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予树》教案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予树》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分享、试探”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 说写结合,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含意。
课前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准备圣诞心愿卡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给予树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醒概括主要内容小妙招: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3、质疑: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却给陌生女孩买洋娃娃呢?
二、抓住“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感悟金吉娅对家人的爱。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请生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有金吉娅沉默不语。
(1)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表演金吉娅当时的样子。
(2)请生联系上下文想想,沉默不语的她究竟想些什么呢?
(3)此时金吉娅心事重重,忐忑不安,谁能读出他这时的心情?指名读,评价,齐读。
(4)哥哥姐姐的这时候的心情呢?你能想象他们一路上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还能用哪些成语形容他们的高兴呢?如果把金吉娅与哥哥姐姐样子对比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的心情了。指名读,评价,齐读。
(5)小结。
三、创设情境,感悟金吉娅的爱心。
1、默读第四段金吉娅的话,请生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金吉娅这么做原因的句子。
2、比较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很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能去掉吗?为什么?)
3、学生想象:小女孩没有什么?
4、这是个可怜的小女孩,谁来读这句呢?指名读,齐读。
5、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
(2)请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她会怎样“一直盼望”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多么想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睡觉前,她 ;梦中,她 ;早晨醒来后,她 。)
(3)从晚上到早上,从清醒的时候到梦中,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你能读出这份渴望吗?(感情朗读。)
6、 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一张卡片就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孩子们,让我们取下卡片,来读一读吧。(指名配乐读)
7、 小金吉娅们,当你读着这样的卡片,你心里想什么?
8、 再读“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很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读出小女孩的同情心与决心。
9、 小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还有爱与温暖。.。.。.
10、 孩子们,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那封卡片和洋娃娃来到小女孩的住的地方。一个雪花飞舞的早晨,小女孩打开邮包, 。(小女孩看到会怎么样?说些什么?)请孩子们拿出卡片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11、 正因为有了金吉娅的帮助,小女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叫做____如愿以偿。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圣诞音乐响起)!听,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你就是妈妈,听完了金吉娅的话,你的心情怎么样?哥哥、姐姐刚开始可能并不太高兴,当他们知道这一切后,他们心情怎么样?把这情感带入句子中读。(导读最后一段)
2、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棵让人如愿以偿的树,更是一棵——( )的树!(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爱心之树!)
3、是呀!同学们这样的一棵爱心之树应该种在哪儿?(种在人们的心里)
4、是呀!把给予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让我们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暖!
5、推荐几句名言。
五、作业小超市
1、小练笔(二选一)
(1)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或者从电视、报纸上感受圣诞节的氛围,并用上“诚挚、祝福、分享、甜蜜、笑容。”写写你心中的圣诞节。
(2)小女孩拿着卡片和洋娃娃给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一段他们的对话。如果能用上说的三种形式,那更好。
2、推荐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树》教案优秀2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
3、我们再来特别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板书),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如愿以偿了?课文中,又是谁如愿以偿了?
二、感受愿望
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我们打开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听出了一颗期盼以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这种日思夜盼的心情。
3、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一定会欣喜万分。后来,她真的如愿以偿了,知道是谁帮助她吗?
三、感悟“陌生”
1、金吉娅是谁呀?她的好朋友吗?不是,你是从课文哪个词语知道的?板书: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娅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从这段话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评:你们真是一些特别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娅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娅都能送她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这个圣诞节,她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3、是呀,洋娃娃里传递的还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
4、就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这份善良的赞赏。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四、理解“并不宽裕”
1、金吉娅能把洋娃娃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一定很富有吧?不是,你从课文哪几个小节知道?同桌合作读1—2小节,圈一圈哪些词语能看出金吉娅不富有?
2、“并不宽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哪些字眼能看出金吉娅的家里并不宽裕?
3、评:你真了不起!能从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这几个平常的数字中感悟到金吉娅家庭的贫困。
4、可正是这个自已也不宽裕的金吉娅,却能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送去我们对这份爱心的感动!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五、升华朗读
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面对金吉娅的举动,如果你是她妈妈,此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带上你的感受,读——
2、作为金吉娅的哥哥,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读——
3、假如你是她的姐姐呢?也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个圣诞节,妈妈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激动,因为——
2、这个圣诞节,哥哥、姐姐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过得有意义,因为——
六、小结
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用她最朴实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扎根在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土壤里,这棵给予树才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才会把更多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七、小练笔
1、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给予他们帮助吗?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还能用上黑板上的“如愿以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一些词语,老师可以给你加分。
八、总结提升
1、从你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出示)
那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给予树》教案优秀3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出示课题)
生:给予树
师: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有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i”,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
生:给予树
师:这个课题很特别,不仅是读音,还有他的意思,我看到这个课题是就觉得很奇怪,你们现在觉得奇怪吗?看了课题,心中有没有疑问?
生: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生:给予树会结果吗?
生: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
生:给予树的。叶子是怎样的?
生:给予是什么意思
……
师:是啊,看到这个课题我们正的会有许多疑问,有疑问是好事。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疑问,带着疑问学习才会有进步。现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有许多问题了,我们可以开始学习了吧!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师:有了疑问能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进步。那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体会,就一定能解决。
理解一个词语有很多方法,有一种方法最简单,就是依靠我们的感觉,现在,你闭上眼感觉一下“给予”是什么意思?
生:“给予”就是给与。
生:“给予”就是帮助。
生:“给予”就是送。
……
师:感觉很简单,却不一定正确。感觉只有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准确,能说说你在生活中有过“给予”的经验吗?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献过衣服。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你真可爱。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
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是的。
师:是啊,给予好像很难说明白,但是我们有都好像很熟悉。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理解一个词的意思,那就是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同学们读得很起劲,我们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比如——(示范)我读到“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
生:边读边划。
师: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些“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
师:现在你能准确说说“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生:给予就是送、就是给。
《给予树》教案优秀4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4、用“____”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2、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案优秀5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层次。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四、指导写字
1、生自读生字条,识记生字。
2、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一、复习检查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②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话。
课后反思:本课学习恰逢圣诞节,学生们都有与家长欢度圣诞的经历,对于圣诞节送礼物有一定认识,加之课后资料袋的介绍,文章的背景很容易就解决了。授课时,我临时改变,提了一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爱?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了好几种爱,有母爱,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有对陌生人的关爱等,找出句子充分朗读,又受了一次爱的教育。妈妈的心情变化又作为一个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当容易了。
《给予树》教案优秀6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⑶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2、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学生交流汇报所收集到的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2、了解圣诞节,学生看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录像(或图片)。
3、谈话: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4、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给予树”)
5、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字音。
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⑵出示词语读词。
⑶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
援助中心、沉默不语、仁爱、如愿以偿。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师点拨。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
1、指名分节读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等会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2个字。
2、先读读,再组词。
3、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写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4、指导写字。
5、评议: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生展示)
6、学生练写: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给予树》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给予树》优秀教案范文04-13
《给予树》教案03-01
《给予树》教案10-21
《给予树》优秀教案设计范文04-09
给予树的教学教案02-27
《给予树》教案实录02-23
《给予树》教学教案03-10
《给予树》教案素材02-24
《给予树》的教学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