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垫子的不同玩法,增进创造性运动思维。
2、初步掌握侧身翻滚的要领。
3、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体操垫。
2。蘑菇若干,滚筒3。游戏场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共同在草地上和垫子上做热身操。
1、教师带领幼儿在草坪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动作。
2、带幼儿在垫子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动作。
二、基本部分
1、玩2块分开平铺的垫子
(1)探索在平铺垫子上的各种爬的方法。
(2)幼儿讨论商议后找出好玩的方法进行侧身翻滚动作练习。
2、玩两块合在一起的垫子。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是一个人过这个垫子的,现在老师请你跟你的好朋友两个人用侧身翻滚的方法来过这个垫子。
(1)幼儿探索各种玩法并交流、练习。
(2)教师找出两个拉着手侧滚的表扬。(教师示范,幼儿每人练习一次拉手侧身翻滚)
3。游戏:采蘑菇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个新的本领叫侧身翻滚,看!那边有一块蘑菇地,你们想去采蘑菇吗?
游戏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圆桶侧滚过垫子。
师:看,这是滚筒,请小朋友借助滚筒用刚刚学的侧身翻滚的方法过这条路,你们会不会?滚过去之后还有一条小溪,怎么过去呢?
总结:我们借助滚筒滚过去,再走过小溪去采一个蘑菇。谁来试一下?
全体幼儿去采蘑菇。
三、结束部分师:你们都采到蘑菇了吗?(采到了)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随音乐放松。
活动反思:
1、在课前装备上,我做得很充分,基本上完成了我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课中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本次课中,幼儿激情相当高,学习练习的兴趣很高。
4、通过老师们的听课,得到了很多的宝贵意见。
5、在教学中,对于幼儿教育的组织教学,幼儿积极性的调动等,都应该努力去提高。
6、注意语言的组织,我教学活动的组织。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圆的形状。
1、通过了解圆能用圆变出不同的物体。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让幼儿在发挥想象的同时感受到了动手与动脑的快乐。
教学准备:自制图画若干幅(如:毛毛虫、蝴蝶、糖葫芦等)不同颜色大小的圆片若干个、胶水或者浆糊若干瓶,棉签若干,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内容:
一、导入:
1、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圆。
2、知道圆是没有缺口的,
3、通过变魔术的小游戏,知道圆可以变以很多的'物体。
二:基本内容:
1、教师示范圆可以变毛毛虫、蝴蝶、糖葫芦等。
2、教师示范正确的粘贴方法,告诉幼儿使用胶水或浆糊时要用棉签轻轻地将胶水或浆糊均匀地涂在圆片的背面,并告诉幼儿胶水或浆糊不能吞食,也不能将棉签对着小朋友。
3、每位小朋友人手一张图画纸,圆片若干,胶水棉签若干。
4、教师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动手能力稍差的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将幼儿用于拼摆出来的各各图形放在教桌上巡回展览。
三、活动严伸: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带回家给家人欣赏。
2、告知家长在适当的时候陪幼儿到户外,利用大自然各种各样圆形的石头陪同幼儿进行创意拼摆。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花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受各种各样的花的`美,产生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花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若干图片,蝴蝶图片,汉字卡片。
2.多种表现花的材料:橡皮泥,纸杯,彩纸,白纸,笔,糨糊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漂亮的朋友――出示蝴蝶
蝴蝶飞呀飞,它会飞到哪里去呢?
原来它是去找好朋友,飞到一朵美丽的花(出示花)这儿停住了,看了看,好漂亮,又闻了闻,好香,于是它们成了朋友。
(二)谈话活动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2.你们看到过什么花?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3.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幼儿了解花的结构,认识汉字。
(三)幼儿活动
1.出示材料
2.幼儿简单讲述各种材料的运用
3.教师提出要求
4.幼儿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合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幼儿
(四)展示
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充分体现了层次性,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幼儿能主动与其他幼儿互商互量彼此合作完成作品。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一:进场、导入,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的景色很美,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我们来和路上的小动物打个招呼好吗?
3) 师:走了这么久啊,我有些累了,我们围成圈坐下来休息一下好吗?
4) 师:瞧,我们来到了哪里了?(小河旁)
5) 师:在小河边你们看到了什么?(很多垃圾)
6) 师:天哪,好多的垃圾啊?真是太槽糕了!那有这么多的垃圾,我们该这么办呢?
