是无可非议的,只是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为作业本是根据编排的要求出题的。我知道学生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新的思维都来自学生的实际,都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内容,因而也是教师最应该教、学生最应该学的内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呢,而且又符合学生的要求呢?因为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已出现了两极分化,如果不恰当地处理,班级中两极分化不是更加严重吗?这节课让我发现我已在课改中迷失了方向,对新课程的教学存有许多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平衡点了

  《找规律》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 ,又来了1只黑猫, 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 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红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找规律》教案 6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从兴趣出发,主要侧重于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提炼。为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创设了让学生欣赏漂亮手链图片的情境。这一情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经常接触,贴近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的手链图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规律性,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分层次教学。

  在新课的讲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顺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发现的规律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最后设计的回顾反思环节中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灵活地进行验证解答对错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不同颜色的珠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漂亮的手链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手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手链图片,学生欣赏后,教师课件出示一条断了的手链)

  师:同学们,小红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链,可是不小心让她弄断了,掉了2颗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颜色的珠子,你们能帮她找找吗?

  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教材88页例5)

  (1)想一想:在这道题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关键?(关键词语就是“按规律”)

  (2)说一说:小红是按什么规律来穿手链的呢?

  预设

  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生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3.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正确)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小红的手链,看符不符合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找规律》教案 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找规律》教案 8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的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六一节快到了,老师听说学校里要准备搞一次联欢会,每个教室都装扮装扮,看这些小朋友已经在自己装扮的教室里跳起舞来了。出示课件联欢会动画。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想不想找一下他们的规律呀?(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

  二、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 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的是红旗,来看看对不对。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黄旗的后面是红旗。小旗的规律是按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让学生明白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这样的一组重复出现。)

  2、 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是的!它们都是重复排列的。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领着学生读一读。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后面都应该摆什么颜色吧?出示刚才的联欢会动画。

  通过观察,发现灯笼是按照红蓝蓝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红色的。小朋友是按小女孩,小男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小男孩。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

  4、那利用你们明亮的眼睛来看看下一个是谁吧?先观察图形,找到下一个是什么图形,再讨论什么颜色?同学们发现的真快,立马就能找到它的规律,那我们一起拿出你们的图形来摆一摆吧,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教师巡视,检查每组摆放的规律,及时给他们表扬与赞美。你们的小手真是太巧了,能摆出这么多的规律来,那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快速的整理好你们的图形,看看谁能第一个看到老师的作品。

  5、出示一组碗的摆放。让学生先观察它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也可以从数字的排列规律入手。

  可爱的鸡妈妈领着她的小鸡也来到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规律填出数来吗?出示课件。

  三、 知识运用

  1、 摆一摆,填一填。

  从图形观察,也可以观察小棒的个数。

  2、 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3、 画一画: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赞美!

  4、猜一猜后面是什么?出示图形

  (1)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并将后面的空格补充上

  (2)应该涂什么颜色?

  归纳总结:找图形变化的规律按照颜色的重复特点和形状的重复特点找规律。

  四、 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规律。

  做动作,找规律:先发现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再找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我会创造规律。

  好,请一位同学把你创造的规律表演给大家,请你发号使令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好,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倒数5个数,一起来看他们创造的规律!

  太棒了,大家都非常的开动脑筋能够创造出很多的规律。

  五、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一起来说一说吧!

  看着板书回顾今天的内容。

  其实在生活有很多的规律。看看谁最善于发现,你注意到生活中的那些规律了吗?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这节课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规律美的眼睛。回到家把你发现的生活的规律告诉爸爸,妈妈,和你的好朋友好吗?看谁最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这节课我们同学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板书

  重复排列的规律: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

  1朵红花1多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

  灯笼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小朋友女男为一组重复排列

  《找规律》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89页。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年了,喜欢过年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2.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像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3.汇报结果。

  (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

  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

  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学生独立表演。

  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3.生活中的规律。

  a.找一找。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b.帮帮他。

  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2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全课结束

  《找规律》教案 10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2页例2,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培养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并能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上一节课,你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会议桌上按2盆菊花,1盆月季花的顺序摆放鲜花,一共要放24盆,这其中有( )盆菊花。

  (2)△△△○□△△△○□△△△○□……,在前32个图形中,一共有( )个△。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教学例2。

  (1)兔子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也就是把每几只兔看作一组?18只兔可以分为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2

  说出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以及解题步骤?

