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

时间:2023-01-28 15:15:41 教案 我要投稿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蜜蜂引路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3篇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会认“谈天”等词,会写“敲、派”,能在语境中体会“往常”“常常”的不同。

  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解决疑问,通过划地点,了解蜜蜂如何引路。

  感受列宁的仔细观察,做生活中的观察小能手。

  学情分析

  二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读好书、识好字、写好字是重要的语文技能,需要夯实。二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难以长期持续,有趣的课堂氛围创设,激励的课堂语言都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区分“往常”“常常”。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质疑导入

  质疑导入

  提问游戏:小蜜蜂飞到花丛中干什么?

  小蜜蜂还会干什么?

  引题:蜜蜂引路

  质疑课题

  归纳板书:

  为谁?为什么?怎么?会?

  活动2

  【活动】识字,读中解惑

  摘第一颗星:

  liè nínɡ mò sī kē fù jìn

  列宁--莫斯科--附近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1、重点:宁、近

  2、图片识列宁,实例区分附近和旁边。

  3、读准句子。

  摘第二颗星,第三颗星:

  Tántiān tántɑn

  谈天谈谈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1、正音:谈谈(叠字第二个轻声)

  2、读句子,解决疑问:为谁?去找谁?为什么要引路?

  3、语境中体会“常常”“往常”的不同。

  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常常;妈妈常常;而我呢?我常常。

  往常给我们上语文课的是,今天给我们上课的却是。

  摘第四颗星:

  jīnɡ yà

  惊讶笑着说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做表情展现词语。(图片示范)

  2、带着表情读句子。

  摘第五颗星: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

  1、正确读整段话。

  2、圈出三个地点。

  3、引至中心:仔细观察。

  活动3

  【活动】写好“敲”“派”

  仔细观察,写好“敲”“派”

  1、识记方法:敲的演变;顺口溜记“派”。

  2、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

  4、各写一个。点评。再写一个,一个比一个好。

  活动4

  【作业】作业

  五、作业

  根据三处地方,画一画蜜蜂引路图。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列宁的图片和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

  2、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小小虫,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打一动物( )

  2、教师简介列宁生平

  列宁(1870 —1924)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3、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好中差兼顾,开火车认读。

  3、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一、二、四段内容。

  1、从图切入,(出示课文插图)在蜜蜂向导的带领下,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介绍了这部分内容?

  2、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交流: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3 、 回读1、2段,认读词语。

  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1)、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要求会认的字,有五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

  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谁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 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见到列宁感到惊讶?指名朗读第二段。

  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①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反义词。

  ②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3)、指名朗读1、2自然段。

  4、回读第四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派”字右边不是“瓜”。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的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敲”字的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2、搜集列宁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 ——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

  2、小组讨论: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

  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

  (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语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

  (3)、学生上台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4、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

  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派、引”等9个字,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4、了解阅读故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联系上下文”、“比较”、“语气朗读”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

  2、板书课题,指导“蜂、引”二字的书写。

  二、自读故事,解决字词。

  导语:大家先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看老师的阅读提示:

  1、出示阅读提示:

  (1)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加拼音;画出不懂的词,想想它的意思(可以自己查资料,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2)给自然段标序号,想想这个故事讲了关于谁的什么事。

  (3)争取把故事读熟练。

  (提醒学生读完,完成学习任务后坐端正)

  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教师指导。

  3、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词指生读,指导“敲、派”二字的书写

  (2)出示带生词的句子指生读。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

  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三、引读故事,了解内容。

  导语:学好了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把故事读懂。

  1、指生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若学生答不出可进行分步引导:(1)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两个人物,教师板书并指导“列”的书写;(2)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在“列宁”与“养蜂人”二词之间补充“找”字。)

  2、结合句子,理解“谈天”。

  (1)提问:列宁常常找养蜂人干什么?(板书“谈天”,指导“谈”字书写)

  (2)出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句指读,想象:他们会谈什么?(学生答)

  (3)教师总结:随便谈,什么都谈,这就叫“谈天”。

  3、比较理解“常常”与“往常”。

  过渡:这句话中有一个“常常”,课文中还有一个带“常”的句子,我们看。

  (1)出示“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一句指生读。

  (2)提问:这里的“往常”跟“常常”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说出二词的近义词并记录在书上)

  4、引读后半部分,理解“惊讶”。

  (1)过渡: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学生答,教师在“找”后补充“到”)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列宁确实找到养蜂人了,我请一位同学把那句话找出来读一下。(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最后一句)

  (2)引导学生读第四段。

  导语:他们见面后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他们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脸上还要有他们当时的表情。

  A、学生分角色朗读。

  B指名分角色读,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理解“惊讶”(可教师采访“养蜂人”:“你看到列宁感到怎样?为什么‘惊讶’?你能读出‘惊讶’的感觉吗?”)。

  四、引读第三段,了解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

  1、设疑过渡:(提示:向导就是给别人带路的人。你给人做过向导吗?我们表演一下。师生表演问路人和向导对话。)蜜蜂真能像我们刚才那样,说“列宁同志,你想找养蜂人吗?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养蜂人。”吗?看来列宁主要还得靠自己。列宁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正是有了这个特点,他才能找到养蜂人。请大家用心读读第三段,边读边画出列宁在找养蜂人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并思考他看到这些后会想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2、学生默读第三段。

  3、引导学生概括列宁的特点(细心观察)。

  4、交流,板画:

  (1)过渡:列宁通过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发现呢?我们把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用图画画在黑板上好不好?

  (2)板画列宁住处,理解“附近”。

  A、提问:先说说列宁住在哪儿?(板画“莫斯科”)

  B、板画“小山”,调整其与“莫斯科”的距离理解“附近”。

  C、引导学生用“附近”说话:学校附近有什么?你的家在什么附近?谁能自己用“附近”说一句话?(此作为机动环节)

  (3)引导读第三段第一句,板画“花丛、蜜蜂”,引导思考:列宁看到蜜蜂会想什么?

  (4)引导读第二句,板画“园子、小房子”,引导学生抓住“附近、旁边”二词把园子和房子的位置画准确。思考:这时列宁又会想什么?

  (5)房子里是养蜂人吗?(出示“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一句指读,结合句子理解“果然”的意思。)

  4、再读第三段,补充板书:列宁靠( )和( )找到养蜂人。

  五、小结。

  1、看板书,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2、想一想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板画

  列宁 靠 仔细观察和用心思考 找 到 养蜂人 。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01-28

《蜜蜂引路》教学教案(精选14篇)03-03

二年级教案:《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1-26

二年级教案:《蜜蜂引路》教学设计3篇11-26

《蜜蜂》教案01-06

《蜜蜂》优秀教案03-07

《蜜蜂》教案优秀03-10

关于蜜蜂的教案11-05

《蜜蜂》教案(精选21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