7) 师:咦,我们可不可以请清洁车来将垃圾运走呢?
二:学做清洁车
1、单人练习蹲行
1) 师:可是现在这里没有清洁车,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清洁车呢?
2) 师:都想啊,好吧,那我们就来学做清洁车。不过我可是车队的队长哦,我的哨子吹两下,小朋友就赶紧回到圈上坐下来。听清楚了吗?好清洁车开起来吧!
3) 吹两下口哨!我的口哨吹响了哦!嗯,你很棒,很快的回来了!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学习!
4) 师:刚刚你们的清洁车开的很棒,那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这样的方法呢,仔细看好哦!1、2。我是怎么做的?(蹲下、两脚分开、脚掌着地、双手扶在膝盖上)
5) 师:这样走你们会吗?来试一试!
6) 吹两声哨子:我发现两个小朋友走的时候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请这两个小朋友来走走,看看它们究竟哪里不一样。
7)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个小朋友的脚掌着地走 ,那这个小朋友呢?是用脚尖着地走的,那我们小朋友记住哦,一定要用脚掌着地!来我们再试一次!
8) 师:你走的很棒哦!你也很好!
9) 吹两下哨子。
2、两人合作蹲行
1) 师:小朋友啊,你们看小河边的垃圾太多了,清洁车怎么样就可以运很多的垃圾了呢?(变长一点就更好了)。
2) 师:那怎么样清洁车就可以变长一些呢?(可不可以有两个小朋友连起来组成两节车厢的清洁车呢?)
3) 师:我们找个好朋友来试一试好不好?
4) 师:吹两声哨子。
5) 师:我们都试过了吧,我发现小朋友想了很多方式,那现在我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连成两节车厢的?
6) (1、咦,小朋友看,他们是怎么连成的?后面小朋友的手放在了前面小朋友的腰上。那这样连在一起走起来会不会很轻松呢,你们也来试一试)吹两声哨子,他们的方法怎么样?
7) (2、还有和她们不一样的方法连在一起的吗?好,你们来师范一下。咦,他们是怎么样连在一起的啊?后面的小朋友拉住了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衣服,这样也能连在一起,好,那这种办法连在一起走起来会不会也很轻松呢?你们去试一试!感觉怎么样?也可以的是吗?)吹哨子
8) (3、还有和她们不一样的办法吗?哦,你们是这样的,那这样连在一起走起来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感受一下。吹哨。你们觉得这样连在一起走的感受是什么?很累,走的很慢,是吗?)
9) 师:所以我们在走的时候可以用前面的两种方法 ,这样我们的清洁车开起来就会很轻松,而且可以很快!
3、四人合作蹲行
1) 师:你们真的是很棒的清洁车哦,那现在我要变成四节车厢的`清洁车,需要几个小朋友组成啦?
2) 师:对啦,需要四个小朋友来组成,请小朋友去找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找好了就到我的身边来。开始吧!速度要快哦!
3) 师:都找到了吗?
4) 师:好,都找到了,四节车厢连起来走是有点难度的哦!你们准备好了吗?清洁车开起来吧!
5) 师:吹两声口哨!你们在走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在走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先迈左脚,有点小朋友先迈右脚,这样我们走起来是不是很乱,很不整齐了,这样我们的清洁车就不能开的很快了是吗?
6) 师: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清洁车开的又稳又快呢?四个好朋友讨论讨论,然后再去试一试你们讨论的方法!
7) 我发现了有一辆清洁车走的又稳又快,又整齐,我们来看看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呢?来准备,开始,1、2
8) 师:他们用了什么方法?他们四个人跟着口令走,而且同时迈出同一边的脚,这样走起来会很整齐,而且可以又稳又快?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9) 师:你们在走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走着走着就会忘记统一迈出哪一只脚了是吗?
10) 师:这样,我来想个办法吧,当当当,看,这是什么?对,我们用它来做标志,我们请标志帮忙,每组小朋友将它统一的套在先迈出的那只腿上,这样啊我们在走的时候就可以提醒我们同时出那边脚了。听懂了吗?来试试看好吗?
11) 师:好 ,起立,四个好朋友站好到我身边来!套好了吗?我们同一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套的是同一边的脚吗?那我们开始走一走试一试吧,还要记住同时叫口令:1、2
12) 吹口哨。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了?这样走是不是很整齐,而且很稳很快啊!