  (2)比较各种解法,进行优化。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3.讨论“试一试”。

  (1)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的是什么?

  (2)如果一共40只兔子,你会计算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吗?

  (3)在小组中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十第2、4题

  2.完成练习十第3题

  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是星期几?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XX年3月1日是星期一,你能求出三月份休息了多少天吗?上了多少天课吗?

  《找规律》教案 11

  活动目标:

  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AABAAB、ABBABB和 ABCABC,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在做珠帘、欣赏珠帘的过程中感受规律美。

  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找规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小猴、小猪、小猫的图片;三条有规律的路;三个已粘有部分AABBCC规律的盘子;一根长绳子,上面穿有夹子;一条有AABBCC规律的围巾图片。

  2、学具:人手一根长纸条,一个固体胶、各色小圆片若干。

  3、经验准备:幼儿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复习规律AABAAB、ABBABB,引出规律ABCABC

  1、出示三种动物图片。

  2、逐一出示三条路,引导孩子发现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规律。

  二、学习新规律AABBCC

  1、出示围巾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发现AABBCC的规律。

  2、观察围巾上的花纹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又有几个并排放在一起?

  3、引导孩子发现盘子上的规律,并接下去往下排。

  第一个集体排,还有两个请两个孩子上来比赛排,检查是否排对。

  4、小结:原来这三个盘子上的花纹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进一步巩固规律AABBCC

  1、做一串珠帘,要三种颜色有顺序地排。

  2、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人拿一根长纸片,从画着颜色的这一头开始粘,三个颜色有规律地排,一直到纸片粘满了,就把它挂到珠帘下面,用上面的夹子夹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赏漂亮的珠帘,感知规律美

  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以“小熊请客”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与这些“动物”的互动中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决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也能正确地完成排序规律,但是在自己的讲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导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规律时出示了一个圆盘,但当孩子全部粘贴完整之后,忽然意识到应该给孩子一个起始的标记,没有标记颜色就混在一起,规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给孩子长纸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根据规律粘贴,应该提示孩子当纸条已经不再有地方粘时,一个节结束的时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们则应该 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将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够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前期准备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经验,知识点的正确把握等等,尤其是数学、科学领域,是不允许老师有丝毫的学科知识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环节设计中的一个小细节,教师都需要考虑周全才性,才能带给孩子最为科学的认知经验。

  小百科:找规律是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找规律》教案 1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59-6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挂图、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笑脸、哭脸、怒脸…,请学生猜下面是什么图形,并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像这样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揭题:今天我们来探究“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他们是不是随意摆放的吗?

  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小组里说说

  2、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摆放的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我们看到8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第十盆是什么颜色的?(红)

  2、那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猜猜,并请学生自己验证

  3、小组交流,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4、汇报:①画图的策略

  ②列举的策略

  ③计算的策略

  重点提问:算式中15、2、7、1的意思

  5、比较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完成试一试(1)为什么除以3?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18除以3没有余数,第18盏彩灯是哪一组的第几盏?

  2、游戏:你来提问,我来答(提彩旗方面的问题)

  由学生提问,其他同学解答。如:第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进一步体会通过计算,用余数来判断的方法。

  3、猜猜我是谁?

  ①出示笑脸(红、蓝、黄…),排在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笑脸?

  ②出示笑脸(红、蓝、黄、绿…),排在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笑脸?

  4、画图形:自己设计一串有规律的图形,并算算第32个图形是什么?小组交流。

  5、生活小常识(生肖)书上练习十第一题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欣赏、感受规律之美: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潮涨潮落…

  红绿灯、霓虹灯…

  《找规律》教学反思:

  本课能紧密学生的.生活体念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学生熟悉的笑脸、哭脸、怒脸展开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课

  堂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新鲜的气氛中投入探索,学生很自然地探索出脸型的排列规律,然后很自然地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脸型变化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顺利地找出了规律。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强调了多种方法的运用,不局限于某一种并且又引导了学生去比较,体会最简单的方法,在优化方法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怎样列式计算,而且考虑了顺着思考和逆向思考,这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激励式语言评价,通过教师激励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如在设计一串有规律的图形活动中,教师巡视时发现有学生不能画出有规律的图形时,教师就鼓励学生说:“你动动脑筋,一定能画出来的。老师相信你。”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为学生克服困难注入了勇气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同伴的期待中,重新画出了有规律的图形,掌握了知识,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主体性评价,如设计了游戏“我来提问,你来答”,教师并不急于给予评价,而是把这个评价的机会让给学生,这里让学生客观地看待别人,欣赏别人,正确地评价别人,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得到提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交流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得到较大的发展。另外上课时教师语言要更精练一些,过渡要在自然一些就更好了

  《找规律》教案 13

  教学内容: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维。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体验,以激发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

  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会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拍照活动。

  1、看书,知道拍照活动方式。

  师:小军、小明、小红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什么叫不同的排法呢?

  小军站第一个的不同排法:

  如:小军、小明、小红(一种排法)

  小军、小红、小明(另一种排法)

  2、拍照。(教师当摄影师,选三位学生到讲台前)

  要示:这3个同学名字分别叫ABC ,请其它同学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

  (边拍边出示简笔画,并板书排列的字母。在多种方法比较中突出按一定顺序排列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3、小结。说一说你如果是拍照者,怎样才能每种情况都拍而不遗漏呢?

  二、想一想,试一试。P52如果在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想一想”可以引导学生分两步思考:每次选两人有3种不同选法,而每两人都各有2种不同的排法。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排列方法。)

  三、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用8、2、5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先引导学生把用8、2、5组成的三位数一一排列出来;再启发学生根据排列的过程,抽象出可以用“3×2”求排出的三位数的个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正确理解“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的含义。连线后,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其中的规律,认识到比赛可以用“3+2+1”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三个小朋友打电话,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着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两个问题的不同含义,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加深对简单搭配的排列现象中规律的认识。)

  四、总结。你学会了什么?

  《找规律》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作业卡、各种图案的贴纸、正方形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四季的美景。

  2、播放(四季美景)

  3、游戏(发放牌子)

  师:你最喜欢什么季节?(请你来代表。还有谁喜欢不同的季节。谁想代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举牌的同学上前来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顺序。(问:他们排对了吗?)

  师:(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节奏很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夏天过去。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4、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依次循环出现的现象,叫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 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出示第一幅图(墙面装饰图),让学生观察。

  师问:老师带来了朋友家的墙面装饰图,上面都有些什么图形?

  生: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五角星 。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图形。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你们有信心去找吗?(有)请听要求:

  (1)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说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说清楚;

  (3)比一比,看哪一组能找出不同的规律。开始!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

  (1):斜排 (师:是的,当我们斜着看时,每一排的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学也找出了这个规律,请用手示意。) (播放斜排演示)

  (2)横排:(师播放,老师重点讲解、规范说法:我们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为基础,圆片移到这一行的最后,其它三个图形都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就变成了第二行。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规律也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让学生猜一猜。)

  (3) 竖排:(师播放,让学生欣赏)

  (4)以最后一个图形向前移动的规律。(播放、大家欣赏)

  4、总结规律:

  孩子们,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规我们就叫它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智力大闯关吧!你们敢挑战吗?(敢)好,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考考你(规律训练)

  过渡:动物园来了一队动物朋友,他们正在进行队形训练呢,同学们请仔细看:

  (1)师问:第二队是怎么变化出来的?(学生回答)师规范语言),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排出第三队的队形吗?(第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后移动规律)

  (2)还是这一队动物,(请仔细看)又是怎样变化成第二队的呢。(最后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前面移动规律)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好,顺利进入第二关。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作业。

  师:请拿出答题卡,开始解答。

  3、猜规律:

  过渡:向下一关进军吧!你想猜几号旗?好,进入我们的终极关——第四关。

  4、设计手帕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创造规律!在这块手帕上,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请仔细看要求:

  1、小组先商量怎样设计才有规律;

  2、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听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组长打开学具袋,和小组的成员一起完成。开始!