13) 师:小朋友,看,对面啊,有好多旧报纸,现在我们来一个比赛?我们要比的是看看哪一组清洁车运旧报纸运的最快!听好规则哦,我们每一辆清洁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出发,到对面去运旧报纸,而且每次只能运一个旧报纸回来。将旧报纸放在篓子里。那一辆清洁车最快谁就获胜!规则听清楚了吗?
14) 师:我这里有编号,1号车、2号车、3号车、4号车
15) 师:我们来给我们的清洁车编上标号好吗?那一组是一号车。
16) 师:我来看看,你们是几号车啊,都记住自己是几号车了吗?
17) 师:好一起到这里来,准备好,要开始咯,预备开始!加油哦!
4、放松活动
1)师:哇,来看看我们比赛的结果吧!
2)师:*号车真是太厉害咯,不过其他小朋友也很棒哦。
3)师:那现在我们一起变成一辆最长的清洁车好吗?来吧,我来做车头,跟着我后面,快快,现在我们一起去转一转,看看还有哪里的垃圾需要我们清理好吗?好走吧!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筛子是农村常用的一种工具,它能分离大小不同的混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会不小心把几种不一样的东西混在一起。为了能让幼儿学会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设计了此活动。这个科学活动有利于幼儿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了解筛子的作用,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目标
1、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的小颗粒状物体大小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初步具有耐心、细致的探究品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认识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等物。
物质准备: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混合物若干;筛子、筷子、汤匙、镊子等工具;各种筛子的图片;工人、农民使用筛子的录像片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
2、初次尝试:发现筛子的作用
(1)介绍操作材料。
师:要把芝麻和黄豆分开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可以用手挑出黄豆。
幼:可以用筷子分。
幼:可以用汤匙把黄豆分出来。
师: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有汤匙、镊子、筷子、筛子。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2)提出操作要求:
①找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每种工具都试一下,比比哪种方法快。
②分好后把工具放回框里,并和小伙伴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③保持地板的整洁。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发现筛子能分离混合物的作用。
师指导语: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种工具分得最快?为什么?
(4)集中交流,梳理幼儿的探索发现。
①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分完了吗?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把混合物分开?
幼:我用汤匙分的,还没有分完。
幼:我用镊子、筷子分的,也还没有分完。
幼:我所有工具都试过了,汤匙、筷子、镊子都可以分,但是都不够快,筛子是最好用的,用筛子能很快把它们分完。
②为什么筛子能把东西分开呢?(边操作边讨论。)芝麻和黄豆一样大吗?使用筛子来分,你发现了什么?
幼:筛子上有许多小孔,黄豆比较大,留在上面;芝麻比较小,才会漏下来。
师:(小结)原来筛子上有许多筛孔。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这样就把两种东西分开了。
(教师提供大小对比较明显的芝麻与黄豆混合物,幼儿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该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发现筛子的作用。操作后的集中交流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帮助总结并提升核心经验: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
3、第二次尝试:发现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1)介绍操作材料:盐和黑米、绿豆和花生的混合物,大中小号的筛子。
师:用筛子来分东西又快又好。除了刚才用的那个筛子,我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另外两个筛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出示大、中、小孔筛子,在大中小号筛子上分别贴上“大”、“中”、“小”字作为标记。)
幼:它们的孔大小不一样。
师:这儿有两盘混合物,黑米和盐、绿豆和花生,它们一样大吗?谁大谁小?
幼:芝麻大,盐小;花生大,绿豆小。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用不同的筛子把它们分开呀?
(引导幼儿对混合物的颗粒大小进行比较,有利于幼儿根据混合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筛子。)
(2)提出操作要求:
①两人互相合作选择合适的筛子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到四个盘子里。
②分好后和小伙伴说说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结果怎么样。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根据混合物的大小寻找合适的筛子。
(4)操作后讨论:
①这些东西是用同一种筛子来分的吗?
②黑米和盐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你发现了什么?用小孔筛子分为什么只有盐漏下来?
幼:用小孔筛子分的,因为盐比筛孔小就漏下来,芝麻比筛孔大,留在了筛子上。
师:用其他的筛子分行吗?(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为什么两样东西都漏下去了?