  5、作品展示

  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律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1、欣赏规律美(播放)

  2、总结

  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吧!

  《找规律》教案 1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幼儿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找规律图卡、不同颜色的椅子、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律动:请你和我这样做,拍手。幼儿:我就和你这样做,拍手。

  请你和我这样做,叉腰。幼儿:我就和你这样做,叉腰。

  请你和我这样做,拍腿。幼儿:我就和你这样做,拍腿。

  请你和我这样做,拍手、叉腰。幼儿:我就和你这样做,拍手、叉腰。

  请你和我这样做,拍手、叉腰、拍腿。幼儿:我就和你这样做,拍手、叉腰、拍腿。

  导入:椅子排队颜色:红黄、红黄、__红黄蓝、红黄蓝、红黄_、___让幼儿排出其他颜色,并说出排列顺序,引出规律。

  活动: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美羊羊头饰教师扮演美羊羊。

  美羊羊:"昨天羊爷爷问了几个问题,我不会,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好不好。"看课件:找出顺序并说出规律,将空白的地方图上适当的颜色。

  美羊羊:"你们真棒啊!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好!可是爷爷还给我一张纸上面全是这样的图形,小朋友在帮帮我吧!"给幼儿说明涂色,粘图形的规律,幼儿自己动手完成。

  美羊羊:"小朋友都完成了,我也学会了,谢谢小朋友,再见!"小结:小朋友都学会怎么找规律了吗?先说出顺序,按照顺序继续排列下去就是规律了。

  《找规律》教案 16

  一、活动名称:

  找规律,涂颜色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会按规律排序,探索不同的排序规律。

  2、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游戏,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玩排队游戏,找规律,把图形涂上颜色。

  四、活动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里找出排列的规律。

  五、活动难点:

  让学生如何找出规律,排列顺序。

  六、活动方法:

  互动游戏,调动兴趣,找出规律,排列顺序。

  七、活动准备:

  图形卡片、小动物磁教具、排序互动游戏、彩笔、幼儿用书

  八、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规律。

  1、出示磁教具:

  师:这群小动物在玩排队的游戏,看看它们是怎么排的?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找一找,秘密是什么?(小组交流,师指导观察。)

  2、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师:你找到了小动物排列的规律,真聪明,你能再大声的说一遍吗?(引出规律:1只小鸡1只小兔,1只小鸡……)

  3、出示图:

  师:(师做神秘状)这面旗的'后面应该死是什么颜色的旗?(规律:红、黄、红、黄……)。

  4、让幼儿说各种图形的排列规律:

  (1)师:寻找这组规律?

  △○△△○○△△△○○○

  (小结:越来越多,是递增排序。)

  (2)师:寻找这组规律?

  △△△△○○○○△△△○○○

  (小结:越来越少,是递减排序。)

  二、互动游戏,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很多排序的方法了,下面我请小朋友来站队,自己创造规律,并说一说。

  1男1女排队法2男2女排队法

  1女1男排队法2女2男排队法

  1男1女2男2女(递增法或递减法)我的创新

  三、做一做:

  1、师:数学乐园里有很多游戏,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做一做吧?

  2、师:清晨,小朋友们在跑步,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后边的小朋友怎么排?你知道吗?

  3、师:图形宝宝有的贪玩,跑出去玩了,你能找到他的排列顺序并进行涂色吗?

  4、展示作业

  师幼共同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按颜色、大小、形状、长短、高低、数量、方位等特征排序。

  九、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事物。

  2、到各个活动区域自己探索。

  十、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孩子回答时,请孩子共同复述,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这样即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孩子明白物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所以,孩子在操作时就显得异常的轻松,孩子也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这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老师始终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孩子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体现活动的主体性。

  《找规律》教案 17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创设过新年,学生布置教室的情境。

  2.出示课本第88页主题图。

  问:图上画了什么?这些彩旗、小花、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挂的?