幼:芝麻和盐都比筛孔小,所以都漏下去了。
③绿豆和花生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你发现了什么?用大孔筛子分为什么花生会留在上面。
幼:因为花生比筛孔大,会留在上面,绿豆比筛孔小,所以会漏下去。
师:用别的筛子分行吗?(演示用小孔筛子分。)为什么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了?
幼:绿豆和花生都比筛孔大,所以都留在筛子上了。
师:(小结)芝麻和盐都比筛孔小,所以都筛下去了。绿豆和花生都比筛孔大,所以都筛不下去。因此,分东西时要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为筛子做上标记便于幼儿辨认、取放及讲述。在第二次尝试中教师提供芝麻和盐、绿豆和花生的混合物,分离时仅需要用到大、小孔筛子,中孔筛子的提供为这一环节的操作提高了难度。通过这样的操作探索,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认识到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初步懂得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4、第三次尝试: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1)介绍操作材料
师:我这儿有四种东西的混合物,混合物中有黑米、盐、绿豆、花生,它们一样大吗?谁大谁小呢?
幼:盐最小,然后是黑米、绿豆,花生最大。
(引导幼儿先区分混合物颗粒的大小,为后面的操作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操作要求:
①合作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
②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③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用合适的筛子分,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师指导语:你先用哪种筛子分出什么东西?再怎样分?
(3)操作后讨论:
师:你是怎样分的?分完了吗?
幼:先用小号筛子把盐筛下来,再用中号筛子分出黑米,最后用大号筛子把绿豆筛出来,花生留在筛子上,这样就把四样东西都分好了。
幼:我先用大孔筛子,花生比筛孔大留在筛子上;再用中号筛子,绿豆比中孔筛子的筛孔大,留在了筛子孔上,这样就把绿豆也分出来了;最后用小孔筛子分,绿豆留在小孔筛子上,盐漏到盘子里了。
师:这三个筛子筛出来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幼:不一样,因为它们的筛孔不一样大。
师:(小结)小孔筛子的筛孔小,只能漏下盐,中孔筛子的孔比小孔筛子的大,所以它能漏下黑米和盐,大孔筛子的孔最大,所以它能漏下盐、黑米、绿豆。原来筛孔的大小不一样,筛出来的东西大小也不一样。
(第三次尝试提供盐、芝麻、绿豆、花生的混合物,由两种混合物的比较变成四种混合物的比较,加大了探索的难度,分离时由原来的一次分离变成了多次分离,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要根据混合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筛子才能分得更快。得出筛孔的大小不一样筛出来的东西大小也不一样的结论。)
5、观看课件,了解筛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活动自然结束
师:在日常生活中,筛子还有很多用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科学活动源于生活,活动把幼儿的认识由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对筛子的认识,还丰富了幼儿有关筛子的经验,体现了科学活动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活动反思
1、活动选材体现生活化
该活动来源于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筛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茶叶包、夏天的蚊帐等,但却极易被孩子们忽略,而“筛子”是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常见的用品。本活动选材处处体现科学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符合陶行之的“生活教育”理念。
2、材料提供体现适宜性
本次活动提供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探究和学习的欲望。
为了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我在活动前多次实验,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即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颗粒,混合物大小适中,刚好与不同型号的筛子匹配。采用两人合作操作的方式,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充分感知的机会。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感知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3、活动环节体现递进性
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的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为主,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始终让幼儿自我探索,自主发现。本次活动设计了如下三次操作探索:
初次尝试:提供大小对比较明显的芝麻与黄豆,幼儿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该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发现筛子的作用。
第二次尝试:提供芝麻和盐、绿豆和花生,分离时仅需要用到大、小孔筛子,中孔筛子的提供为这一环节的操作增加了阻碍,通过这样的操作探索,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认识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初步懂得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第三次尝试:提供盐、芝麻、绿豆、花生的混合物,由两种混合物的比较变成四种混合物的比较,加大了探索的难度,分离时由原来的一次分离变成了多次分离。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要根据混合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筛子才能分得更快,得出筛孔的大小不一样筛出来的东西大小也不一样的结论。
递进性的探索环节使幼儿的操作由易到难,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由浅入深,呈递进式的发展,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递进式的活动环节使幼儿“跳一下,够得到”,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问题设置体现有效性
活动前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操作,活动后给孩子时间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将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表述出来。例如,第一次操作时提出问题:你用什么方法分的?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把混合物分开?第三次操作时提出问题:混合物一样大吗?谁大谁小呢?这三个筛子筛出来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总结并提升核心经验:原来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会留在筛子上。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类邮票,初步感知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提高观察判断能力。
2、激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3、尝试设计邮票,发展幼儿审美、想像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事先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邮票、集邮册、放大镜、信、图画纸、卡纸、腊光纸、水彩笔、旧图书、花边剪刀、浆糊、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邮票
1、以参观邮票展览的形式,组织幼儿一边欣赏邮票一边展开讨论:我发现邮票有什么秘密?
鼓励幼儿发现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2、集中交流,鼓励幼儿把自己发现的秘密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
1)寻找邮票的相同之处。
2)比较邮票的不同之处。
3)邮票有什么用途?
3、分组欣赏邮票或集邮册,引导幼儿继续发现邮票还有什么秘密?
4、交流与分享,请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一张邮票以及自己还发现了什么秘密。
5、自由讨论:你喜欢邮票吗?为什么?我们要怎样保护邮票?
二、自己动手设计邮票
1、启发幼儿想像: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要设计和发明什么样的邮票?
2、介绍每组提供的材料和注意事项。
3、幼儿尝试设计邮票,并为自己的邮票标价。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力争与别人不一样,也可以与同伴合作绘画一组有联系的事物,学习协商与合作。
4、展示幼儿作品,布置邮展或制成“小小集邮册”,分享交流创作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纸杯是生活中随手可见的物品,偶然间看到抖音上流行的传杯子游戏,我就在思考,可否把传杯子和音乐游戏结合起来,既体验合作演奏,又能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爱好,设计了该次音乐游戏活动。本次活动音乐选自奥尔夫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奏活泼明快,略带诙谐,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观察,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旋律,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
2、积极与同伴配合,感受合作演奏的乐趣。
3、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体验追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2、人手一只杯子、右手贴上标记
3、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完整倾听音乐,感知音乐欢快、活泼的旋律。
师:你听完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二、出示纸杯,通过倾听及观察教师示范,了解第一段音乐结构。
师: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位乐器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他是谁?小纸杯想和大家打个招呼,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示范后,与幼儿共同梳理动作。
2、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验证动作。
3、师幼共同练习,熟练节奏动作,进而感受音乐结构。
4、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语言。(拍肩膀、拍头、手腕花等方式)
5、集体跟音乐第一段完整表现。
三、倾听第二段音乐,引出游戏“捉住他”。
1、出示图谱(大眼睛、小眼睛),引出游戏中的“狼”和“羊”。
2、幼儿猜测游戏规则,老师讲解示范。
3、倾听第二段音乐,幼儿学习游戏口令并练习。
4、集体跟音乐第二段游戏,熟悉游戏规则。
四、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1、集体跟音乐完整游戏,并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中问题,思考奖惩方式。
2、跟随音乐完整游戏若干遍。
3、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加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和纸杯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戏,其实,我们知道纸杯不仅可以当小乐器,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用完的纸杯不要扔掉,让它废旧再利用,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哟~
大班教案 篇8
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音乐的主要元素有音符、节奏、旋律三大部分构成, 而节奏是音乐中最主要的因素,视为音乐的生命。为大家分享了大班艺术音乐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变形金刚》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次上班途中的偶遇,在等车的时候发现前车尾后贴了一张变形金刚的图片,配有文字说明“不要逼我变形”,感觉很有意思,于是在大班进行了实践摸底,发现孩子对变形金刚很熟悉,也很感兴趣,于是打算设计一个有关变形金刚的音乐游戏,有了这个初步想法后,先去找了很多音乐进行筛选剪辑,并设计了故事情节和游戏玩法。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玩音乐游戏的时候不满足于一般的表演游戏,并须由一定的情节支撑和难度挑战,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因此音乐游戏加大了情节性,对幼儿充满了挑战,在没有负担的音乐游戏中,不经意间幼儿学会了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来玩游戏,学习控制自己的行动,最后与同伴的合作是游戏的新的层次,体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音乐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灵魂,规则让游戏开展得更顺利,与让游戏变得更有趣味性,提升了游戏的难度,在幼儿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将会更加持久而有意义。
2.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
大班的孩子积极热情,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而对困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畏惧了,他们更渴望挑战新的困难,希望能从困难中得到肯定,获得满足。因此越是有困难的任务越能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
对《变形金刚》中的人物大概了解,比较感兴趣,而且大班孩子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合作起来更加容易。