  教师指出:它们的摆放都有自己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感受、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彩旗”图部分。

  (1)指最后一面未涂色的旗,请学生猜一猜“会是什么颜色”。

  (2)学生举手回答。

  2.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灯笼”图和“小朋友队列”图。

  (1)小组讨论: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有什么规律呢?

  (2)小组讨论: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3)学生举手回答。

  3.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花朵”排列图(花朵颜色改为红、黄、绿)。

  (1)同桌讨论:彩花的排列有规律吗?请猜猜后两朵未上色的小花应该是什么颜色。

  (2)学生举手回答。

  4.小结:小花、彩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三、运用规律

  1.出示课本第89页涂色练习(第1题)的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1)学生按规律涂卡片上的颜色。

  (2)指名学生拿涂色卡片上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2.准备学具(△、○、□),每个学生一份。

  (1)学生自己设计规律,按规律摆学具。

  (2)把摆好的学具拿到实物投影展示,让其他同学猜规律。

  3.联系生活。

  (1)问: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学生举手回答。

  4.布置教室。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星星、动物玩具、灯笼(每4人小组一份)。

  (2)问:你们能按规律摆放星星、动物玩具、灯笼吗?

  (3)四人小组领取物品,交流合作,学生动手挂星星、玩具、灯笼。

  (4)小组之间互相参观按规律挂好的物品,如发现错误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法。

  四、全课总结(总结略)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找规律》教案 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场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⑴、从左边起,盆花是怎样摆的?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组吗?

  ⑵、从左边起,彩灯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⑶、从左边起,彩旗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2、图片显示盆花

  ⑴、图中可以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让学生猜猜,再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并把验证过程写/画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巡视)

  ⑵、全班交流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笔画圈圈。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我们把这种策略叫“画图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课件出示15个蓝红相间的圈。

  方法二: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指出:这种策略称为“列举的策略”。(板书:列举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组)……1(盆)(板书算式)

  指出:像这种列算式解题的策略我们叫它“计算的策略”。

  (板书:计算的策略)

  重点讲解方法三:

  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组)

  谁能说说看这里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

  余数1表示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此处结合方法1的5个圈进行分组解释: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相同?

  答: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蓝色的。

  (3)、比较:对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灯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吗?”再小组讨论。

  (2)、针对计算的策略思考:每几盏灯可以看作一组?

  列出算式:17÷3=5(组)……2(盏)

  问:17、3、5、2分别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盏灯是什么颜色?分别和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相同?

  (3)、那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列算式:18÷3=6(组)

  发现什么?(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

  (4)、比较:以上3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4、出示彩旗图

  问题:从左边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议:

  ①、几面彩旗为一组?

  ②、口答算式,分别在第几组第几面?

  ③、思考: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总结:余数是几,我们就在前面的每组中起找这个位置的物体,没有余数就看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5、新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哪种方法最简单,你掌握了吗?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1的图片: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摆的?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字。再让学生自主列式。

  2、出示练一练2的图片:小红是怎样穿珠子的?第18、24颗珠是什么颜色?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出示练一练3,集体读题。打开书p60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想法。

  问:这3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4、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练习十第1题。

  齐读十二生肖。

  问:你今年几周岁?属什么?比你大1岁/2岁的人属什么呢?

  比你大12岁的人属什么?为什么与你相同?

  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几岁?

  比你小多少岁的人属相也与你相同?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所学的找规律有哪些策略?

  图片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题: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广播室,3蓝2黄挂气球,一共19个气球。

  (1)、左起第1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左起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3)、需要买蓝、黄气球各多少个?

  《找规律》教案 19

  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1.利用乒乓球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看看吗?

  师:(拉出1个黄球)瞧,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再拉1个白球)现在呢?(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再拉出一个白球)再看看。那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生:黄球,因为一个白球后面就是一个黄球,这样有规律的排下去的。

  师: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说是什么规律呢?