3.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利用多功能活动室和多媒体环境,音乐游戏所需要的场地比较开放,便于幼儿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将各段音乐单独播放,而且能够利用投影,可以让每位幼儿清楚看出图片中变形金刚的动作,便于幼儿模仿它们的动作。可以让活动顺利进行。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老师提示快速找到同伴并能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进行组合,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听辨音乐,能分辨音乐ABC不同的音乐特点,根据音乐玩游戏,重点掌握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学习缓慢、僵直的机械动作,表现机器人的动作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变形金刚》外形特征的认识,尝试用身体动作表演机器人。
三、教学重、难点
1.在观察图片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机器人。
2.听辨音乐,能根据音乐玩游戏,重点掌握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学习缓慢、僵直的机械动作,表现机器人的动作特点。
3.能根据老师提示快速找到同伴并能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进行组合。
四、教学过程:
热身游戏“文明小司机”
(一)教学流程
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学习
故事欣赏,内化游戏情节与规则
加大交往力度,邀请成人参加游戏
加入新情节,增加游戏难度
出示图片,变形金刚初体验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游戏“文明小司机”
(1)考考你:马路上开车什么最重要?前面有车怎么办?(帮助幼儿了解如何安全开车)
(2)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做开汽车动作教室。(多媒体播放音乐,倾听音乐)
[设计意图]:音乐游戏的氛围通过热身小游戏,提前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游戏前将开汽车的规则提前让幼儿自己总结,帮助幼儿自我约束行为,同时音乐作为游戏的背景材料,可以让幼儿提前感知,在无记忆负担的潜意识行为里了解音乐特点,加深记忆。
2.出示图片,变形金刚初体验,第一次积累表演经验
(1)师:你们知道变形金刚吗?都有哪些呢?它是什么颜色呢?是好人还是坏人?
(2)师:我这里也有一些变形金刚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谁会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课件出示:变形金刚的图片逐一出示,提醒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身体动作,并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学一学。
(3)游戏“看我七十二变”,引导幼儿四次变化不同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当变形金刚了,你会变形吗?“一、二、三、变”
(4)跟着音乐尝试变形。(多媒体播放B段音乐)
[设计意图]:加入的游戏“看我七十二变”在整个音乐游戏的环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游戏开始部分开汽车是很欢快的部分,幼儿的自控能力决定了他们行会有一些滞后性,因此当开始变形金刚跳舞的时候会幼儿刹不住车的现象,加入这样一个中途变形的情节,首先让游戏更好玩,其次也是提前让幼儿控制幼儿的行为,从动—静止—动,这样的提前的预知性就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同时四次不同的造型也是孩子们创造性表现变形金刚形态特征的一个亮点。
(5)游戏“变形金刚大不同”,鼓励幼儿模仿变形金刚的动作,尝试归纳变形金刚动作特点(动作缓慢,关节是直的,有顿顿感觉)
(6)知识迁移,机器人的生活
师: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变形金刚会怎么做呢?(走路、跳舞、喝水、捡东西、打球和好朋友打招呼等)
(7)倾听C段音乐,变形金刚上场(多媒体播放C段音乐)
(8)邀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相互模仿(多媒体重复播放C段音乐)
(9)幼儿再次听音乐表现变形金刚跳舞(多媒体重复播放C段音乐)
[设计意图]:幼儿初次尝试变形金刚跳舞后,兴奋得心可能让孩子忘记了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于是邀请个别做的比较好的幼儿表演,可以给幼儿良好的模仿对象,同时内化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发现错误的环节。发现错了就立即改正,老师给孩子提供模仿改正的机会,自己发现错误,模仿改正错误,用同伴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游戏方式。
3.故事欣赏,内化游戏情节与规则
(1)师:马路上开来了一群小汽车,看见有人按喇叭,遇见汽车拐个弯,速度不要太快哟!咦!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汽车们发生变化了,变,变,变,变,他们一个一个的变成了变形金刚,看见有这么多好朋友,大家开心地跳起了机器人舞。有一群汽车人在开着小汽车,真高兴呀! [配乐讲故事](多媒体播放音乐,幼儿倾听完整音乐)
(2)幼儿跟随音乐玩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分段熟悉游戏玩法之后,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欣赏,加入音乐伴奏,首先是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故事的内容对音乐则是一种解释,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知道各段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同时故事的情节也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规则,只要幼儿熟悉了故事,他就知道音乐游戏是怎么玩得,而不需要老师告诉孩子,我们这段音乐该怎样,下一段音乐该怎样。
4.加入新情节,增加游戏难度
师:突然,他们接到紧急集合的通知,原来是大坏蛋霸天虎要来了,变形金刚们赶紧用最快的速度组合成更大的变形金刚。(多媒体播放冲锋号的音乐,配班教师出示贴有数字的旗子)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旗子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要几个变形金刚进行组合。(教具出示)
(2)幼儿初步尝试(发现难点及时解决)
(3)完整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冲完整音乐)