  生: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排下去的。

  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球是按照一个黄球一个白球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拉出下一个黄球,并且一端固定,使球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真的哦,是黄球。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手指着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依次排列着。

  师:(指着球)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一看。

  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师创设故事情境,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生汇报: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隐藏着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四人小组合作,观察这几组一一间隔排列,完成你们手中的工作表。

  (生汇报)谁来展示一下?

  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也一样?

  我们继续看图:

  师:每一组两端的物体相同吗?我们来看看,就以兔子与蘑菇这一组为例,是不是两端相同?最前面是(兔子),最后面也是(兔子),两端怎样?那其他两组呢?

  (生答,师板书:两端相同)

  师:既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那我们干脆把它们统称为“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那么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蘑菇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

  生:中间物体。

  师:好,那我们就统称他们为中间物体。(板书:中间物体)在这些排列中,两端物体的数量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生: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

  (板书:两端的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

  三、验证规律:

  1、谈话:刚才这个规律我们是通过老师提供的信息总结出来的,到底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大家想不想验证?

  2、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小棒和圆片按照要求摆一摆,想一想,验证一下,开始吧。

  3、汇报交流:谁来展示一下。(利用实物投影)

  师:这里的两端物体是?中间物体是?它们有什么规律?和刚才的规律是否一样?

  四、总结规律(课件出示)

  老师也帮你们总结了一下,请看:

  五、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这样规律,瞧:(欣赏一组照片)师介绍卢沟桥,长城,高速公路。

  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非常整齐,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2、应用规律:

  (1)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这是雅典奥运会比赛现场,瞧:

  看完后适当评价:刘翔平时非常刻苦努力取得这样的`成就,同学们你们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这样你们也会成功的。

  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我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师评价

  (3)锯木料问题:木工师傅锯木料,也有这样的规律,看: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规律拓展: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指着“神秘礼物”已经拉出了一部分的球串(另一端仍然隐藏着)。

  师:你们都知道今天老师带来的礼物黄球和白球是一一间隔排列,那这一串球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

  (生猜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是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两端物体多。

  师:说得非常好,掌声送给她。

  师:仔细看,我现在把它拿掉一个黄球,它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生:是。

  师:那现在是黄球多还是白球多?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一样多。两端的物体不同的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头尾相接围成一圈)那现在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哦,是的,这是一一间隔排列,其实这是一种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那黄球多还是白球多?

  生:一样多。

  师:通过老师把它们围成一圈,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4、规律运用: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些西湖美景。

  《找规律》教案 2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

  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

  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

  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规律

  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二、教学例二

  1、(1)这个规律简单吗?想找个难点的规律吗?看看这两道例题。

  (2)两道题,我比一比:(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地在重复;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仅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总结。所以,第一关闯关顺利成功。

  2、涂一涂,巩固升华(第二关:涂一涂)

  想不想再闯第二关,手和眼睛一起用起来。

  第二关就藏在你们数学书的第89页,上面的“做一做”。边涂边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涂?有什么规律?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学,同桌两人互相检验一下。

  3、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博士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师: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表扬自己好不好?(学生拍出×××的节奏)再来一次好不好?(连续拍三次)从刚才的拍手中发现什么规律?原来用声音、动作可以创造规律,你也能用声音、动作创造规律吗?(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做。)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用手中的学具,看哪名同学创造出来的东西最有规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别人不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三关:创意大比拼)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问:你们发现的图案有什么规律?相互评价。

  四、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第三关:找生活中的规律)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你再仔细找一找,你们身边有规律吗?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细心人。

  红绿灯、春夏秋冬、星期几、人行道线、衣服上的条纹、斑马上的条纹、

  五、在总结中提高,应用规律

  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找规律》教案】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案11-03

[推荐]《找规律》教案07-12

【合集】《找规律》教案09-18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案12-16

《找规律》教案5篇02-24

中班数学找规律教案03-27

幼儿园大班《找规律》教案04-29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案11篇12-16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案(11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