[设计意图]: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游戏,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听音乐的变化和模仿变形金刚的动作上,但是音乐变化很明显,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慢慢他们的兴趣点会随着他们的熟悉程度而逐渐减低,因此增加的游戏难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和兴奋点,游戏的难点在于根据数字提示找到合适的同伴,同时还要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这样的游戏难度幼儿通过尝试是可以达成的,而且有变化的空间,比如当孩子达成了很顺利地找到同伴这一层面的要求时,教师可以将活动难点放在和同伴组合的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5.加大交往力度,邀请成人参加游戏
(1)师:敌人太强大了,我们要扩充力量,现在每个变形金刚要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和他组合在一起,能完成任务吗?(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
(2)师生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冲完整音乐)
[设计意图]:当幼儿完成了向同伴发出邀约,有了这项技能后,可以尝试向更高层次发展——邀请成人,活动中的孩子和老师还是有一些距离感的,这样的师生互动缩短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发挥老师们的智慧,可以让孩子们的组合造型开创新的途径。其次在社会性方面也可以锻炼幼儿与成人的交往方式,学习怎样向别人发出邀请,会得到接受。
6.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学习
师: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敌人也被消灭了,现在我们要庆祝一下,有一段变形金刚跳的《千手观音》,请你看一看。(多媒体播放机器人跳《千手观音》视频)
师:变形金刚很了不起,我们人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在学习,他们会的本领越来越多,帮助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去找一找变形金刚还会做什么呢?(多媒体放音乐,师生开小汽车离场)
[设计意图]:一个活动的结束正预示着新的活动的开始,老师并没有将现如今机器时代中人类对机械化的使用一一列举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学找答案,保存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让孩子学会不断学习和自主探究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曲式和性质及初步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舞蹈,动作符合节奏。
2、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发挥想象力、创造性。
3、在边敲边跳的.过程中体验集体舞的欢快情感。
活动准备:
会跳舞蹈、会基本舞步(进退步.踮步.踏步.小碎步)、图示谱。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复习舞蹈。
1、听前奏回忆名称:感觉怎样?
2、复习舞蹈。
老师:我们来用好看的舞蹈把这首乐曲的活泼欢快、抒情优美表现出来。
二.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舞蹈。
1、出示铃鼓:可以怎么敲?可以怎么摇?(幼儿说出一个方法,老师引导全体幼儿练习一个方法。)
2、出示图示谱:哪里是敲,哪里是摇?(断断续续练习→完整集体配乐练习。)
3、幼儿尝试用铃鼓跳舞。
老师:我来跳舞,你们拿着铃鼓和我一起跳,边跳边试试想想做什么动作时铃鼓敲,怎么敲?又做什么动作时摇,怎么摇?
(1)第一遍集体尝试边跳边敲。
(2)第二遍老师按舞蹈顺序提问,
个别幼儿做出,老师重复后,再集体练习。(重点、难点:敲肩、进退步摇、在头上方翻手腕敲。)
(3)集体完整配乐练习二~三遍。
三、节奏乐舞蹈的欣赏与练习。
1、请两位老师表演。
2、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
3、集体表演。(创造性地模仿)。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生成活动之一:认识左右。对大班孩子来说认识左右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而且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非常大。设计此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及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愿意与同伴交流,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动重难点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3)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4)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4.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是幼儿园大班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幼儿学习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幼儿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幼儿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幼儿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幼儿入手,让幼儿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思考;接着我让幼儿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幼儿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幼儿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幼儿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幼儿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幼儿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精选)10-20
大班教案04-02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27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经典]08-01